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中原老壽星唐崇亮道長的傳奇人生

中原老壽星唐崇亮道長的傳奇人生

2014年6月25日,河南《駐馬店日報·泌陽》在第3版社會生活欄目內刊登了侯偉峰、鄧敏采寫的《唐老道故居舊址被命名為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章,文章寫道:「日前,駐馬店市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泌陽縣白雲山景區的唐老道故居舊址名列其中。」文章還對唐崇亮道長的生平進行了簡要介紹:「唐老道,生於清同治八年(1869),安徽潁上縣三唐村人,原名唐池遠,後改名唐道成。……唐老道的一生頗具傳奇色彩,名字傳遍泌陽城鄉。1983年病逝,享年115歲。」一時間,唐老道的傳奇人生又成為泌陽縣街談巷議的話題。

中原老壽星唐崇亮道長的傳奇人生


文中的唐老道,就是我的恩師,法名崇亮,自名道成,道號中和子,自稱霞光道人。唐師父出身貧寒,幼年飽經憂患。家中兄妹9人,他是長子。清光緒十一年(1885)秋,迫於生計當了清兵。曾參與修建頤和園,並親歷中日甲午戰爭,赴朝抗日。後因不滿清政府的腐敗,於1895年逃離清軍。歷盡波折後,1898年來到湖北武當山金頂三天門八仙庵出家,拜王信堂(河南雲陽人,通養生,曉術數,號慈庵)道長為師,得師賜法名崇亮,為龍門派第二十六代傳人。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唐師父離開武當山,開始雲遊四海。次年,雲遊至河南省泌陽縣境內的白雲山麓,見此地山青水秀,環境清幽,便落腳於此,潛心修道,直至仙逝。


現今,在泌陽縣提起唐老道,人們仍能津津樂道地談起很多從老輩那裡聽來的逸聞趣事。關於他老人家的段段故事和種種傳奇,一直被口口相傳;對於他老人家的尊敬、愛戴與懷念,也一直深深植根於當地百姓的心中。


仁義之舉


在白雲山修道期間,因山中交通不便,缺醫少葯,百姓們常年飽受疾病折磨而無法得到有效救治。於是唐師父利用他在雲遊參學時搜集到的偏方、單方、驗方以及在武當山和峨眉山學得的配製藥膏的方法,潛心調製出了被當地百姓讚譽為「藥膏入肚、百病全無」的奇葯——百草膏,以及專治四肢麻木、半身不遂的靈藥——虎骨追風酒。這些神奇的藥物為周邊百姓驅走了病魔,帶來了安康。1958年,唐師父接受人民政府聘請,到國營泌陽藥材場當顧問。他利用泌陽藥材場種植的中草藥,批量生產百草膏和虎骨追風酒,為成千上萬的患者解除了病痛。

抗日戰爭期間,唐師父不顧山路崎嶇和被襲的危險,多次冒死為新四軍、游擊隊送醫送葯,救治了多名傷員,為當地的抗日工作做出了重要貢獻。


生活中,唐師父粗茶淡飯,舊袍破衣,從不多花和亂花一分錢。但對需要幫助的鄉鄰百姓,卻出手大方,聽聞哪家有困難,總是主動伸出援手,幫助他們祛除身體上的疾病和解決生活中的困苦。唐師父還曾先後拿出數千元為當地建橋修路。他的所有義舉都處處、時時展現著樂善好施、濟世救人的高尚品格。


1980年夏,時任中共河南省委常務書記、省長的劉傑同志到泌陽檢查工作時,特地接見了唐師父。同年,唐師父當選為泌陽縣政協委員。1981年,他應邀參加在鄭州召開的河南省佛教、道教座談會,受到了省委、省政府有關部門領導同志的親切接見。隨後,國內幾十家報紙先後登載了新華社播發的題為《百歲老人奔四化》的消息;《河南畫報》、《河南日報》、《鄭州晚報》以及河南省電視台亦先後刊登和報道了唐師父的事迹。


長壽之法


當年唐師父是出了名的老壽星,年逾百歲依然耳聰目明,精神矍鑠,拳腳功夫也是相當了得。「人人皆有長生法,個個都有不老丹」,人們在向他請教長壽之法時,他總是樂呵呵地給出這樣的回答。其實,師父的長壽是有因可尋的:勤、節、靜、樂,這便是奧妙所在。

「勤」,就是要勤奮不輟,一步步踏踏實實地行功,在勞動中磨練筋骨。師父是1958年下山的,在這之前,他一個人在白雲山裡生活了49年。在山上,他從來都是自己種糧種菜,自己打理平日的生活,既不許他人插手,也不讓徒弟幫忙。如果誰不聽他的話而私自幫他做事,他就會故意發脾氣、鬧情緒,讓徒弟們再也不敢自作主張。


「節」,就是在生活中要起居有節,節慾、節食、不沾煙酒。在飲食上,唐師父每日兩餐——上午9點左右和下午4點左右各進一餐,其餘時間輕易不進食。他只吃五穀雜糧和素食,尤其喜歡吃麵條和鍋盔,從不沾絲毫葷腥。


「靜」,就是消除私心雜念,不因己憂,不為己愁,始終保持平心靜氣。唐師父常說:「十個道士九個傲,傲到獨個住個廟,又不打來又不鬧,安安穩穩修個道。」他每天都是早上5點左右起床,習練武當內家拳和月牙鏟;晚上7點後就休息靜養,一般情況下任何人敲門都不會開。


「樂」,就是始終保持樂觀精神,不讓愁苦、怒氣衝心。唐師父平日里總是樂呵呵的,笑容可掬,幽默風趣,時不時會跟人開開玩笑,比如他就經常拿自己的姓氏開玩笑。他每次去門市部買糖的時候都會說「我要買我」、「我來了沒有」、「我到了沒有」、「我沒有了」、「給孩子們分點我吃吧」等等。自嘲式的嬉笑里,是舒心開懷心境的自然流露。


辛勤勞作、生活儉樸、飲食有節、作息規律、豁達智慧、樂善好施等等,這些正是師父能健康長壽的重要原因。

中原老壽星唐崇亮道長的傳奇人生



傳藝經過


在唐道長的徒弟中,出家的除了筆者(法名高仙)之外,還有張高雲、竇高天、郭高一、張高元、史高明、呂高劍、妙俠。另外,他的俗家弟子還有侯太選、趙喜忠、柳高狀、程高元等人。

1982年,時年114歲的唐師父在張高雲、釋海昌、釋海茹、侯太選和趙喜忠的陪同下,到我出家的地方——河南省桐柏縣雙龍觀看我。一路上跋山涉水、費盡周折。在雙龍觀,唐師父用了整整5天的時間,將畢生所學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我:中和派丹法、龍門丹法、百草膏和虎骨追風酒的配方及膏、丸製作方法等。30多年過去了,師父在雙龍觀傳藝的場景,至今仍歷歷在目,猶如發生在昨天。


自元代李道純祖師以來,中和派丹法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功理、功法。練功者利用自身的精、炁、神三寶,通過呼吸的作用,使自己回歸至中和自然的本性。中和派丹法以老子「虛而不屈,動而愈出」的義理為根據,既有一套完整的動功(包括行功、站功、住功),又有一套系統的靜功(包括靜坐功、睡卧功),可謂動靜相兼、體用相得。中和派丹法要領在於四點:虛其心(即祛除雜念,保持恬淡虛無的心態),實其腹(即使丹田氣盈滿充足),弱其志(即不刻意追究),強其骨(即使身體保持健康)。


師父常言「看破莫說破,說破必有過」、「事來則應,事去則靜」……他的很多話似哲非哲、似古非古、似近非近、似遠非遠,聽後總能讓人茅塞頓開、醍醐灌頂。師父苦心教導的這些處事之道和他無私傳授的所有技藝功夫,讓我獲益並感恩終生。

中原老壽星唐崇亮道長的傳奇人生



後人緬懷


1983年1月22日,唐師父羽化,享年115歲。黨和人民政府授予了他最高的榮譽稱號——愛國道人,並在泌陽藥材場東北角的柏樹叢中,為他修建了一座高一丈五尺、八卦形的壽塔,並於同年4月立碑,上寫「愛國道人唐道成之墓」,以志永念。


2011年10月3日,我到唐師父的壽塔處祭拜,卻不幸看到壽塔周圍已被挖得面目全非。期間雖經過簡單修繕,但隨後又被嚴重破壞。


2013年7月18日,我同丁小團博士一起到安徽潁上縣王崗鎮,看望唐師父的親屬並考察他老人家的出生地。在永平院長的幫助下,我們找到了師父的堂侄唐家章、唐家成以及侄孫唐新安、唐新春。他們當年都和師父相處過,其中唐新安和師父在一起的日子最長,大概有五六年。在隨唐師父學道的日子裡,我跟唐新安也一起相處過。在見面的一剎那,我們就彼此認出了對方,並激動地落下淚來。


儘管已經過去了30年,但幾位唐家人每當提起與師父相處的點點滴滴,仍記憶猶新,在同我們講述的每一句話里都飽含著對師父的無盡思念。


作者:周金富


道教文化推廣


丨尋找你的信仰丨


道教是天尊對人間最慈悲的叮嚀


微信搜索微信號:bjpgywm (北京平谷藥王廟首字母縮寫)


每天為您推薦與文化、道教、養生、健康相關的知識及資訊。藥王廟位於北京市平谷區金海湖鎮金海湖畔鳳凰山之巔。請跟隨我們:感悟信仰力量,感受溫暖喜悅,共築健康身心,弘揚傳統文化。


十方居士道友原創投稿請發送至藥王廟網易郵箱:bjpgywm@163.com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夢回大道 的精彩文章:

好心情其實是一種素養
四大名著,中國人的四種修行,總結得太到位了!
我只想說:生氣真的很貴!
今日六月廿四,恭賀三界伏魔大帝關聖帝君聖誕,見者得福!
你知道,你欠了天曹地府多少錢嗎?

TAG:夢回大道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道教神譜的五斗星君傳奇故事
永遠的軍事大神-陳昌浩的傳奇人生
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的傳奇一生
李小龍——一個傳奇功夫巨星的影視人生
三國東吳老臣黃蓋的傳奇人生故事介紹
宋氏三姊妹的父親宋耀如傳奇人生
唐傳奇小說俠客故事:蘭陵老人
《星光大道》捧紅的9大明星,鳳凰傳奇 玖月奇蹟都沒有她人氣高
賭石大王的傳奇人生
永樂大帝朱棣傳奇的一生
摩洛哥平民王妃的傳奇人生
歷史上的今天 傳奇農民將軍甘祖昌的輝煌一生
昭和棋聖的傳奇人生
閻伯群:布衣大師閻道生——爺爺的人生與傳奇
「大鬍子師長」吳長富的傳奇一生
鴉片將軍「緬甸華人首富」羅興漢的傳奇人生
乾隆生母的傳奇故事 堪稱史上最有福氣的皇帝老媽
隋唐英雄傳 之李密一生傳奇故事
「鴉片將軍」「緬甸華人首富」羅興漢的傳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