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個國家引發兩場戰爭,戰國十雄立馬變七雄

一個國家引發兩場戰爭,戰國十雄立馬變七雄

(加盟作者龍七公子原創作品,請勿轉載)


眾所周知,三家分晉後,趙、魏、韓躋身強國之列,戰國七雄格局正式形成。事實上,若非趙氏接連在兩場戰爭中唱主角,晉國的最終命運也許是被趙、魏、韓、范、智、中行氏六卿瓜分,戰國七雄則要增加到戰國十雄。那麼,晉國這樣一個超級大國怎麼就被異氏公卿掌控起來,瓜分殆盡了呢?趙氏又在六卿演變為三家的過程中發揮了什麼作用呢?


一、晉國無公族

晉國之所以被異氏公卿瓜分,源於晉國無公族。由於晉國無公族使得晉國公室和國君失去了公族枝葉的庇佑,同時也為公族以外的宗族登上晉國政治舞台提供了機會,晉國國君在選擇臣下輔佐執政時只能選擇異姓異族,最終導致晉國公室衰落,卿族專權。


而晉國無公族的根源,卻是曲沃代翼事件和驪姬之亂事件。

一個國家引發兩場戰爭,戰國十雄立馬變七雄


曲沃代翼事件是春秋早期晉國一次同宗相殘的內亂,被封於曲沃的晉國公族武公攻入晉國當時的都城翼城,取代晉侯緡,小宗篡奪大宗。成功奪權後,晉國的最高統治者十分害怕其他公族效仿,將多數翼支舊公族徹底消滅。其後,晉獻公又設計逐殺了桓、庄之族,使得晉國公族勢力再次受到沉重打擊。驪姬之亂事件中,獻公又盡逐諸公子,使得「國無公族焉」。


晉國無公族為公族以外的宗族登上晉國的政治舞台並進而掌握晉國的軍政大權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他們為晉國政壇注入了新鮮血液和不竭動力,在獻公時代開疆擴土和文公時代稱霸中原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為日後卿家坐大、公室覆亡埋下了伏筆。


晉文公、晉襄公時,狐、趙、先、郤、胥等氏頗有權勢,以後又有韓、魏、欒、范、荀氏等強大宗族。春秋中期以後,十餘家卿大夫控制了晉國政局。經過激烈兼并,到春秋晚期只剩下趙、魏、韓、范、智、中行氏六家,稱為「六卿」。

一個國家引發兩場戰爭,戰國十雄立馬變七雄


二、鐵之戰,六卿變四氏


六卿聯合執政的體制在晉平公時期形成,諸卿維持了近半個世紀的和平後,終於攤牌,爆發戰爭。戰爭的導火索是趙氏內亂「衛貢之爭」,由於晉國六卿之間早已存在矛盾鬥爭,這場趙氏內亂卻很快衝破了內亂的範圍,蔓延至六卿之間。范氏、中行氏支持趙氏的反叛者,與其結為同盟,在戰爭後期,更是取得了齊、鄭等外國勢力的支援。而趙氏正宗則取得了魏、韓、智氏以及晉王室的支持,形成另一個同盟。


雙方戰爭從公元前497年開始,僵持了四年多後,公元前493年的鐵之戰,成為整個鬥爭的轉折點。


這年八月,范、中行兩族的物資儲備逐漸告罄,眼看不支只得派使者到齊國請求外援。齊、鄭兩國決定兩國合力支援:齊國出資,提供一千車糧食;鄭國出力,負責糧食護送,范氏也趕忙率軍相迎。趙氏首領趙簡子趁機起兵,雙方會戰於鐵。

一個國家引發兩場戰爭,戰國十雄立馬變七雄


會戰前,趙簡子採納了屬下的獻策:「我軍戰車少,務必先聲奪人。我們可以將主帥(荀躒)的旗幟插在車上,早早列陣迎敵。鄭國人匆忙趕來,看見這架勢,肯定會誤以為我們晉國的中軍精銳都來了,必然膽怯。那時我們果斷出擊,與其會戰,一定可以將他們殺得大敗!」同時進行了激動人心的戰前演講:「克敵者,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士田十萬,庶人工商遂,人臣隸圉免。」戰略部署正確,成功激勵屬下,焉有不勝之理呢?此役,趙軍大勝,並徹底掌握了戰爭主動權。


最終,在公元前490年,趙氏聯盟徹底打敗了范氏和中行氏,晉國政治格局以六卿變四氏而告終。

一個國家引發兩場戰爭,戰國十雄立馬變七雄


三、晉陽之戰,四氏變三家


晉出公時期,卿族之間的鬥爭更加劇烈,同時晉國土地持續向北擴展。智氏滅仇由後,又於公元前459年取中山國的窮魚之邱,勢力發展到河北定縣一帶。趙襄子於公元前458年成了趙氏首領後,誘殺其姐父代王,盡取代地。四年後,四卿首領智瑤、魏駒、韓虔和趙無恤將直屬公室的原范氏和中行氏剩餘領土全數瓜分,出公不滿,想借齊魯兩國軍隊逐四卿,反被四卿趕跑。在鬥爭的過程中,智氏儼然已有一家獨大之勢,逐漸有了將其它三家一併消滅的念頭。

一個國家引發兩場戰爭,戰國十雄立馬變七雄



公元455年,智氏借口與南方越國爭雄,對趙、韓、魏三卿施以「食果去皮」之計,要求三家各獻地百里。魏韓懼怕 智氏,被迫獻出了萬家之邑。結果到了趙氏這裡行不通了,趙 襄子對智氏的無理要求斷然拒絕,再度引發戰爭。


智氏以此為借口,脅迫魏、韓一起向趙發起進攻。趙襄子遵循其父「晉國有難,而無以尹鋒為少,無以晉陽為遠,必以 為歸」的遺訓,帶兵退守晉陽。


智、魏、韓三家聯軍尾隨其後,將晉陽城團團包圍,晉陽之戰開始。


晉陽城由趙簡子家臣董安於建造,城高4丈,周4 里,呈 正方形城中建有宮殿, 「公宮之垣,皆以狄篙苫楚賡之「, 「公宮之室,皆以煉銅為柱質」是一座「城郭完、府庫足、倉察實」的軍事堡壘。趙襄子利用宮牆內的木材和殿內銅柱,製造成弓 箭,堅守城池一年有餘。智氏攻城無望,便引城西晉水灌城,持續三年 「城中巢居而處,懸釜而炊,糧草將盡,士卒病盜」。

一個國家引發兩場戰爭,戰國十雄立馬變七雄



緊急關頭,趙之謀臣張孟談,乘夜潛入魏、韓營中,陳說「唇亡齒寒」之利害。魏、韓本是被迫出兵,看到智氏吞併趙國後將更為強大,形勢對己愈發不利,於是慨然盟約。


隨後,趙氏派人殺死智氏守堤之吏,決水淹智軍。智軍救水而亂。魏、韓兩翼而擊之,趙軍出城正面進攻,智伯兵敗。


晉陽之戰趙、魏、韓三家勝利而告結束並三分其地,至此晉國實際上已被三家瓜分。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他是三姓家奴,蜀漢拋棄曹魏熱捧,諸葛亮見死不救
王牌對王牌,殺得呂布三戰三敗,呂布對他心服口服
三國時的成都大屠殺!被遺忘的阿斗投降後蜀漢慘劇
三國十大坑爹貨,呂布未進前三,第一不是馬超和劉禪
三國十大帥哥,周瑜排第二,第一名竟然是他

TAG:燦爛海灘 |

您可能感興趣

超級大國引發兩場戰爭,結果戰國十雄卻變成了七雄
「鳥糞」引發三國戰爭,此後兩國走上致富路,一國淪為三流國家
「鳥糞」引發三國戰爭,此後兩國國走上致富路,一國淪為三流國家
這場戰爭是歷史上第一次一個亞洲國家戰勝了一個歐洲國家
二戰亞洲唯一獨立國家,將大國玩得團團轉,還發了一筆戰爭財
二戰時期,亞洲唯一獨立國家,巧妙的應對各大國,發了一筆戰爭財
一場朝鮮戰爭,五個國家 五個歷史版本
六個成語,六場戰爭,改變了中國歷史
七年戰爭:一場改變國際格局的「世界大戰」
世界歷史上最朝三暮四的兩個國家,揭秘韓國在戰爭總的發家史
這兩國家一場戰役就結束了戰爭一下就沒有的歷史國家
最奇怪的戰爭:兩國為一小國,在中國打起來
千古絕唱 中國歷史上第一場轟轟烈烈的王朝復國戰爭
中越爆發戰爭,世界各國反應如何?這兩個國家公開挺中國
建國後中國偉大的四場戰爭,周邊這四個國家到現在都不敢鬧事
中國打過的四場戰爭,讓這四個國家消停了幾十年
明朝的四個外國兵團,在萬曆朝鮮戰爭中,驍勇善戰以一敵十
發生在朝美兩國一詭秘事件,一棵大樹差點引發一場戰爭
古代世界規模最大的五場戰爭,中國竟無一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