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走進不一樣的中國美院—狂野設計風格的張有震!
「
我叫張有震,14年從中國美院畢業,學的公共空間藝術中的公共雕塑,但我從不把自己作為一個做雕塑的,我所做的作品也不能簡單的以雕塑來定義;
同樣我也不覺得自己能稱得上藝術家,也更不會承認自己是一個設計師,我常以自由藝術工作者的身份自居,既不裝逼,也不脫離藝術。
」
音樂和圖片更配哦?
何時開始學設計的?
大師兄說:準確的來說,我並沒有受過設計課程的專業訓練,在大學課程里,我們更像一群散養的羊,獨立吃著各自的草,汲取著不同程度的營養,像藝術家一樣自由的創作,直到現在也從不為定義。
《回》系列作品一 木 30×30×500cm 2014年
一顆十幾年的香樟樹,按照其年輪切割,不是無意義地將樹的成長時間與空間展開,而是通過解剖,重組的藝術手段,從而詮釋一個生命維度的本質面貌和生命空間的直面對話。
平時有哪些興趣愛好?
喜歡一個人到山上走走,喜歡在圖書館裡睡覺,喜歡創作帶來的興奮感,喜歡好多。
《回》系列作品二 木、玻璃、植物纖維、皮等 公共藝術計劃 2014年
新農村建設,使用人力的農具已經被機械化工具代替,我們回鄉收集農具,將農具重新加工成傢具,讓村民帶到新家使用。通過公共藝術的創作手段,讓社區的村民參與進來,用公共藝術充當橋樑,連接著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交往。
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上有沒有遇到過疑惑的的地方, 怎麼解決的?
很多,也有刻意去尋找過,書中,講座中,上課交流中,但真正答案,還是不太會找到,有時候找到了,自己可能也還是不懂,或者說是不認可,總之時間會沖淡一切,該懂的時候,自然就懂了。
張有震《回》系列三
地址:杭州六塵藝術空間
對於正在學設計的年輕人或者同行,有什麼建議或者學習心得分享給大家么?
一定要多看書,多瀏覽國外書籍,先開闊眼界,多思考,試著去實現。
《營養的維度》 樹葉 公共藝術 200×200×60 2013年
《營養的維度》這個作品可能是我開始創作的第一感覺還行的作品,是一個戶外空間的作品,這個作品誕生在秋季,落葉遍布整個校園,每天勤勞的校園清潔工都會把落下的樹葉掃成一小堆一小堆的,然後收進垃圾桶。
我當時感覺,這真的是一個很諷刺的事情,辛苦了半天的清潔工沒有把樹葉還給樹根,而是進入垃圾桶,成了一堆垃圾。樹葉不屬於垃圾桶,它屬於樹根。我開始充當起了清潔工的角色,每天和他們起的一樣早,然後也要加入掃樹葉的隊伍,不同的是他們還是放進了垃圾桶,而我卻用樹葉在每一個樹的周圍堆砌一個厚厚的營養壁壘。一天天過去,它們腐爛,縮小一點點融入了土裡。專業的術語我不太會說,說的比較隨意,像小學生敘事作文,不要見怪。
「
其他作品賞析:
《體》石膏(對抽象語言的一個探索過程 )40×50cm 2012年
《跳板》鐵板 600×50×3cm 5塊不等 2014年
作品簡介:草坪高低起伏的地形變化,讓我想起了依據地形的高低落差安置跳水板裝置,體驗路面跳躍的快感。跳水板的意向與周邊的水塘發生呼應,人們還可以在跳水板上休憩。同時面對每一次人生的困境,我們都可以像玩這個跳板裝置一樣,完成一次完美的跳躍。
地址:湖北武漢華僑城東湖公園
《象山上的花草》 紙本、綜合材料 公共藝術計劃 30×10cm每張 2013年
生活在美院的人都知道象山上長滿了花花草草,四季常綠,就在我大三的時候,美院著手建立民俗博物館,除去了象山大半的花草。它們可以擋住夏日的酷暑,也可以熬得過冬日的嚴寒,卻擺脫不了人們對大自然的孜孜以求。在它們之上是隈研吾設計的建築,世界著名建築設計師,普利茨克建築獎獲得者,他的設計我們都很喜歡,但在華麗設計的背後,無數弱小的生命已慘遭踐踏。當我每次從這片裸露的紅土地走過的時候,那最後的一片「自然」也在漸漸消亡。 《象山上的花草》是我在這一時期創作的,留下它們曾經的身影,讓我們能再看它們一眼。
建築的擴張,無數弱小生命慘遭踐踏,那最後一片「自然」也在逐漸消亡,通過收集已被剷除的植被,進行創作,留下那些弱小的身影,折射中國社會的現狀。
?
坐標:杭州中國美院學院象山校區的象山上
雖然Wuli 張設計師很年輕,但是在自己專業領域上也是大有成就吶!!
張有震,1988年出生於中國山東省,
主要從事當代公共空間雕塑與裝置的創作與研究。
現為自由職業。
2014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公共雕塑專業,本科。
2015年 《歸》參加杭州六塵藝術空間青年藝術團體推廣項目系列展覽」觸塵、五味「展。 浙江杭州
2015年 《10m3空氣》參加杭州三尚當代藝術館舉辦的「春天來了II」群展。 浙江杭州
2014年 《跳板》參加「透視之眼」——東湖2014青年雕塑家邀請展 十強,並被武漢華僑城實業有限公司永久收藏。 湖北武漢
2014年 《回》系列一參加浙江省第十三屆美展並獲得銅獎 。 浙江杭州
2014 年 《回》系列作品二參加「天鶴獎」中國國際青年設計師大賽並獲得優秀獎。 北京
2014年 《象山上的花草》參加第三屆大學生(廣州)藝術博覽會,全部被私人收藏。廣東廣州
2014年 《回》參加「千里之行」中國重點美術院校畢業生優秀作品展。 湖北武漢
2014年 《回》參加中國美術學院優秀畢業作品展並獲得金獎及創作收藏獎。作品被中國美術學院永久收藏
聯繫電話:18072758805
郵箱:251426407@qq.com
Hey,guys! 中法設計開設了人物專訪欄目,旨在發掘並採訪一些青年優秀設計師。設計師作品在經作者本人同意後,由本平台整理篩選參加日後的中法設計藝術交流展。希望各位優秀的設計師多多關注本平台,請積極投稿喲。
投稿郵箱: cf_dezin@163.com
中法設計微信號:cfdezin
長按識別下圖二維碼,添加中法設計微信公眾號,帶你玩轉法國設計界






TAG:中法設計 |
※中國和美國的發射倒計時為什麼不一樣?
※俄不放心把這些先進技術出售給中國,居然是怕中國改進之後超越他
※中國高調曝光這一技術最新進展 讓美國看的直呼太羨慕
※中國付出一點努力就培植出美國惹不起的對手:導彈居然比中國還多
※該對美國進行技術封鎖了:中國又收穫一重要朋友美國不賣的他都賣
※震驚!朝鮮課本中的中國和美國竟然是兩個不同的的國度!
※中國航母,最新武器曝光,愣是給美國吃了一記,中國也不是好惹的
※請不要每天說中國的不好,深扒那些中國秒甩美國的地方!
※帶你遊覽中國最後一個約鬼園林!沒做好心理準備的親就不要進來了
※中國居然有這樣的技術 美國被嚇壞
※中國將收復新一個巴鐵一樣的血盟兄弟國家?現在美國都不敢招惹它
※還是不是最強的國家?中國「大鍋」讓美國玩不下去了
※中國鎖,只有中國才懂的美!
※這種武器全世界只有中國和美國有:在它面前再先進導彈也是渣渣
※看到這中國風的肯德基,我整個人都震驚了!
※中國的海怪有什麼不一樣?
※這些國旗,你會看錯嗎?舊中國的旗也有模仿的
※中國格言就是:人無我有,走美國的路讓美國無路可走
※當美國的漫威遇到中國的腦洞,英雄們也是被「黑」出了境界
※中國人在黎巴嫩,飯後散步遇風險,這個國家的人好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