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從蒲輔周用附子及溫法的規律談對火神派的思考

從蒲輔周用附子及溫法的規律談對火神派的思考

點擊上方藍色字中醫思維十可快速關注

從蒲輔周用附子及溫法的規律談對火神派的思考


導讀中醫界「火神派」以重用附子而著稱,其影響甚大,歷經百年方興未艾,然而其傳人針碥時弊,多有過激偏執之言,甚者推崇「天下沒有陰虛」,如此不免矯枉過正,本文從蒲輔周用附子及溫法的規律談對火神派的思考,值得中醫人思量體悟。


近年來,中醫界「火神派」的提法方興未艾。火神派源於四川清末名醫鄭欽安,以當代盧崇漢等人為代表,臨證擅用大劑附子,倡導扶陽理念,甚至有人提出了「天下沒有陰虛」的極端觀點,在世界造成了一定影響,關於火神派的各種討論也層出不窮。


既然火神派源於四川,既然名醫擅用附子,那就不能不談到一位重要的川籍名醫蒲輔周。蒲氏系名醫世家出身,以擅治疑難雜症、療效卓著而譽滿全國。生於1888年,與擅用附子而成名的祝味菊、吳佩衡同時代。所以,不論從地域、時代哪個角度來看,談火神派對附子、溫法的運用而不談蒲輔周,都不免有以偏概全之嫌疑。


蒲氏雖無論附子之專文留世,但在《蒲輔周醫案》、《蒲輔周醫療經驗》、《中醫臨床家·蒲輔周》、《名老中醫之路·蒲輔周篇》等書中,相關醫論、醫案頗多,細細品味,可以找出蒲氏對附子、附子類方及溫法的運用規律。

一、蒲輔周用附子及溫法的相關論述及醫案


我們先來看一下散在於蒲氏著作各篇中的相關論述及醫案。


1、對溫法的態度


溫而勿燥,免傷其津,實為溫法要訣。


要掌握尺度。即要對症,也必須適中,注意中病即止。

要注意配伍。一般不用純溫熱藥物拼湊起來去治病。要注意附子湯中之白芍、四逆湯中之甘草、腎氣丸中熟地的含義,即或溫而不燥,或甘以緩之,或水中補火。


2、分病論述


蒲氏對多種疾病中如何運用附子及溫法都有提綱挈領式的概括。


腎病:晚期時用濟生腎氣丸和理中湯或溫脾湯。急救時可用附子3錢、醋制龜版1兩、人蔘3錢。


高血壓:陽虛者可用附子湯加龜版、龍骨、牛膝。

肝病:用藥不能太寒,亦不能太熱。肝病及脾,脾胃虛寒者,用柴胡桂薑湯或理中湯加吳萸、草果。肝炎陽虛可用附子湯、腎氣丸。


自汗:陽虛衛弱、背惡寒、易感冒者,玉屏風散加附子。


五更瀉:非腎虛一端,概與溫腎非其治也。腎虛者才用四神丸。


白喉:夏邦佐治白喉熱痹,用黃連解毒湯佐僵蠶、附子。用附子者,用寒不遠熱,駕諸葯而不凝滯,而能搗其巢,攻堅破結。

陰虧:津液虧損,用生津葯不能獲者,屬釜定無火,不能氣化,必加附子。


急性熱病:濕熱病雖傷陰屬多,而補氣補陽亦不可廢。若需用附子,必慎重,且用量宜輕。


3、用溫法醫案(含雖用溫法但未用附子者)


蒲氏醫案中用溫法取效的病種較多。包括月經不調(子宮內膜炎)案、痛經案、口瘡案、中虛脾弱(腹瀉)案、陽虛脾濕(腹瀉)案、中氣不足案、陽虛水逆(高血壓)案、震顫案、陽虛脾濕(慢性支氣管炎)案、類中風案、眩暈(高血壓)案、感冒案、肺脾同病(慢支)案、便血案、熱病轉寒中案、陽虛欲脫(腺病毒肺炎)案、麻疹後傷陽案、痢疾(急性中毒性痢疾)案、老年腰痛兼二便秘澀(前列腺)肥大等幾十種。


二、蒲氏運用附子及溫法規律


綜上所述,可把蒲氏運用附子及溫法的規律概括如下。


1、應用範圍廣泛


基本涵蓋了急性亡陽、慢性虛損、真寒假熱等多種類型,包括了肺、脾、肝、腎、腸、女子胞等多個臟腑。


2、急性病變證明以溫法回陽救逆


如附子湯治癒心病,側柏葉湯治潰瘍出血、椒梅湯治乙腦高熱寒中等,體現了中醫大家多擅治急症的風範。


3、慢性病變後期以溫法固本如慢性支氣管炎案。


4、注重運用時機


蒲氏用溫法並非一溫到底,非常重視時機的把握,有雖用溫法而不用附子者,如中虛脾弱案;有生用附子類方,效後則轉方或減去附子者,如便血案;有先用應證方,效後再用附子類方善後者,如肺脾同病案。充分反映了蒲氏擅用溫法,擅用附子而又不偏執,不拘泥的靈活運用法度。


5、一般不以純溫熱藥物組方,講究溫而勿燥。


6、反對大劑量:


蒲氏用附子多從3g開始,9g則需生煎,醫案中最大量僅為18g。急救時量亦不大,多為小量濃煎頻服法而取效,如陽虛欲脫(腺病毒肺炎)案。需要指出的是,有人以蒲氏用溫法效著而將其歸為辛溫派。是極為不妥的。蒲氏雖擅用溫法,但並不能代表其全部的學術觀點,他對《溫病條辨》亦極推崇,擅用葉、吳之法治溫病。(因其不屬本文討論範圍,故不詳述),其弟子高輝遠教授認為,蒲氏是真正的不偏不倚,全憑臨證所需,辨證施治。邢斌氏說,中醫的最高境界是「雜家」,不為一法所囿,蒲氏已經達到了這種至上的境界。將其單純的歸為辛溫派,扶陽派,實際上是對他們貶低。


三、對火神派的思考


歸納蒲氏規律可知,其用附子及溫法的規律與火神派存在著明顯的區別,集中表現在:中病即止、不一溫到底,注重配伍、不用純溫熱葯組方,小量宜可急救等幾個方面。


當然這並不是說蒲氏法就已完備,但是這幾條恰恰是火神派存在爭議之處。這幾條規律實際上代表了相當一部分名醫的態度,這些名醫未必不知附子功效卓著,未必不知《內經》中「陽重於陰」的觀點。正如當代中醫泰斗朱良春先生所說:


「附子溫五臟之陽,要擅用不可濫用」


《朱良春用藥經驗集》中將附子列於篇首,可見其對附子的重視程度。但從其醫案來看,均是當用才用,完全遵從辨證論治的原則。朱氏即有從扶陽角度出發的「培補腎陽湯」治慢性虛損,又有以寒涼葯為主的"先發制病通下療法」治急性熱病,亦屬雜家。蒲、朱二老是療效卓著的臨床大家,他們對附子及扶陽法的態度提示我們在學習附子及溫法的需明確以下幾點。


火神派推重扶陽理念、擅用附子,但扶陽法絕不是火神派的專利,用附子亦不是火神派的專利。不要用學習扶陽理論就認為萬病皆為陽虛。並非只有溫法才能愈病。不要用附子療效卓著就把它看作萬病靈丹。並非只有大劑量附子才能愈病。附子配伍法很重要。


歷史上每一種新學派創立之初,為了倡導新說:針碥時弊,為了引人重視,都不免矯枉過正,如何紹奇先生說,張景岳為了倡導溫補學派,為了駁倒丹溪,就顧不得言辭之激,立論之偏了。筆者此論,並非否認火神派在推廣扶陽思想,擴大附子應用範圍上所做出的巨大貢獻。但是鄭欽安的主要學術貢獻在於把許多狀似陽症,實屬陽虛的癥狀系統歸納提煉出來,在於極大的擴大附子的適用範圍,而並不在於單執溫法、單一大劑量使用附子上。其傳人在一定程度上偏離了鄭氏本意。


筆者所批評的,正是那種「罷黯八法、獨尊扶陽」的偏執,是那種「天下沒有陰虛」的極端、是那種「附子動輒葉上百克、認為小量不能愈病」的死板,是那種「附子就象佐料中的味精,什麼方里都可以放一點」的唯心。任何一種流派的成熟、大都需要幾代人的努力,甚至是聽取反對者的意見。火神派創立時間尚短,更需如此。為了避免把理論探討演變成無謂的口舌之爭,研究蒲輔周等雖擅用附子、擅用溫法,卻不專用、不拘泥、不屬於「火神派」的眾多醫家的經驗,對完善火神派有更大的實用價值和更積極的現實意義。願與同習者戒。


=========聯繫我們=========


加入親情會員網路學中醫,歡迎諮詢我們:


中醫思維,品文化慧生活,獲取更多精彩內容,請掃描以下二維碼或關注微信公眾帳號:zhongyisw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思維十 的精彩文章:

「葯穴雙調」,治療老年人諸多種因機體機能退化性之疼痛
大暑節氣特點及養生提要
李辛?疾病產生和治療的過程
用天人合一的觀點來認識一味抗癌大葯:龍葵
「雲笈山房玄言錄——養性延命錄」

TAG:中醫思維十 |

您可能感興趣

張錫純對石膏及白虎湯的配伍用藥規律(二)白虎加人蔘湯之變通
肝火的形成致病機制及證治規律探微(二)
政治微課之——談談邊際效用遞減規律
小楷的技法規律
小兒病的用穴規律
畢可恩:小兒感冒特點與施治用藥的一般規律
複合大師康納:挽回送禮要遵循情感法則與規律
第五集 小兒生病的原因、規律、及應對措施(中醫,古中醫的理論和實用方法)
陳益峰:舊墳常見風水規律
看似違反科學規律的「波斯王子」新飛機真的能飛嗎?
軍事戰略理論對研究戰爭的規律有很大作用
歷史的規律
「御醫」親歷蔣介石的最後時刻:病魔纏身卻生活非常規律
中醫 | 小兒病的用穴規律
《多寶塔》的技法規律
畫馬基礎:馬的運動規律,畫馬超級教程:徐悲鴻畫馬技法
沙塵暴與霧霾的異同思考,是我們違背自然規律的懲罰?
畫馬基礎:馬的運動規律
被佩羅娜攻擊的路飛等人,消極方向有規律,山治在暗示身世悲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