吳讓:把落紅的美延續
壓花源於英文的pressed flower,直接翻譯「壓花」,又叫「押花」。將植物材料包括根、莖、葉、花、果、樹皮等經脫水、保色、壓制和乾燥處理而成平面花材,經過巧妙構思,製作成一幅幅精美的裝飾畫、卡片和生活日用品等植物製品,融合植物學與環保學於一體的藝術。
在北京東三環的一間個人工作室里,吳讓經常給學員們開設押花課,教給大家一些基本的押花技巧。沒有體驗課的時候,她就自己一個人,安安靜靜地擺弄著採集來的植物,構思著下一件押花作品。這間個人工作室里到處都是植物:多肉小草、巨型仙人掌、吊蘭、蘆薈……還有各式各樣的花。
吳讓說:「植物是一種最乾淨的生命,具有自己最安靜的個性,不卑不亢,能夠以最無聲的方式表達心靈。」
剎那芬芳 定格自然
鮮花會凋謝,草木會枯萎,但押花卻能將植物最絢爛的瞬間長久定格。輕摘幾朵小花,伴隨幾片葉子,再渲染上幾抹恬淡的情緒,把植物輕輕放在乾燥板中,賦之長時間的乾燥和壓力,使其保持最原始的形態和色彩,最後再把自己的小心思、小創意,毫無保留地調和其中,密封保存。花朵定格的瞬間,也定格了一幀幀的滿足和回憶。
吳讓說,押花的製作過程雖然不算太複雜,但每一步都有各自的講究。比如壓制花材時就要先對花材進行分類,根據各自的特點選擇壓制方法,最大限度地保存花草原有的色澤和紋理:容易脫水的植物,如繡球、美女櫻等可採用重力押花法乾燥2―3天,而不容易脫水的植物如蝴蝶蘭、康乃馨等,最好的壓制方法是微波壓花法,高溫快速乾燥後幾分鐘就能幹。要想呈現最好的押花效果,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密封措施做好,在保存時要及時用專殺蛀蟲的葯做成防蟲紙,並塗抹少量乳膠貼在作品背面。除了蟲類,太陽光也是壓花作品的「天敵」之一,作品一定要放在不受太陽照射的房間內,一些觀賞性作品還要用防紫外線玻璃在真空狀態下進行保存。
押花的形式多樣,牆面、桌面、燈罩、掛飾、貝殼、裝飾畫、蠟燭、卡片等等,只要有平面、能密封,都可以成為押花的載體。因此,押花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生活藝術。
但是,吳讓不喜歡將押花稱為「藝術」,更希望說它是一種「自然」,因為「藝術中摻雜了太多人的味道」。在她看來,押花是自然的產物,是大自然各種元素的組合,植物的任何紋理、形態、色彩都有其各自獨特的魅力,不需人的改變,只要保持原真。她說:「押花能讓人擁有一種回歸大自然的親切感。如果能用自己的雙手創作出來,美化生活的同時,也是心靈上的享受。」
用心尋覓 將美傳遞
懷揣著對植物天然的喜愛,這位來自四川女孩在讀大學時選擇了園藝系,一個人拉著行李來到了北京,並從此與押花結下了不解之緣。這些花花草草,為吳讓帶來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吳讓則給予了它們美麗的重生。現在她成立了個人工作室,自己栽培植物作為原料,也曾多次前往甘南高原,走進藏區,在藍天白雲與和風潤雨下與植物一起接受天地的滋養,用心探尋每一朵花、每一株草的生長邏輯。
「因為我來自四川,每到周末都會和家人朋友去川藏地區遊玩。高原、深山、藍天、白雲與各種植物渾然天成,那一幅幅震撼的美景讓我始終對大自然心存敬畏,因此不斷追尋。」數次的甘南之旅讓吳讓對那裡極富有當地色彩的各種花草著了迷,每次都把乾燥板隨身帶著,只要一看見喜歡的植物就迫不及待地進行採集乾燥。吳讓說,她最喜歡的植物是繡球花,這種花品種多、花材質地輕薄,最特別的是它可以根據土壤的酸鹼度自行變換顏色。「我想尋覓最特別的花,每株植物都有自己的故事,而我是一個聆聽者和重塑者。」
押花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5年從埃及墳墓中出土的植物標本,距今大概2300年左右,現存於英國皇家植物園。義大利的Luca Ghini是公認最早製作系統的植物標本並將其編輯成書的人。至於植物標本何時發展成為押花藝術,已經不可考證。
現在,押花在歐美和日本十分流行,尤其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已經發展成了和插花一樣有地位的國家級藝術。但目前在中國,押花還未風行,甚至鮮為人知。吳讓說,她現在最大的目標就是能讓更多的人認識押花、了解押花。「現在我和老師在北京推廣押花,希望押花能夠成為一個產業,包括各個園區的旅遊商品、開辦展會、開設押花體驗課等等,讓更多的人體味押花的重生之美。」






TAG:中國經濟網 |
※最愛壟頭麥,迎風笑落紅
※孫允珠:紅色代表著熱情,以及落紅不是無情物
※散落紅軍 1:劉桂英險些被惡狗吃掉
※望著落紅滿地,望著枝頭寂寞的枯蕊,冥冥中註定的離別,誰能躲得過?
※流落紅塵的太后,三觀不正,被認為最出格的女人
※七夕之時,千年真愛落紅塵
※你老婆的第一次落紅,可能是假的哦!
※古代女子大婚之夜沒有落紅會怎麼樣?輕則遭冷落,重則逐出家門
※我在新婚之夜落紅,老公卻罵我下賤,將我打暈
※新婚夜,男人看著落紅的床單,說一千萬夠了嗎?
※日本送酒工勝鄒市明後墮落紅塵,鄒市明復仇有望了!
※身世坎坷淪落紅塵,忠貞烈女幸遇有情郎,夫唱婦隨抗金保宋成英雄
※古代洞房花燭夜不落紅,新娘會有什麼後果?
※身世坎坷淪落紅塵;忠貞烈女幸遇有情郎,夫唱婦隨抗金保宋成英雄
※吹落紅蓮衣,余香猶在水 邊壽民畫作欣賞
※古代女子新婚之夜不落紅,有兩個結局,或遣送回娘家或沉潭
※十五古詩訴相思,落落紅塵誰人知
※花開塵世間,葉落紅塵間
※古代貞操觀:少女不見落紅命來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