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扒一扒那些曾讓人深信不疑的「科學流言」……

扒一扒那些曾讓人深信不疑的「科學流言」……

扒一扒那些曾讓人深信不疑的「科學流言」……



流言1:吃素就不會得心血管疾病

近日,網上一篇名為《39位心內科醫生集體吃素!他們說:接觸太多病人,長教訓了》的文章引起廣泛關注。文中稱,一位記者去浙江大學附屬邵逸夫醫院心內科採訪,看到心內科醫生的午飯基本全素,因為吃肉會引起心血管病和肥胖。


真相:


與飲食富營養化直接相關的糖尿病、高血壓,能引發一系列心血管問題,這是沒有疑問的。但是做素食主義者就可以杜絕心血管疾病嗎?到目前為止,並沒有一項研究可以證明這一點。


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往往是因為錯誤的生活習慣而導致身體總體失衡,不能歸責於某一個生活習慣。如果日常飲食中食物搭配不合理,即使不吃肉也可能患病。舉個例子,出家人是不吃肉的,但是長得胖的和尚並不少見,也並不是所有的出家人都能杜絕心血管疾病。

流言2:藿香正氣水和頭孢合吃會喪命


近日網上流傳稱,如果將藿香正氣水和頭孢類藥物一同服用,會產生劇毒性,甚至馬上喪命。


真相:


藿香正氣水一般含40%至50%酒精(乙醇),如果和頭孢類藥物一起服用,可能產生雙硫侖樣反應。傳言中提到的危害並不是完全不實。


但是,頭孢類藥物包含很多種,不是所有頭孢和酒精合用都產生雙硫侖樣反應,只是含有硫甲基四氮唑基團的頭孢才有雙硫侖樣反應。

一旦出現雙硫侖樣反應,應及時停葯和停用含乙醇製品,吸氧、卧床休息,輕者可自行緩解,如有嚴重併發症時應給予積極有效的搶救。


流言3:魚刺卡喉急救有「偏方」


最近微信朋友圈就流傳著一篇名為「拯救100萬人的魚刺卡喉急救方法」的文章,提到的方法有拍背、喝醋、大口進食、伸手往外摳、用勁咳等等。


真相:


魚刺卡喉後用大口吞咽飯糰或菜團存在一定危險性,咽喉食管較為柔軟,用飯糰擠壓尖銳魚刺,就如釘釘子一樣,會把魚刺越擠越深,刺入粘膜內;往外摳魚刺容易挖傷粘膜,會引起加重疼痛等副作用;而如果魚刺刺入較深,使勁咳嗽通常無濟於事;喝醋時醋液在喉嚨只停留幾秒鐘,無法達到軟化效果。

正確的方法是首先應立即停止進食,盡量減少吞咽動作。將壓舌板(在家中可用筷子、牙刷)放在舌部前2/3處,輕輕平壓,觀察整個口咽部,如看見有魚刺,刺不大,扎得不深,可用稍長的鑷子或筷子鉗住,輕輕拔出來;若魚刺位置較深、較大或看不見魚刺,應及時就醫。


流言4:「兒童食品」比其他食物更健康


許多人認為,標有「兒童」字樣的食品比其他食物更健康。


真相:

我國目前並沒有2歲以上兒童的專用「兒童食品」標準,「兒童食品」只是企業自己造的概念,與其他同類產品相比,其通常僅有外觀上和體積上的差別。比如兒童牛奶和純牛奶的區別,只是加了糖或蜂蜜,甜味更濃、熱量更高、包裝更小。家長大可不必因「兒童」二字而受到特別吸引,具體差別要細看包裝上的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


流言5:感冒吃高蛋白食物會加劇發燒


感冒以後不宜吃雞蛋,因為雞蛋的主要成分是卵蛋白和卵球蛋白,屬完全蛋白質,吸收率可達到99.7%。進食雞蛋後會產生一事實上的額外熱量,使機體熱量增高,加劇發燒癥狀。同量,也不要吃其他高蛋白食物,如瘦肉、魚等。


真相:


研究很早就發現,人在進食後,即使處於安靜狀態也會出現能量代量增高的現象。一般在進食1小時後開始,延續7到8個小時,這種現象被稱之為食物特殊動力作用。目前認為,食物特殊動力作用可能跟肝臟代謝有關。


三大營養物質中,糖類食物特殊動力作用約為6%,脂肪類約為4%,蛋白質最為顯著,在30%左右。它們進入人體後,最終都要通過氧化反應釋放能量,這些能量一部分供機體完成各種生理反應,另一部分被轉化為熱能。


也就是說,不管是健康還是感冒,不管吃的是什麼,因為進食後人體代謝效率增加,體溫都會升高。


蛋白質類食物特殊動力作用確實最為顯著。但是,如果以這個數據為標準指導飲食,那麼感冒患者應該盡量多吃脂肪,這顯然是錯誤的。在飲食上,感冒患者和健康人群並沒有太多不同,都需要注意營養均衡,盡量清淡飲食,但不代表不可以吃雞蛋、瘦肉、魚肉。


流言5:孩子不能服用蜂蜜、蜂王漿


蜂蜜、蜂王漿里含有激素,不應該給孩子服用,它們會導致孩子性早熟。


真相:


蜂蜜、蜂王漿中確實存在微量的性激素,但它們的含量實在太低,根本不足以對人體生理造成影響,和性早熟沒有什麼關係。


1984年,美國科學家首先在蜂王漿中發現了性激素睾酮(testosterone)。1988年,中國科學家對蜂王漿中的性激素含量測定發現,每100克蜂王漿中含有雌二醇416.7納克,孕酮116.7納克,睾酮108.2納克。


這個量是什麼水平呢?它比很多動物性食物中正常存在(而且安全)的激素含量還要低得多。北京市衛生防疫站曾對市場上銷售的一般動物性食品進行了性激素含量檢測,按這個結果算下來,牛、羊肉中的雌二醇含量是蜂王漿的10~400倍,羊肉中孕酮含量是蜂王漿的500多倍,牛奶的睾酮含量也是蜂王漿睾酮含量的20~150倍。肉蛋奶中的這些微量激素殘留尚且被認為是安全的,那我們又有什麼理由認為蜂王漿中含量更少的激素會危害健康呢?


流言6:維生素B溶於水中能驅蚊


夏末秋初,蚊蟲泛濫,於是人們開始試用一種流行的妙招:將維生素B溶解到水中,塗抹在皮膚上可驅蚊。有說法是維生素B1,有說法是維生素B2。


真相:


規模地湧入室內。之所以說「秋後的蚊子猛如虎」,是因為雌蚊正在醞釀最後一次吸血產卵,攻擊性加強。


趕走蚊子的好辦法包括常洗澡,保持皮膚清爽,流汗時及時擦去汗液,減少汗液氣味對蚊子的吸引﹔少用香皂和香水,不龍,男士常用的古龍香水中因帶有檀香味,反能起到驅蚊的作用﹔戶外運動時穿淺色衣服﹔正確使用驅蚊產品,合格的蚊香對人體的危害很低。


另外,蚊子對特殊氣味比較害怕,一些天然植物對蚊子有驅避作用,如薄荷、艾葉草等,其中最明顯的是除蟲菊,對蚊子有很強的紅色避甚至殺滅作用。


至於生素B能否驅蚊,疾控部門表示,目前沒有研究表明塗抹維生素B溶解液可以防蚊,所以,別再用自己的身體做試驗了。


流言7:肝臟排毒有時間表


經常可以看到有「人體排毒時間表」這樣的說法,大多把人體的系統器官都給安排了一個特定的時段,特別是晚上11:00~凌晨1:00人體的肝臟會進行排毒。


真相: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腺體,不僅在糖、蛋白質、脂肪、激素、維生素的代謝方面與全身各組織器官密切相關,而且有分泌排泄生物轉化的作用。


肝臟的「解毒功能」其實是一個生物轉化過程。以酒精為例,酒精90%~98%經肝代謝(其餘經腎和肺代謝),一個70kg體重的人,每小時代謝酒精的量為7~14g。這個過程中產生的代謝產物對人體有毒,如想減少肝損害,主要靠的是不喝酒。


就肝臟的解毒功能來說,其實它是個小時工,也就是說,人什麼時候喝酒,它什麼時候啟動針對酒精的解毒功能。晚上11:00~凌晨1:00這個時段,要是沒喝酒,也就不存在解毒這回事了。


流言8:藿香正氣水抹肚臍能退燒


網上流傳著一則關於藿香正氣水退燒的「神話」,聲稱蘸著藿香正氣水放在肚臍上就能退燒,特別是家裡有小朋友的,用這個方法就不用去醫院輸液了


真相:


藿香正氣水是夏季治療感冒的常用方葯,如果是中暑、受涼或因過量食用生冷食物,長時間吹空調或電扇,導致腹痛、腹脹、腹瀉和嘔吐等,用藿香正氣水就比較對症。但需要注意的是,用法應為口服而非外敷。


發燒可能由很多原因引起,切勿拿偏方當作「寶典」,進而貽誤診治。即使需要使用藿香正氣水,也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來源網路


喜歡的話就點贊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藥店 的精彩文章:

你的藥箱進入「小暑」狀態了么?
有一種職場現象,叫做「螃蟹效應」……
李可:奇恥大辱!誰說中醫是慢郎中?
5月,這些藥物受到了FDA警告!
佛手:藥材食材「德藝」雙馨!

TAG:中國藥店 |

您可能感興趣

歪果仁的朋友圈也有偽科學?他們居然這麼腦殘…
這不科學!動漫中那些不可思議的學霸們!
這不科學啊!這樣穿居然美的不像樣,你是遺傳的嗎?
認真你就輸了,那些動漫中不科學的一些場景
想知道咯吱為何會讓人發笑的科學家們,去…咯吱了老鼠……
深埋在科學文化宮地板下的一封信,讓數萬網友感觸頗深……
親一下又不會懷孕……科學家卻發現了個能通過親親傳播還導致不孕的病毒
科學表明那些總是罵人的小傻 X 其實也不傻
不乾不淨吃了沒病,科學的解釋是這樣的!
見鬼了!這十一顆星球讓科學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這小狗是怎麼爬上去的,太不科學了……
人是在一瞬間衰老的!一夜白頭的科學解釋竟然如此令人心碎!
謊言背後竟有如此複雜的科學真相,明白這些就沒人能騙你了!
另一個世界在哪裡?科學家們的研究結果讓你毛骨悚然!
真的是「腰精」了!楊冪細腰讓網友驚呼不科學
科學史上十個令人質疑的太空理論!哪一個更讓人信服?
科學界鬧的這些烏龍,可不是笑笑就能解決的!
「叫魂」是迷信還是科學?
黑洞的另一頭是什麼?科學家給出的答案能讓你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