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別把「我執」藏在佛堂里

別把「我執」藏在佛堂里

與人相處是破除我執的良機


只要我執沒有斷除,輪迴永遠不會停止。所以任何修行——持咒、念經、磕頭、打坐等,如果沒有起到斷除我執的作用,這樣的修行就是自欺欺人。


破除我執雖然極其重要,但也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需要學會隨時隨地觀察:什麼樣的事會助長我執?什麼樣的事會減輕我執?如果佛法成了助長我執的助緣,那學佛修行就失去了意義;如果世間事幫助我們減輕了我執,那世間事也就不再是徒勞。所以岡波巴大師說:

法不如法,反而會成為墮惡趣的因素。


這是佛弟子們特別需要注意的,並不是說你皈依了佛門,一切就OK了;你手上有了佛珠,家裡有了佛堂,你就可以解脫了,沒那麼容易的事。如果一個修行人任何時候想到的都是自己,那就說明他內心的我執非常強烈。我執有沒有增長、有沒有減少,並不取決於外在的變化,而是在內心中,在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的一舉一動中。


我們畢竟是凡夫俗子,我執不但強而有力,而且花樣繁多,不然我們早就解脫了。作為凡夫,持咒、誦經當然是減輕我執的好方法,但如果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夠處處替他人著想、大公無私,常常去服務他人,不計較得失的話,更是一種減輕我執的好方法。


當我們在佛堂里安靜舒適地做功課的時候,我執不會特彆強烈;當身邊都是親朋好友的時候,我執也不會特別明顯,因為大家都對你很好,處處歡樂祥和、鳥語花香,你的我執就沒必要暴露自己。

別把「我執」藏在佛堂里



但如果處於我們現在這樣的團體中——大家來自五湖四海,互不相識,為了來貢嘎山朝聖,臨時聚集在一起生活,這時就會發現有些人必須挑最好的房間,有些人要爭最舒服的床、最好吃的菜,在車上要坐最好的位置等,就說明這些人的我執是比較強的。如果在大家相處的過程中,你能有服務他人的心態,比較能忍讓、比較包容、比較恆順,常常關懷別人,那就是我執減少的一個表現,因為你沒有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我執是很隱蔽的,不會象牛角一樣長在頭上展示給大家,但是在與他人相處的過程中,我執就很容易被發現。所以,與人相處是一個很好的修行機會,也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只有在這時侯才能知道自己的我執有沒有減輕。


很多佛弟子平時在佛堂里念咒誦經時,點上一支香、打開佛教音樂、坐在柔軟舒適的墊子上,可能會覺得自己的我執已經消失了,感覺自己象菩薩一樣慈悲了。但是一旦出了佛堂與他人一接觸,麻煩就來了。比如有些佛弟子與師兄們結伴去印度朝聖,為了訂房間、為了在法會上爭個好座位、為了見法王的時間安排,甚至為了排隊的先後,在這樣小事上斤斤計較,彼此產生很多矛盾,甚至吵架,沒去朝聖之前大家的關係很好,去了以後關係反而惡化了,把朝聖之旅變成了吵架之旅,煩惱重重的回來了。這就是沒有通過考驗,這樣的行為根本不像一個修行人,是在給佛教丟臉,叫做「以身謗法」,這是絕不可以的。

如果能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照顧別人、關懷別人,大家和睦團結、開開心心,這就是最好的修行,效果要遠遠超過自己一個人在佛堂里用功。但我們畢竟是凡夫,我執又那麼強烈,所以,難免與別人發生矛盾,這時該怎麼辦?我們要立刻意識到:自己是一個修行人,不應該斤斤計較,不能跟別人產生矛盾,要想方設法跟對方和好等,以這樣的方式來調整自己的心態,把自己的心靜下來。能這樣做就是很好的修行,能大大地提高破除我執的功夫。


《虔心悲切遙呼上師祈請文》


講記(54)


太橋旦曾堪布開示錄,歡迎大家轉載與分享,轉載請註明作者與出處。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橋旦曾堪布 的精彩文章:

我們缺乏的不是佛法知識 而是身體力行

TAG:太橋旦曾堪布 |

您可能感興趣

我執著的等你
請讓我遠離那個使我自視高人一等的我執
佛教認為真正的敵人是我們自己的我執-選自《囑託》
慈悲的心髓,是沒有「我執」
愛上這個殺手,我執迷不悟
回顧四十年我只在修我執
佛教的「消極」:不給「我執」加油
我執著,是因為你值得
放下一切我執,謙卑自省
放下面子和我執,面對自己
一曲《紅塵》誰為我執手天下,我為誰傾負年華
去掉我執,使自己的心軟化
只有破除我執與自私,才能做到真正的慈悲
我執著,是因為你值得!
師父說:去除我執,心懷慈悲。
是不是破除「我執」後才有真正的信仰?
讓「我執」徹底死去你才能重生
恐怖的我執:「你右腳被醫生拿掉了」「可怎麼感覺還那麼痛」
如何消除我執與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