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我為什麼要做一個自由職業者

我為什麼要做一個自由職業者


我為什麼要做一個自由職業者



我正式離職,成為自由職業者的那天,家裡領導轉了我寫的感言,還附贈一句評論:「養家的責任忽然就落到了我(並不瘦弱)的肩膀上。」我感激涕零、長跪不起地回復:「辛苦了!我只要每個月買一個包就可以!」領導批示:「你少說了一個『子』字!」

一些朋友看到,笑得花枝亂顫。可他們未必知道,我真的經歷過兩個月只吃包子的日子。



我為什麼要做一個自由職業者



2011年,我在《解放日報》實習,每天要從上海東北角的學校,搭一輛公交車,再轉兩趟地鐵,來到城市西南邊的莘庄。一來一回,少則三個小時。除了通勤路上看點書,兩點一線,一旦坐定,不是寫報道,就是忙論文。

那時也沒什麼錢,一年的獎學金,要掰成幾個月花。約會也至多吃吃簡餐,看看電影。回想起來,交通基本靠腳,感情基本靠聊,是那段清淡時光的真實寫照。


同學之間開玩笑說,富則妻妾成群,窮則活該單身。為了告別宅男的宿命,我打足雞血,碼字掙錢。每天五千字起跳,一萬字常態。領導則在百忙之中,幫我投投稿子,查查迴音。除了偶爾中的,多數是石沉大海,或者郵箱退信。



我為什麼要做一個自由職業者



那一年,滾石唱片30年巡迴,眾星齊聚上海,我一狠心買了兩張1200多的票。

剩下的日子,連拉麵都嫌貴,只能靠最便宜的包子打發。一日三餐,換著口味,甜的鹹的酸的辣的配著吃。如果當時有KOL一說,我大概是包子領域當之無愧的意見領袖。代價是,接連吃了60多天,此後的幾年裡,一聽到「包子」,都會起生理反應。


現在想想,沒有那時一起吃過的苦,沒有對寫作不管不顧的衝動,今天的我或許也還是安心在穩定的體制里,偶爾兼職賣賣文筆,抖抖機靈,不會走到自由職業這一步。



我為什麼要做一個自由職業者



知道我家裡蹲之後,不少朋友來道賀,順便表達對自由生活的羨慕。我當然感謝,但也藏著一些沒有出口的苦衷。

如今流行「自律使我自由」,真正的自由職業者卻有很多常人未必會經歷的惶恐。稍有放縱,一天就徒勞而過。筆底滯澀,又不免心有焦慮。我很感謝父母和領導對我無條件地支持,但這種支持,意味著他們承擔了更多的現實壓力。這一點也讓我不安。


寫作不是一件標準化的事情。筆鋒順了,倚馬可待蔚為大觀。滯澀起來,抓耳撓腮於事無補。一旦和生計掛鉤,最大的困擾是,會不自覺地將稿件轉換為物件:這篇稿子換一頓大餐。那篇稿子夠一次電影。諸如此類。


而這些,都是自己選的路,自己設的坎。自由嗎?當然。但成年人總該知道,在放縱不羈愛自由的天性背後,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叫做責任。不負責任的自由,只是自私罷了。



我為什麼要做一個自由職業者


以前寫作掙錢,以量取勝,是趁年輕意氣,想對物質生活負責。努力幾年,稍有經濟基礎之後,我開始意識到,寫作也要為自己和讀者負責。


報社有個相好的同事大叔,分管聞名國內的副刊。他有次半開玩笑地和我說,每天大幾千字,「不是寫出來的,是拉出來的。」話糙一點,道理卻沒錯。


我一直堅持,寫作是對閱讀經驗的模仿,沒有輸入,輸出極易陷入自我重複。而對有志寫作的人,自我重複是絕對的高能預警。


也是因此,我開始捨棄零敲碎打亂翻書,開始有專題、成體系地看。養成做筆記的習慣,把感悟都摘記下來。零散的小文章,謀生而已,切不可視作全部。為寫而寫的勉強,則是越少越好。


不少小夥伴問我,辭職之後,時間更多了,微信公眾號會不會日更。我說不會。相比絮絮叨叨地講述日常,積攢流量,我期待把更好的一面呈現給你們。因為我相信,你們願意留在這裡,也不是為了隨處可見的大路文章。


如果我做得不好,唯有更加努力而已。



我為什麼要做一個自由職業者



錢當然是要賺的。過上更好的日子,是每個熱愛生活的人共同的目標。我不想過度渲染情懷。


但身為自由職業者,如果沒把喜歡的事做好,哪怕掙了很多錢,也多少辜負了這份自由。至少對我而言,自由固然是自在,也意味著責任。


跟各位小夥伴彙報一下,接下去的半年裡,有兩件事已經簽訂合同:一本書,一個劇本。劇本以上世紀70、80年代的校園為底本,講述一個愛情故事。


希望見面的那一天,不會讓你們失望。


安德烈紀德寫過一句話,我很喜歡。他說:「你永遠無法理解,為了對生活發生興趣,我們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自由也是一樣。


祝願每個心向自由的人,付出的全部努力,都會有得到理解和會心的那一天。


放棄一份體面的工作,全職寫作,有人說我勇敢。我想說,這談不上什麼勇敢。我只是知道自由的可貴,也明白自由的責任,然後姑且一試。


因為此刻,我想作自己的主。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我為什麼一定要自己帶孩子
「是你自己犯賤,我為什麼要負責」
我為什麼一定要自己帶孩子?
我為什麼沒錢,也一定要去畢業旅行?
在對自己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時,先要確立一個支點,這個支點就是:我為什麼工作。
我自己可以照顧我自己,我為什麼還要找男朋友
我為什麼要這麼努力
不要問我為什麼要一直用馬克筆?
我什麼都不差,我為什麼要跟這樣三個人相親呢
我為什麼要這麼拚命?我只想讓自己有的選,僅此而已
你現在來給我說我們只是朋友 那你為什麼要我為你買單 什麼都做過
我為什麼要寫下去
「我為什麼要生個兒子!」看完這組照片,我這樣問自己
我為什麼要給你讓座
我為什麼要寫作
有了孩子,我為什麼還總是想要逃離這個家
哈佛校長: 我為什麼要求自己每年要去一個陌生的地方?
哈佛校長:我為什麼要求自己每年要去一個陌生的地方?
都是第一次做人,我為什麼要比你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