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降將無數,為什麼容不得于禁投降?

三國降將無數,為什麼容不得于禁投降?

于禁是曹操早期得到的將領,也是排名第一的外姓將軍,位居五子良將(張遼、徐晃、樂進、張郃)之首。于禁能力突出,也最得曹操信任。


關東義軍討董卓時期,諸侯尚且看不上曹操,只有鮑信例外,于禁就是鮑信的部將。後來鮑信與黃巾軍作戰時身亡,于禁自然就成了曹操的部將。他隨曹操戰袁紹、平呂布,立下赫赫戰功。



三國降將無數,為什麼容不得于禁投降?


最讓人刮目相看的是宛城之戰。曹操讓張綉之嫂侍寢,張綉覺得受了奇恥大辱,遂夜攻曹操。這一事變中,曹操長子曹昂、猛將典韋、侄子曹安民殞命,曹軍人馬自相踐踏,形勢極其危險。向徐州撤軍途中,于禁的部隊秩序齊整,軍紀是最好的;夏侯惇的青州兵趁機劫掠,于禁下令剿殺以肅軍紀。青州兵心裡委屈,就向曹操告狀。


這時候,安卓于禁應該去曹操那裡 辯解,然而後面張綉軍隨時可能追至。于禁先整軍布防,嚴整有序,還說曹操是明智之人,自能理解他的做法,無需辯解。曹操大加讚賞說「雖古之名將,未之有也」!


于禁受寵到什麼程度呢?建安二十四年,于禁遷左將軍,假節鉞,成為曹操帳下唯一假節鉞的大將,後期享受此殊榮的只有曹休、曹真、司馬懿。


三國降將無數,為什麼容不得于禁投降?



于禁的人生谷底在假節鉞那年來臨。樊城告急,于禁帶七軍迎戰關羽,他屯兵樊城外圍,與樊城成掎角之勢,關羽一時無可奈何。然而接下來,一連數日暴雨如注,漢水暴漲,七軍駐地被洪水分割,在荊州水軍猛攻之下,兵將各自逃生。龐德力戰而死;于禁經過一番思想鬥爭決定投降。


于禁的投降,挽救了三萬曹軍性命,「虜禁等步騎三萬送江陵」。此後,荊州城破,于禁又成了孫權的俘虜,曹丕稱帝後,孫權向魏國稱臣,于禁回到魏國。有次去拜謁曹操陵墓,曹丕暗中命人畫關羽戰克、龐德憤怒、于禁降服的圖於陵墓旁,于禁心裡的最後一道防線崩塌,很快就死了。



三國降將無數,為什麼容不得于禁投降?


三國時期武將投降的事情很多,許多名將都有投降經歷,為何于禁的下場如此之慘呢?


首先,曹操沒有給於禁的投降行為定性。曹操聽說于禁投降,說了句:「吾知禁三十年,何意臨危處難,反不及龐德也!」一下子把于禁推向了反面。曹丕對於禁極度反感,即便如此表面上也客客氣氣,若曹操仍在,于禁斷不會如此之慘。曹丕時代,推翻了曹操的政治路線,從「唯才是舉」到九品中正制,對曹操那一套是不繼承的。


再者,與其他武將相比,于禁成了反面教材。參加樊城之戰的三方,蜀漢的關羽、曹魏的龐德,都丟了性命,于禁的投降行為便更受人不齒。于禁在東吳,遭到心直口快的虞翻數度侮辱。有一次孫權與于禁並馬而行,虞翻大聲呵斥說「你這個降虜也敢與主公並馬?」還有一次,孫權宴飲群臣,于禁聞樂而泣,虞翻再次斥責說他是博同情。這些行為,與龐德一對比,便高下立現。


第三,于禁是二度投降,而且投降後無立功。三國時,很多投降行為是傳為佳話的,但那些將領在投降後都有立功,新東家非常認可。而于禁投降之後便無任何用途,所以其投降便成了純粹的求生行為。

于禁死後,曹丕給他謚「厲侯「,這是個非常難聽的謚號。後世評于禁,認為兵敗關羽不為恥、救三萬軍也是對的,但自己應該自殺謝罪。于禁選擇了偷生,便遭天下唾棄。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國歷史 的精彩文章:

還在相信抗日神劇?來看看當時日本士兵的真正實力
中國抗日戰爭時期的手榴彈威力到底有多大?炸的了飛機嗎?
宋江手下好漢雖多,只有此五人號稱虎將!
張獻忠的沉船寶藏已證實,寶藏挖掘工作已開始進行中
世界五大惹不起的國家,美俄分列二三名,第一名舉雙手贊同

TAG:愛國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三國降將無數,關羽,張遼都曾投降過,為什麼就不能原諒于禁呢?
三國十大降將都有誰?雖然投降,卻名垂千古!
被騙了這麼多年,二戰日本投降,並不是「無條件投降」,都是陰謀
于禁投降成其一生污點,張郃投降卻能夠名利雙收?
中國歷史上最冤枉的漢奸,立不世之功,卻不得已投降
三國五大降將都有誰?雖投降,卻名垂千古!
三國中那麼多投降將領,為什麼他被黑得最慘?
魏延為什麼寧願被殺,也不投降魏國?
有時候迫不得已需要投降,在戰場上什麼情況下是允許投降的呢?
美軍自稱,那個國家都可以投降,此國寧可戰死不投降
三國演義中於禁為什麼要投降 于禁在最後又是怎麼死的
日本接受投降是有條件的,美國不答應堅決不投降
魏延為什麼寧願被冤殺,也不投降魏國?真相其實很簡單
二戰結束,日本投降,韓國非但不開心,卻數萬人為之自殺,為什麼
天生反骨的魏延投降了蜀國,為何寧願被殺也不投降更強大的魏國?
一大將一心要投降,連投四次都沒有成功,皇帝不耐煩了,弔死他
此國不接受日本投降,處死所有戰俘,仍然獲得各國尊重
為何拒降的將領有罪,投降的將領反而有功?
為什麼投降要舉白旗,而不是其他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