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美國獨立日:他們處在「創造歷史的現場」

美國獨立日:他們處在「創造歷史的現場」

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在費城正式通過《獨立宣言》,宣告美利堅合眾國脫離英國而獨立。約瑟夫·J.埃利斯在《奠基者:獨立戰爭那一代》中試圖對美國獨立戰爭之後圍繞奴隸制、聯邦制、總統任期、政黨制度等一系列重要辯論和爭吵的歷史進行還原。本文摘編自該書,由澎湃新聞經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授權發布。



美國獨立日:他們處在「創造歷史的現場」


托馬斯·傑斐遜、本傑明·富蘭克林和約翰·亞當斯聚集在傑斐遜位於費城的住所,起草《獨立宣言》。


古諺云:人類創造歷史。1776年7月4日,潘恩、傑斐遜和亞當斯等領袖做出了自信的、順應天意的宣言,宣告美國獨立,獨立戰爭那一代的領袖人物意識到了他們正在創造著歷史,然而他們不可能知道他們正在創造怎樣的歷史。這個在我們看來結局已定的年代,對他們而言,卻是茫然未知的。費城醫生、《獨立宣言》簽署人之一本傑明·拉什晚年喜歡講的一則軼聞,就清楚地表明了這一點。當時大陸會議已經修改完成《獨立宣言》並送交印刷,拉什無意間聽到了弗吉尼亞的本傑明·哈里森和馬薩諸塞的格里之間的對話。「到時候我的情況會比你有利多了,格里先生,」哈里森這樣說道,「若我們都因為我們現在從事的事業而被絞死的話。我身軀龐大,在幾分鐘之內就會咽氣。而你身軀輕盈,到時候你非得在空中晃蕩上一兩個鐘頭才會死去。」拉什回憶說,這句話「讓格里微微笑了一下,但馬上又恢復了修改《獨立宣言》時那種莊嚴肅穆的神色」。



美國獨立日:他們處在「創造歷史的現場」


傑斐遜撰寫的《獨立宣言》草稿複製版本。在1790年,《獨立宣言》被認為是整個大陸會議的傑作,幾乎沒有人知道傑斐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美國歷史上,除了美國獨立戰爭之外,再沒有哪個事件在當時看起來是如此不可能,但事後卻被認為是不可避免的了。其他幾位著名的美國獨立人物談到獨立戰爭時的口氣,好像他們不過是根據某種神授劇本上演歷史劇的演員而已。托馬斯·潘恩就宣稱,一個島國不可能統治一片大陸,這不過是個常識問題。約翰·亞當斯晚年時回憶,很早他就意識到某種神秘力量在起作用。「在我的記憶中,沒有什麼東西……」他在1807年這樣寫道,「比我通過觀察得出的這個結論更古老了:藝術、科學和帝國總是在向西前進。而且在平日交談中,從我還是個乳臭未乾的孩子起,我就總是強調,歷史將越過大西洋來到美利堅。」亞當斯甚至在獨立戰爭開始以前,就讓妻子阿比蓋爾仔細保管他的所有信件。後來在1776年6月,他購買了「文件夾」來保存所有的往來信函。正如他自己所言,這樣做的目的是記錄「已經發生的偉大事件以及正在發生的更為偉大的事件」。



美國獨立日:他們處在「創造歷史的現場」



托馬斯?傑斐遜以寫反對不列顛侵略的文章而聞名,與麥迪遜在「1790年妥協」、反對漢密爾頓金融計劃,以及後來反對華盛頓簽署《傑伊條約》上密切合作;與約翰?亞當斯有著終生的友誼。

獨立戰爭年代和共和國早期階段的主要事件和成就都是政治性的。這些事件和成就之所以具有顯著的歷史意義,是因為它們塑造了美國後來的歷史,包括我們自己的當代史。這部歷史劇中的主要演員並不是那些邊緣或者外圍的平凡人物(他們的生活在當時是很普通的),而是那些處於全國政治中心、手握權力的政治領袖。更重要的是,政治制度的形態和特徵是由少數政治領袖決定的,他們相互熟識、相互合作又相互衝突,這種合作與衝突在個人性格和理念層面上,塑造了憲法中的制衡原則。


這些公眾人物大部分是男士,而且全部是白人,根本無法代表當時的全體人民。同樣,這些人也算不上英格蘭或者歐洲的那種政治精英階層。不僅是本傑明·富蘭克林和亞歷山大·漢密爾頓這樣出身貧寒的著名人物,實際上,這些人若在英格蘭或者法國,都會黯然失色。是美國獨立戰爭帶來的壓力和危急局勢,將這些人的才智彙集在一起。當時既不存在什麼有頭銜的世襲貴族身份來阻礙他們的晉陞,也不存在什麼充分發展的民主文化使這些精英人物的勇氣顯得黯淡無光。他們是美國的第一批貴族,而且在許多方面是美國唯一的天然貴族階層。他們都算得上美國歷史上最具政治才能的一代,創造了美國這個共和國,並且讓共和國安然無恙地度過了動蕩、脆弱的早期年代,讓人們從短期的成功邁入了長遠的成功。



美國獨立日:他們處在「創造歷史的現場」



本傑明·富蘭克林1787年擔任賓夕法尼亞州廢奴協會主席,並在提交國會的廢奴請願書上簽字,反對奴隸製成為他生命中最後一項事業。

美國獨立戰爭就像任何革命一樣,不同的派別為了推翻統治階級這個共同事業而捐棄前嫌、通力合作,然而在獲勝之後發現,在這一切到底是為了什麼之上,他們有著根本不同且互不相容的政治觀念。在由一系列令人目眩的事件構成的1790年代政治史中,他們之間的意見分歧完全暴露出來,他們為美國設計的不同進程迎面相撞。在這場爭論中選定自己的立場,就好像是在美國獨立戰爭的歌詞和音樂之間做出選擇一樣。


讓美國獨立戰爭有別於之後大部分名副其實的革命的是這樣一個事實:在爭奪優勢的戰場上,在爭奪美國獨立戰爭「真義」到底為何的戰鬥中,沒有哪一方取得了完全勝利。獨立戰爭那一代人找到了持續辯論或對話的方式,以這種方式包容了他們之間爭吵的爆炸性能量,而且這種辯論或對話最終因政黨的創建而被制度化,變得安全了。美國後來的歷史都不過是在獨立戰爭那一代舊有緊張關係的各種新版本之間左右搖擺而已,這種搖擺只在美國內戰中才以暴力形式呈現出來。而且,這場爭論並沒有得到解決,而是深深植入了美國的身份構造之中。如果這意味著美國是建立在矛盾之上的話,那麼,確實如此。除了歷史上那場流血衝突之外,我們已經成功地與這一矛盾和平共處了兩百多年。林肯曾經說,美國建立在傑斐遜於1776年寫下的一個命題之上。而實際上,我們是建立在關於這個命題到底所指為何的爭論之上。



美國獨立日:他們處在「創造歷史的現場」


喬治?華盛頓在整個第二任期,一直渴望在弗農山莊的「葡萄樹和無花果樹下」,享受「光榮的孤立感」。


那麼,他們最後是如何成功的呢?阿爾弗雷德·諾思·懷特海認為,新興帝國的領導層,就事後看來,達到了人們合理期望的程度,歷史上只出現過兩次這樣的情況。第一次是愷撒·奧古斯都統治下的羅馬帝國,第二次就是18世紀末的美利堅合眾國。為什麼人們對美國獨立戰爭的描繪不是大規模屠殺的恐怖場景,而是一群衣著體面、姿態優雅的人物形象呢?


對這些問題的回答需要再現共和國早期八位傑出的政治領袖眼中的緊迫和倉促,以及他們的所見所感。他們是阿比蓋爾和約翰·亞當斯、阿倫·伯爾、本傑明·富蘭克林、亞歷山大·漢密爾頓、托馬斯·傑斐遜、詹姆斯·麥迪遜和喬治·華盛頓。他們的故事具有以下幾個共同主題。



美國獨立日:他們處在「創造歷史的現場」



弗農山莊是喬治·華盛頓的宅邸。華盛頓退休後,一直居住於此。圖中右上方為居住區域,左下方為華盛頓之墓,右下方為波托馬克河。


其一,獨立戰爭那一代人取得的成就是一項集體事業,這項事業的成功緣於他們個性和意識形態的多樣性。他們的交往和相處產生了一種動態平衡。這並不是因為他們是完美的或者一貫正確的,而是因為各自的不完美和瑕疵,以及古怪之處和過分行為,使他們相互之間產生了制約,就像麥迪遜在《聯邦黨人文集》第十篇中所寫的,一個大共和國中可以存在多個政治派別。


其二,他們相互之間都很熟悉,這意味著他們一同進餐,在無數會議中並肩而坐,就私人和公共問題通信。當時的政治,哪怕是在早期共和國的最高層,都是面對面進行的。政治上的競爭對手們都不得不處理這種頻繁的人際交往所帶來的親密情感和關係。這裡,亞當斯和傑斐遜之間的對立與友誼是最合適的例證。在其他幾個關鍵時刻,重要的妥協之所以得以達成,就是因為他們之間的信任。儘管美國早已成長為一個法治國家,但在早期階段,它還是一片人治之土。



美國獨立日:他們處在「創造歷史的現場」



約翰?亞當斯是美國第一位副總統,是被他描述為「人類曾經發明或想像過的最不重要職位」的第一個佔據者。後與托馬斯?傑斐遜爭奪總統之位,偉大的合作逐漸走向偉大的對抗。


其三,他們成功將那個最具威脅性、最有爭議的問題排除在政治議程之外。顯然,這個問題就是奴隸制。不論我們認為美國獨立戰爭的原則是什麼,它顯然都與這些原則水火不容。奴隸制問題在這個新生國家有著深刻的社會和經濟根源;消滅奴隸制,可能會打亂這個國家剛剛開始形成的脆弱融合。讓奴隸制自行消亡是否會導致這個國家的滅亡,這是一個開放性問題,也是書中一則故事的主旨。不論人們以事後之明和現代種族觀念為道德指導,對這個假設問題最終做出何種結論,獨立戰爭那一代人都認為,解決奴隸制問題的風險遠遠高於成功的可能性。因此,他們拒絕在國家或聯邦層面上討論這個問題,刻意將解決奴隸制問題推遲了。


其四,在約翰·特朗布爾、吉爾伯特·斯圖爾特和查爾斯·威爾遜·皮爾完成的肖像畫中,那些注視著我們的人,是如此莊嚴、高貴;那些穿越歷史長河到達我們耳際的聲音,是如此抑揚頓挫、具有英雄氣概。這可能是因為他們知道,我們會來瞻仰他們,聆聽教誨。獨立戰爭那一代人中的所有先鋒人物,都敏銳地覺察到他們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儘管他們當時正在創造著能讓他們流芳百世的歷史。他們開始為後代做出姿態,給我們寫信,就好像他們之間相互通信一樣,尤其在各自職業生涯的後期。若他們有時候看起來像大理石雕像,這正是他們所期望的樣子。比如約翰?亞當斯生來就沒有能力一直保持那種尊貴的姿態。他那醍醐灌頂但有些無禮的坦率,為我們提供了最明亮的窗口,使我們可以更深刻地窺探這些人深藏的野心和騷動不安的空虛。若他們有時候看起來像歷史劇中的演員,這正是他們經常自認的形象。實際上,我們是他們取得成就的同謀,因為我們正是觀看他們表演的觀眾。知道我們一定會來觀看錶演,這促使他們展現自己行為最好的一面。



美國獨立日:他們處在「創造歷史的現場」


本傑明?拉什是亞當斯最親密的朋友之一,是亞當斯和傑斐遜之間友誼得以恢復的中間人。



這些對美國命運的早期預言家,因美國獨立戰爭實現了「一個真實的世界」(用傑斐遜的話來說)的政治理想而得以名垂青史,他們的事迹也已經封存在我們的集體記憶之中。整個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歐洲強權的前殖民地都紛紛贏得了獨立。它們獨立的過程如此一致,以至於其殖民地地位不過是往昔遺留下來的一點奇怪遺迹,不過是國家興起過程中的一個小小驛站而已。美國獨立戰爭那一代人大膽開創的共和政府實踐,在隨後的兩個世紀中遇到了頑固的抵抗,但這一實踐完全擊潰了19世紀的君主王朝,以及如傑斐遜預言的那樣,擊潰了之後20世紀的極權專制政體。建立在人民主權原則之上的某種代議制政府,以及由公民積極推動的某種市場經濟形態,已經成了全世界成功國家普遍接受的真理。(文/約瑟夫·J.埃利斯)



美國獨立日:他們處在「創造歷史的現場」



《奠基者:獨立戰爭那一代》,[美] 約瑟夫·J.埃利斯(Joseph J. Ellis)著,鄧海平 鄧友平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2月。


轉自澎湃新聞:http://www.thepaper.cn/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7月迎來旅遊旺季 英國人氣位居歐洲第二
四個上海老男人的天堂電影院
從沃霍爾到彈幕鬼畜,錄像藝術50年的發展
國外的早期中共黨史研究有什麼新成果
美國也有「學區房」 為啥不像國內這麼火爆?

TAG:澎湃新聞 |

您可能感興趣

美國人拍攝的上個世紀初期民國的祭孔現場
直擊世界各國新人婚禮現場,韓國像朝拜,日本如守孝,中國聲勢大
TC 深圳現場報道|既是投資人,又是去哪兒聯合創始人,還是個美國人,戴福瑞談在中國創業的利弊
直擊韓國人造美女的現場照
直擊勃列日涅夫國葬現場:各國元首哀悼,中國竟然也選擇了出席
國外女性在「開放日」現場,自由自在的大尺度狂歡
韓國節目談薩德:美國人發飆,現場混亂
裡面坐著美國未來的總統,實拍美國校車完勝的各種事故現場
日軍兩年所築造的防禦工事成了自己的葬身之地:戰後現場慘不忍睹
世界各國的閱兵現場照片,個人認為朝鮮是世界上最好的
直擊當年美國911事件,美國民眾真實現場逃命場景
實拍美國姑娘和中國小伙結婚現場:婚禮辦了,不給證
爆料,日本主力被中國天才封零,但是現場出現讓國人氣憤的一幕!
現場的中國靚女,個個都是膚白貌美大長腿
在就職典禮的現場,特朗普是美國人眼中的新希望
泰國的徵兵現場為何「爭奇鬥豔」,「人妖皇后」都在其中?
由G20峰會現場的中國元素談中國古建築斗拱
實拍:美國工作一族的的上下班現場
國外美女健身現場,性感身材就是這樣煉造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