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在東南亞的唯一領地——舊港,為何最終消亡?

明朝在東南亞的唯一領地——舊港,為何最終消亡?


明朝在東南亞的唯一領地——舊港,為何最終消亡?



文/滄溟道人(明清史研究原創團隊作者)

哈佛大學曾經出版過一份明朝地圖,在這幅地圖上,明朝的疆域,除了我們熟悉的「兩京十三布政司」之外,還有一塊海外的飛地,現如今,此地應該歸屬於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但在當時這裡卻被劃為明朝的領土,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明朝在東南亞的唯一領地——舊港,為何最終消亡?



(如圖為哈佛大學地圖,紅圈處即是舊港宣慰司)

地圖上孤懸海外的這一小塊,就是頗有名氣的「舊港宣慰司」。「宣慰司」,是明朝的地方管理機構,一般設在西南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由當地的土官負責管理,比如在雲南布政司,有曲靖宣慰司;在四川貴州一帶,則有播州宣慰司。宣慰司的特點,就是明朝中央一般不派官員前去管理當地事務,而是給當地的貴族土司加封官職,由他們自行管理。但一般來說,這些宣慰司都設在明朝西南的領土上,這個遠在東南亞的舊港,為什麼也會設立宣慰司呢?


這事還要追溯到鄭和下西洋之前,那時,爪哇國滅掉了三佛齊國,將其改名為「舊港」。由於局勢混亂,加上舊港土地肥沃,十分富饒,「一季種穀,三季收稻」,不少華人就趁機在舊港安家了,其中,南海商人梁道明勢力最大,被推舉為當地「酋長」。明朝永樂三年,明成祖朱棣派使節前往舊港,招撫梁道明,梁道明思鄉心切,當即同意歸順明朝。他雖然回到了祖國,卻擔心手下的數千人群龍無首,於是,便讓自己的副手施進卿繼續管理舊港。從這時開始,舊港與明朝建立了聯繫。



明朝在東南亞的唯一領地——舊港,為何最終消亡?



好景不長,永樂五年,盤踞在舊港的另一支海盜勢力,在頭目陳祖義的帶領下,準備秘密襲擊鄭和下西洋的船隊。駐紮在舊港的施進卿窺探到了這個計劃,立刻將此事報告給鄭和。鄭和得到情報,準備充分,一舉擊潰了陳祖義的海盜團伙。由於施進卿提供情報,居功甚偉,朱棣便下令在舊港設立了宣慰司機構,封施進卿為第一任舊港宣慰使。舊港這個地方,正式成為明朝的屬地。明朝政府對舊港另眼相待,在藩屬前來朝貢時,總是將舊港宣慰司單列出來,不把此地和其他東南亞小國放在一起。


明朝在東南亞的唯一領地——舊港,為何最終消亡?



施進卿死後,他的女兒施二姐繼承其位置,被鄭和冊封為第二代舊港宣慰使。但到了正統年間,爪哇島上的「滿者伯夷國」又發兵攻打舊港。自從宣德年間,太監王景弘最後的下西洋活動之後,明朝朝廷已不再派大規模船隊在東南亞游弋,自然管不到舊港的事,施二姐勢單力孤,無力抵禦,於是,舊港就成了滿者伯夷國的屬地。



明朝在東南亞的唯一領地——舊港,為何最終消亡?


(爪哇國遺址)


舊港真正歸屬明朝的時間並不長,只有短短几十年,而另一方面,也有人認為,這箇舊港,從始至終就不能算明朝領土,因為《明史》曾明確記載,施進卿在被明朝封為宣慰使之後,「猶服屬爪哇」,他既向明朝稱臣,又向爪哇國稱臣,一臣事二主,這樣的舊港,如何能算作明朝領土呢?不過,明政府與舊港相距太遠,無暇去追究這些事情,就好像後來的清朝時期,琉球國也同時向日本與清政府朝貢一樣。兩頭討好,在夾縫中求得生存,本來就是小國的常情。於是,舊港就這樣維持著它尷尬的地位,直到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參考資料:明史、明實錄、瀛涯勝覽、西洋番國志、殊域周咨錄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清朝政府是如何收復大明的最後一塊領地:台灣?
歷史上唯一未被割讓的領地,曾是亞洲最大貧民窟!
大清王朝的最後一塊領地,竟然是它?
蒙古四大汗國領地及始末,他們與元朝什麼關係?
東門商圈「王者歸來」,羅湖向西通往未來價值領地
戰鬥民族網友:如果清朝沒有取代明朝,整個中國會成為俄國的領地
美國現在有幾塊海外領地?領地上的居民為何被稱為「二等公民」?
此地本來是我國的港口,後來卻成了俄羅斯的領地!
岳雲鵬即將佔領地球?岳雲鵬:終於找到你!
世界上的幸福之地:每天洗「牛奶浴」,且是真正未遭受破壞的領地
顓頊:上古部落首領,規劃華夏領地創製九州,廢占卜受民眾擁戴
普京將手伸向美軍駐軍領地,得逞後順帶走旁邊幾小國
別以為澳洲只有歌劇院,北領地才是澳洲的正確打開方式
北領地目的地簡介
伊麗莎白二世:承上帝洪恩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與其屬土及領地之女王年輕時的照片,真是美啊!
中國在海外有一領地,國人可以自由進入,島上中國還建有一樣東西
承包了世界上最大貓砂領地的真正王者
兩隻雄獅打敗獅王佔領地,卻驅走母獅,自顧秀起恩愛
兩隻花豹為了領地互相撕戰起來,旁邊的鬣狗一臉茫然地看完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