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輸液病好的快,可其中的風險你知道嗎?

輸液病好的快,可其中的風險你知道嗎?

作者:鄭堃,春雨醫生專家團成員

輸液病好的快,可其中的風險你知道嗎?


圖片來源:123RF.com.cn圖庫


現在通過各種媒體渠道的宣傳,大家對靜脈輸液的危害多少都有了一些認識。


但是仍然有一些人認為,輸液的危害僅僅是濫用抗生素,如果不輸抗生素,或者確實有必要使用抗生素,還是輸液見效快。


這種觀念是十分錯誤的,輸液可不止是濫用抗生素這麼簡單,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輸液可能出現哪些風險。

輸液的主要風險


靜脈輸液與口服藥最大的區別在於,藥物通過血管直接進入人體,迅速到達各個器官起作用。


輸液的好處是:起效快,作用濃度高,藥物不需要考慮消化系統的吸收效率問題和被肝臟分解破壞的問題,劑量可以精確計算。


但是缺點同樣非常明顯:由於繞過了消化道這層人體自然屏障的保護作用,外界物質可直接進入血管內,可以引發許多不可預知的風險。


其中最主要的風險如下:

1


過敏


口服藥要經過腸道吸收,身體不需要的或對身體有害的物質會被過濾掉,之後才進入肝臟代謝。經過這樣一個過程之後,藥物在血液中的濃度也會降低,進而降低過敏反應發生的幾率。


而輸液時藥物直接進入血液,發生過敏反應的幾率相對大得多。而且跟口服過敏相比,輸液引起的過敏反應可以發生特別迅速,癥狀特別嚴重,有可能直接導致死亡。


不要以為做過皮試就沒有問題。皮試所用藥物劑量只有注射所用劑量的幾十萬分之一,輕微的過敏反應不一定會被觀察到。當大量藥物突然進入身體的時候,過敏的風險仍然是非常大的。

2


熱源反應


熱源反應可以表現為發熱、寒顫、噁心、嘔吐、心慌、全身不適等癥狀。


其發生的原因非常複雜,可能包括了藥物本身含有雜質;藥物保管不善變質;藥瓶,輸液器,注射器等不合格;

操作中被細菌污染或混入細小微粒等。要完全避免這些因素是不可能的。


要最大限度地保證輸液安全,就對藥物和輸液器具的質量、保存條件、消毒滅菌程序、空氣潔凈度、無菌操作流程等都提出了十分嚴格的要求。


而且在輸液過程中需要嚴密觀察,一旦出現不良反應,需要及時處理。


所以,在一般的私人小診所輸液,尤其要慎之又慎。


3


靜脈炎


導管在血管內的刺激、長期輸注藥品、或者藥物濃度過高、或者藥物刺激性較大等原因,都有可能導致靜脈炎。


其具體表現為延靜脈走向的條索狀紅線,局部可以發癢、發紅、腫脹、灼熱、疼痛。


一旦出現靜脈炎,必須停止此部位的輸液,並進行局部敷藥等治療。


4


急性心衰和肺水腫


如果輸液速度過快,或者輸液量過大,或者患者本身心肺功能不全,短時間內大量液體進入血管,會對心臟造成很大的負擔,有可能會出現急性左心衰和肺水腫。具體表現為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甚至咳嗽,咳出粉紅色泡沫痰。


要預防出現急性心衰,輸液滴速不宜過快,輸入液量不可過多。


5


空氣栓塞


輸液管內空氣未排盡;導管連接不緊,有漏縫;加壓輸液,這些情況都容易導致空氣進入血管內,造成空氣栓塞。患者可能出現胸部不適,呼吸困難,紫紺等癥狀。大量空氣進入可能導致死亡。


預防空氣栓塞出現必須要求護士操作認真,加強巡視。


哪些情況才有必要輸液


由此可見,整個輸液的過程可謂「步步驚心」,充滿了風險。絕對不像你想像得那麼安全。「能口服藥物就盡量避免打針輸液」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我們也不能談虎色變,有下面這樣一些情況是需要考慮用輸液的辦法來治療的:


由於劇烈嘔吐、或不能進食等各種原因無法口服藥物。


藥物比較特殊,經過胃腸道不容易被吸收或會被肝臟破壞,只有注射劑型。


嚴重腹瀉脫水,腸道不能吸收,體內需要補充足夠水分。


病情嚴重,需要藥物迅速起效的。或者根據病人病情,需要隨時調整注射藥物速度,維持一定的血液藥物濃度的。等等。


網上也有一些傳言,說「輸液的危害=自殺」。這些說法也有些誇大其詞。有一些因各種原因做的腸道大部切除的病人,不能靠腸道吸收,數十年僅靠輸液提供營養,也可以生存得非常好。


所以我們對輸液要有一個全面正確的認識,既要看到它的弊端和隱患,避免濫用;也不宜危言聳聽,誇大風險。


普通人很難做到準確地作出判斷,應該聽從正規醫療機構的醫護人員的建議。


我們要與醫生討論輸液治療的必要性,以及有無可替代的口服藥物。不主動要求輸液,也不要一味拒絕。


只在正規醫療機構或有醫護人員監護的條件下輸液,以便及時處理可能出現的問題。


版權聲明


歡迎轉載,請務必在文首註明轉載自:春雨健康科普(chunyuyuedu)。


hi,歡迎將靠譜的春雨君推薦給你的朋友們!


轉發春雨兒科醫生原創文章+推薦詞。截圖留言給春雨君,就有機會獲得春雨君送出的【粉絲大禮包】:


VIP會員月卡,KS手工牛奶竹鹽皂,diron提臀內衣等等……


禮物走心,就等你來!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雨醫生 的精彩文章:

被蟲咬了,塗口水能消毒止癢嗎?
頭戴式耳機不損害聽力?錯!
總覺得自己脾虛,有沒有啥健脾的葯?
顏色深的太陽鏡,防晒效果一定更好嗎?
HPV疫苗今日上市,哪些人需要接種?

TAG:春雨醫生 |

您可能感興趣

你可知道它的風險也很高!
膽結石有癌變的風險,你知道嗎?
如何知道你是否有心臟病的風險
你的肚臍形狀是哪個?肚臍有不同的潛在疾病風險,你知道嗎
經常吃這個可降低胃癌風險,你知道嗎?
不吃主食可能讓你瘦得很快,但這些風險你必須知道!
生病輸液好的快?可是輸液風險不亞於小手術!
你的肚臍形狀是哪個?不同的肚臍有不同的潛在疾病風險,你知道嗎
順產可能會遇到的風險問題!懷孕的你不得不知!
預防肝炎!這些高危風險你知道嗎?
老中醫說:這些食物放冰箱有致癌的風險,再不知道就晚了!
你知道啥時候才要剖腹產?這事風險可是很大的!小心點吧媽咪們!
它是我們無法抗拒的食物!吃多了竟可加重致腸癌的風險!
鼻子整形的風險你知道嗎?變美之前先弄清楚這些!
唐篩高風險,真的那麼可怕?其中的秘密你要理解
春節走親訪友必吃它,知道這些,避免心血管疾病和癌症風險!
你知道嗎:最便捷最低風險的運動竟然是這個!
痛風病人,能不能吃豆製品?這些常見食物風險有多高,都給你列好了!
爽身粉中的滑石粉有致癌風險?還能好好給孩子防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