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揭秘李清照晚年悲慘境遇:改嫁後遭遇家暴

揭秘李清照晚年悲慘境遇:改嫁後遭遇家暴

李清照改嫁後不久,張汝舟就暴露了本來面目。他向李清照索要寶物,遭到斷然拒絕。張汝舟發現李清照還保存在手中的寶物並不像自己想像的那樣豐富,也頗為後悔。他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便對李清照橫加虐待,希望將李清照折磨致死再輕易拿到寶物。


橫亘在北宋和南宋之間的「靖康之變」改變了整個國家的命運,也改變了無數個人的命運。「靖康之變」發生後,難以計數的北方人背井離鄉,輾轉逃難到東南丘陵地帶。顛沛流離、風餐露宿的人群中就有日後被推崇為宋朝第一女詞人的李清照和她的丈夫、金石學家趙明誠。

揭秘李清照晚年悲慘境遇:改嫁後遭遇家暴


李清照的前半生是錦衣玉食、吟詩頌詞的安逸人生。她的許多閨房詩詞以感情細膩、辭藻清麗而聞名一時。這一方面得自家傳。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就是當時齊、 魯一帶知名學者,官至禮部員外郎。李清照自幼聰慧,在父親的培養熏陶之下,工詩詞,能文章,善畫墨竹,字也寫得非常好;另外一方面,美滿的愛情和家庭為李 清照的創作提供了優越的環境。建中元年(公元1101年),18歲的李清照嫁給了趙明誠。


婚後,夫妻恩愛,伉儷情深,一起致力於金石書畫的搜集和整理,共同見證了東京汴梁的繁華歲月。金兵入據中原,繁華頃刻破碎。李清照與趙明誠美好而寧靜的家庭生活也隨之破滅,開始了流寓南方的孤苦後半生。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49歲的趙明誠在流浪途中不幸病逝,只給46歲的李清照留下15車古籍文物和半部沒有完成的《金石錄》。之後李清照孤獨一身,顛沛流離於江浙皖贛一帶。她的悲苦心情很自然地表現在了當時的作品中。比如《聲聲慢》:

揭秘李清照晚年悲慘境遇:改嫁後遭遇家暴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侯,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忽寒忽暖的不適氣候,淡薄寡味的清酒,窗外呼嘯的秋風,似曾相識的北方過雁,滿地的黃花,庭院的梧桐和黃昏的細雨向我們描述了李清照清靜的日常生活。詞 中透露的愁情遠遠超過了她前半生詞中那種輕淡的春愁、離愁,絕非《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中的名句「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可以相比。年近半百的李清 照整日被孀居之苦、淪落之痛和經濟的窘迫所圍繞,掙扎在巨大的心理落差和理想與現實的殘酷對比之間。


家中沒有了當家的男人,麻煩事接 連 而來。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是著名的金石學家,家境殷實,生前收藏了很多古籍文物。他死後,李清照立志要保存丈夫遺物,並完成《金石錄》作為對丈夫最好的懷 念。但很快就有人盯上了這些財富。宋高宗寵信的御醫王繼先登門,提出用三百兩黃金來收買李清照保存的古籍文物。李清照沒有答應。後來,社會上又流傳起來李 清照「頒金通敵」的傳聞來。

原來有人指責李清照的作品中有對金國的讚頌之意,宣稱李清照通敵。當時金兵壓境,朝廷本身流離不定。李清照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攜帶古籍文物追趕朝廷,希望通過向朝廷獻寶既為自己洗刷罪名,也保住文物不致流散。

揭秘李清照晚年悲慘境遇:改嫁後遭遇家暴



李清照跨出越海,跟隨朝廷的蹤跡。公元1132年,南宋局勢略趨穩定。李清照決定將15車藏品中的絕大部分寄存到隨皇室逃難到洪州的弟弟、敕局刪定官李迒那裡。然而,當年年底,金兵攻陷了洪州,藏品化為灰燼。


再次受到沉重打擊的李清照帶著隨身的最後一點藏品輾轉到了紹興,決定在紹興住下來。她租賃了一位鍾姓的讀書人的房子,把所剩的幾箱書畫古玩置於卧榻之 下,閑時開箱把玩。不料,一天夜裡,竊賊挖牆而入,113盜走了其中的五個箱子。李清照傷心欲絕,為了重獲藏品,不得不公開懸賞尋物。

沒幾天,那鍾姓房東拿著十八軸畫卷領賞來了。原來這一切都是姓鐘的讀書人主導的。他變賣了多數藏品,拿著剩下的畫捲來領賞。李清照雖然知道真相,但自己是流落異鄉的寡婦,無力抗爭,只好花錢贖回畫卷。為此,李清照還大病一場。


在李清照最為無助、最為愁苦的時間裡,一個自稱是趙明誠同學、時任右承奉郎監諸軍審計司張汝舟來拜訪李清照了。張汝舟對李清照噓寒問暖,關懷備至。李清 照孤身一人飄零異鄉,也希望為自己的晚年尋找一個穩定的依靠,於是就被媒人「如簧之說」和「似錦之言」所打動,決定改嫁張汝舟。


李清照改嫁釀成了更大的人生悲劇。原來張汝舟的出現是一場精心安排的陰謀。那個御醫王繼先廉價收買藏品不成,賊心不死,便串通張汝舟,要他去娶李清照, 名正言順地得到趙明誠遺留下來的古玩書畫以及其他珍寶。那麼張汝舟為什麼同意幫助王繼先呢?因為張汝舟之前虛報軍員、侵吞軍餉軍糧,被王繼先抓住了把柄。 王繼先答應得到藏品寶物後,幫助張汝州打通關節,消除罪行。所以張汝舟欺騙李清照,上演了求婚的醜劇。

揭秘李清照晚年悲慘境遇:改嫁後遭遇家暴


婚後不久,張汝舟就暴露了本來面目。他向李清照索要寶物,遭到斷然拒絕。張汝舟發現李清照還保存在手中的寶物並不像自己想像的那樣豐富,也頗為後悔。他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便對李清照橫加虐待,希望將李清照折磨致死再輕易拿到寶物。李清照認清了張汝舟的醜惡面目,決定與他離異。


當時 李 清照與張汝舟結婚僅有三個月,為了順利離婚,李清照同時檢舉張汝舟「妄增舉數入官」的違法行為。按照宋代《刑統》規定,妻告夫,雖屬實,亦應徒刑兩年。李 清照為了早日擺脫噩夢,寧願坐牢,也堅持去朝廷告發了張汝州。結果張汝舟與李清照離婚成功。張汝舟被免職,貶為柳州編管;李清照被收監關押。


李清照改嫁和迅速離婚事件迅速成為南宋朝野的頭號新聞,幾乎傳遍街頭巷尾。趙明誠的姻親、翰林學士兼兵部侍郎綦崇禮非常同情李清照的命運,仗義執言,毅 然覲見宋高宗,代李清照陳述了冤屈。在最高層的直接干預下,李清照入獄九天後,即被無罪釋放。李清照出獄後,特意寫了一篇《上內翰綦公啟》,向他表示感 謝。


李清照的晚年生活怎麼樣呢?因為缺乏資料記載,我們很難清楚地整理出她的生活軌跡。我們 只 知道李清照晚年寫了《打馬圖經》及自序,還曾攜米芾墨跡拜訪米芾的兒子米友仁求題跋。據說李清照還完成了趙明誠未盡的著作《金石錄》,呈送給了朝廷。同 時,李清照沒有停止詞的創作,在逆境中寫出了許多作品。比如《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 擬泛輕舟。

揭秘李清照晚年悲慘境遇:改嫁後遭遇家暴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這首《武陵春》寫作於紹興四年(公元1134年)李清照避難金華期間。當時李清照的金石文物散失殆盡,孑然一身,而 長江北岸金軍正聯合偽政權齊軍再次南侵。漂泊流寓的李清照歷盡崎嶇坎坷,發出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嘆。她有意泛舟雙溪,舒緩一下情緒,但總放不下那江 水也載不動的愁苦。可見,李清照的最後歲月是極為悲苦的。


可能有許多人對我書寫的李清照的後半生表示反對。因為有關「李清照晚年改 嫁」 事件是一個歷史懸案,並沒有一致的看法。有關李清照「改嫁」說與「辯誣」說的分歧一直存在。認定李清照改嫁的人主要以《上內翰綦公啟》和《建炎以來系年要 錄》的記載為根據,認為趙明誠去世後,李清照孤苦伶仃,顛沛流離,為了晚年有所依靠改嫁過張汝舟。


反對的一派則從否定兩這個作品的真 實 性上入手,認為李清照沒有改嫁。他們的論點主要有:第一,《上內翰纂公啟》是李清照去世多年後才在市面上出現的,摘錄在趙彥衛的《雲麓漫鈔》中。但是《雲 麓漫鈔》這本書是無所不包、上自天文地理、下到民間故事的筆記類著作,真實性很讓人懷疑。而據《上內翰綦公啟》所述的內容、情節分析,很難判定它是李清照 所為,至少不完全是李清照的行為。第二,《建炎以來系年要錄》是距離李清照死後近半個世紀的李心傳的作品。


《要錄》的確記載了張汝舟的違法行為,但只是說張汝舟的妻子李氏因檢舉丈夫而入官定罪。後人認定這個「李氏」就是李清照是因為文中的一個注釋「李氏,格 非女,能為歌辭,自號易安居士。」反對者認為這裡的「李氏」只是與李清照同姓的人,而注釋不符合行文規範,是攻擊李清照的人後加的。李心傳在寫書的時候沒 有辨別真偽,照搬了原材料。這樣看起來,正反雙方的說法都有所道理。

揭秘李清照晚年悲慘境遇:改嫁後遭遇家暴



我為什麼認定李清照有過改嫁的歷史呢?因為宋代對李清照改嫁張汝舟一事並沒有人提出疑問。對李清照改嫁史實的質疑聲音是明清時期提出的。明清兩代文人一 再否定李清照改嫁。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這和當時的社會觀念有關。《宋史》中治平、熙寧年間都有許多詔許宗女改嫁的記載,可見改嫁在宋代是被社會接 受的。


因此宋人對李清照改嫁一事也沒有人提出懷疑,大家更多的是糾結於李清照改嫁和迅速離婚的緣由和細節。而到了明朝以後,婦女守節 成 為社會普遍觀念,社會對婦女婚姻的控制也越來越緊。因此,當時的人更多的是從明清朝的社會觀念出發,去考證,甚至是要求宋朝的李清照了。站在李清照的時代 和她孤苦無助的立場上去考察,李清照晚年改嫁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當然,「改嫁」說與「辯誣」說的爭論肯定還會繼續下去。李清照到底有 沒 有改嫁,還將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不管李清照改嫁成為定論也好,還是筆墨官司一直打下去也好,這都絲毫不會有損於李清照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和聲 譽。我們從李清照晚年的風波中可以看出,正是時代的苦難與個人命運的不幸讓一個北宋時期的閨房詞人衝破了花間閨怨詞的樊籬,在逆境中寫出了絕大多數代表 作,成為宋朝第一女詞人。


李清照緣何被批為荒淫放肆:曾經以身體寫作


晚來一陣風兼雨,洗盡炎光。理罷笙簧,卻對菱花淡淡妝。絳綃縷薄冰肌瑩,雪膩酥香。笑語檀郎:「今夜紗廚枕簟涼」。(《醜奴兒》)


這首詞絕了。這首詞連羞答答的掩飾都剝掉了,變成明目張胆的挑逗了。

揭秘李清照晚年悲慘境遇:改嫁後遭遇家暴



首先時間上就更加曖昧了:是颳了風下過雨之後的夜晚。而且呢,還是夏天的夜晚,因為「洗盡炎光」啊,也就是說,晚上這場風雨,把白天的炎熱都洗刷乾淨了,是夏天裡一個難得的涼快的夜晚啊。


詞一開始,就交代了時間和天氣,在這樣的時間和天氣里,一看就知道有故事要發生吧?


果然,在這美妙的、涼快的夏夜,我們的女主人公款款出場了--理罷笙簧。李清照是大家閨秀,出身於書香門第,琴棋書畫是無所不通。


琴畫畫都是她的業餘愛好,雖說是業餘愛好,可都趕得上專業水平啊。


琴彈給誰聽呢?我們說知音知音,琴是彈給懂琴的人聽,對牛彈琴的事傻瓜才會幹哪。


這聽琴的人是誰,詞裡面沒有直接說。她沒說不要緊,我們可以推斷,從哪裡推斷?--「檀郎」。


檀郎本來是指晉代一位名叫潘岳的美男子,後來詩詞當中往往就用「檀郎」來泛指美男子了,女子也常常用「檀郎」來作為對愛人的昵稱。

揭秘李清照晚年悲慘境遇:改嫁後遭遇家暴



所以「檀郎」就有了兩層意思,一層相當於我們今天說的「帥哥」,一層相當於我們說「親愛的」。對李清照來說,她的「親愛的」「帥哥」,當然就是丈夫趙明誠了。


「理罷笙簧」,就是說:奏完了一曲動聽的歌兒。要注意了,這古代的詩詞裡面,處處都是陷阱--表面上只是說彈琴,可實際上,彈琴絕對不僅僅是自娛自樂,她總得有聽琴的人,這聽琴的人當然就是她親愛的「檀郎」了。


彈琴聽琴又意味著什麼呢?我們知道,古代有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漢代才子司馬相如用琴聲挑逗美女卓文君,卓文君怦然心動,義無返顧地與父母斷絕關係,跟著窮光蛋司馬相如私奔了,這就是所謂的「鳳求凰」的來歷。


可見古人彈琴,在同性,是為了尋覓知音;在異性,可就是為了求愛了。


如果說「理罷笙簧」還只是求愛的暗示,趙明誠這榆木疙瘩聽了半天琴,腦子還沒開竅,那麼,我們的女主人公可就要採取進一步的措施了:「卻對菱花淡淡妝」。


菱花,就是鏡子,古代銅鏡後面往往都鑄上菱花的圖案,所以詩詞里就用菱花來代替鏡子了。


見丈夫沒從琴聲里聽出「凰求鳳」的暗示來,李清照就只好對著菱花鏡子,開始細細描眉,輕輕點唇了。上一點薄薄的晚妝,向丈夫嫵媚一笑,那意思,再明顯不過了。

揭秘李清照晚年悲慘境遇:改嫁後遭遇家暴



這裡順便得交代一句,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那可是宋朝鼎鼎有名的考古學家。這考古學家,學問自然是沒得說,可就是不解風情。


雖說娶了這麼個嬌滴滴的才女妻子,夫妻恩愛,可再恩愛的夫妻保不準也有「七年之癢」啊。什麼是七年之癢?據說有一種劇毒的植物常春藤,被它毒到了以後每7年會痛癢一次。


後來美國人用這個名字拍了部電影,由好萊塢的性感女星瑪麗蓮·夢露擔任主角,把婚姻的「七年之癢」演繹到了極致。


這趙明誠本來就是個不解風情的主兒,再加上「七年之癢」可能導致的審美疲勞,對李清照再明顯不過的暗示居然還是無動於衷。說不定,在考古學家丈夫的眼裡,絕色美女的老婆看久了,也還不如幾百年前的一個破銅罐子可愛呢。


要換了別的妻子,為了維護自己的淑女形象,說不定就此罷休了。可李清照不是一般的女人,要不人家怎麼罵她「不知羞恥」、「荒淫放肆」呢?


當然了,「美女作家」嘛,本來美女就夠招眼的了,再冠上個「作家」之名,而且還是以「身體寫作」的美女作家,不挨罵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事。看看下面這幾句,就知道那時候的人罵得也不是無中生有。

揭秘李清照晚年悲慘境遇:改嫁後遭遇家暴



「絳綃縷薄冰肌瑩,雪膩酥香」--洗了澡,化了妝還不夠,還要穿上件粉紅色的透明睡衣,雪白的肌膚若隱若現,一陣一陣的幽香散發出來,然後,脈脈含情、溫言軟語地對趙明誠說:「老公,今晚的竹席應該很涼快哦!」


這無異於一封「遺情書」啊,石破天驚!當時那個叫王灼的就說了:哎呀呀,這種不知羞恥的話居然也敢寫出來,從古至今的大家閨秀,有文採的又不止她李清照一個人,就沒見過這樣大膽放肆的!


這話又說回來了,要按現在的眼光,公平地說,李清照這種明目張胆的挑逗實在算不上有傷風化,人家夫妻間談談情,說說愛,正常得很,礙著誰了?


錯就錯在李清照不該生活在那個年代,那個年代,就是看不得人家夫妻恩愛。結婚不是為了愛情,那是為了傳宗接代,主要任務完不成,還好意思情啊愛啊的?


要說,李清照還算幸運的,只不過挨挨罵而已,還不至於影響夫妻感情,洒脫點也就隨他罵去,大不了回他一句: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唄。


可宋代還真有夫妻恩愛被人看不慣,硬被拆散了的事情,也算得是一大奇聞。那這對倒霉夫妻是誰呢?就是跟李清照同時的陸遊和唐琬。


本來這也是一對郎才女貌,你恩我愛的模範夫妻,可偏偏婆婆看不慣了:哦,你們小倆口甜甜蜜蜜,恩恩愛愛了,我還等著抱孫子呢,不能光打雷不下雨啊!沒啥好說的:離婚!

揭秘李清照晚年悲慘境遇:改嫁後遭遇家暴



陸遊號稱「放翁」,多洒脫多豪放的一個人啊,卻也是個沒有原則的孝子:一邊是如膠似漆的妻子,一邊是威嚴的老母親,難做人哪。


陸遊沒辦法,這邊捨不得妻子,那邊又得罪不起母親,只好偷偷地買了幢別墅,把唐琬藏了起來。可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沒藏多久,不知道是誰嚼舌頭,把這事偷偷告訴了他母親。


母親這個氣啊,拄著拐杖就要去興師問罪,幸虧陸遊先得了消息,讓唐琬先逃走了,才避免了一場一觸即發的「肉搏戰」。


「戰爭」雖然沒打起來,老婆是肯定保不住了。就這樣,堂堂正正一「放翁」,居然老老實實把才貌雙全、相濡以沫的妻子給休了。


揭秘:再婚後的李清照為何又離婚?


在這個離婚率高居不的年代,離婚對於我們來說已經見慣不怪了。但是在尚處於封建社會的宋朝,離婚就顯得有些另類了。然而,即使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女詞人李清照還是選擇了與自己的再婚丈夫張汝舟離婚,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揭秘李清照晚年悲慘境遇:改嫁後遭遇家暴



在宋朝所有的離婚案例中,最著名的有兩例,一例是李清照與其再婚丈夫張汝舟,另一例則是後來的陸遊與唐婉。不過這兩例離婚案件又有所不同,陸遊與唐婉的 分開純屬迫不得已,若不是陸母的強勢干預,相信他們會一直白頭到老,而李清照與張汝舟之間,是李清照提出要離婚的,這是為什麼呢?


眾所周知,李清照的前夫是趙明誠,兩人自從結婚後就恩愛纏綿,琴瑟相和,一直被後世傳為佳話。


李清照18歲時與太學生丞相趙挺之子趙明誠結為連理。婚後,兩人志趣相投,感情融洽,時常互相切磋詩詞文章,共同研究和收集鐘鼎碑石。在經濟條件允許的 情況下,夫妻兩人經常為了搜集名人書畫和古董漆器而「食去重肉,衣去重彩,首無明珠翡翠之飾,室無塗金刺繡之具。」每個月的初一和十五,夫妻兩人還會相伴 去都城開封的相國寺一帶的集市上去尋訪金石書畫,只要看中了,便傾囊購下。在兩人的合力經營下,他們的書齋「歸來堂」,單是鐘鼎碑碣之文書就達到了兩千多 卷。


後來趙明誠編纂《金石錄》的時候,李清照又給予他全力支持,憑藉其廣博的古董知識和出眾的記憶力,每當丈夫遇到問題時,李清照總能幫其解決。夫妻倆如此夫唱婦隨,相處和諧,彼此之間的感情也越來越深。


也許越是美好的開始,往往越會有著悲慘的結局,1129年,趙明誠死於湖州,一段將近三十年的美滿姻緣就此落幕。


丈夫趙明誠的死給李清照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在加上當時的北宋剛剛滅亡,戰亂不斷,李清照行無定所,身心憔悴,不久又嫁給了一個叫張汝舟的人。


古代女子對貞潔看得極為重要,即使丈夫去世,也會為了守貞而不再改嫁,向來心性高潔的李清照怎麼會選擇改嫁呢?關於這個,史說不一,不過最主要的原因可 能是身處亂世,而李清照身邊又帶有之前收集的金石古董,因此愈覺得一個人生活的艱辛,在加上丈夫趙明誠的《金石錄》尚未完成,李清照希望自己能代替他去完 成,於是在權衡再三之後,她選擇了對她仰慕已久的張汝舟。

揭秘李清照晚年悲慘境遇:改嫁後遭遇家暴



李清照剛剛接觸張汝舟的時候,覺得此人也是個彬彬有禮的君子。結婚後的一段時間裡,張對她也是照顧周到,不過,張汝舟對李清照不同於趙明誠,他看中的實 際上是李清照身邊所攜帶的文物,在李清照並不願意將這些東西與他共享時,張汝舟很快就露出原形。李清照在亂世之中始終攜帶這些沉重的文物,自然將其與自己 的生命等同,斷不肯輕易失去。但是張汝舟認為:你既嫁我,連你的人都是我的,你所擁有的東西當然也就是我的了。雙方立場的不同導致了他們在文物支配權上鬧 矛盾,彼此間的裂縫也越來越大,最終同床異夢。


張汝舟在發現自己並不能完全讓李清照屈服後,開始惱羞成怒,最後完全顧不上文人所應該 具 備的風度,對李清照拳腳相加,大打出手。李清照是視人格比生命更珍貴女子,自然無法忍受張汝舟如此這般的對待,便下定決心要與張分手。但是在封建社會,女 人要離婚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無奈之中,李清照走上了一條絕路:告發張汝舟的欺君之罪,而她自己也因此招致了牢獄之災。


原來,張汝舟科舉考試是通過作弊過關的,在娶了李清照後,張一時得意,就將這件事拿來誇耀。李清照在找不到其他更好辦法的時候,只好選擇走這條對自己也 沒有好處的路。依照當時的法律,女人告丈夫,無論是對是錯,都要坐牢兩年。李清照是一個對感情生活要求極高的人,絕不肯湊合,因此她寧願與張汝舟鬧得魚死 網破也不肯受精神的奴役。她在給友人的信中說:「猥以桑榆之晚景,配茲駔儈之下材。」

揭秘李清照晚年悲慘境遇:改嫁後遭遇家暴



官司結果出來後,張汝舟被發配到柳州,而李清照依照法律也要坐牢兩年。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可能是李清照的名聲太大,此事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再加上自己家人和趙明誠家族的幫忙,李清照只坐了九天牢便被釋放了,但這件事對她的打擊也相當嚴重。


出獄後,出獄後,李清照立即給營救她的親戚寫信,除了表達感激之情,其中也不乏擔心自己名譽的句子:「清照敢不省過知慚,們心識愧。責全責智,已難逃萬 世之譏;敗德敗名,何以見中朝之士」;「雖南山之竹,豈能窮多口之談?惟智者之言,可以止無根之謗」。在如此沉重的名譽負荷下,女詞人悄悄地進入了老年。 由此我們可以更深入地懂得她寫於晚年的代表作如《聲聲慢》了,也更理解發出「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的感慨時的李清照,在心理上背負著多麼沉重的包 袱。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中國軍隊在酒泉某地神秘消失驚人內幕曝光
解密世界各國那些令人膽顫的千年詛咒懸謎
立陶宛最血腥的屠猶暴行 被亂棍打死並灌水爆腸
三國時期的五虎上將關羽原本姓馮?
古代的宮女是怎樣在皇帝身邊求生存的

TAG:愛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李清照?晚年的悲慘境遇:改嫁他人後遭遇家暴
女詞人李清照晚年悲慘境遇:改嫁後遭遇家暴
改嫁後丈夫卻圖謀不軌,遭遇家暴,李清照晚年的悲慘境遇!
情深不壽:夜場小姐從良後的悲慘境遇
二戰後戰爭孤兒的悲慘境遇——從他們的眼中你看到了什麼?
持誦佩戴楞嚴咒,徹底改變了我悲慘的境遇!
斯大林保鏢回憶:領袖拿他們擋子彈,退役後境遇悲慘選擇自殺
明代宮女悲慘境遇:被虐待是如常便飯
蜀國投降後,那些名將過的還好嗎?境遇很悲慘!
棕熊被困鐵籠30年,境遇凄慘,幸虧遇到這些天使
火影忍者,鹿丸真傳透露大戰倆年後各人境遇,佐井最為悲催卻不自知
「晚清八大名臣」死後境遇坎坷,墓園全部被毀,有人甚至被曝屍!
罕見的戰爭彩色照,美軍稱這場戰爭為地獄,看看一線士兵悲慘境遇
火影忍者,鹿丸真傳透露倆年後各人境遇,佐井悲催卻不自知
日常境遇丨诗脸谱:陶春
美國女囚的監獄風雲,枷鎖下的悲慘境遇
中國美女大學生哭訴嫁給日本丈夫的悲慘境遇
爐石傳說天梯環境周報:古爾丹從未感受過這樣的境遇······
古代女犯的悲慘境遇:竟被木棍捅下體,內幕相當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