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七夕節的由來,七夕情人節牛郎和織女鵲橋相會!你呢?找到另一半沒?

七夕節的由來,七夕情人節牛郎和織女鵲橋相會!你呢?找到另一半沒?

七夕最早的淵源應該在春秋戰國時期,《詩經?大東》中開始有牛郎織女故事的介紹,詩中寫道:「跤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牽牛,不認服箱。」

傳說楚懷王初置七夕,而真正將七夕視為節日並定為七月初七的是漢代。漢代的《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描寫的就是牛郎織女的故事:「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張,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這首古詩是《詩經?大東》的擴展,它用優雅的詩化語言與豐富的藝術想像力,講述了一個凄美而動人的故事。

晉人葛洪整理的《西京雜記》首先記述了漢代宮廷七夕節俗情形。漢宮「至七月七日,臨百子池,作于闐樂,樂畢,以五色縷相羈,請為相連愛。」。又曰:「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俱以習之。」。由此可知,男女好合、乞巧等習俗已開始出現在七夕節俗中。

晉人周處《風土記》為我們描述了當時民間七夕節俗的生動場景:「七月七日,其夜洒掃於庭,露施几筵,設酒脯時果,散香粉於河鼓、織女,言此二星神當會。守夜者咸懷私願,或雲見天漢中有奕奕正白氣,有耀五色,以此為征應。見者便拜,而願乞富乞壽,無子乞子,唯得乞一,不得兼求。」七月七日成為欣賞天庭歡會、乞求人間幸福的良宵。

其後,《荊楚歲時記》記述了南朝婦女七夕穿針乞巧等習俗:「七夕,婦人結綵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鍍石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

漢魏以後,七夕已經成為我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至今已經2000年。

又逢七夕,牛郎織女也該鵲橋相會了。但是,為什麼兩人一年只相會一天?而這一天為什麼又偏偏在七夕?

鵲橋相會

1.為何只相會一天?

先考傳說

關於牛郎織女的傳說,有好幾個版本。總的來說有四種類型:

第一種類型:牛郎織女婚後疏懶不幹活,被罰只能在七夕相會

第二種類型:牛郎織女的傳說與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傳說結合(梁祝死後,升上天,變為牛郎和織女星)。

第三種類型:牛郎織女傳說與女巫故事結合(如被西王母一怒之下,拔下金釵,划出了一條銀河,牛郎織女,分隔兩邊)。

第四種類型:織女後來嫌棄牛郎,拋夫棄子,自己返回天上了(這才是真實的吧……)

最廣為流傳的是第三種類型。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夫妻雙雙把家還」的「天仙配」。

西王母本意是讓牛郎織女永世不得相見。結果織女「泣涕零如雨」,牛郎帶著一雙兒女,日日夜夜守候在河邊,感動了無情無義的西王母,才得以有機會一年相見一次。

再考現實

牛郎織女的傳說,蘊含了古人的基本生活圖景:耕田、織布、交媾。

男耕田,女織布,一起繁衍後代,為何不能長相廝守呢?

單從愛情悲歌的文學效果來解釋,恐怕顯得有些單薄。

如果把牛郎織女的故事,放在人類婚姻史的宏觀背景來看,這背後或許暗藏著一段早已被遺忘的集體記憶。

人類的婚姻史,大抵經歷了這幾個階段:雜亂性交時期、群婚(血緣群婚、族外群婚)、對偶婚、一夫一妻制。

我們知道,在瀘沽湖附近的摩梭人,現今尚處於原始母系社會,至今還保留著走婚的習俗。在瀘沽湖畔的摩梭人流傳著這樣的傳說:他們的先妣神與周圍眾多的男山神結交情侶,過著無拘無束的性生活。他們把這些男山神叫做先妣的「阿注」。

像這樣的風俗,同樣普遍存在華夏諸族,只是年代久遠,不容易考證。

關於我們華夏始祖的傳說,都是所謂的「感天而生」。如相傳軒轅黃帝的母親叫附寶。傳說有一天晚上,附寶見一道電光環繞著北斗樞星。隨即,那顆樞星就掉落了下來,附寶由此感應而孕。

傳說歸傳說,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時代,男人和女人的關係,並不是夫妻關係,應該是「阿注」關係。

偶然結合,然後相忘於江湖

由此可以推論,牛郎織女傳說的第一個內核:華夏遠古時代的先妣與先祖,並非穩定的夫妻關係,只是「阿注」而已,因此他們不會終生「同寢」,只會偶爾相見。

隨著婚文明的發展,婚姻制度也越來越嚴苛,不再像以前那樣自由自在。但是,追求自由性生活是人的天性。為了解決這一尖銳的矛盾,原始氏族逐步形成了一些特殊的禮俗,一方面給「高壓鍋」裝上一個「減壓閥」,另一方面也維持社會、家庭的穩定。這些禮俗包括:

1「婦貞而女淫」。意思就是,在嫁為人婦之前,可以廣交「阿注」,結婚以後,就要守貞節,專一,不能再自由交往。未婚男性也是的。

2允許已婚男女一年一度「放牛出欄」,在特定的時間,可以自由相會。一旦特定的時間一過,已婚男女必須結束狂歡,各回各家。

在宋玉《高唐》《神女》二賦中,都提到,楚王游雲夢澤時,夢裡遇見神女「薦枕席」,一番雲雨之後,神女便告別而去。

從這裡可以推論,牛郎織女傳說的第二個內核:已婚男女在一年一度的特定時間,可以效仿先祖,縱情野合,時間一過,便要回歸原處。

牛郎織女,一年一度一相逢的橋段,或許正是人類婚姻史上特殊時期的殘餘記憶。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2.為何是七夕?

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

那麼一年中有365天,牛郎織女相逢的日子,為何偏偏是七夕呢?

其一,夜觀天象,七月的夜空,最顯眼的便是牛郎和織女星

據天文學者推算,《夏小正》時代七月份的黃昏,織女星恰恰升到了一年當中最高點。也就是說,這個時候,這顆明亮而皎潔的織女星,正在人們抬頭可見的頭頂上。

在織女星的東方偏南一點的地方,也就是「河漢清且淺」的東岸,就是牽牛星。牽牛和織女分居銀河兩岸,到了初秋的夜晚,由於銀河正好轉到正南北的方向,直直地穿越透頂的夜空。這個時候,分居河兩岸的牽牛和織女正好一東一西,遙遙相望。「盈盈一水間, 脈脈不得語」的意象,應該就是從這種天象演繹而來的。

再有,《七月》里有云: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如我床下。

意思是,七月的時候,還可以在野外玩耍,到了八月就要到屋檐下了,九月就要在家門戶裡面了……因為天氣變涼了。

七月流火,天氣剛剛轉涼的時候,正是織布儲備過冬衣物的最佳時節。人們白天織布,夜晚仰望星空,一代一代,述說著牛郎和織女的故事。

其二,七月七日,是個神奇的日子

從時節和天象來看,只能說明為什麼是七月,要想進一步說明為什麼是在七月七日這天,還要結合古人對時間所懷有的神秘觀念。

「七」是一個神聖的數字:

數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盛於七,處於九。

在中國古代,尤其是秦漢及其以上,凡像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之類的重日,多被認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同的日子。

漢武帝與西王母是在七夕這天相會了。《漢武故事》載:

西王母七夕降武帝闕庭。

此外,天上神仙也是在七夕這天聚會。據吳均《續齊諧記》載:

七月七日,織女渡河,諸仙悉還宮。

這些傳說似乎都將七夕與相會聯繫在一起。對時間的崇拜,也就延伸到對生命的崇拜之上。

《西京雜記》:「戚夫人……七月七日臨百子池作于闐樂」。戚夫人是劉邦的妃子,據說七月七日宮中過節時,要到百子池,作于闐這個地方的音樂,並用五色絲縷系在一起,這叫「相連愛」。這似乎已經有點情人節的味道了。「臨於百子池」,也帶有求子的意願。

由此可見,七夕在古時,乞巧乞愛的同時,也是乞子的吉時,並且七夕出生的人最為尊貴。據載,漢武帝劉徹就是出生在七月七日這天。這或許也是兩漢時期,七夕節流行的一個原因吧。

牛郎織女的故事,遇上日益流行的七夕節乞愛相會的風俗,久而久之,代代相傳。這個故事,便由最初的兩顆星相戀,到人神相戀,再加上「夫妻雙雙把家還」,以及一年一度來相會的情節,慢慢變得更加完美了。

直到後來,一提到女郎織女的傳說,便想到七夕節這天的相會,反倒會覺得七夕這天,就是因牛郎織女相會,才衍生出來的節日。

3.當傳說遇到七夕

人們通常把七夕佳節和牛郎織女的傳說故事聯繫起來,認為為了紀念牛郎織女的故事,才把七夕作為節日。實際上,從文字記載來看,七夕節要早於牛郎織女傳說數百年。

關於牛郎織女傳說的典籍記載,最早可見於《詩經·小雅·大東》:

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

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

其二為《詩經·周南·漢廣》: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神女,不可求思。

這些記錄只是牛郎織女傳說的雛形,當時的牛郎織女還只是兩顆帶有農耕文明(牽牛星)和家庭手工業文明(織女星)的星星,相互之間並沒有什麼聯繫。

後來的《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牛郎織女才開始有了隔河相望的故事情節。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而這僅僅是將牛郎織女二星擬人化,隱約有兩星相戀的韻味,但卻還沒有具體情節,諸如七夕鵲橋相會等。

到了東漢時期,才開始有了鵲橋相會的橋段,據東漢應劭的《風俗通》記載:

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

至此,牛郎織女的故事已經基本具完整了,不過,還沒有看出牛郎跟織女的關係。是夫妻?還是情人?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這個故事就更加完美了。當時的《荊楚歲時記》里有這麼一段:

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織杼役,織成雲錦天衣。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紉。天帝怒,責令歸河東。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會。

把織女說成是天帝織女,天帝看她一個人織布可憐,就讓她嫁給了牛郎。結果成婚之後,織女貪戀男女之樂,居然不織布了。所以,天帝一怒,讓他們分隔河兩岸,一年才能相見一次。

由此可見,牛郎織女的故事從春秋戰國(《詩經》),到魏晉南北朝,流傳數百年,才提到七月七日相會

實際上,據說「七夕」的節日在戰國時期可能就有了。據明代羅欣《物源》記載:

楚懷王初置七夕。

考慮到作者與所記載時間相隔太遠,可信度不高。關於七夕節最早的記載當數《西京雜記》,文中記載:

漢絲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

七月七日臨百子池作于闐(tian,二聲)樂。

這些記載都說明了漢初時期,宮中過七月七日的盛況,而這些風俗活動中,都不見有關牛郎織女故事的記載。

因此,並非是牛郎織女的傳說造就了七夕節,而是七夕節遇到了牛郎織女的傳說而得以流傳至今,成為如今痴男怨女追捧的「情人節」。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畫行者鄭泰均 的精彩文章:

素描速寫的基礎教程:素描速寫畫人體結構圖口訣技巧講解
頂級水彩大師作品欣賞,高雅誘惑窒息驚艷水彩畫欣賞,詳細的水彩畫教學步驟
如何開始系統練字,鋼筆字書法練字技巧,練字方法常見問題解答!
彩鉛選購錦囊,彩鉛工具特性使用心得,超詳細彩鉛選購技法指南
盤點「藏」在海外的國寶,流失國外的中國文物,你最想哪件回家?

TAG:畫行者鄭泰均 |

您可能感興趣

來吧,七夕節!
別人的七夕是情人節,當媽的七夕是勞!動!節!
最棒的愛情,是每天都過七夕節!你敢曬出你的七夕嗎?
誰跟你說七夕是情人節來的?
又要七夕節了啊……
七夕、七夕、七夕到了!,七夕節有哪些習俗?七夕節後是鬼節?
七夕不是情人節!那什麼是真正的七夕?
七夕節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又來?!七夕「泡湯」沒關係,你還有周末!
七夕將至,你的那杯茶找到了嗎?
別再被騙了!七夕是「女兒節」,不是「情人節」!
七夕節還叫女兒節?對於我國的七夕節你了解多少呢?
愛情節?女兒節?小人節?一圖看懂「百變七夕」
李易峰七夕節發了兩張照片,看到這個細節,「女朋友們」都慌了!
七夕,是乞巧節!
七夕節時,無論男女,別忘了對另一半說這三個字!
朋友,七夕還當情人節過嗎?
最後一個七夕節專屬的美食,不用再糾結七夕去哪吃了!
七夕節到了,這幾個星座女,桃花運很旺盛,但是依舊單身!
七夕,你還是一個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