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趙序茅:我為動物代言

趙序茅:我為動物代言

趙序茅:我為動物代言



「嗟嘆息、空惆悵,歷經幾千萬年形成的物種,在我們眼皮底下,正在快速的消失,書生無用,無力挽救那些瀕危的生命,但在它們消失前,我也把它們的故事講出來。好心的朋友勸我,嘴下留情以免惹是生非。可是動物們不會說話,更不可能為自己辯解、抗爭,親眼目睹那一目目慘烈的迫害,而我卻三緘其口,那與其他禽獸有何區別?」

——摘自趙序茅2015年6月發表於科學網博客的文章《卡拉麥里敲響中國生態危機的警鐘!!!》


趙序茅,1988年出生,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碩士就讀於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師從馬鳴研究員從事鳥類研究。博士就讀於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師從李明研究員從事靈長類研究。研究生期間,參與國家自然基金項目「金雕繁殖生物學及其種群狀況研究」、「高山兀鷲繁殖生物學及其種群狀況研究」、國家科技支撐項目「中國重要生物資源監測和保育關鍵技術應用示範」、「東天山物種資源調查」。以第一作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十餘篇、科普文章五十餘篇,著有《西域尋金雕》《雪豹下天山》《烏魯木齊野鳥趣話》《鳥國:動物學者的自然筆記》等多部科普圖書,其中《西域尋金雕》獲得第五屆梁希科普獎一等獎。


今天


我們自貢市觀鳥協會有幸在線邀約了趙序茅,讓這樣一位關心中國生態、立志為動物代言的年輕學者,給我們分享他的一些想法和感悟。

趙序茅:我為動物代言



1、能說一說您是如何走上「為動物代言」之路的嗎?


碩士期間追隨馬鳴老師來到新疆,在新疆從事金雕科考的親身經歷:從苦苦尋覓雕巢,到陪伴幼雕出世,紀錄其艱難成長、翱翔藍天的歷程,看到了野生動物生存的不易,人類保護野生動物生存環境的緊迫感,讓我立志為動物代言。

趙序茅:我為動物代言


2、同樣是為動物代言,沈石溪先生被譽為「中國動物小說大王」,您覺得小說與科普的異同分別在哪裡?


動物小說是以動物為主人翁的小說,講究故事的精彩、情節的生動,可以進行虛構。科普強調科學性、客觀真實性,不能虛構。科學普及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借鑒小說的手法,如情節的設定、細節的描述,可以有記敘、議論、抒情。目的是把科學的東西,變得更有可讀性。

趙序茅:我為動物代言


3、《鳥國:動物學者的自然筆記》是您最新的科普作品,您通過這本書希望向讀者們傳達怎樣的信息?


鳥國,傳達的理念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本書是一本自然筆記,是一線科研工作者在野外的觀察和記錄。而不是學術的繁文縟節,讓人通俗易懂,展現自己所見、所聞。讓讀者了解科研工作者的野外生活,讓大眾眼中神秘的科學考察走進公眾的視覺。科學不再神秘!我把在新疆觀察看到的鳥兒,當成一個「鳥國」,依據每種鳥兒的不同特徵,賦予它們在鳥國的不同角色,如猛禽王、鳥國美、歌與舞、外交官……鳥國也是一個自成體系的王國。同人類社會一樣,每一個生命都絢麗多彩、美妙神奇、生生不息、萬年如斯。把鳥類生物學特徵、生態學習性,和人文背景結合起來,實現科學和人文的結合,讀鳥國,看人類!

趙序茅:我為動物代言


4、能否透露一下您目前的行蹤?下一部作品?


目前在雲南出差,進行滇金絲猴的考察。下本書將關於滇金絲猴,講述一隻斷了手臂的猴子,如何一步一步擊敗各路豪強、擁有自己的家庭的故事。

趙序茅:我為動物代言



5、觀察您的微博微信,感覺您不僅是在為動物們代言,還一直努力為「土鱉學者」們代言,在如今這樣一個高度國際化、中國國內充斥著各種「海龜專家」的年代,您能談談您對「學術中國造」的觀點嗎?


從某種程度上講,學術環境如同生態環境一樣,一個健康的生態環境的標誌是能不能見到環境指示物種。比如鶴類作為濕地的旗艦物種,它的存在是健康濕地的保證。學術也是如此啊,學術環境好不好關鍵看有沒有大師級的人物出現!說到此,想必有人會問,大師是否可以引進呢,我們直接引進大師不就完了嗎?這個問題超出我的智力範圍。我僅僅知道,污染的濕地里,是不可能有鶴的存在,即使把它們綁來充充門面也無法存活。反倒是一些巴西龜(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小龍蝦(Procambarus clarkii),可以在污染的環境中逍遙自在。總之一句話,先有健康的生態系統後有物種的多樣性。

趙序茅:我為動物代言



6、能給我們分享一個您野外考察中遇到的印象深刻的故事嗎?


我們在阿爾金山考察的時候,發現一具死去的棕熊幼崽屍體,幾天後我們再次經過的時候,已經被「安葬」了。方圓上百公里都是無人區,不是人為的。從現場勘查,通過留下的痕迹,判斷是母熊所為。母熊為何要埋下自己的孩子呢?很多人難以理解,我們也無法給出精確的解釋。但是我相信動物之間也是存在感情的,而雌雄動物的繁殖成本遠高於雄性,母子之間的感情最為強烈。基於此,母熊不願其他動物再次踐踏自己孩子的屍體,而將此埋下。從更深層次的角度思考,這或許是母熊的一種自我保護策略,不想「外人」發現它們的蹤跡。偉大的母熊!為了保護幼子敢於和兇狠的公熊決鬥;當幼子遇害後,一點一點在堅硬的土地上拋開一個大坑將孩子葬下。

趙序茅:我為動物代言



7、通過拜讀您的作品,我們發現學術界的很多野外調查中都有民間組織和個人的影子,在如今這樣一個民間組織如雨後春筍般生長的年代,能談一談您對中國民間保育組織的看法和願景嗎?


看法:


1)有利於科學問題的發現。近年來中國鳥類新紀錄大部分是民間組織發現的,如白兀鷲(Neophron percnopterus)的發現。靈長類新種白頰獼猴(Macaca leucogenys)的發現,都得益於民間組織的廣泛參與。


2)民間組織廣泛參與利用本地物種資源的調查,如鳥類的前夕、物種的檢測。


3)民間組織是溝通科研工作者和普通大眾的橋樑,是當前科普的主力軍,他們的發展壯大,無論對於科普還是科研都起到積極貢獻。


願景:


當前,民間組織要與科學研究緊緊聯繫在一起。發揮自身優勢,帶動全民科學素養的提高。


本文圖片由趙序茅老師提供,在此表示感謝!


來源:讓候鳥飛


原題:我為動物代言 | 趙序茅採訪錄


微信號:cwcawx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 的精彩文章:

鳥生不易,務必請多多關照!

TAG: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 |

您可能感興趣

當代藝術vs動物保護:玩弄動物的人類是「文化動物」嗎?
我愛動物,動物也愛我
白化動物在民間屬於傳說,古代被人視為國寶或神物
動物世界:森王蛇,被稱為北美蛇王
講故事的動物肖像
動物世界的魔王:恐鱷
如何認識古代動物與人同行的歷史
動物世界:鵜鶘
有反芻現象的動物:反芻動物
動物世界:走私的動物珍寶
如果動物會說話
動物世界:它才是動物世界的霸主
中國動物:藏狐,人稱動物界的「表情帝」
世界動物日 你我同在
《動物朋友》監督たつき明言動畫世界的廢棄感源於手游停運
世界奇異動物:侏儒枯葉
忠貞的動物——金腰象鼩
孔劉「反對動物實驗」
動物童話故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