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七夕節,說說牛郎與織女的故事

七夕節,說說牛郎與織女的故事

七夕節,說說牛郎與織女的故事



農曆的七月初七是七夕節,相傳為牛郎織女每年相會的日期,也就是現在所說的中國的情人節。

不過,七夕節並不僅僅是情人節,甚至可以說與愛情的關係並不大。七夕節又名乞巧節,源於漢代,是古代婦女乞求智慧的節日。

七夕節,說說牛郎與織女的故事



(喜蛛應巧)

這一天,婦女們穿針乞巧,祈禱幸福,甚至還有拜魁星、曬書晒衣、各種玩耍活動等項目,而拜織女只是其中的一項,這是少女們才會進行的祈禱愛情的項目。


七夕節與牛郎織女的民間傳說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不過一開始牛郎織女並不是夫妻關係,促成他們成為夫妻的媒人是中國勞動人民的善良願望和文人騷客們的豐富想像。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故事是一個漫長的演繹過程。


牽牛星和織女星在《詩經.小雅.大東》中還僅僅是星宿的名稱:「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


東漢時期,《古詩十九首》之十《迢迢牽牛星》中,牽年與織女變成了一對苦情戀人關係。


迢迢牽牛星

迢迢牽牛星, 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 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 涕泣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 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 脈脈不得語。

乞巧節也正是起源於漢代。那時織女還僅僅是善織的仙女,是當時婦女們崇拜與學習的對象。《西京雜記》中記載說:「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這也是關於七夕乞巧最早的文獻記載。


漢末的曹植在《洛神賦》中有一句:「嘆匏瓜之無匹,詠牽牛之獨處」,南北朝時期梁代蕭統在其《文選》給這段話注釋說:「牽牛為夫、織女為婦,織女牽牛之星各處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會。」,至此牽牛與織女在文獻中正式確立了夫妻關係。


不過此時二人還是正常的夫妻關係,只不過是屬於異地戀,每年只能相會一次而已。牽牛與織女的愛情故事成為悲情故事,則是後來的事情。

七夕節,說說牛郎與織女的故事


(拜織女)


隋代杜公瞻在他的《荊楚歲時記》中一段記載為牽牛織女一年一相會提供了原由:「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織杼勞役,織成雲錦天衣。天帝哀其獨處,許配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衽。天帝怒,責令歸河東,唯每年七月七日夜一會。」


牽牛與織女的愛情因為織女婚後不認真工作,受到天帝懲罰,才每年七月七日一相會。


隨後民間傳說和戲曲故事把牽牛與織女的愛情故事漸漸演繹成了被封建家長阻攔的愛情悲劇:牽牛被貶下凡,變成牛郎。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與下凡的織女結為夫妻。後被王母娘娘發現,將織女強行帶回天庭。牛郎帶著一雙兒女前去阻攔,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發簪,在織女後面一划,形成一道天河,把這一對恩愛夫妻隔開了。他們天天隔河痴望啼泣,感動了王母娘娘,於是允許他們每年七月七日相會一次。相會時,由喜鵲為他們架橋。

七夕節,說說牛郎與織女的故事



至此牛郎織女的愛情悲劇正式成形。不過在文人墨客的筆下這則悲劇同樣被賦於了美麗的色彩,尤其是秦觀的《鵲橋仙》,那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感動了多少痴男怨女。


鵲橋仙.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七夕乞巧節也由乞巧、玩樂漸漸加入了愛情因素。


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搜狐新聞 的精彩文章:

早餐養身三片醋泡姜
孩子為何總是生病,做父母的都應該知道這些
秋季寶寶上火吃什麼好
《東京夢華》憶盛世 夜遊御河念宋韻
女明星變態減肥方法看看誰最狠 瘦身私照很給力

TAG:搜狐新聞 |

您可能感興趣

七夕與牛郎織女 關於七夕節牛郎織女的傳說
閑話:「七夕節」和「牛郎織女」都是傳說
七夕,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故事
你不知道的七夕故事版本:織女婚後變心 牛郎是渣男
七夕是不是牛郎和織女在一起的日子?
七夕請不到假,牛郎織女的對話
被玩壞的中國情人節,七夕節真名乞巧節,農曆七月七的傳統節日,牛郎織女的傳說
牛郎織女的故事是如何演變的?
當牛郎織女的七夕節遇到唐明皇楊貴妃的七夕節,你破費了
七夕之牛郎織女
七夕節的由來,七夕情人節牛郎和織女鵲橋相會!你呢?找到另一半沒?
今日七夕:與她or他共敘牛郎織女的傳說
七夕:牛郎織女相會的動人故事
七夕,一起尋找牛郎織女
七夕節除了牛郎織女,還有這些習俗你知道?
這才是牛郎織女背後的故事
《牛郎織女》的故事你真的懂嗎
七月七是牛郎和織女相聚的日子,你到葡萄樹下邊聽牛郎和織女說情話了沒
七夕節牛郎和織女失約的七個理由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