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正的三觀,可以做最美的自己,嫁最好的人
怎樣正的三觀,可以做最美的自己,嫁最好的人,過無憾的人生?
有人說,當下的中國人,最大的問題是缺乏信仰。其實我們不是缺乏信仰,只是缺乏可以幫助我們創造更好的生活的信仰。
「所謂信仰,就是一種面對苦難和恐懼的三觀。」
你有怎樣的三觀,就會怎樣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看待這個世界。而正是這些把不同人帶往了不同的方向。
當我們在婚姻中發現了自己的局限、人生的局限時,躲避的人假裝一切都沒有發生,假裝嗅不到關係暗暗腐化的氣息;誇大的人驚慌失措,瞬間落入自己製造的黑暗之中,無力挽救,卻將裂口撕得更開。
只有少數人能夠和理性站在一起,問對問題,找對答案。
那麼你願意做哪種人呢?
語錄1
我們在婚姻中使用的三觀和粗糙的調節情感的方法都來自上個時代的父母,但我們對情感的需求卻是新時代的。在中國長期動蕩的年代,人們掙扎在生死存亡的危機中,情感成為一種奢侈。
當我們度過了飢餓時代,擁有了活的權利,如今又該如何過更好的生活?如何獲得愛?這是上一代父母無法回答的。
中國文化中常規的面對苦難和不確定的世界的方式是,規避麻煩,或者抱大腿,缺乏一種面對的取向。在中國早期文化中,是有這種取向的,比如盤古開天,女媧補天,都是在試圖解決和化解問題,但卻缺少一種體系化的為國人所接受的化解不安全感的信仰。
所謂信仰,就是一種面對苦難和恐懼的三觀。
語錄2
事情發生的時候,三觀不同的人反應也會不同,地獄派會說:果然,你看,我說的吧,這個世界就是爛的,男人是渣,我是傻瓜。
天堂派會說:怎麼可能,不可能,他不是這樣的,我一定可以挽救回來的。
人間派會說:首先,我的情緒不穩定,我不會有清晰的思考,所以要穩定情緒。其次,我要了解到問題的癥結在哪裡,傷害有多大,我們有沒有能力解決這個問題?最後,如果不能解決這個問題,我如何善後,我如何代謝這場災難?誰是可以幫我的?
語錄3
人間派的人,也會講控制,但這種控制是建立在可以接受失控的前提上。也就是說,正因為我接受這個世界很多時候是隨機的,是我無法掌控的,我的情緒恰恰就不必那麼激烈了,因為一切的發生,都有它的意義。
因為生活在現實中,你是可以有一種自發感的,你不必掩蓋強大,也不必掩蓋脆弱。你不必把自己罵得跟三孫子似的,也不必假裝你是女神,或者你要做一個小公主。人間派的好處就是可以真實地活著。
人總是要經歷一些磨難,才能學會真實地活著。就像我們的婚姻,總是要經歷一些分離、冷漠、誤解、爭吵。在反思中,在成長的疼痛中,在走出舒適區的艱難中,才能漸漸褪去年少的青澀,剝去理想化的面具,走向真實的深層連接與相遇,走向一種彼此無可替代的溝通。
語錄4
年輕=試錯+探索。年輕就是我們的三觀形成的時期。這個階段,我們需要了解三個部分:
1、我是誰?回答了解自己人生的命題,比如我到底想要什麼,什麼是我的人生中最重要的,我是什麼樣的人等等;
2、這個世界是什麼?我需要認識我之前想像的世界和現實的世界的區別,我需要了解他人,了解人性,這樣才能實現自我;
3、我該如何與這個世界互動?在了解我與他人以及我們的共同的人性以後,我們才知道怎麼做才能最有效率以及最精確地實現建設性的人生。
這些是需要我們在30歲左右初步完成,在40歲左右最後落成的一個工程。你需要有一些時間探索,有一些時間迷失,有一些時間反思。所以,年輕時一個人最好經歷一些孤獨、空虛、恐懼和痛苦這些情緒的歷練,最終才可以真正不惑。
語錄5
我原來做諮詢有一個情懷:讓無力者有力,讓黑暗者有光明,讓寒冷者有暖,讓迷失者可前行……我一度很耗竭,想要給很多人澆水。直到我開始明白,我是打不過造物者的,我開始在自己的體驗師那裡流著淚承認:我他媽的服了,造物者,你牛逼,我不和你鬥了。
當我放下所有的僥倖之心面對黑暗的時候,造物者給了我紅利,那就是「慈悲心」。我可以真正開始共情了,以前所謂的共情,不過是帶著拯救者心態的施予,而非從一個生命到另一個生命的分享。我想拯救來訪者,其實不過是想完成我自己的救贖。現在我不救自己了,我這樣很好,作為半成品,我也有半成品的快樂。但更重要的是,我臣服於這個世界的規律了。
語錄6
世界上就是三種人。
第一種人是世俗化的人,他們可以一直很快樂的抓住一些享受或者按部就班地活下去,他們遇到問題不會解決,就轉移。
第二種人是世俗化B型,他們就是傳說中的理想主義者,他們試圖創造出一個人工的現實,比如孔子的知其不可而為之。
第三種人是非世俗化的人,他們學會了認慫和面對,學會了用造物者的視角、用人性的視角、用生存的視角看世界,他們要經歷像煉獄一樣的情緒的折磨,最終可以忍受黑暗和接受現實。
哪種更好?我想說,誰也不用羨慕誰的快樂。我們都活在自己的存在里,一切都終於順其自然。
臣服於這個世界的規律的人,也是真正醒來的人。
真正醒來的人,正是由於這份臣服與面對,既可以坦然展現自己的長項,也可以從容接納自己的有限。
這樣的女人,不會將自己打造為不需要男人的鐵娘子,也不會讓自己變成柔弱無力的依賴者,她們清楚自己的價值,相信自己的價值,可以長袖善舞般地與對方創造出有起伏、有情趣、有驚喜的親密關係,她們是關係的締造者、推動者和享受者。
語錄7
人際關係有三種視角:
第一種是上位視角:我一定要佔上風。
第二種是平等視角:我們的關係要保持平等友善。
第三種是下位視角:我一定要呆在弱者的位置。
第一種視角是男人經常玩的,出現的問題是讓所有的事情都變成一場戰爭。後兩者是女性喜歡玩的,造成的問題是在該堅持的時候,往往會失去底線。
所以對於女人,可以柔軟、美麗,以柔克剛,好好發揮已經擁有的做一個有彈性的協調者的能力,但還要能發展出強大的自我意志力,在關鍵時刻,讓男人為你的定力肅然起敬。要知道,讓男人可以甘心做弱者,也是一種對他們的人性解放。
語錄8
我在情感諮詢中經常發現很多女人根本無法耐受沉默的對峙,我對她們說,如果你能保持一周的「靜默」,你們的關係就更有希望。往往她們堅持了一周以後發現,絕對不主動找她談話的那些封嘴的男人,居然試探性地和她聯繫了。而這只是因為她們沒有再去不斷說服自己,更說服別人「我是卑微的」。
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是有價值的,你就會做出所有事情來證明自己是多麼的沒有價值。但別忘了,追漲殺跌永遠是大部分人乾的事情。
語錄9
沒有自我的人,是沒有篩查系統的,因為她們必須是附屬品,她的自我是附著於他人身上的,雖然得到了安全,卻失去了尊嚴。
而有自我的人,是有篩查系統的,她可能沒有那麼多的好人緣,失去了數量,但卻得到了質量。她失去的,可能只是那些根本沒有尊重過她的朋友,就像是失去了永遠不會購買商品的客戶一樣,又有什麼損失呢?
語錄10
一個從小經常被父母侮辱的孩子,是很難相信會有人善待她的;一個從小就生活在重男輕女的家庭里的女孩,是很難相信女人也是可以有尊嚴的;一個從小就感覺不到媽媽是愛自己的人,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的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這些經歷教會了我們要活下去就必須相信一件事:我是沒有價值的。
接下來的一生,就是和這句話以及這句話後面的創傷進行一場馬拉松式的對話。這樣的對話,就像讓一隻被人類打傷的松鼠重新到人類的手掌上吃松子一樣難。
但我們一生的努力,就是要說服自己:我是有價值的存在,無論經歷了多少傷害和剝奪,我都是有價值的!
你可以發現自己的價值嗎?你能夠拓展自己的價值嗎?你會在挫折中恢復對自我價值的肯定嗎?
人的一生就是這樣一個在跌倒中不斷爬起,不斷自我塑造的過程,當你塑造出堅實的三觀,當你的三觀可以隨著年齡與閱歷不斷進化,一個女人的魅力也就隨之得到釋放與解放了——那時你所擁有的,將超越年齡與容貌,無需言表,自現光芒。
--往期內容回顧--
心語:人生是場荒蕪的旅行,冷暖自知,苦樂在心
施人之恩,不發於言,受人之惠,不忘於心
散文精選:行走在時間裡
她12歲演《家有兒女》的小雪,十二年後長成這樣了
晚安心語:選擇最淡的心事,詮釋坎坷的人生





TAG:美文美圖精選 |
※那個嫁得好的女人,怎樣做到的!
※世界上最會拍照的那些人,他們是怎樣「曬娃」的?
※最讓人羨慕的不是被很多人追, 而是遇見一個不管怎樣都不會放棄你的人
※你碰過的最自私的人是怎樣?
※你最適合的愛情是怎樣的?
※你聽過的最美的情話是怎樣的?
※異性之間能做到怎樣才是最令人嚮往的
※想要找一個不是將就的人,怎樣做?
※厲害了我的喵,你是怎樣做到的
※戀人之間的最好狀態是怎樣的?
※人生,重要的不是你是怎樣的人,而是你想成為怎樣的人
※真正愛你的男人,是怎樣睡你的?
※兩個人在一起最好的狀態是怎樣的?
※你見過最不解風情的人是怎樣的?
※新的一年,你是怎樣的人,你就堅持什麼
※戀人之間的最好狀態是怎樣的
※放棄最愛的人是怎樣的感受?
※怎樣去愛你的男人,看完你會沉默的!
※女人的外形決定了你的追曲者的類型,看看你的另一半會是怎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