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于禁投降成其一生污點,張郃投降卻能夠名利雙收?

于禁投降成其一生污點,張郃投降卻能夠名利雙收?

于禁投降成其一生污點,為何同樣投降的張郃卻能夠名利雙收?


魏國有五子良將,前面陳老師已經帶大家了解過了武將張遼的故事了,今天,陳老師就來說說另外兩位將領--于禁、張郃。于禁,張郃二人有個驚人的共同點:他們都曾經投降過敵人。張郃曾是袁紹帳下一驍將,因袁紹猜忌,在官渡之戰時毅然投奔於曹操,並終其一生輔佐曹操。


于禁在曹操發展初期就跟隨他南征北戰,戰功赫赫,然而最後卻在荊州之戰投降於關羽。這樣一看,同樣是投降之人,為何于禁不得善終,而張郃不僅安然無恙,甚至加官進爵,光榮地犧牲在了戰場上。


于禁投降成其一生污點,張郃投降卻能夠名利雙收?



我們先來對比于禁和張郃兩個人。于禁在黃巾起義之時就參軍入伍,投奔於兗州曹操帳下,因其屢立戰功,曹操封他為陷陣都尉。此外,于禁正在令曹操欣賞的地方是治軍。每當曹操吃到敗仗的時候,總有士兵會趁亂逃跑或是去燒殺擄掠平民百姓,陣腳大亂之下,因此戰敗的曹軍往往會給曹操帶來生命危險,令其容易被敵人追上,而于禁,三番五次約束住本部兵馬,趕赴曹操身邊救援。最有名的一次,是曹操帳下的青州兵(黃巾軍改編)趁機搶掠,于禁帶兵聲討,青州兵被擊敗後竟然先到曹操帳下誣告于禁謀反,殘殺友軍,因此曹操領軍前去一探究竟,于禁見到大軍到來,也不慌亂,先安排好壕溝營壘,頂著被曹操誤會的風險,完成後才去拜見曹操。


于禁是這麼解釋的:「現在敵人還在後面,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追上來,不先防備,用什麼來抵抗他們?況且曹公明智,他們誣告我又有什麼用。」曹操知曉後,十分高興地稱讚他:「在我都十分驚慌失措的時候,將軍能夠在混亂中整頓軍隊,討伐搶掠的行為,安營紮寨堅守陣地,有不可動搖的節操品行,即使是古代的名將,也不可能比將軍做的更好呀。」于禁如此功勛,得曹操如此美譽,比之張郃也是不遑多讓。


于禁投降成其一生污點,張郃投降卻能夠名利雙收?



張郃在歸屬於曹操之後,只有在西域討伐異族和晚年跟隨司馬懿抵禦諸葛亮的時候才大放光彩,就陳老師個人認為,于禁起於曹操弱小之時,張郃起於曹操強大之時,所以張郃的戰功甚至遠不及于禁。但曹丕繼位後,于禁屢受冷眼,逼得他慚愧悔恨,發病而亡。


其實,于禁和張郃的投降,說破天,不過一個「活」字。只不過,張郃投降的曹操,最終成就了一番霸業,因此,張郃為了「活」歸順曹操,人們會說他是識時務者為俊傑,良臣擇主而事;而于禁投降的關羽,大意失卻了荊州,命喪孫權之手,甚至頭顱歸於曹魏,身體葬於東吳,衣冠冢又在西蜀,如此令關羽羞愧的事情,再反過來看于禁,孫權收復荊州之後,于禁被放歸曹魏,這時候的于禁,該是會比關羽的羞愧有過之而無不及吧。


就像我之前看過韓國那部抗日電影《暗殺》中,李政宰所飾演的反派在臨死前說的那句話一樣:「我怎麼知道,會有解放的這一天啊。」于禁的心境,大概也是這樣,已經戎馬一生的他,只想著安度晚年,於是他選擇了投降關羽,心想著,關羽如此厲害,總不能連我的性命都保不住吧?可惜,于禁站錯了隊伍,關羽自食惡果,連累他也要受到屈辱。


于禁投降成其一生污點,張郃投降卻能夠名利雙收?



還有的是,和于禁一同出征的龐德,只不過降服曹操不久,就敢於和關羽死拼到底,誓死不降,這樣對比之下,資歷更老,跟隨曹操更久的于禁,便成了個貪生怕死之輩,以往再光輝的戰績,再忠誠的護衛,也只能換來曹操一句感嘆:「吾知于禁三十年,何意臨危處難,反不及龐德邪!」曹丕子承父命,認為曹操想要于禁死,於是,曹丕選擇了一個最乾淨的方法,讓于禁到鄴城去拜謁曹操的陵墓,預先使人在靈堂上畫上關羽戰勝,龐德憤怒不屈,于禁屈膝投降的情形。于禁看到之後,面紅耳赤,慚愧萬分,回到家中便病重,最終發病而亡。


這世上的東西本就都有兩面性,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罷了,只要你是最終的勝利者,你想讓這事情處在哪一面,他就能夠處在哪一面,投降於敵和擇主而事本就是相似的,因此,于禁的作為,無可厚非,我們沒有權利去批評他,因為,我們中的許多人,都沒有做到過於禁曾經的輝煌,也就沒有這個資格,去指責于禁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綠蘿常春 的精彩文章:

林則徐禁煙時靠一道芋泥在外國人面前為中國贏回面子
歷史上姜子牙無所不能其實是大忽悠,還你個真實的他
他是德軍戰神,竟被希特勒賜死,死後還獲得敵人讚美
楊秀清為何反對遷都,假託天父打洪秀全屁股?

TAG:綠蘿常春 |

您可能感興趣

為何同樣投降的張郃卻能夠名利雙收?
三國降將無數,為什麼容不得于禁投降?
被騙了這麼多年,二戰日本投降,並不是「無條件投降」,都是陰謀
一個不讓日本投降的國家,投降立即槍斃!
投個降咋這麼難呢?這位大將先後投降了四次,卻至死都沒能成功
投降30年,日本還有個軍人拒不投降,說:要投降須聽到一個聲音
三國降將無數,關羽,張遼都曾投降過,為什麼就不能原諒于禁呢?
日本收到一消息後,稱輕易投降太后悔,又收到一消息後,直呼:幸虧及早投降了
有時候迫不得已需要投降,在戰場上什麼情況下是允許投降的呢?
吳三桂為什麼寧願投降多爾袞,也不願投降李自成
日本投降後,一小兵堅持了30年不投降,最後一個投降的日本人!
大將收到敵方來信,打開一看空無內容,竟然只得投降,新王朝誕生
遭遇侵略,此國開戰4小時投降,成世界最快投降速度
日本接受投降是有條件的,美國不答應堅決不投降
二戰期,日本也不是無條件投降,有一個條件不答應不投降
一個不讓日本投降的國家,投降立即槍斃,天皇懼怕他們幾十年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關羽投降曹操是人生污點,為什麼還能被名垂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