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港滇聯合科考在雲南發現兩棲動物新種「騰衝擬髭蟾」

港滇聯合科考在雲南發現兩棲動物新種「騰衝擬髭蟾」

中新社昆明8月11日電 (王艷龍 徐文玲)香港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自然保育主任楊劍煥11日告訴中新社記者,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管理局騰衝分局與嘉道理中國保育聯合開展的騰衝片區生物多樣性考察隊伍再次發現一種兩棲動物科學新種——騰衝擬髭蟾,成為中國已知的第五種擬髭蟾。


該發現於當日發表於國際動物分類學期刊《ZOOTAXA》。新種「騰衝擬髭蟾」最大特點是眼睛瞳孔顏色為上下兩色:上半部是淺藍色,下半部是黑色。與一般的蛙類不一樣,擬髭蟾類物種的後肢都比較短而且並不強壯,因此跳躍能力都比較弱,前肢則較為瘦長。其與環境比較融合的保護色,使得它們並不容易被人發現。


楊劍煥說,根據持續野外調查發現,「騰衝擬髭蟾」於每年三月底和四月初期間繁殖。這個時候山區夜間氣溫多在5-6攝氏度左右,考察人員溯溪行走幾分鐘後雙腳就會就感到刺骨和開始發麻。但在山間溪流附近卻可以聽到很多「騰衝擬髭蟾」的叫聲:雄蛙在溪流邊林子底層和灌叢下鳴叫求偶;配對成功之後與雌蛙一起到溪流石頭下抱對產卵。

楊劍煥介紹,擬髭蟾是兩棲綱角蟾科擬髭蟾屬蛙類的稱呼,「髭蟾」指嘴上會長「鬍子」的蛙類(鬍子是一些角質化的錐刺,且只有繁殖季節的雄蛙才會長這樣的鬍子)。擬髭蟾的得名是因它們在外形及親緣關係上與「髭蟾」很相近,有很多共有的特徵;但雄性的擬髭蟾並不長「鬍子」,所以被分類學家稱作擬髭蟾。加上此次新發現的「騰衝擬髭蟾」,中國目前已知有沙巴擬髭蟾、海南擬髭蟾、廣西擬髭蟾和華深擬髭蟾等五種擬髭蟾。


他還表示,髭蟾屬與擬髭蟾屬物種都棲息在保存相對較為完好的林區,而且對環境的要求非常高,只生活在沒有被破壞和污染的山區溪流及附近森林底層。大多數物種的分布區都比較狹窄,棲息地的減少則是它們的主要威脅因素。目前已有不少物種由於受生境破壞影響,其野外種群數量正持續下降。目前,已經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評估的髭蟾和擬髭蟾物種當中,有不少物種被列為瀕危或受脅物種。但得益於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有效管理和保護,新種「騰衝擬髭蟾」在其分布區較為常見,而且種群數量比較穩定。


此次聯合考察始於2014年4月,今年3月,考察隊曾對外發布發現「騰衝掌突蟾」。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雲南省西部,其主要保護中國緯度最南端較為完整的高山、亞高山生物氣候垂直帶譜自然景觀和異常豐富的生物多樣性,類型多樣的森林生態系統和種類繁多的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完)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網 的精彩文章:

關於螃蟹的六大疑問
堅持長期研究的科學家太少了
立冬養生 三種蔬菜保健康
夏天吃西瓜好處多 細數西瓜養生祛病五大功效
黑芝麻堪比良藥 你今天吃了嗎?

TAG:解放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科學家在雲南發現兩棲動物新種——騰衝擬髭蟾
雲南西雙版納發現蘭科新種
歷史新發現 佛教誕生在雲南昭通
雲南富源發現「夢境濱鱷」主龍類化石
雲南綠穗農業·殺蟲劑系列
雲南國際九龍山風電場全部風機投產發電
首屆「雲南滇池民族文化藝術節-雲之傳承」來啦
雲南省產業扶貧創新論壇舉行
雲南民間藝術扎染走進龍文區朝陽中學美術課堂
論雲南文旅地產發展與關上新中心主題定位論壇
雲南旅遊指南—如何進行一次既經濟又開心的雲南旅遊
貴州百靈首嘗「混改」 擬投資入股雲南植物葯業
雲南一村民山中發現一枚「恐龍蛋」:森林公安調查其來源
叱詫風雲的歷代雲南王
雲南騰衝迎來溫泉特色小鎮度假旅遊新契機
「智慧大腦」引領 雲南新能源車打造智慧物流網
「三同」認證+京東精品雲南館 省商務廳與京東合作 助推優質雲品「出滇」
雲南天文台發現Ia型超新星的偏振規律
雲南一村民山中發現一枚恐龍蛋:森林公安調查其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