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英國政府當局犯下的錯,竟是私立寄宿學校導致的

英國政府當局犯下的錯,竟是私立寄宿學校導致的

在英國,私立寄宿學校的教育給孩子的領導力「鍍上一層金」。如果他們的父母能夠負擔得起,他們的孩子往往被送到這些私立寄宿學校,然後通往牛津和劍橋等名學就讀,畢業後進入一些如司法、軍隊,尤其是政府等機構工作。


英國總理卡梅倫就是走了這樣一條道路,他七歲時就被送到伯克郡的Heatherdown Preparatory School就讀,然後進入英國著名的伊頓公學就讀。在中學畢業後,順利進入牛津大學就讀。以一級榮譽的成績在牛津大學畢業後,進入英國保守黨政策研究部工作。


英國許多掌權的人都有類似的經歷,他們從小就要體會遠離家庭的滋味,同時適應寄宿學校文化的要求。這些經歷所帶給像卡梅倫和其他長大後掌握權力的男孩們的心理上的影響不能被誇大。因為這些人不能夠應對成人世界的人際關係和適應盛行精英文化的領導圈子。

然而,今天這條路無疑是同100年以前一樣,這種背景出身的領導者導致我們進入災難性的戰爭。這條路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但是不為人知的是,精英寄宿生活的結果是讓人看上去要比實際上能力更強。他們尤其缺乏非理性技能,比如如何維持人際關係。


一位研究學者從事給寄宿學生做心理治療已經有25年了,而且他以前也在寄宿學校學習和工作過。他的一項具有開拓性的關於特權的放棄研究引發了很多爭議:寄宿文化紮根於英國,很多人努力越過精英主義來看待和理解寄宿的影響。制度化的濫用盛行最終會被公眾監督所發現,但是正常的父母缺失的影響更廣泛和明顯。他表示,像卡梅倫這樣一批領導我們的精英們被私立寄宿學校毀了

英國政府當局犯下的錯,竟是私立寄宿學校導致的


他的研究結果表明,兒童在寄宿學校必須切斷他們的感受,並且構建了一個嚴重限制他們將來生活的自我保護組織。對於社會特權的兒童而言,他們被迫參與不是他們自己選擇的交易,而在正常家庭成長的兒童有可以自己選擇交易的權利。過早脫離家庭和家人的關懷,讓他們必須學會自力更生,迅速重塑自我。


矛盾的是,他們難以正常長大,因為他們並不是像常人那樣成長的。結果是,過早離開家人的影響會在長大後顯現出來。這就是為什麼英國的政治家們常常表現得如此孩子氣的原因。他們很不情願把他們的階級位置開放給女性,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過早離開母愛造成的。大約有三分之二的內閣成員來自這種背景,這種綜合症的政治影響是巨大的,因為實際上是一群內心還是孩童的成年人在掌權。


寄宿學校的學生總是在培養一種適合生存的性格,並且在離開校園後依舊如此。遵循嚴格的時間表,在制度分明的機構,他們必須時刻警惕遠離麻煩。關鍵的是,他們不能表現出不開心,孩子氣和傻氣等任何展示脆弱的一面,因為這會讓競爭對手大做文章。因此他們常常發展出雙重性格,這也是為什麼寄宿學生的畢業生能更好的成為一名間諜的原因。


這種自我形成的心理性格,而不是由父母培養的,讓寄宿學校的孩子長大後一直都有一種無意識的焦慮感,很少能發展成情商。成人後,他們依舊遵從了同樣的策略:當他感知到自己會表現的愚蠢的威脅時,他會選擇罷工。我們可以看到卡梅倫對議員Angela Eagle的過度反應(英國議員Angela Eagle宣布將挑戰Corbyn作為工黨領導人的職務)。


欺凌在寄宿學校也是非常常見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很多在寄宿學校學習過的學生表示很多年後欺凌的經歷帶來的影響能毀了一個人的家庭生活。欺凌甚至滲透到英國社會,特別是政治和媒體。但是同寄宿學校一樣,我們認為它是正常的。

寄宿生活的社會特權在心理上是一把雙刃劍:它不僅創造了一種恥辱感讓人難以承認其錯誤,但也讓人在脆弱的時候仍然保持巨大的信心。這種不合時宜的特權不能輕易的拋棄,它對於缺乏家庭和關愛,缺乏情感和重壓下的人格是一種彌補。


最近來自神經學家的研究表明這條道路走下來的領導人的訓練是多麼糟糕。簡而言之,如果沒有情感上的信息,你沒法做正確的決定。不能解讀面部表情,在嚴格紀律和規則下培養的思維同理。這些因素支撐了Will Hutton的觀點:在過去的幾個世紀里,保守黨的政治判斷幾乎是連續性的錯誤


在歐洲這個問題上,卡梅倫從七歲開始接受的教育表明他不大可能做出正確的決定。在寄宿學校長大的領導人無法設想出公共的解決方案,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家庭歸屬感。相反的,他們考慮得是他們想像的那種團隊精神。為了提高他以及黨內右翼分子的地位,卡梅倫認為他們可以通過「粗暴的欺凌」來否決。


但是他的歐洲同盟們並不是這樣解決問題的。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通過她的外交手腕和溝通技能來度過聯盟關係脆弱的困難時期。


要想改變英國的政治,必須要改變英國的教育體制。在今天,大多數高級臨床醫生都認識到了寄宿學校綜合症。精英主義應該激勵左翼政黨。艾德禮政府打算解散公立學校,但是威爾遜不敢。這是一個金錢問題:寄宿學校價值很高。同其他大多數歐洲國家不一樣,我們國家並不對私立教育投資,因此解散這些公立學校但依舊享有特權,成本依舊很高。但是我們真的能承受犧牲更多的兒童成為二流的領導的成本嗎?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神馬?公立也有寄宿學校?詳解英國的公立寄宿學校
當英國向中國數學教育「取經」時,他們想學的是什
那些英國院校奇葩專業,中國有嗎?
去英國學食品專業有哪些不錯的學校
對付壞孩子各國有奇招,最佩服的當屬英國!
留學英國:住宿形式有哪些?
在英國留學必備的英國手機應用
英國醫院那些事兒,在英國去私立醫院看病靠譜嗎?
英國政府的反恐秘密武器,竟然是抖森?
英國「離婚」受益的竟是中國
這個國家成立至今未被國際社會承認,曾勇敢反擊英國海軍的入侵
孩子不同階段,英國公私立學校到底如何選擇?
英國脫歐後 中國學子仍難在當地就業
英國那些口碑好並且留學費用低的院校
英國政府即將宣布,立即關閉提供虛假學位的野雞大學
英國男子放棄當人的決定,已經當狗十年
校服髮型不合格不準進學校,這種事英國也總有
英國脫歐後相關政策改變 留學英國魅力是否依在?
英國一學校老師得知學生摔斷胳膊後竟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