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德化陶瓷歷史發展及陶瓷技藝簡介

德化陶瓷歷史發展及陶瓷技藝簡介

德化陶瓷的歷史發


新石器時代


德化瓷的製作始於新石器時代,興於唐宋,盛於明清,技藝獨特,至今傳承未斷。它一直是我國重要的對外貿易品,與絲綢、茶葉一道享譽世界,為制瓷技術的傳播和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

明代瓷塑


明代,德化瓷藝人何朝宗利用當地優質的高嶺土,使用捏、塑、雕、刻、刮、接、貼等八種技法製作出精美的德化瓷塑,釉色乳白,如脂如玉,色調素雅,享有"象牙白"、"中國白"和"國際瓷壇明珠"的美譽,成為中國白瓷的代表。鄭和下西洋所帶的瓷器中,就有福建的"德化瓷"。義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在遊歷福建泉州時,盛讚德化陶瓷並將德化瓷帶往***各地。


鼎盛時期


因此,德化陶瓷聞名於世界還是以明代生產的白瓷最具特點,也最有影響力。可以說,德化的明代制瓷技術已經達到了歷史的最高水平;在造型藝術方面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為陶瓷世界裡天生麗質、別具一格的藝術作品。在清代時出口歐洲,晚清以後,德化瓷業每況愈下,但藝人蘇學金、許友義等仍堅守此業,作品在巴拿馬、英國、日本等國際博覽會上獲得金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德化瓷業獲得新生,新秀輩出,他們繼承前人的優秀技法和風格,不斷創新發展,使德化瓷燒制技藝重新煥發出青春。

發展現狀


德化現有陶瓷企業1400多家,產業集群形成了傳統瓷雕、出口工藝瓷、日用瓷並駕齊驅的發展格局,很多大企業將分公司設到美、德、英等國;迄今已有70多家出口陶瓷企業獲「日用陶瓷質量許可證」和「輸美日用陶瓷生產廠認證」的雙認證資格。


現代瓷雕(國粹·穆桂英挂帥)



德化陶瓷歷史發展及陶瓷技藝簡介


東邊不亮,西邊亮。稔熟了外貿生意經的德化陶瓷企業不願輕易放棄海外市場。歐美市場疲軟,他們便積極藉助協會力量,開拓新興市場。相關數據表明,陶瓷出口出現了新增長,對俄羅斯、巴西、印度和南非等國的出口增長30%以上,增幅高於歐盟和美國兩大傳統市場。


統計數據顯示,在剛過去的2012年,從德化縣寄出的網路銷售快遞單量每天約1.5萬~2萬件,年銷售額達5億~6 億元,其中主力產品,就是陶瓷。在征戰外貿多年之後,如何用電子商務打開內銷市場,成為當地政府和電商企業的必答題。德化政府目前正在徵集意見和建議,為即將成立的德化縣電子商務協會,以及運營的陶瓷網上商城做準備。


據了解,德化縣推出的電子商務孵化園已經被列為德化縣2013年縣政府重點工程,首期規劃面積1.5萬平方米,位於城東開發區,面向全縣電子商務產業開放。園區將設定一定的入駐門檻,並配套一系列的優惠措施:如減免前3年辦公場所租金、補助倉儲場所租金、免費提供培訓機會、減少入駐企業物流成本、搭建公共服務平台等,以切實推動入駐企業發展。


陶瓷技藝


德化陶瓷的裝飾藝術十分精湛,裝飾手法豐富多樣,它在繼承發揚刻花、劃花和印花等傳統的裝飾技術的基礎上,又大膽創新,大量使用了堆花、貼花和刻寫詩詞美語等裝飾技法,充分利用德化白瓷質地純白、雜質少等特點,塑造出各種藝術品而不施任何彩料,成為德化瓷器的藝術特色。其裝飾內容多取材於民間生活,多為人們所喜聞樂見的題材,如梅花、玉蘭、荷花、八仙、龍鳳等等有濃厚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是中國燦爛的民族文化遺產的一部分。

刻花


系用竹籤或篦筆等在器物濕坯上直接刻划出各種紋飾。紋樣主要有松鶴、雲龍、花鳥、蘭花、竹石、牡丹等圖案。上釉燒成後,形成釉下暗花,常見於盤、碟的內底或杯、爐、尊等的外壁。其花紋纖細,構圖疏朗,手法輕快簡練,自由豪放。除一般花卉圖案外,德化窯還常用鐵刀或竹籤在蘸好釉的器物上,刻上草書、行書或篆書的美好詩句來作裝飾,詩賦文句的內容人多與器物用途相結合,如燈盞銘刻「舒眉六冬春」,香爐刻銘「一柱清香」、 「風香流萬里」、「煙飛古篆浮,香靄凈玉堂」,杯刻「兩人對酌山花開」、「寒夜客來茶當酒」、「醉倒南山人 」,執壺刻銘「清泉吸滿澗」、「江上引清風,山間吸明月」,瓶上刻「寒梅雪中盡,春風柳上歸」等等。充分利用德化瓷胎釉本身潔白如玉的質地美,將書法藝術與陶瓷藝術相結合,融實用性與藝術性於一體,素凈高雅,頗具特色。


印花


即刻有花樣圖案的模具與坯體一次性印壓而成,脫模後,稍加修整粘合即成器物。花樣、規格一致,簡便快捷,能夠大批量生產。印花紋飾有陽印和陰印兩類,以陽印紋飾為主,紋樣豐富多彩。宋代的印花裝飾紋樣有充滿生機的各種花卉以及活靈活現的飛禽、游魚等類。元代的印花裝飾紋樣,除繼承前朝的各種紋飾之外,以蓮花紋飾居多,並新增了「福」、「壽」、「福山壽海」、「金玉」等吉祥文字。明代印花在繼承宋元時期印花技藝的基礎上又有進一步的發展,這一時期的紋飾大多仿古銅器的饕餮、夔龍、風鳥、蟠虺、八卦等等。此種技法,多流行於仿青銅器造型的爐、簋、觚等器物卜。

堆貼


堆貼,是德化白瓷普遍的一種傳統裝飾手法,也是德化瓷器的藝術特色。堆花是用毛筆蘸泥漿,在器坯外表面按照一定的輪廓或脈絡堆畫成圖案;而貼花足先用模具或捏塑,製成所需的花卉、鋪首等部件,經修整以後,用泥漿粘貼丁已修好的器物胎體上。由於貼花紋飾較為清晰,堆花紋飾較模糊.因而在裝飾時往往堆貼並用,先堆後貼或以貼補堆,裝飾效果如同浮雕,立體感強。其流行紋飾有:梅花、玉蘭、荷花、竹松、水仙、牡丹、鋪首、八仙、龍鶴、小鹿等等。



德化陶瓷歷史發展及陶瓷技藝簡介




德化陶瓷歷史發展及陶瓷技藝簡介




德化陶瓷歷史發展及陶瓷技藝簡介




德化陶瓷歷史發展及陶瓷技藝簡介




德化陶瓷歷史發展及陶瓷技藝簡介




德化陶瓷歷史發展及陶瓷技藝簡介




德化陶瓷歷史發展及陶瓷技藝簡介




德化陶瓷歷史發展及陶瓷技藝簡介




德化陶瓷歷史發展及陶瓷技藝簡介




德化陶瓷歷史發展及陶瓷技藝簡介




德化陶瓷歷史發展及陶瓷技藝簡介




德化陶瓷歷史發展及陶瓷技藝簡介



透雕


透雕又稱鏤空,足將某一器物繪好圖案後,再用利刀雕透成花紋的裝飾手法之一。德化早在明代的博山熏爐、仿銅香爐、筆筒、花瓶等產品上就已採用。香爐主要用於蓋上的花紋圖案部分,所飾花草儀留線條,中間刻成空洞。博山香爐亦刻玲瓏剔透的奇石,爐內燒香時,縷縷煙氣從孔中冒出,繚繞升騰,香氣四溢。筆筒整體以交叉花卉組成,除花、枝、葉外,全部鏤空,成為明代象牙白瓷中的一種特色產品。清代以來,博山香爐、八卦香爐、獅子香爐等的裝飾仍用透雕於法製作。



德化陶瓷歷史發展及陶瓷技藝簡介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恆憶股份 的精彩文章:

手挽手去那年的時光逗留
千百年沉澱的「民族瑰寶」
水墨丹青唯美中華
古代瓷器有幾種成型方法?
下館子點菜有3個絕招

TAG:恆憶股份 |

您可能感興趣

歷史邛窯陶瓷文化
歷史古代陶瓷釉色瓷器
熔化的陶瓷
宋代陶瓷特徵_宋代陶瓷藝術的特點介紹
中國陶瓷文化篇 清代景德鎮瓷器
柏林藝術館,沉醉的陶瓷精華
華遠文化藝術館-景德鎮陶瓷與風水布局
五色炫目——朱振洪的陶瓷藝術
古代陶瓷裝飾工藝
秦漢時期的陶瓷及陶塑藝術
古陶瓷中的雞文化
柴燒陶瓷藝術家李楷作品欣賞
清代景德鎮陶瓷的發展歷史享有 盛譽的明清瓷器
歷史——高古陶瓷
陶瓷之汝窯瓷器學習鑒賞
景德鎮陶瓷大學繪畫專業
宋代陶瓷精品集錦
品讀陶瓷藝術大師劉冠偉
「故宮博物院藏品」古陶瓷中的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