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不仅是胡服骑射:揭秘中国古代重甲骑兵的发展

不仅是胡服骑射:揭秘中国古代重甲骑兵的发展

擅骑射的游牧部落是农业王朝的天敌。战国时代,面对东胡、林胡和楼烦的袭扰,赵国以传统车兵出战。两轮战车较受地形限制,速度和灵活性都不及游牧轻骑兵,赵军疲于奔命,屡遭败绩。赵武灵王遂「胡服骑射」创建了中原地区有记载的第一支骑兵部队。



不仅是胡服骑射:揭秘中国古代重甲骑兵的发展


专业骑兵虽诞生于战国,但在军队中比重不高。赵国后期名将李牧重组军队时,骑兵有13000人,达到8%的战国最高比例,其余国家基本维持在1%,包括号称拥有百万雄兵的强秦。步兵和车兵仍是各国的主力。



不仅是胡服骑射:揭秘中国古代重甲骑兵的发展



战国时期马车

马鞍马镫发明之前的西汉骑兵战国中期之后,匈奴逐渐成为中国北方最具威胁的游牧势力。西汉为与匈奴骑兵抗衡,大力推行国家养马政策。汉文帝时可一次出动10万骑兵,汉武帝时更是达到了40万匹战马的顶峰。



不仅是胡服骑射:揭秘中国古代重甲骑兵的发展



大多数西汉骑兵和匈奴骑兵都是轻骑兵,骑兵或有少量皮甲保护,马匹几乎没有任何甲胄保护。西汉还有少量骑手穿铁甲的重骑兵,但是与后世的甲骑具装能相比 。



不仅是胡服骑射:揭秘中国古代重甲骑兵的发展


汉代骑兵俑


西汉骑兵马背上有平坦的鞍垫,主要的远射武器为弓和拉力较小的臂张弩,近战武器包括环首刀等短兵器和戟、矛等2到3米左右的长兵器。长戟在春秋时期就已用于战争,随着骑兵扎刺技术的专业化,戟的回拉勾斫功能已无实际用途,东汉部分长戟侧伸的小枝变成向上翘的钩刺。



不仅是胡服骑射:揭秘中国古代重甲骑兵的发展


汉代环首刀


由于真正的马鞍和马镫尚未出现,骑兵在马背上缺乏牢靠的支撑,冲锋时需要用一只手控制战马,另一只手使用武器。用长武器战斗,需举过头顶,由上向下刺杀,或者平刺攻击运动敌人的背后以及两侧之敌。如果平端长武器正面冲刺,会因强烈的反作用力摔落马下。骑兵的发力自肩膀和肩肌,还不能依仗战马冲锋之势,否则易刺空失去重心而落马。因为长兵器限制较多,弩发射较慢,西汉骑兵的武器应该是以弓和环首刀为主,臂张弩、戟和矛为辅。



不仅是胡服骑射:揭秘中国古代重甲骑兵的发展


虽然处于中原骑兵的早期发展阶段,西汉骑兵装备已强于匈奴人:西汉兼备轻、重骑兵,战术手段丰富,尤其是重骑兵的强力突击是匈奴人完全没有的;汉骑的戟和矛对匈奴人的短武器也有长度优势;汉弩发射虽慢,但射程远高于匈奴人的弓,同时也有己方发射快的弓相配合。



不仅是胡服骑射:揭秘中国古代重甲骑兵的发展



汉弩


从汉武帝开始,西汉一改对匈奴的被动防御态势。优势装备武装起来的汉军骑兵集团发挥机动优势,采取长途奔袭、迂回包围,分割遮断、强力冲锋等战略战术,于汉武帝在位中期连续大败匈奴,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一役当属漠北决战。



不仅是胡服骑射:揭秘中国古代重甲骑兵的发展



汉代骑兵


公元前119年,卫青和霍去病分率5万骑兵深入漠北寻匈奴人决战。卫青军出塞1千余里,与匈奴单于伊稚斜激战,杀敌19,000多人。霍去病率军长驱2千余里,穿过沙漠,猛烈攻击匈奴左贤王部,并一直追击到狼居胥山(今蒙古乌兰巴托以东),斩杀北车旨王,俘获屯头王和韩王,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和匈奴吏卒70,443人。漠北一战,匈奴损失9万人,元气大伤,「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



不仅是胡服骑射:揭秘中国古代重甲骑兵的发展



为准备漠北决战,汉武帝几乎调动半个国家之资源,出征的战马加上「私负从马」共24万匹,数十万步兵转运辎重,保障后勤。此战,汉军伤亡数万人,马匹损失10数万。战后西汉财力不支,后备不足,汉武帝再无法发动同等规模的远征。汉武帝后期,由于多年征战马匹消耗过多,骑兵不得不与步兵协同作战,受后者拖累,胜少负多,加之武帝战略失误,用人不当以及匈奴灵活的外交和军事策略,汉匈对峙格局形成。



不仅是胡服骑射:揭秘中国古代重甲骑兵的发展



马鞍出现于西汉晚期。鞍的前后两端翘起,中部明显凹下,是为鞍桥。进入东汉,前后鞍逐渐增高,可以较好地包裹住骑手的臀部,骑兵在马背上有了稳定支撑与良好平衡,有利于运用正面冲锋战术,为骑兵重型化奠定基础。三国时期甲骑具装似乎有了雏形,曹操在《军策令》提及:「袁本初(袁绍)马铠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不过当时马镫并未出现,重骑兵的实战能力值得怀疑。在南北朝时期,马鞍的前鞍进一步增高,后鞍则变低,于中部形成一个较小的坡度,这样马鞍的较为舒适,骑手可一定程度的灵活转身(注释2)。



不仅是胡服骑射:揭秘中国古代重甲骑兵的发展



马镫的最早雏形发现于西晋,考古发掘出的真正双马镫属于十六国时期的北燕。马镫是马具发展史上甚至军事装备史上最重要的发明。马镫发明之前,骑手能被两侧的攻击轻易掀翻马下,现在马镫提供了左右支撑,加上马鞍的前后平衡,骑手下半身与马融为一体 。脚踩马镫的骑手用腿操控马匹,双手被解放出来,手臂发力更加自由,能更好地运用长重武器。骑兵正面突击的冲击不只依靠人力,更重要的是战马奔跑起来的强大惯性。马镫令骑兵近战格斗和突击能力大幅提升,弓马骑射重要性相对下降,甲骑具装的出现也就水到渠成。


高桥马鞍和马镫的发明,也令冲刺功能更强的矟(长矛,也称马槊)全面替代卜字戟。另外从制造成本考虑,戟的结构和工艺复杂,形状简单的矛成本低质量可靠,更易于大规模装备军队。



不仅是胡服骑射:揭秘中国古代重甲骑兵的发展



甲骑具装的「具装」专指保护马的铠甲,除了眼、鼻、四肢和马尾,马的其余部分都可以得到具装铠甲的保护。骑兵所披铠甲主要有扎甲、鱼鳞甲、两裆铠、以及前胸后背各有一面大型圆护的」明光铠「,明光铠不断改进,一直使用到唐朝。十六国南北朝时代,北方与中原地区的割据势力连年征伐混战,北朝统治者来自(半)游牧民族,靠骑兵起家,因此重骑兵是北朝诸国的核心打击力量。



不仅是胡服骑射:揭秘中国古代重甲骑兵的发展



重甲骑兵重量大、防护能力强,最擅长的战术是强力突击。重骑兵冲锋时,有时仅凭巨大的声响和排山倒海的气势,就能将步兵吓跑;即便步兵敢于抵抗,如果没有严密结阵,不使用长兵器,仍会遭重骑兵冲撞践踏刺杀。步兵弓弩手虽能对轻骑兵构成致命威胁,但弓箭和弩箭未必能射穿重甲,而且重骑兵可利用速度优势迅速突破弓弩箭的火力网,近距离击杀弓弩手。另外,当时中国的重骑兵和拜占庭帝国的重骑兵一样,也可骑射,部分发挥了轻骑兵的功能,在冲刺前和冲刺过程中就能远程打击纯步兵和弓弩手。



不仅是胡服骑射:揭秘中国古代重甲骑兵的发展



拜占庭帝国的重骑兵


南北朝时期,甲骑具装参与的冲突战争不知凡几,这里仅举一个对北朝历史产生重要影响的战役。公元537年9月,东魏丞相高欢率20万大军西征,西魏宇文泰率军不足1万人急驰回救。10月2日,西魏军进入沙苑(今陕西大荔南)东部渭水弯曲之地,这里受渭水、洛水影响,西宽东窄、芦苇遍野,不利于大部队展开兵力作战。宇文泰以赵贵、于谨为左拒,李弼为右拒,背水结阵,士兵偃戈伏于芦苇中。



不仅是胡服骑射:揭秘中国古代重甲骑兵的发展



10月2日下午3-5点,东魏军抵达战场,见西魏军人少,轻敌冒进,阵型散乱。待敌军深入,宇文泰亲自击鼓,伏兵尽起。于谨率主力与东魏军正面交战。李弼领精锐重骑兵以雷霆万钧之势猛击敌之侧翼,东魏军被一分为二,首尾难顾。西魏将士浴血奋战,」斩六千余级,临阵降者二万余人「,并追击至黄河边,大获全胜。是役,西魏军以一敌二十,共俘获东魏军7万人,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更令人赞叹且惊奇的是,本役功劳最大的李弼部骑兵仅有60人,甲骑具装催锋陷阵的能力强大到令人恐怖!



不仅是胡服骑射:揭秘中国古代重甲骑兵的发展



沙苑战役之前,东魏在国土人口军事等方面拥有巨大优势,西魏仅有关陇一隅之地,危如累卵。沙苑大胜后,西魏乘势夺取东魏大片土地,东魏」豪右纷纷来归「,两魏演变为均势对抗,并最终促成后三国鼎力(东魏、西魏和南朝的梁) 之格局。



不仅是胡服骑射:揭秘中国古代重甲骑兵的发展



东魏、西魏和梁三国鼎力的格局


十六国南北朝的甲骑具装非常普遍,尤其在北方诸国,估计军中比重为20-25%之间。不过,南朝各国的轻重骑兵合计最多不过10%,重骑兵就更低。这一时期轻骑兵地位相对下降,但其所擅长的长途奔袭,大范围迂回机动,追击败兵扩大战果等战术很难被重骑兵高效执行。



不仅是胡服骑射:揭秘中国古代重甲骑兵的发展



南北朝的甲骑具装


甲骑具装的人马铠甲有60-80公斤重甚至更高,战马负重过大,易疲劳,骑兵最突出的速度优势大打折扣,而且步兵经过训练,列阵执长兵器而战,重骑兵的正面突击就无法发挥。到了隋末唐初,重甲骑兵的弱点已暴露无遗。李渊父子组建的人穿铠甲的轻骑兵,击败了隋朝的甲骑具装,在统一中国过程中屡立奇功。突厥轻骑兵则战胜柔然的重骑兵,成为新一代草原霸主。


关于我们-冷兵器研究所(公众号ID-LBQYJS),文章来源lindan9997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兵器研究所 的精彩文章:

一切為了劈砍:盤點歐洲人常用的十一種劍
故宮館藏清代武備:崇尚騎射的王朝
源自西亞、比歐洲騎士更重裝的中國甲騎具裝
直刀还是弯刀好?拿破仑时代的骑兵告诉你答案

TAG:冷兵器研究所 |

您可能感興趣

插画师笔下的女真重装骑兵:铁浮屠
细数三国兵种,为何说骑兵战无不胜的时代还未到来
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蒙古骑兵建立明朝?
北宋时的昆仑关大捷,宋军用骑兵破山地部队
狄青春节定计平定侬智高叛乱:北宋骑兵用铁连耒加完胜「标牌」兵
直刀还是弯刀好?拿破仑时代的骑兵告诉你答案
骑兵出身的苏联元帅,其为何成了军帽的代名词?
在演义中被虐成渣,真实历史上他缔造了三国第一骑兵
这款枪,叫马枪却不是骑兵使用!
1954年国庆阅兵 骑兵部队最后一次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