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洞穴「航天」探險

洞穴「航天」探險

洞穴「航天」探險



圖為葉光富(前排中)與航天員隊友。

前不久,我來到了義大利撒丁島,一個以複雜、龐大的地下洞穴系統著稱的地方。我們5個國家的6名航天員,一起參加了極具挑戰性的洞穴訓練,度過了難忘的15天。其中6天6夜是完全黑暗狀態,感覺如同在黑暗的陌生星球上科考和探險。這也是歐洲空間局組織這次航天員洞穴訓練的目的――人類在未來踏上其他星球時,要具備適應陌生環境的能力。


我們6個航天員分別來自美國、俄羅斯、西班牙、日本和中國,不僅要進行探險、地形地貌勘查和測繪等活動,還要承擔採集樣本、尋找生命、地質考察、洞穴拍攝和營地管理等任務。我的主要任務是負責對洞穴未知區域進行探索和勘測,分析勘測數據並做出三維模型,以及對環境參數進行實時監測等。其實,探險只是手段,目的是我們要通過在極端環境中工作和生活,磨練意志、耐受力,培養危機處理能力、團隊協作能力。


進洞以後,大部分時間與外界都是隔絕的,無法通信。即使你生活在地球,如果你不了解它,其實它就是一個陌生的星球。安全裝備、探洞服、潛水服、安全背帶系統、安全頭盔、照明系統,這些專業的裝備,一個都不能少,確實也給了我們巨大的幫助。


我們一路前行,危險與挑戰時刻存在。洞穴極限環境下,黑暗、陰冷、潮濕,完全靠照明器照明。洞內溫度常年在14攝氏度到15攝氏度,濕度達到99%,感覺很不舒服。晚上睡在帳篷里,半夜會被凍醒。洞內很多地方非常狹小。有一次我們經過一個通道,我第一個從狹小的洞穴爬出來,在外面等著。後面的一位同伴由於身材相對高大就被卡在通道里。我在前面拉,後方的隊友在後面推,終於把他救了出來。

每天都有行進的計劃要完成,而且都是負重行進。風險很高,路上不是懸崖就是峭壁,十多米深的峭壁隨處可見。通過安全繩下降的最大一次深度達到了50米,相當於從17層樓的高度摸黑下降,心理上非常沒有安全感。在另外一次垂直降到洞底時,還發生了意外。由於安全繩沒有固定好,有隊員在下降到距離地面3米的時候摔了下去,所幸只受了點輕傷,但讓人心有餘悸。


洞穴內部十分複雜,通道蜿蜒,地下河流往往深不見底。穿著潛水服通過地下河流時,人非常有可能被暗流沖走。在這種陌生環境里,必須時時處處進行分析、識別和定位,否則很可能就被困在裡面。從我們標註的地圖看,地下洞穴系統就像個迷宮。去的時候和回來的時候,地形完全不一樣。


在整個洞穴探險訓練中,最大的挑戰應是團隊內部存在的文化差異,這也是每一位成員都意識到的問題,這需要通過「我信任團隊,團隊信任我」來培養和加深團隊協作。團隊給了我巨大的信任。在尋找出洞口遇到困難時,有隊員說「讓葉來,我還想活著出洞。」憑著10年戰鬥機飛行經驗,我比其他人更擅長導航和領航,最後帶領大家安全順利走出迷宮一樣的洞穴。重見光明的那一刻,確實有一種「活著出來了」的喜悅。事後我負責的三維地圖最後生成,我把一個未知的區域取名為光明通道。在洞穴里的黑暗環境下,光明代表著希望。


15天的訓練,成果豐富,我們甚至還發現了非常罕見的生物。通過航天員們之間的密切協作,我們不僅圓滿完成了訓練任務,還進一步加深了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航天員之間的理解和認可。


我的隊友中不少人都有過太空飛行的經歷,像西班牙和日本的隊友已經執行過兩次太空任務,美國的隊友也執行過一次太空任務。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在洞穴探險中的握手,能在太空重現。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中國「神器」拔火罐紅遍里約 實拍老外看中醫
人類第四定律
我國成功發射高分三號衛星 可全天候監測全球海洋和陸地資源
中國駐英國大使:相互信任是中英合作基礎
英國研究稱遵守「生物鐘」可助治療關節炎

TAG:中國經濟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登陸火星時 這套航天服可以為航天員保駕護航
航天員景海鵬為孩子們插上航天翅膀
香港迎回歸20年「航天展」開幕 宇航迷別錯過神舟火箭天舟一號
女生學航空航天前景如何?
太空「充氣房」啪啪展開:航天探索新棲息地
「走進空間科學,點亮飛天未來」航空航天體驗營
中國風洞技術世界頂尖,航天航空都需要風洞輔助
恐怖而寂靜 探秘被廢棄的美國航空航天設施
小狗「航天員」:載人航天事業的幕後英雄
東風航天城:中國航天衛星、載人航天工程的大本營
德媒:中國航天計劃亮點頻現 宇宙探索趕超航天大國
天舟一號貨運飛船今晚升空,中國航天航空技術遙遙領先世界!
心繫天宮 電波傳情:航天員天宮裡留下小秘密
中國航天重器探索世界
航天日 我们一起来追这颗「星」
探訪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 「彩虹」無人機起飛的地方
「一針一線」心繫天地間——揭開中國航天服的「秘密」
中國載人航天好戲連台 「天舟」待發再約「天宮」
歐洲航天局測試防墜毀無人機 將執行火星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