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遇暴風雪該如何保安全?

遇暴風雪該如何保安全?

在登山活動中,對突然襲來的狂風並攜帶著吹雪或降雪的天氣現象稱為暴風雪。暴風雪天氣易發生凍傷、滑墜、被雪掩埋、迷路,暴風雪給行軍和宿營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和危險。因此,登山要科學地掌握和利用天氣時機,選好待機營地,掌握好宿營原則,尤其是高山營址的選擇,還要組織好接應隊伍。


登山途中遇到暴風雪,首先要做好固定保護,注意防止凍傷。如果行走途中遇到風力變大,風吹進身體感覺冷,說明穿的衣服不夠,要馬上停止行進加衣服。因為行軍產生的熱量無法帶動體溫,戶外行軍的時候身體要感覺微熱微汗,這樣停下來休息或者天氣突變的時候,才不會突然感覺不舒服。有句話叫做「寧願熱得出汗,也不要吹得著涼」。當風力較大,無法搭起帳篷的時候,可以把帳篷的外帳拿出來,所有人圍成一圈把外帳披在大家身上擋風,這個時候沒及時穿衣服的人就有辦法拿出衣服穿上了。


露營時突然遇到暴風雪,應加固好帳篷,嚴禁離營下撤或進行攀登活動。保管好防寒裝備,計劃好燃料、食品的使用。及時清除帳篷上覆蓋的積雪,以防帳篷被積雪壓塌。遇到較大的暴風雪天氣,高空風強烈,帳篷必須留人管理以防風把帳篷吹跑。

登山途中要格外防範雪崩


雪崩對登山者是一種很嚴重的威脅。在高山探險遇到的危險中,雪崩造成的危害是最為經常、慘烈的,常常造成「全軍覆沒」。


登山前應掌握並了解該地區雪崩發生的規律和時間,大多數的雪崩都發生在冬天或者春天的降雪非常大的時候。尤其是暴風雪爆發前後。這時的雪非常鬆軟,粘合力比較小,一旦一小塊被破壞了,剩下的部分就會像一盤散沙或是多米諾骨牌一樣,產生連鎖反應而飛速下滑。


遇上雪崩是很危險的,在雪地活動的人必須十分注意以下幾點:

雪崩發生的規律:大雪剛過,或連續下幾場雪後切勿上山。此時,新下的雪或上層的積雪很不牢固,稍有擾動都足以觸發雪崩。大雪之後常常伴有好天氣,必須放棄好天氣等待雪崩過去。


天氣時冷時暖,天氣轉晴,或春天開始融雪時,積雪變得很不穩固,很容易發生雪崩。


雪崩發生的跡象:注意雪崩的先兆,例如冰雪破裂聲或低沉的轟鳴聲,雪球下滾或仰望山上見有雲狀的灰白塵埃。雪崩經過的道路,可依據峭壁、比較光滑的地帶或極少有樹的山坡的斷層等地形特徵辨認出來。


防範雪崩的方法:


大雪後一般2-3天內,不要在易發生雪崩的地區和雪坡上行動。

在行進中要注意避開雪崩區和雪崩槽,盡量不要破壞雪層,以採用直線攀登為好。實在無法避免雪崩區時,應採取橫穿路線,切不可順著雪崩槽攀登。在橫穿時要以最快的速度走過,並設專門的瞭望哨緊盯雪崩可能的發生區,一有雪崩跡象或已發生雪崩要大聲警告,以便趕緊採取自救措施。如必須穿越雪崩區,應在上午10時以後再穿越。因為,此時太陽已照射雪山一段時間了,若有雪崩發生的話也多在此時以前,這樣也可以減少危險。


不要在陡坡上活動。因為雪崩通常是向下移動,在1:5的斜坡上,即可發生雪崩。如必須穿越斜坡地帶,切勿單獨行動,也不要擠在一起行動,應一個接一個地走,後一個出發的人應與前一個保持一段可觀察到的安全距離。


高山探險時,無論是選擇登山路線或營地,應盡量避免背風坡。因為背風坡容易積累從迎風坡吹來的積雪,也容易發生雪崩。行軍時如有可能應盡量走山脊線,走在山體最高處。


在選擇行軍路線或營地時,要警惕所選擇的平地。因為在陡峻的高山區,雪崩堆積區最容易表現為相對平坦之地。


在高山行軍和休息時,不要大聲說話,以減少因空氣震動而觸發雪崩。

行軍中最好每一個隊員身上系一根紅布條,以備萬一遭雪崩時易於被發現。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戶外資料網 的精彩文章:

超強過濾對抗霧霾一一德國DACH口罩
性命攸關一一溪降安全裝備
風雪及自然災害的應對
戶外迷路了怎麼辦?
戶外產業對GDP貢獻有多大?美國要有準確數據了

TAG:戶外資料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出門突遇暴雨 如何保護我們的孩子?
遭遇暴雨,街道成河 如何自救?
保衛哥有話說:遭遇暴恐,你該怎麼辦?
吉林永吉遭遇暴雨洪災 實拍災民安置點情況
太敬業!迪麗熱巴拍攝雜誌遭遇暴雨,全身被淋濕,依舊淡定堅持
安徽黃山遭遇暴雨 市民出行受阻
遭遇暴恐事件,我該怎麼辦?
麥當娜出行遇暴風雪 乘車3小時不懼危險
遭遇暴恐事件,應該怎麼辦?
緊急擴散!來關注遭遇暴雨天氣車輛被淹如何自救!
美國伊州遭遇暴雨侵襲 民眾用沙袋阻隔洪水
產後2天遇暴風雨!流浪狗媽媽忍恐懼,安慰8幼犬獲救後才願起身
遭遇暴飲暴食、脾胃損傷?我們教你用天然方法來治療傷食!
美「華盛頓號」航母遭遇暴風雪,甲板瞬間被埋!
我們差點被熱死,阿根廷人卻遭遇暴風雪襲擊
山西運城遇暴雨侵襲 民警街頭冒雨疏導交通
紐約遭遇暴風雨引發洪水問題 多條道路被封民眾出行受阻
美國多地遭遇暴風雪 民眾挖「隧道」出行
這款井蓋很「智能」:遇暴雨自動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