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財神趙公明是怎樣煉成的

財神趙公明是怎樣煉成的

作者:馬伯庸 來源:智道觀察


中國人最喜歡的神祇,是財神。財寶多多益善,財神爺自然也是越多越好。


細細數來,從比干起算,有子貢、范蠡、管仲、白圭、關公、趙公明、李詭祖、多聞天王、善財童子等等,這都是正經財神,還有一些偏財神和准財神,比如吳王劉濞、韓信、鍾離權、沈萬三、劉海蟾;還有一些神仙,身兼招財進寶之職,比如天官、土地爺、彌勒佛、祿星、和合二仙,林林總總得有將近二十位。

財神這份工作,要求不低。入選的人,要麼本身來頭大,比如釋迦牟尼的繼承人彌勒佛,比如即身成正果的善財童子;要麼經歷和財務工作相關,比如子貢、范蠡、沈萬三,本身就是豪商,劉海蟾也以釣金蟾而出名;要麼是民間道德標兵或者值得同情的著名人士,比如良臣李詭祖、大忠臣比干、千古大忠臣關羽、永遠健康的副統帥韓信等等。


但凡事無絕對,在這一群財神里,有一個非常獨特的特例——趙公明。別看他如今功成名就,位列五路財神之首,唯一一位正財神,歷代受的供奉香火最盛。可當我們回顧他的成神之路時,會發現他的職場生涯非常坎坷,堪稱勵志之典範。


中國神話體系混亂而散碎,三教九流混雜一處,版本不一。趙公明同志的生平,很難歸納成一個完整、圓滿、沒有矛盾的故事。因此我只好按照真實歷史的時間線,來回顧他的履歷。


最早出現趙公明這個名字,是在魏晉時代。

干寶有本講鬼故事的名著《搜神記》,講了個故事:散騎侍郎王祐病重,有一客人來探望他,自稱是趙公明的參佐,邀請他加入。王佑知道他們是鬼,苦苦哀求,客人見他可憐,就叫來幾百個鬼,就著王家祈禱的鼓聲起舞,王佑的病果然因此痊癒。後來王佑找到一本妖書,上面赫然寫著:「上帝以三將軍趙公明、鍾士季,各督鬼下取人。」


這個記載很有意思。它告訴我們,趙公明最初的職務不是財神,而是管鬼的將軍。這位將軍不光統率著鬼兵鬼吏,還可以派人去陽間拿人,把將死之人帶走,以充實自己的幕帳——可見他還有勾魂的職能,活脫脫是個無常。


另外,請注意他同事的名字:鍾士季。鍾士季就是鍾會,曹魏大將,攻滅蜀國,然後意圖反叛被殺。從《搜神記》的記載來看,鍾會死後,也跑來負責「督鬼取人」,倒也和他生前的專業對口。後來有些典籍寫成「鍾仕季」,有寫成「鍾士貴」,都是從此而來。


那麼他們督鬼取人,是用來幹什麼的呢?


西晉末年的道家典籍《太上洞淵神咒經》給出了答案:「又有劉元達、張元伯、趙公明、李公仲、史文業、鍾仕季、少都符,各將五傷鬼精二十五萬人, 行瘟疫病。」

這裡不僅列舉了趙公明其他幾位同事的名字,而且還點明了他們的正職:瘟疫之神——也就是瘟神。


可能有人會撇撇嘴,說怎麼堂堂財神,還干過這麼不吉利的工種?可大家要知道,在缺乏衛生常識的古代,瘟疫是最可怕的災難之一,又不象洪水、火災那種肉眼可見,因此恐懼最甚。瘟神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相當重要,又怕又敬,地位尊崇。所以神職只有革命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吶。


這些瘟神除鍾會以外,包括趙公明在內的其他人,到底是虛構還是源於真實人物,已經無從查考。台灣李豐茂先生在《六朝隋唐仙道類小說研究》里提出了一個頗有趣的觀點,說魏晉南北朝時有一個習俗,凡敗軍死將,皆感應成鬼主瘟神,因為敗戰往往屍橫遍野,易生瘟疫,化為厲鬼。民間出於迷信,便尊奉死將為神,用以禳鎮。


如果此說為確的話,那麼趙公明的真實身份,說不定也是三國魏晉之間某位將軍,只是史書不顯罷了。關於這點,明代有個腦洞奇大的猜想,咱們一會兒再說。


不管這些瘟神生前如何,在死後的世界裡,趙公明顯然混得最好。他對本職工作兢兢業業,苦心鑽研業務,以致於後來相關的記載中,一提這個部門,都以他為首。

比如茅山祖師陶弘景的 《真誥》里,記錄了一段建吉冢埋圓石文,求告「土下冢中王氣五方諸神趙公明等」。一個「等」字,立刻就凸顯出了趙公明地位的上升。不僅如此,連辦公地點都準備好了——「土下冢中」,再聯想起他的瘟神職能,一個陰森森的幽冥大神形象躍然而出。


隋唐之時,瘟疫機構發生了一些改變,體制改革,人員精簡,逐漸由七位瘟神變成了五位。


宋代的路時中有本《無上玄元三天玉堂DA法》,裡面的瘟神部門改革,是按業務科室來分的: 「東方青瘟鬼劉元達,木之精,領萬鬼行惡風之病;南方赤瘟鬼張元伯,火之精,領萬鬼行熱毒之病;西方白瘟鬼趙公明,金之精,領萬鬼行注氣之病;北方黑瘟鬼鍾士季,水之精,領萬鬼行惡毒之病;中央黃瘟鬼史文業,土之精,領萬鬼行惡瘡癰腫。」


在這裡,趙公明分在了西方金精的位置,主管注氣之病。所謂注氣,是九注之一,指肺部感染風邪,隨氣而走,痛無定處。古人認為瘟疫乃是戾氣所化,所以凡注氣之病,也與其有淵源。

可是機構改革並未結束。成書於元明之間的《三教搜神大全》提供了另外一個版本:「開皇十一年六月,天空忽然出現五位神仙,袍分五色,各執一件法器。一人手執長杓瓦罐,一人拿皮袋寶劍,一人秉扇,一人持鐵鎚,一人捧火壺。隋文帝挺好奇,就問太史張居仁,這些人都是誰?張居仁說在天上,這叫五鬼;在地上,這叫五瘟,張元伯、夏瘟劉無達、秋瘟趙公明、冬瘟鍾士貴、總管中瘟史文業。一出現准沒好事。果然發生了瘟疫。後來有個匡阜真人云游至此,收伏了五位瘟神做手下。


趙公明的職場生涯,至此發生很大挫折。自己從瘟神之首退了下來,被史文業所取代。


先按科室分,再按季節分。趙公明的地位,在一次又一次體制改革中悄然下降。在元代,他終於跌落到了職場最低谷。


元代有位道士叫趙道一,寫了本設定集《歷世真仙體道通鑒》。瘟神部的分工和人事,又發生了劇烈的變化:「劉元達領鬼行雜病;張元伯行瘟病;趙公明行下痢;鍾子季行瘍腫;史文業行暴汗寒瘧;范巨卿行酸痟;姚公伯行五毒;李公仲行狂魅赤眼。


這次取消了時令劃分,又改回科室分,而且分工更細,還多了幾個之前被精簡掉的神仙,五瘟神變成了八鬼帥,趙公明位列第三,主管拉痢疾……


可憐趙公明從漢代開始,兢兢業業這麼久,卻越混越回去了。


但是,在這期間,趙公明的命運發生了微妙的轉變。


轉折點,就是在本文前面提及的路時中《玉堂DA法》里。在這本書里,作者雖然仍把趙公明劃歸瘟神之部,但在後頭又談及了一次極其重要的變化。


「五部之鬼,自受祖師誓約之後,歸心正道之久,故張元伯以忠信位雷府直符;趙公明以威直充玄壇大將;余皆爲鄷都丑獄之酋長,皆不復為妖也。」


就是說,這五部之鬼從漢代開始,在瘟部供職了一千多年,終於轉正了,其中表現最優越的有兩個人,張元伯進了雷府,趙公明則當上了玄壇大將,其他人去了酆都。


進編製啦,撒花,歡呼。


從《玉堂DA法》開始,趙公明開始脫離瘟部,在道教典籍里變得偉光正起來。


元代《清微元降DA法》封趙公明為「廣聖崇玄洞和眞君」和「五方雲路招真大將神霄總管西禁直君」,


模樣也變了:「天冠、赤面、三角眼、美髯、金甲朱履、仗劍,黑虎從之。」 端的是威風凜凜,不再是瘟神凶神惡煞了。《法海遺珠》則封趙公明為「高上神霄玉府大都督雷霆副元帥北極侍御史應元昭烈侯金輪執法」。


這些道教典籍給趙公明的封號,雖然沒什麼實質職務,但為他之後的仕途做好了鋪墊。像「洞和真君」、「五方雲路」、「玄壇」、「元帥」之類的稱呼,在日後都會變成趙公明的別號,廣為人知。


但是,這些還不夠。


趙公明還需要一個體面的身世。


在元代之前,趙公明是沒有身世的,橫空出世,缺少根腳。道士們覺得這樣說不過去,便想方設法補完一下設定。


翻遍了典籍,倒是在晉代找到一條疑似記錄:陶潛《搜神後記》里有記載:「趙玄壇,秦代人,得道於終南山」。有人認為這正是趙公明。可「玄壇大將」這個職稱,到宋代才掛到趙公明頭上,顯然與這個有矛盾。再者說,秦代太近了,設定平平,不足已吸引讀者啊。


道士們決定就著這個題材,繼續發揮一下。於是元代《搜神廣記》里第一次出現了趙公明的詳細身世:


「元帥姓趙名朗,一名昶,字公明,終南山人。秦時避世山中,精修至道,功行圓滿,被玉帝旨,召為神霄副帥。按元帥乃皓庭霄度天慧覺昏梵炁化生,其位在乾,金合水炁之象也。其服色,頭戴鐵冠,手執鐵鞭者,金遘水炁也。」


「元帥上奉天門之令,策役三界,巡察五方,提點九州,為直殿大將軍,北極侍御史。逮漢祖天師修錬大丹,飛神奏帝,請威猛神吏為之守護,由是元帥上奏玉旨,充正一玄壇元帥。」


「部下有八王猛將者,以應八卦也。有六毒大神者,以應天煞地煞年煞月煞日煞時煞也。五方雷神,五方猖兵,以應五行。二十八將,以應二十八宿。天和地合二將,所以象天門地戶之闔辟。水火二營將,所以象春生秋煞之往來。驅雷役電,致雨呼風,除瘟剪祟,保病禳災,元帥之功莫大焉。至如公訟冤抑,神能使之解釋。公平買賣,求財利宜和合,但有至公至正之事,可以對神言者,禱之無不如意。若以非枉不正之事禱之,神必加譴。敬之毋怠。」


這個設定,真是牛逼閃閃。最挑剔的甲方,看到這段描述也會挑起大拇指贊上一句:「高端大氣上檔次,低調奢華有內涵,不用再改了,就用這稿吧。」


從這時起,趙公明的形象得到了極大改觀,在民間威望日盛。比如楊景賢《西遊記》雜記里,就有唱詞云:「沙場之上,展土開疆,保護家邦,恰便似趙公明往下方。」


值得注意的是,趙公明的瘟神職能此時還在,不過不是散布瘟疫——那太邪惡了,不符合人物定位——而是除瘟剪祟,保病禳災。除此之外,還多了一個「公平買賣」、「求財利宜和合」的職責,這就是後世財神的淵源所在了。


也差不多是在這個時候,趙公明逐漸交卸了瘟神的工作,開始接掌財神。而祭祀玄壇財神的廟宇,也紛紛在全國各地建立起來。


有細心的讀者也許要問,既然你的這個設定是依照陶潛來的。為什麼不尊重原作者叫趙玄壇,而改成了趙朗呢?


其實這也不是原創,而是源自於另外一個宋代的典故。


大中祥符五年,宋真宗跟宰相王旦說:「我做了一個夢哎」。王旦問他做了什麼夢,宋真宗樂呵呵地告訴他:「我夢見了趙氏祖先喲,他說咱家身世可不一般,是九位人皇之一,前世是軒轅黃帝。到了後唐年間,奉玉帝之命降世,叫做九天司命保生天尊趙玄朗,總治下界,所以後來趙家才得了天下。」


王旦知道宋真宗崇道成了魔怔,就回了一句「哦」。於是在這一年,宋真宗追尊趙玄朗為上靈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廟號聖祖。


這事必須跟道教有關係,所以道士們對這段典故很熟稔,在創作趙公明的身世時,就把「朗」字給用上去了。不過他們也知道,趙公明原來是瘟神,後為財神,履歷分明,跟那個上靈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趙玄朗八竿子打不著,兩個人不好明著湊到一起,就留了個玄、朗二字為扣兒。


「趙公明,名朗,又是玄壇大將。」


「大宋趙氏祖先,叫趙玄朗。」


儘管去聯想兩人到底啥關係吧,反正道士們不明說……


現在很多書里把趙玄朗和趙公明混為一談,顯然是著了這個道兒。


書回正題。


趙公明這個設定,還有個缺憾,時髦值還是不夠。普通人類,哪能配上這麼帥的表現,得再高級一點。


中國玄幻故事有個特點:不夠帥,往古拽。越往古拽人越帥。


於是在《典籍實錄》里,趙公明的身世又變化了。他不再是那個秦朝的普通人趙朗,而是日之精。上古天有十日,后羿射落其九。其中八個太陽落入青城,變成鬼王,散播瘟疫害人。只有一個太陽化成人形,騎黑虎,執銀鞭,去蜀中隱居。一直到張道陵出現,他才出山為其守護丹室玄壇。張道陵煉出玄丹,他分得一枚,神威更高了一截。接下來的故事,請參照《搜神廣記》。


這個設定,更厲害了。趙公明成了九個太陽之一,赤烏之精,身份輩分都高得沒邊。


身世、職稱都全了,趙公明做好了準備,要面臨他最終定型的神話命運。


時鐘稍微回撥一點。在宋元平話里有一部《武王伐紂平話》,是《封神演義》的前身。在這部書里,姜子牙帶兵打到黃河邊上,紂王派了五員大將來抵擋,分別是史元革、趙公明、姚文亮、鍾士才、劉公遠——和五瘟神相比,少了一個張元伯,多了一個姚文亮——這五哥倒霉鬼打不過周兵,就龜縮在黃河水中不動。姜子牙故意在岸邊設宴,趙公明帶頭去劫營,劫到了好酒好肉,痛飲痛嚼。不料酒肉里早已下了毒,三個吃貨就這麼活活被毒死了。


跟《封神演義》吊打十二金仙的趙公明相比,這裡的趙公明實在是太窩囊了……但是這一部失敗作品,卻改變了趙公明的命運。


在這之前,趙公明要麼是秦代之人,要麼是太陽所化,但成名都是漢代。但在這本書里,它第一次把趙公明的舞台挪到了商周之交。


這個想法,讓明朝人的腦洞一下子就打開了。


明代是小說的繁榮期,所以文人都有個特點,腦洞奇大。


明初有一位文人,叫王琎。他是山東日照人,明史有傳,博通經史,精通金石。他在寧波知府任上,寫了本書叫《琅琊金石輯注》。在書里,王琎把宋元明初的傳說揉到了一起,給自己家鄉編造出了一段美好的故事:


「財神者,姓趙名朗,字公明,琅琊古來有之。昔者天上生十日,帝命羿射九日。其八墜海為仙,海上八仙是也。餘一隕於天台,其身為石,太陽石是也,其精為人,趙公明是也。既長成,至峨眉山修鍊,得神仙之術。商周交兵,遂受聞太師之邀下山助商,失利為太公所殺。太公岐山封神,朗受封玄壇真君,日精再歸天台,遂真陽附石,神體合一。轄招寶天尊、納珍天尊、招財使者、利市仙官,專司人間迎祥納福之責。此後石下有廟供真君之位,天台山亦易名財山焉。」


這個故事,可以說已經集前代之大成。從《典籍實錄》吸納了太陽傳說,只是地點從終南山改到了琅琊;從《武王伐紂平話》學來了商周大戰,並進一步深化情節,這些故事後來都被《封神演義》拿了過去;又從《搜神廣記》里吸納了趙公明的財神設定,並擴展了招寶、納珍、招財、利市四個手下,這就是現代流傳的五路財神版本了。


然後,到了《封神演義》。


《封神演義》是一部奇書。奇不是文筆,因為文筆稀爛;奇也不在情節,因為情節稀爛;奇就奇在,閱讀此書之時,能清楚地感覺到設定的存在。各路神仙各種法寶各種陣法神通讓人眼花繚亂,且自成一個體系,這很難得。


作者——許仲琳或陸西星——在這部書里,終於寫成了趙公明的最終版本。他出身峨嵋山羅浮洞,應聞仲之邀輔佐大商,打得周軍諸仙束手無策,還有雲霄、瓊霄與碧霄三個實妹,真是人生贏家。可惜他遇見了封神里的掃地老僧陸壓,被釘頭書暗算而死,飛去封神台。


其實這裡有個細節是可待商榷的。陸壓是離火之精,而趙公明是日精所化,兩家同出一脈,理論上應該干不死才對。估計作者也是考慮到這個矛盾,所以在書里絕口不提趙公明和太陽之間的設定。


後來姜子牙登台封神,把趙公明封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之神」,光聽名字和財神似乎關係不大。但又給他封了四位部下:


招寶天尊 蕭升;納珍天尊 曹寶


招財使者 陳九公;利市仙官 姚少司


這個人事安排其實挺損的……趙公明親手殺的蕭升,然後又被曹寶打落了縛龍索、定海珠兩件法寶,仇怨極大。不知他們聽到組織是這麼分配,會是什麼臉色。


無論如何,這四位部下的頭銜,一看便知是財神所領——這顯然是從王琎學來的設定——趙公明「財神」的頭銜,就此正式落實。他有時候稱趙玄壇,有時候稱趙元帥,


民間傳說,有的時候需要一部經典名著推波助瀾。從元代開始,趙公明崇拜還只略見雛形,但從《封神演義》成書之後,財神趙公明影響日深,擴展到整個中國。一部書成就一位神祇,抵得上幾十卷道藏典籍。可見宣傳這東西,還是得走群眾喜聞樂見的路線才成。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良心精品 的精彩文章:

金庸武俠小說中跟易經相關的不只是武功
XY染色體居然不是自由搭配!生男生女誰來定?

TAG:良心精品 |

您可能感興趣

趙公明是誰 趙公明財神怎麼供奉
本是鬼神、邪神和瘟神,趙公明為何成了財神,關羽為什麼也是財神
趙公明被姜子牙分封的時候明明是瘟神,卻成了財神
傳說能下痢散毒的「瘟神」趙公明如何成財神?
和錢有關的那些神:趙公明本一惡神,如何成了財神,五路財神又是怎麼一回事
財神趙公明由來 來看《封神演義》是怎麼說的
封神演義,財神爺趙公明,除了迎祥納福,還有一項工作你知道嗎
關公、趙公明、比干、范蠡,到底誰是正財神?
財神趙公明,在近代被賦予為回族的神
封神榜中趙公明 揭秘封神榜趙公明怎麼死的
封神演義,財神爺趙公明,除了迎祥納福,還有一項工作少有人知
封神演義之中的趙公明,本為鬼鳥所化,後為正財神!
華夏歷史上的第一正財神 你所不知的趙公明
既然有白色的老虎,那財神趙公明的坐騎黑虎是否也存在?
為何人人都愛宋公明,江湖大哥原來是這樣練成的
原來財神趙公明居然是太陽落到凡間
揭秘,歷史上的及時雨宋公明到底是怎麼樣的呢?
封神陸壓為何定要殺死趙公明?背後聖人撐腰,趙公明非死不可!
財神趙公明經商三大法則 字字鞭辟入裡 句句情真意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