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古琴傳習-《古音正宗》話虞山

古琴傳習-《古音正宗》話虞山

古琴傳習-《古音正宗》話虞山



本文來自雲曦老師於【巫娜古琴傳習】全國學員群內的主題分享。

今天我分享的內容是虞山派的形成與發展脈絡。


其實,琴派說的真正標準化是一件比較難的事情。因為這裡面存在很多的互相關聯,且每個琴派對其的發展歷史都保有自己的觀點,難以有一是一、二是二的結論。但恰恰這樣,人們得以有更大的自由去理解它。


《古音正宗》原是明代崇禎年間的一部琴譜,在這裡用來形容虞山派的特點。


對虞山派狹義的理解,是指我們當下學習的虞山派,或者是虞山吳派。在北京的琴界,虞山吳派的學生也是最多的。尤其各大音樂院校的著名的一些琴家,幾乎都是虞山吳派的傳人。廣義上而言,虞山派是很多琴派的源頭,是一個非常大的範疇,也是最早作為成熟的派系和體系而存在的,這便是古音正宗的來由。

古琴傳習-《古音正宗》話虞山



縱觀琴派的發展,可以發現存在兩種路徑。一是很多琴派在源頭上是一致的,逐漸的,有的單獨分出做較大改變,改變名稱,而後形成新的派別和體系,新的派系有可能再發展為子派系。還有一部分派系名稱始終未改,如虞山吳派便是代表。這兩種路徑只是不同的面貌而已,都是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


在宋代朱長文的《琴史》有關隋末唐初的琴家趙耶利的記載中,曾提及:「吳聲清婉,若長江廣流綿延徐逝,有國士之風;蜀聲躁急,若激流奔雷,以一時之俊。」《琴史》中另一則與琴樂流派有關的史料,出現在對唐代著名琴家董庭蘭的記述中:「天后時鳳州參軍陳懷古善沈祝二家聲調,以胡笳擅名。懷古傳於庭蘭……。」

古琴傳習-《古音正宗》話虞山


從以上的記載中,可以延伸出琴派最初的區分方式是什麼?從史料記錄中,我們可以看到地域差別:吳聲清婉,蜀聲燥急。但是,當時沒記錄過系統並確實的派系體系,只是對風格的一些定位。同時我們可以看到以琴家來區別:沈祝二聲。例如,伯牙的《高山流水》,嵇康的《廣陵散》,阮藉的《酒狂》都是以琴家為代表的。像是近代四大名旦是以人物的表演形式而傳承其派別的,徒弟們都以模仿原創者的風格為主。所以,若我們在那個時代,定是去找伯牙學流水,阮籍學酒狂,而不是跟隨哪門哪派,其實他們就是門派。而琴派真正的產生是有淵源的,關鍵在於減字譜的發明與使用。


在減字譜產生之前,習琴靠師父口傳心授給徒弟。減字譜產生之後,因弦、徽、指成為一體,琴譜開始流傳,並出現了二度創作。不同的琴家將個人審美帶入琴譜與琴曲中,妙處便在譜子的處理上,就是打譜,有不同的風格與意趣。以巫娜古琴傳習課入門琴曲《秋風詞》為例,學習之前推薦大家來聽不同琴派、不同琴家的《秋風詞》,期間有不同的處理與細微的變化,所營造的風格也就不一樣了。

古琴傳習-《古音正宗》話虞山


那麼又拋出一個問題:如果可以隨意改變,我們還怎麼正宗?所以師傳很重要,在這一點上古琴比其他樂器要更加的嚴肅,因為只有嚴守這個派別本質的東西,才不容易跑偏,有規矩可守、有規律可循。


虞山派的歷史淵源始於明代。虞山指今天的常熟,而常熟別稱琴川,因古代常熟城內有七條溪流,形似古琴七弦。明代萬曆中葉,家住江蘇常熟(虞山)的琴家嚴澄,又名嚴天池,在虞山琴川結琴社,並編刻了《松弦館琴譜》,後人尊其為虞山宗派之創始人。嚴天池為明嘉靖年間大學士文靖公嚴訥之子,擅長書法彈琴。他主張黜俗還雅,提倡純粹的琴樂,反對一字一音的將琴樂對上文字。對上文字就是類似琴歌的表達方式,對於這種方式為何不好,嚴澄有他自己的看法。


他在其《琴川匯譜》序中說:「聲音之道,未嘗不傳,亦可獨怪一二俗工,取古文辭,用一字當一聲,而謂能聲;又取古曲隨一聲當一字,屬成俚語,而謂能文,噫!古樂然乎哉?適為知音者捧腹耳。」


俚語是指老百姓講的非正式口語化的語言,他的意思若是先作詞後寫曲屬於能聲,就是好的音樂,而先有曲再填詞就是俚語了,不符合標準。其實他講的是很有道理的,即便現在的歌曲創作,好的作品也必須先有詞再寫曲,這樣是詞曲是容易出彩的,而單獨填詞的形式,不是曲被淡化了,就是詞不夠精彩。古琴的琴樂一般是有音樂後填詞。

古琴傳習-《古音正宗》話虞山



關於虞山琴派的來源。《歷代琴人傳》中記載:「澄遇沉太韶於京師,沉為當時琴師之冠,氣調與琴川諸士合,而博雅過之。澄因以沉之長,輔琴川之道,亦以琴川之長輔沉之遺,而琴川諸社友,遂與沉作神交,一時琴道大振。」沉太韶是浙江人,是當時著名的浙派琴師。從上面的記載可以得知,嚴天池的琴技是得於沉太韶,得於浙派的風格影響


所以,虞山派實際可視為是南宋浙派在明代的發展和延續。在審美上嚴天池在原浙派的基礎上提倡彈琴運指「清、微、淡、遠」。另一位著名的虞山派琴家徐上瀛,提出了「二十四況」的古琴演奏美學,就是巫娜老師進階班課堂上曾經講過的《溪山琴況》,從而使得虞山派成為一個完整的琴樂體系,為世所宗。


關於虞山琴派的演變支流。從唐代開始,江南地區的這些琴派被定義為吳派,因是吳地的風格。再到南宋的浙派,再到明清的虞山派,便是嚴天池創的虞山派。之後產生了多種分支,出現了廣陵派,梅庵派。梅庵派是近現代新的流派,有部分接受了虞山派。也有稱諸城後續,因是山東的風格。這個分支里還有吳門琴派,和虞山琴派。有的琴派是接收各種琴派的傳承。相互關聯。在名稱上而言,只有虞山吳派保存了虞山的名稱,但是可以發現,大多數琴派都是相互關聯的。虞山吳派的代表宗師是近代的吳景略先生。虞山吳派的曲風則被譽為柔婉清麗、雄奇浩跌。

古琴傳習-《古音正宗》話虞山



雲曦


雲曦曾以安徽省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安徽戲校,本科畢業,師從於中國音樂學院林玲教授,後隨林玲教授進修藝術碩士課程05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音樂教師資格證。教學十多年,學生分別獲得北京市天藝杯少兒民族樂器獨奏比賽中的金獎銀獎,朝陽區第十六屆學生藝術節二等獎,中央電視台星星火炬全國青少年藝術大賽古箏組金獎銅獎等,2015年中央電視台少兒春晚民樂組節目一等獎,並榮獲金牌指導教師。師從巫娜老師,現為絲桐館琴課的主課老師。


親愛的琴友們,


巫娜古琴十分重視每一位的想法,


希望大家互通有無,讓巫娜古琴更有效的陪伴!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巫娜古琴 的精彩文章:

古琴傳習-怎樣識得減字譜
古琴傳習-一曲《幽蘭》,「如幽匪藏」

TAG:巫娜古琴 |

您可能感興趣

千年古音,唐琴「紀侯鍾」 與《廣陵散》
古音古韻,中國古代十大樂器
聆聽千年古音,唐代古琴「紀侯鍾」
中國八類古典樂器:古音雅韻,聽覺盛宴
古音古韻,十大樂器
中秋禮物 | 《蓮若》聆聽古音天籟,感受千年風雅
中秋禮物 |《蓮若》聆聽古音天籟,感受千年風雅
「青年之聲」直播「歌化的草原」內蒙古音樂會
《蓮若》聆聽古音天籟,感受千年風雅
市博物館裡感受「千年古音」
第28篇「鳥」│我們熟悉的讀音在明朝才出現,猜猜古音是什麼?
門口的復古音箱亮了!QQ音樂再出新玩法,首家實體店正式搭建
用顏值俘虜你的心,用聲音佔據你的耳朵,洛斐毒奏復古音箱體驗
這個復古音箱 真的可以毒到你
這個有著歲月痕迹的復古音箱 真的可以毒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