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考古學家進軍印度 美媒:文化紐帶助建立信任

中國考古學家進軍印度 美媒:文化紐帶助建立信任

參考消息網7月23日報道美媒稱,中國正走出國門,努力成為世界考古大國。


據美國《今日美國報》7月20日報道,今年秋天,當中國的考古學家在印度北部對一個青銅時代的城市開始發掘工作時,他們將在很多方面實現突破。


報道稱,發掘地點拉基格里位於德里以西90英里,是中國在境外所從事的最大規模考古工作,也是迄今為止中國崛起成為考古領域世界大國的最明顯標誌,這同時也是中國考古學家第一次獲准在印度工作。

報道稱,文化領域的對外聯絡正在幫助柔化北京的形象,儘管中國擴大在全球的經濟和軍事影響力的做法使一些國家警惕。


中國首席考古學家王巍說:「我們現在有能力走出去,利用我們的資金、技術和技能來幫助其他國家,我們已經進入走向世界的時代。」


報道稱,過去30年來,中國已經花費了數十億美元,培養了大量接受過良好教育、裝備精良、為國家工作的考古學家。據外國專家,他們現在與美國、英國和德國等國的考古學家一樣好。但存在一個問題:他們只了解中國。中國缺乏掌握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和印度等古代文明一手資料的專家。向國外派遣考古學家的一個目的就是解決這個問題。


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說:「不管是哪個課題,頂尖學者總是美國人。我們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我們對其他國家的了解不夠。」

報道稱,在某種程度上,這並不奇怪。考古學是一個花錢的領域,隨著18世紀和19世紀歐洲列強開始設立殖民地才真正開始。而中國的路線略有不同,中國是在1949年後才開始認真鑽研考古學的,國內外的非漢族文化被忽略。


報道稱,這些問題似乎沒有影響到越來越多的國家願意與中國的考古學家合作。近年來,他們在肯亞海岸尋找沉沒的中國寶船,在孟加拉國發掘古寺廟,在宏都拉斯幫助挖掘瑪雅遺址——最近一個是由哈佛大學牽頭的一個項目,埃及的一個項目也在籌備中。


到目前為止,最大的項目在印度。除了拉基格里遺址,中國的考古學家今秋預計要在印度開始第二個發掘項目:鹿野苑,即公元前6世紀佛祖釋迦牟尼第一次授課的地方。


報道稱,每次發掘工作持續五年,需要五到七人的團隊。


負責拉基格里發掘工作的印度考古學家瓦桑特·欣德表示,中國考古隊的第一個任務是用無人機和其他遠程影像設備對佔地865英畝的遺址進行勘察。拉基格里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哈拉帕文明城市,但大部分仍埋藏在印度北部哈里亞納邦的沙土裡。哈拉帕文明要比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和中國的早期文明規模更大,但還沒有被深入研究。

瓦桑特·欣德說,他很高興王巍找到他說想參與發掘工作,因為印度正在努力保護其豐富的文化遺產,但缺少考古學家和現代化裝備。


「就拿碳年代測定儀器為例。一個像印度這麼大的國家應該有十幾台。可是我們只有兩台。它減慢了考古速度。」


他說他希望合作的新時代能使印度考古學家接觸到中國的考古場所和材料。雙方對彼此的佛教典籍和文物都感興趣,兩國政府都強調共同的文化紐帶可以建立信任。(編譯/塗頎)

中國考古學家進軍印度 美媒:文化紐帶助建立信任


資料圖:2015年7月2日,在蒙古國布爾干省寶拉格遺址,中蒙聯合考古隊隊員拍攝考古發掘區遠景照片。


【延伸閱讀】西媒:希臘考古人員稱已找到亞里士多德墓


參考消息網5月28日報道西媒稱,希臘考古人員在亞里士多德出生地斯塔伊拉經過20多年的考古發掘後認為,他們已經找到了這位大哲學家的墓。


據西班牙埃菲社5月26日報道,發掘工作負責人康斯坦丁諾斯·西斯曼尼迪斯26日對當地媒體說:「我們沒有確鑿證據,但有強烈跡象表明了其確定性。」

西斯曼尼迪斯當天在薩洛尼卡大學召開的亞里士多德誕辰2400周年國際研討會上發表了相關研究結果。


西斯曼尼迪斯領導的考古團隊在對兩份提及亞里士多德骨灰被轉移到其家鄉的手稿進行了細緻分析後得出結論認為,1996年被發現的一座建築就是亞里士多德的墓。


報道稱,從1990年初就開始在斯塔伊拉展開工作的考古學家們在發掘過程中驚訝地發現,在一片拜占庭時期的防禦工事中赫然出現了一個建築特點與該時期及此前風格迥異的建築遺迹,且根據其屋頂磚塊的特點可以確認曾是一個公共建築。


此外,這個建築物底部的是一個1.3米*1.7米的長方形,與祭壇的形狀吻合。


考古人員在該遺迹中發現的所有跡象表明,這裡除了是一個墓外別無他用。使專家們得出這裡是亞里士多德墓這一最終結論的有力證據來自兩大史料:公元11世紀被譯成阿拉伯文的一部亞里士多德傳記和威尼斯一個圖書館的一份手稿。


兩份資料均記載亞里士多德於公元前322年去世,斯塔伊拉市市民將其骨灰置於一個銅瓮中,下葬在一個墓里,並在旁邊建造了一個祭壇。(編譯/韓超)

中國考古學家進軍印度 美媒:文化紐帶助建立信任



亞里士多德半身像(美國《紐約時報》網站)


(2016-05-28 00:10:02)


【延伸閱讀】考古證明中國五千年前就開始釀啤酒 含有西方原料


參考消息網5月24日報道英媒稱,美國斯坦福大學科學家5月23日報告說,在中國北方一處考古遺址發現的陶器中保存著大約5000年前的啤酒成分,而且在這個啤酒配方中同時含有東方和西方的元素。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5月24日報道,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研究報告說,米家崖遺址提供了中國啤酒製造的最早證據,表明人們在那個時代已經掌握了「先進的啤酒釀造技術」。


考古學家在陶制漏斗和廣口陶罐中發現的黃色殘留物表明,在一起發酵的多種成分包括,黍米、大麥、薏米和塊莖作物。


報告主要作者、斯坦福大學學者Jiajing Wang說,大麥的發現令人驚訝,這是中國考古材料中發現的最早的大麥痕迹。


他說,這樣的啤酒配方顯示了中國和西方傳統的結合,大麥來自西方,黍米、薏米和塊莖作物來自中國。


這項研究結果顯示,大麥傳入中國的時間比先前認為的時間早了1000年。


研究報告說,大麥也許首先被用作釀造啤酒的原料,過了很久才成為大宗農業產品。


米家崖考古遺址位於中國北方渭河的一個分支旁邊,包括兩個公元前3400年到公元前2900年的挖掘坑,發現的文物有似乎用於啤酒釀造的過濾器和儲存器,還有可能用於加熱和製漿的爐子。


Jiajing Wang在猜測啤酒可能的味道時對記者說,「啤酒的味道很可能有點酸甜,酸味來自發酵的穀物,甜味來自塊莖作物。」

中國考古學家進軍印度 美媒:文化紐帶助建立信任



大麥被認為是從西方傳入中國的(圖片來源:英國廣播公司網站)


(2016-05-24 09:26:00)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新媒:特朗普質疑美國駐軍東北亞 美前高官震驚
美媒:Pokémon Go被指是「間諜工具」 遭多國警告
美智庫稱在朝鮮寧邊核園區又發現一秘密核設施
台媒:阿根廷發現新種肉食性恐龍化石
科學揭秘:為什麼向東飛比向西飛更難倒時差?

TAG:參考消息 |

您可能感興趣

俄專家稱:我國已學習烏克蘭先進軍事技術中精華!
英國網民評論:中國企業放眼全球主宰 進軍英國曼徹斯特
港媒:進軍東南亞 歐美該向中國科技巨頭「取經」
ofo進軍美國西雅圖 助中國智造出海與微軟、亞馬遜、波音並肩
美媒:摩拜、ofo進軍美國「中國式創新」被模仿!
中國共享單車進軍英國曼徹斯特
亞航傳媒引領影視新勢力進軍國際媒體
小米之家將進軍歐洲 首家選址古老國度希臘
英國BD電氣集團進軍中國市場 聯手中國企業推出愛尚氧品牌
法媒:特朗普酒店擬在美大擴張 進軍中國或擱淺
巴拿馬與冰島首次進軍世界盃!中國足協或組織荷蘭 智利與美國明年打中國杯
國內首家!招商證券進軍韓國市場
華為進軍教育界 聯手清華附中創辦「愛為書院」
韓國網路漫畫,作為新韓流商品進軍中國市場
中國企業放眼全球主宰,摩拜進軍英國曼徹斯特
藝高國際集團將與國藝娛樂聯合進軍亞洲市場
系列之二:谷歌聯手葛蘭史素克進軍生物電,中國公司捍衛中醫尊嚴
美媒曝光:歐洲最先進軍機落戶中國!
開羅十年之際正式進軍中國 全系列遊戲將引進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