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與家人的矛盾,並不是因為信仰的不同

與家人的矛盾,並不是因為信仰的不同


與家人的矛盾,並不是因為信仰的不同



文:希阿榮博堪布

問:有人在學佛的過程中,不聞思學習,只知道一遍遍悶頭做功課,更不顧及家裡不信佛人的感受,由此給家人帶來很大煩惱,這樣「用功」學佛的行為,我們該如何看待?


答:別人認真做功課,我們當然應該隨喜。


修行是很個人的事,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修行的具體路徑也會不同。雖然多數人都會經歷聞、思、進而實修這樣一個過程,但也有一些人由於往昔的因緣,這一世顯現上沒有經過多少聞思,便直接進入實修,也能有很好的修持效果。


有的人博聞強記,聞思的範圍很寬;有的人一門深入,主要聞思自己專修的那個法。這兩種情況,只要是能把學到的融入自相續,都很好。

所以我們沒有神通的人,最好不要隨意評判別人。關注自己的修行就好了,仔細檢點自己的身語意,努力只在自己身上找錯,不談他人的是與非。


至於如何與家裡不信佛的人相處,也是要視具體情況而論的。有的家人本身煩惱比較重,你信佛,他不高興;你不信佛,他照樣不高興。一味地遷就、迎合可能並不是最好的辦法,但也不能不考慮家人的感受。


怎麼去平衡呢?根據我的觀察,家庭成員之間缺少較為親密的情感和精神層面的交流,是很多問題和矛盾的根源。家人若反對你學佛,並不一定是因為他不贊成佛法,很有可能他只是怕本來跟你交流就不多,你若再學佛而他不學佛,以後能一起談的話、一起做的事就更少了。所以,你要爭取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應該先打消他們的這個顧慮,多做情感上的溝通,就是正常的人與人之間、親人與親人之間應有的溝通和交流,讓他們感受到與你在情感上的聯結、你對他們的關心和重視。


一些學佛者與家人間的矛盾,其實不是學佛與不學佛的矛盾,也談不上信仰和價值觀的衝突,主要是親人之間缺少正常健康的交流。


若是家庭成員間有比較好的情感溝通,即使信仰不同,也是能相互理解和支持的。一家人,再怎麼有分歧,終究還是希望對方過得快樂。

——希阿榮博堪布《透過佛法看世界》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菩提洲 的精彩文章:

出家人拋家舍業,是逃避責任嗎?
希阿榮博堪布:蓮師在五台山 三

TAG:菩提洲 |

您可能感興趣

你曾經的愛里所有的糾結與痛苦,皆是因為那是個不對的人吧
我們的奮鬥,不是因為房,而是因為愛
不要因為自己的不配,錯過在乎的人
任何的曖昧,都是因為不夠愛
你的愛與恨,可能是因為同樣一件事
讓著你的人不是因為笨,而是在乎你
願你將來結婚都是因為愛情,而不是因為合適
真正的朋友,是不會跟你計較什麼的,因為朋友之間就應該是寬容的
男人女人之間的較量,輸家永遠不是因為不夠聰明,僅僅是因為她更愛他
陽光不同,那是因為心情不同,綠葉不同,那是因為風向不同
因為真愛在一起,卻因為信仰不同得相互提防
你不愛運動,也許不是因為懶而是基因
脾氣不好的人,或許是因為生病了
一句愛情的話 不是不愛,而是因為太愛
我會成為更好的人,因為你,但不是為你
媽媽來信 因為有了他,一切都變得美好而不同
兩個人分開,不是因為不愛了,而是不知道該怎麼愛了
很多事情就像既定好的一樣,不會因為人的意識變或者不變
這對夫婦建立了最令人難以置信的家,因為它是浮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