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老爸的發跡史:好兄弟其實只是個傳說
在《三國》讀者的印象里,馬超的老爸馬騰和韓遂一直是肝膽相照,同生死共進退的鐵杆兄弟,其實在真正的歷史上他們兩人之間的關係遠沒有這麼簡單,也遠沒有如此和諧。
因為《三國》的作者總是說「馬騰韓遂」,而不是「韓遂馬騰」,大家就想當然地認為馬騰是長兄,韓遂為兄弟,但根據歷史記載來看,馬騰才是小兄弟,韓遂才是老大哥,而且韓遂的資歷比馬騰深得多。
韓遂原名韓約,早年一直在西涼官署任職,進京公辦時曾經建議大將軍何進誅滅宦官,但何進沒有聽從。公元184年,中原地區爆發了張角領導的黃巾大起義,涼州的羌人頭領北宮伯玉也趁機舉起了反抗朝廷的大旗,並且綁架了當時擔任涼州從事的韓約,韓約為了求生被迫做了北宮伯玉的軍師。後來,韓約慢慢適應了造反的生活,而且還憑藉著自己的軍事才能取代北宮伯玉成了起義軍的一把手,從這時起,韓約就改名叫韓遂了。
在韓遂的指揮下,涼州起義軍攻城破郡,縱橫西涼,引起了東漢朝廷和涼州各級政府的極大恐慌。為了更快更好地平定叛亂,涼州刺史耿鄙命令各州郡招募勇士為國效力,馬騰作為應徵的勇士登上了歷史舞台,這一年是公元187年。
馬騰的父親是個丟了官的縣級幹部,母親是涼州土生土長的羌族婦女,所以他也是個苦水裡泡大的孩子,從小就學會了砍柴謀生。幸運的是,苦日子並沒有影響馬騰的生長發育,他慢慢長成了一個人高馬大的壯小伙。
馬騰應徵入伍後,很快憑藉軍功升為軍司馬,但官兵們對起義軍的作戰在總體上卻是勝少敗多,就在這個時候,對軍兵苛刻的耿鄙被手下人給砍了腦袋,馬騰見官兵一盤散沙,必敗無疑,就帶著手下投奔了狄道人王國領導的漢陽起義軍。後來,為了攻取重鎮漢陽,王國的起義軍和韓遂的起義軍合兵一處,共同向官軍發起了進攻,遺憾的是,王國遭遇了名將皇甫嵩,吃了一場大敗仗,損兵折將,傷亡慘重,於是馬騰和韓遂聯手廢掉了王國,另立涼州名士閻忠為主帥,閻忠病死後,馬騰韓遂這對當初的盟友開始爭權奪利,第一次從朋友變成了敵人,不過,這時他們的矛盾並沒有真正爆發,互相只是潛在的敵人。
大奸大惡的董卓專權朝政時,馬騰韓遂接受了朝廷的招安,但是當他們帶兵趕到京城長安時,董卓已經被殺,京城又成了董卓部將李傕郭汜的天下。雖然董卓死了,李傕郭汜倒是沒有賴賬,他們讓小皇帝封馬騰為征西將軍,駐兵郿地,封韓遂為鎮西將軍,駐兵金城。後來,馬騰向李傕提了一個不知什麼樣的私人要求,李傕沒有答應,於是馬騰的軍閥病發作了,回到駐地立刻發兵進攻長安,韓遂聽到消息,展示出了關鍵時刻一致對外的作風,帶兵來給馬騰助陣。儘管兩人通力合作,在對方的強勢兵力下還是吃了敗仗,害得萬餘士兵命喪沙場。
李傕郭汜很生氣,讓小皇帝分別把馬騰韓遂貶為安狄將軍和安羌將軍,被貶官的馬騰韓遂鬱悶之餘成了患難之交,不但恢復了往日的友好關係,還結成了異性兄弟。
但這種因為利益而結成的聯盟很難維持長久。兩年後,馬騰的部下和韓遂的部下發生了激烈矛盾,結果後者佔了上風,馬騰認為是韓遂暗中指使的,就帶兵突襲韓遂大營,插了「老大哥」一刀,韓遂見馬騰如此不講義氣,也翻了臉,集合全部兵力向馬騰發起了復仇之戰,馬騰這下撐不住了,不但兵敗如山,還連累得妻子和年幼的子女喪了性命。至此,曾經的異性兄弟已經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
之後的一年內,馬騰韓遂互相攻打,各有勝負,涼州境內戰亂不息,生靈塗炭。在此期間,小皇帝幾經易手後被曹操迎到了許都,「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時代悄然開啟。
公元197年,曹操派使者調停馬韓之間的紛爭,馬騰和韓遂對於新總理曹操都很給面子,放下屠刀,握手言和。為了保證涼州地區的安定團結局面,曹操把實力相對較弱的馬騰遷到了槐里(現在的陝西興平一帶),封其為槐里侯。
駐軍槐里之後,馬騰對自己的過去進行了反思,認識到了自己的過錯和罪責,開始善待當地的黎民百姓。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誰對他們好,誰對他們不好,心裡明鏡兒似的,於是,槐里的百姓熱情宣揚讚頌馬騰的善政。這樣一來,曹操對深受百姓擁戴又坐擁重兵的馬騰有些不放心了,他讓小皇帝下旨徵召馬騰入京為官。儘管馬騰不願進京仰曹操鼻息過活,但君命不可違,他不得不把軍隊留給長子馬超統領,然後自己帶著馬休馬鐵兩個兒子來到了都城,這才有了馬騰父子三人在勢單力薄情況下被曹操全部殺害的大悲劇。
按照《三國演義》里的描寫,馬騰被害在前,馬超反曹在後,前者是因,後者是果,但是,從史書記載來看,馬超反曹其實是因,馬騰被害才是其果。
關於這兩件大事,真實的歷史是這樣的——
建安十六年,即公元211年,曹操派大軍西出長安,準備借道馬超等西涼軍閥的地盤向漢中張魯發起進攻。馬超認為曹操此舉心懷叵測,意在假虞滅虢,經過一番利弊權衡之後,最終決定聯合韓遂等人共同起兵反抗曹操。根據《魏略》的說法,馬超當時給韓遂寫信說:當初曹操部下的司隸校尉鍾繇讓我攻取你韓將軍,但我沒有這樣做,因為我們不能聽信他們的話,現在正是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我馬超應該放棄身在京都的父親,以韓將軍為父親,你韓將軍也應當放棄在京都作人質的兒子,以超為子。」韓遂等人深知唇亡齒寒,孤掌難鳴的道理,都同意了馬超的聯兵抗曹之議,於是,馬超韓遂率領十萬人馬浩浩蕩蕩進軍長安,一路之上頻頻告捷,一直打到黃河岸邊的潼關。
在這種險惡形勢下,奸雄曹操親自挂帥出征,用離間計瓦解了敵人的軍心,使得對方各路將領,特別是馬超和韓遂互相猜疑,並籍此機會發起猛攻打敗了西涼聯軍。雖然如此,曹操仍然對馬超的背叛「到底意難平」,更令他憤怒的是,馬超退回西涼後又聯合其他軍閥圍攻為曹操效命的涼州刺史韋康,曹操一怒之下下了狠手,逮捕並且殺死了在他身邊任職的馬超之父馬騰以及馬超的兩個弟弟馬休馬鐵。
馬騰臨難之際,不知有什麼話要對兒子馬超說......
愛歷史團隊「憶江南」原創作品
歡迎訂閱愛歷史官方微信公眾號:ilishi_com QQ公眾號:ilishi
TAG: |
※窮小伙兩個娘,一個是寡婦一個是瘋婆娘,發跡後不認還趕走親爹娘 納蘭明珠是康熙帝的近臣,他和伍次有是同一級的考生,為什麽明珠兄台能夠成為大清的棟樑之材,而比納蘭明珠更有才能的伍次友卻未發跡。在這兩人的背後是不是有什麼不能言說的密秘,今天就由小編帶領大家一起去看看明珠兄和次友兄各自的為官之道!
※他沒發跡前就勾搭了頂頭上司的老婆,流氓頭杜月笙也只是他的馬仔
※北宋滅亡,不過是小人發跡,真實歷史上又是怎樣的?
※這位盛世的災星,卻有著傳奇般的發跡史
※一個沒落的皇族屌絲逆襲:靠攀上慈禧親弟 幫其寫信而發跡
※
※劉邦發跡,真正起關鍵作用的不是呂雉,而是他的一個沛縣老鄉
※李淵的發跡究竟靠的是什麼?個人能力,還是家庭背景
※高俅的發跡之路啟示人們: 擁有一項絕世才藝確實很重要!
※高俅發跡史:從小秘書到一代權臣?
※她是蔣介石的母親,自從蔣介石發跡後從來沒有回去看過她
※這裡是忽必烈的發跡之地,他為何能在這裡發跡,來聽幾個名人的分析
※高俅是如何發跡陞官的?高俅是個什麼樣的人?
※三個伯樂相助,完成黑馬逆襲,漢宣帝太子的老師蕭望之這樣發跡的
※罕見的發跡,權傾朝野20餘年,是運氣好,還是確有其能?
※如果杜琪峰的電影看不到他會很奇怪,「影怪」林雪的發跡史
※從奴隸到將軍的奇蹟:年羹堯的發跡之路!
※正史里劉備的發跡竟與漢朝宗室的身份沒關係,他能成功另有原因
※孫權祖墳詭異在哪?傳得「仙人指路」,巧合的是日後孫家真發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