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中醫五臟養生之現代社會對五髒的影響

中醫五臟養生之現代社會對五髒的影響

中醫五臟養生之現代社會對五髒的影響。今病是現有環境造成的。溫室效應、氣候變暖、空調依賴,使得五臟備受困擾,百病由此而生。中國人的體質由昔日的營養不良虛弱性體質為主,轉變為能量代謝不暢淤滯性體質為主。


人體五臟各司其職


中醫治則、治法、養生的源頭都在《黃帝內經》。在全國高等中醫院校,《黃帝內經》是必修課。為什麼《黃帝內經》一直到現在還被人們視為珍寶而備受推崇呢?因為在「內經」時代,人類心智開啟,睜著明亮清澈的眼睛,感受觀察著真實的自然。眼看心悟,天人真正的合一,很少有迷霧障眼惑心。《黃帝內經》是古人在天地間,體悟宇宙萬物之道後發出的,回蕩於中華大地上兩千年而不息的心聲。這心聲教誨我們如何立於天地自然之間,體悟感知「道」、觸摸聆聽「道」、順應遵守「道」。

中醫五臟養生之現代社會對五髒的影響



《黃帝內經 素問 四氣調神大論》中說:「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看了這句話就知道,中醫對生命的認知、保養、治療的出發點在於天地四季。中醫養生是依照時序來調整生命狀態的,既與時俱進,與萬物一起生息沉浮於天地四季,又保持自我,穩定機體內環境而立足於地球生命之林。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是中醫養生的基本框架,也就是說中醫養生所有的方法理念,不論養神還是養形都必須在這個框架里,都必須遵循這個大法則。「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是順天應地、保持自穩的基礎。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是什麼意思呢?「養」是調節、促進的意思,「陽」指陽氣的升發過程,「陰」指陽氣的收藏過程。

「養陽」、「養陰」並非是用藥食來補益陽氣或陰精。而是指自然界的陽氣於春夏升發,生活中就不能妨礙陽氣的升發;於秋冬收藏,生活中就不能妨礙陽氣的收藏。


清末民初有一本叫《圓運動的古中醫學》的中醫書,寫得非常好。書里有一句話,對於我們認識春夏陽氣升發、秋冬陽氣潛藏很有幫助。這句話大意是說,要想認識中醫,走進中醫的大門,不是從具體的穴位、手法、方劑入手,而是必須先認識二十四節氣地面上所受太陽輻射熱(陽氣)的降、沉、升、浮圓運動。怎麼樣去感知太陽輻射熱(陽氣)的降、沉、升、浮圓運動呢?就看看身邊的樹木、花花草草之類。植物經秋而落葉,植物個體的熱下降也;經冬而添根,植物個體的熱下沉也;經春而升發,植物個體的熱上升也;經夏而茂長,植物個體的熱上浮也。要看陽氣的升發和潛藏過程,那就看植物的生生息息,看動物的冬眠與蘇醒。


在中國,大部分地區春夏季以陽氣升發蒸騰為主,生命朝氣蓬勃,生機盎然。因此春夏養陽,一切以不傷、不損、不礙陽氣的升發蒸騰為原則。讓陽氣生而勿乏,長而勿亢,保持一種溫煦、和諧、適度的狀態。如果升發不及,則身心必然虛弱疲憊;升發太過,則會燥烈亢盛,內熱火毒連綿不斷。秋冬季則以陽氣收斂潛藏為主,讓生命休養生息,蓄積能量。因此秋冬養陰,一切以不傷、不損、不礙陽氣的收斂潛藏為原則。讓陽氣收而勿虧,藏而勿僵,靜中有動地積蓄「源頭活水」的能量。如果收藏不足,則來年升發無力,日久必然影響生長發育;如果藏而不活,僵化不動,則容易生痰濕、生瘀血。


人隨著自然萬物而春夏陽氣升發、秋冬陽氣潛藏。春夏秋冬每一季節、升發潛藏每一環節,都有相應的臟腑為主角來完成「天人合一」,其他臟腑則主次分明、各盡其責地協助主角。

中醫五臟養生之現代社會對五髒的影響


肝主疏泄,性喜條達,不喜抑鬱、約束,正應春季陽氣升發、生機盎然、草木條達之象。春季陽氣升發有助於肝的疏泄,而肝的疏泄則順勢促進人體陽氣的升發。所以春季養生的重點是肝臟,不可鬱悶生氣。


心主血脈,血脈喜溫惡寒,遇熱則行,得寒則凝,正應夏季陽氣盛長、江河滿盈奔騰之象。夏季陽氣旺盛有助於鼓動心臟、暢通血脈,而旺盛暢通的血脈則順勢促進人體陽氣盛長。所以夏季養生的重點是心臟,不可逆勢受寒經冷。


肺主呼吸,以肅降為順,正應秋季陽氣下降、生機潛藏之趨勢。秋季氣溫下降,陽氣潛藏有助於肺的肅降,而肺的肅降則順勢促進人體陽氣的潛藏。所以秋季養生的重點是肺臟,不可燥熱、不通而妨礙肅降。


腎主封藏,正應冬季萬物生機潛藏、陽氣下沉之象。冬季寒冷收藏利於腎臟積蓄能量加以封藏,而腎臟的吸納封藏則順勢加強人體陽氣的沉降內收。所以冬季養生的重點是腎臟,不可躁動不安,擾動封藏。

而脾胃是人的後天之本,氣血化生之源。五臟要春夏養陽、秋冬養陰,要升發、潛藏,也需要消耗物質基礎。這個物質基礎、營養來源於哪兒?就來源於脾胃。所以中醫說「脾主四時」或「脾旺於四時」。在一年四季都要注意脾胃。


人體五髒的功能協調是集體主義,不是個人英雄主義。雖各有各的職責,但更重要的是「一人為大家,大家為一人」的和諧。


五臟就是這樣由天地、日月、四季引領,協調地指揮著人體的經絡、氣血、四肢、百骸、六腑、五官,跟隨日月,追趕四季,與萬物一起春生、夏長、秋收、冬藏而沉浮於生長之門,奏響天人合一的生命樂章。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草在線 的精彩文章:

夏季空調肩 拔火罐幫你巧應對
氣功養生:呼吸精氣 肌肉若一
明代藥物學與方劑學的發展

TAG:百草在線 |

您可能感興趣

中醫五臟對應五季,長夏養脾,最重要的是祛濕防虛!
中醫五臟:脾為後天之本,健脾與補腎同樣重要
中醫五臟歸經用藥心得體會
從身體的反應看出五臟問題,中醫五臟排毒方法分享
中醫五臟奧秘,小兒推拿有絕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