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兩座滴血大教堂:俄國沙皇非正常死亡的見證

兩座滴血大教堂:俄國沙皇非正常死亡的見證

兩座滴血大教堂


俄國沙皇非正常死亡的見證



兩座滴血大教堂:俄國沙皇非正常死亡的見證


文 | 微末 圖 | 小敏


在聖彼得堡的滴血大教堂中,至今保留著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遇刺的那段馬路,上面殘留著沙皇的血,教堂因而得名。衛國戰爭期間,列林格勒被德軍長期圍困,城內發生嚴重饑荒,滴血大教堂被當作蔬菜倉庫,成為「馬鈴薯上的救主」。1918年7月,在葉卡捷琳堡的一間地下室里,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慘遭滅門。2003年,為紀念這場悲劇,當地專門修建了第二座「滴血教堂"。


在俄羅斯眾多的東正教教堂中,有兩座獨特的「滴血教堂」,這兩座教堂建築風格相似,而且它們的存在都跟沙皇的非正常死亡有關。

一座是位於聖彼得堡的「滴血大教堂」,這座教堂因為保存了一段濺灑著遭到刺殺的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的血而得名。教堂建成不久,就經歷了俄羅斯歷史上一系列重大事件:十月革命、衛國戰爭……儘管歷經戰火洗禮,但最終保存了下來。


無獨有偶,十月革命爆發後,在葉卡捷琳堡的一間地下室里,當年為滴血大教堂舉行開光儀式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慘遭滅門。2003年,為紀念這位俄羅斯的「末代皇帝」,俄羅斯政府決定在遇害原址上修建教堂,這就是俄羅斯的第二座「滴血教堂」。



兩座滴血大教堂:俄國沙皇非正常死亡的見證



>>>>為紀念刺殺而建的教堂

保留的路面上濺著沙皇的血


在俄羅斯歷史上,沙皇亞歷山大二世與彼得大帝、葉卡捷琳娜二世齊名,是推動俄羅斯帝國近代化的先驅,對俄羅斯的社會改革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他不僅在1861年下詔廢除農奴制,還主持了多項政治改革,制定了把俄羅斯君主制改造為君主立憲制的改革計劃。


然而,亞歷山大二世的改革運動頻頻遭到一些人的強烈反對。1874年過後,俄羅斯帝國的恐怖主義勢力愈發兇猛,他們多次展開對亞歷山大二世的暗殺行動。亞歷山大二世雖然不斷鎮壓革命運動,但革命團體數量不降反升。在這些團體中,積極主張刺殺亞歷山大二世的便是潛伏在地下的人民意志黨成員,他們對此經過了精心準備。1881年3月1日,亞歷山大二世乘馬車去簽署法令,宣布改組國家委員會,啟動俄羅斯君主立憲的政改進程。當他的馬車經過格里博耶多夫運河河堤之時,遭到民意黨人員暗殺:當時,一枚炸彈從天而降,炸傷了亞歷山大二世的衛兵和車夫。亞歷山大二世見狀,不顧左右勸阻,執意下車檢查傷員的傷情,卻不料第二枚炸彈襲來,炸斷了亞歷山大二世的雙腿,雖然他被迅速送往冬宮治療,卻還是在幾小時之後因醫治無效死亡。



兩座滴血大教堂:俄國沙皇非正常死亡的見證


作為典型的東正教教堂建築,滴血大教堂擁有標誌性的洋蔥頭頂。教堂外牆上布有精緻瑰麗的物,加上81米的高度和寬闊的外形,滴血大教堂的華麗雄偉使得它與其它老舊的俄羅斯古典式建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亞歷山大二世被刺身亡後,次子繼位,成為亞歷山大三世——俄羅斯帝國第十三任沙皇。亞歷山大三世認為父皇的去世充滿了悲壯色彩,而父皇為俄羅斯帝國做出了卓越貢獻,需要被世人銘記,於是請來著名建築師巴爾蘭德負責建造基督復活教堂——「滴血大教堂」,以此表達對父皇的尊敬與紀念。


巴爾蘭德不負所托,以莫斯科紅場上的瓦西里升天大教堂為藍本,以莫斯科雅拉斯拉夫斯基火車站的建築風格為靈感,並結合修道院院長、大司祭伊格納奇依的構想,設計出了這座宏偉壯觀的教堂藍圖,並於1883年9月14日舉行了奠基典禮。



兩座滴血大教堂:俄國沙皇非正常死亡的見證



兩座滴血大教堂:俄國沙皇非正常死亡的見證


滴血大教堂的選址在格里博耶夫運河河堤邊


那是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遇襲身亡的地點


亞歷山大三世為了紀念父皇


還特意將父皇遇襲的那段馬路保留在了教堂內部


那段馬路上至今仍遺留有亞歷山大二世的鮮血


教堂也因此得名


巴爾蘭德的設計藍圖,非常契合亞歷山大三世對父皇的紀念情懷,不僅在亞歷山大二世遇襲的精確地點設計了以黃玉、琉璃和其他各種寶石裝飾的祭壇,還保留了當時發生爆炸事件的那段馬路。由於馬路上面的鵝卵石上還遺留著亞歷山大二世遇刺時濺灑的血,所以這座教堂也被稱為「滴血大教堂」。



兩座滴血大教堂:俄國沙皇非正常死亡的見證



但令人遺憾的是,亞歷山大三世並沒有見到教堂完工的那一天。自亞歷山大二世遇刺後,俄羅斯帝國時局就開始動蕩,亞歷山大三世的政途舉步維艱,他常常擔心自己也會遭受極端革命分子的暗殺。1888年10月的一天,亞歷山大三世乘坐的專列因鐵路工人失誤而出軌,造成23人死亡、19人受傷,雖然亞歷山大三世安然無恙,卻因此留下了心理陰影,再加上脫險時受了風寒,從此之後,亞歷山大三世的精神一蹶不振,終日酗酒,逐漸疏遠國政,並於1894年10月20日病逝。此後,他的長子繼承了皇位,史稱「尼古拉二世」。


1907年8月19日,工期歷時24年的滴血大教堂終於完工,尼古拉二世舉行了隆重的開光儀式,國家政要與皇親國戚應邀觀禮。


>>>>「馬鈴薯上的救主」


衛國戰爭時期的蔬菜倉庫


滴血大教堂是典型的東正教教堂建築,擁有標誌性的洋蔥頭頂。不僅如此,那五光十色的裝飾物布滿教堂外牆,在陽光下發出奪目的光芒,與老舊的俄羅斯風格或古典式建築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滴血大教堂採用了與莫斯科巴克洛夫教堂相同的構造,擁有81米的高度和寬闊的外形,華麗而雄偉。紛繁複雜的鑲嵌工藝、色彩艷麗的影像圖案、豐富規整的青銅裝飾……在俄羅斯建築史上,滴血大教堂以其瑰麗的風格寫下了光輝的一筆。


滴血大教堂內部擁有7500平方米的馬賽克拼圖,由義大利出產的不同顏色大理石與俄羅斯帝國出產的寶石精緻加工而成,從1895年起,由姆·維·瓦斯特索夫、姆·維·聶斯特洛夫、姆·阿·弗盧貝爾、里阿布金斯基、維·阿弗洛洛夫等藝術家進行鑲嵌,可謂匠心獨運。除了馬賽克拼圖,教堂內還嵌滿了以《聖經·舊約》故事為題材的鑲嵌畫,精心勾勒的畫面和嚴謹的上色,使得這些畫面莊嚴又生動。



兩座滴血大教堂:俄國沙皇非正常死亡的見證


藝術家精心鑲嵌而成,可謂匠心獨運


除此之外,教堂內還布滿了以《聖經·舊約》故事


為題材的鑲嵌畫,色彩豐富,又能給人一種莊嚴的氛圍


但是,滴血大教堂的光輝沒有維持多久,竣工10年後,由列寧領導的 「十月革命」於1917年11月7日爆發,革命期間,教堂遭到了近乎毀滅性的洗劫和掠奪,內部破壞十分嚴重。很快,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維埃俄國成立,俄羅斯帝國近200年的歷史宣告結束。


20世紀初,世界局勢動蕩不安,剛剛建立的蘇維埃俄國開始摸索著向前發展。1922年12月30日,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和外高加索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合并,組成了蘇聯。20世紀30年代,蘇聯政府關閉了滴血大教堂。



兩座滴血大教堂:俄國沙皇非正常死亡的見證




兩座滴血大教堂:俄國沙皇非正常死亡的見證



隨後,衛國戰爭爆發,蘇聯遭受了德國法西斯的沉重打擊,此時的聖彼得堡已更名為列寧格勒,遭到了德國法西斯軍隊長期圍困,其間城內發生了嚴重的饑荒,因此滴血大教堂被當作蔬菜倉庫使用。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滴血大教堂這個蔬菜倉庫拯救了千萬條生命,加上教堂本身的宗教色彩,當地居民給滴血大教堂取了一個溫情的綽號——「馬鈴薯上的救主」。



兩座滴血大教堂:俄國沙皇非正常死亡的見證



1945年8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滴血大教堂雖幸免於難,卻也早已失去了昔日的華麗風彩,被當作附近的一家歌劇院的倉庫使用。1970年7月,通過一系列的維護工作,滴血大教堂大體恢復原貌,並搖身一變成為高利潤的博物館,由於無人光顧,同年再次被關閉,這一關閉就是27年。1997年8月,關閉了27年的滴血大教堂重新開放,但由於尚未祝聖(一種宗教儀式),所以並不作為全時間的禮拜場所。


事實上,滴血大教堂從來都不是公眾禮拜場所,即使在「十月革命」以前,它也專門用來紀念被刺殺的亞歷山大二世而舉行東正教的追思禮拜。時過境遷,蘇聯變成了俄羅斯,列寧格勒變回了聖彼得堡,滴血大教堂也變成了一座馬賽克博物館,成為了當地的主要旅遊景點。


>>>>葉卡捷琳堡的滴血教堂


紀念慘遭滅門的末代沙皇


在遠離聖彼得堡的烏拉爾聯邦區的葉卡捷琳堡,還有一座滴血教堂。該教堂建於2003 年,以紀念俄羅斯帝國最後一位沙皇尼古拉二世。



兩座滴血大教堂:俄國沙皇非正常死亡的見證



1917年3月8日,在列寧格勒工人和士兵的要求下,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將尼古拉二世及其家屬逮捕,囚禁於皇村。當時,臨時政府本想將尼古拉二世一家送往英國避難,卻遭到英國國王喬治五世的拒絕,無奈之下,尼古拉二世一家只得轉移到西伯利亞的托波爾斯克,後來「十月革命」爆發,尼古拉二世一家又被轉移到葉卡捷琳堡。1918年7月17日凌晨時分,負責看管的布爾什維克秘密警察把尼古拉二世一家驅趕到地下室,用機關槍掃射,一家人全部罹難。隨後,他們的屍體被澆上硫酸,淋上汽油焚燒,剩餘的骨渣被埋在葉卡捷琳堡地區一個廢棄的洞穴中。



兩座滴血大教堂:俄國沙皇非正常死亡的見證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總統葉利欽下令,尼古拉二世一家的遺體才被重新找到,並被隆重安葬在聖彼得堡的彼得保羅要塞教堂中。2000年,俄羅斯東正教會追封尼古拉二


世一家為殉教聖徒。奇怪的是,經過DNA 檢測,殘留在廢棄洞穴的遺體中,並沒有尼古拉二世的小女兒阿納斯塔西亞的遺骸,因此人們一直懷疑阿納斯塔西亞也許逃脫了那場悲劇,這一猜想還被拍成了電影《真假公主》,女主角英格麗·褒曼憑藉精彩表演成為第29屆奧斯卡影后。2007年夏天,研究人員在葉卡捷琳堡附近的烏拉爾山脈的森林中發現了一些遺骸,經過一系列DNA 檢測,最終證明這些遺骸中有阿納斯塔西亞的DNA,這才終於止住了傳言。尼古拉二世一家的遺骸當時為什麼沒有埋葬在一起,至今仍然是一個謎……



兩座滴血大教堂:俄國沙皇非正常死亡的見證


位於葉卡捷琳堡的滴血教堂與聖彼得堡滴血大教堂


不僅建築風格相似,並且都是因紀念沙皇的的非正常死亡而修建


在宏偉壯麗的兩座教堂背後,都有著沉重的歷史


而這兩座教堂無疑就是那段歷史的見證者


如今,尼古拉二世一家的悲劇已經畫上了句號,為了紀念他們的罹難,葉卡捷琳堡專門修建了滴血教堂,至今每天都有人前來悼念、緬懷。無論是聖彼得堡的滴血大教堂還是葉卡捷琳堡的滴血教堂,在這個駭人的名字背後,都埋藏著一段沉重的歷史。而這兩座教堂就像是兩個目擊者,先後見證了俄羅斯近代史上的亂象。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人文地理 的精彩文章:

美國66號公路:開著車哼著歌,一路向西

TAG:環球人文地理 |

您可能感興趣

俄國歷史上最屈的皇帝:死在卧室,新女皇成為最大疑兇!
俄國歷代皇帝的住所:座落在俄羅斯聖彼得堡宮殿廣場上的冬宮
中國歷史上神秘的死亡之城,俄國拚命都運不完其寶藏,恥辱至今!
俄國大使被警察刺殺,不是第一次:日本小警察曾刀劈俄國皇太子
大清王朝戰勝沙皇俄國的秘密武器到底是啥?
實拍:沙皇俄國時代,沙俄邊境和鄉村的景色!
俄國史上最傳奇妖僧,貴族女子都為之沉淪,沙皇不如他瀟洒!
被弄死前的俄國沙皇,他還在搞怪
俄大使被刺身亡,百年前日本警察也曾刺殺俄國皇太子
面首無數的俄國「武則天」 俄國歷史上唯二的大帝
探秘中俄邊境混血小鎮生活:不少俄國人來中國「淘金」!
俄國沙皇與中國皇帝有什麼大不同
慈禧將俄國沙皇照片當寶貝!俄國沙皇卻在謀劃著這件事,屈辱無比
俄國境內神奇的古老國家:流鬼國,與大唐帝國有著密切聯繫
俄國居然正義過 支援非洲帝國 英法支持義大利遭打臉
俄國史上最傳奇妖僧,貴族女子為之沉淪,沙皇不如他瀟洒!
俄國史上這位女沙皇,竟是雍正帝的粉絲!
它曾是中國最大島嶼,日俄曾反覆爭奪,現為俄國最大島嶼
戰鬥民族的另一面:俄國百年禁酒血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