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印光大師問答-請問永明禪凈四料簡的含義?

印光大師問答-請問永明禪凈四料簡的含義?

印光大師問答-請問永明禪凈四料簡的含義?



有禪有凈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 師,來生作佛祖者。其人徹悟禪宗,明心見性。又復深入經藏,備知如來權實法門。而於諸法之中,又復唯以信願念佛一法,以為自利利他通途正行。觀經上品上 生,讀誦大乘,解第一義者,即此是也。其人有大智慧,有大辯才。邪魔外道,聞名喪膽。如虎之戴角,威猛無儔。有來學者,隨機說法。應以禪凈雙修接者,則以 禪凈雙修接之。應以專修凈土接者,則以專修凈土接之。無論上中下根,無一不被其澤,豈非人天導師乎。至臨命終時,蒙佛接引,往生上品。一彈指頃,華開見 佛,證無生忍。最下即證圓教初住。亦有頓超諸位,至等覺者。圓教初住,即能現身百界作佛。何況此後,位位倍勝,直至第四十一等覺位乎。故曰,來生作佛祖 也。

無禪有凈土,萬修萬人去,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者。其人雖未明心見性,卻複決 志求生西方。以佛於往劫,發大誓願,攝受眾生,如母憶子。眾生果能如子憶母,志誠念佛,則感應道交,即蒙攝受。力修定慧者,固得往生。即五逆十惡,臨終苦 逼,發大慚愧,稱念佛名,或至十聲,或止一聲,直下命終,亦皆蒙佛化身,接引往生。非萬修萬人去乎。然此雖念佛無幾,以極其猛烈,故能獲此巨益。不得以泛 泛悠悠者,校量其多少也。既生西方,見佛聞法,雖有遲速不同。然已高預聖流,永不退轉。隨其根性淺深,或漸或頓,證諸果位。既得證果,則開悟不待言矣。所 謂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也。


有禪無凈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者。其人雖徹悟禪宗,明心見 性。而見思煩惱,不易斷除。直須歷緣煅練,令其凈盡無餘,則分段生死,方可出離。一毫未斷者,姑勿論。即斷至一毫未能凈盡,六道輸回依舊難逃。生死海深, 菩提路遠。尚未歸家,即便命終。大悟之人,十人之中,九人如是。故曰,十人九蹉路。蹉者,蹉跎。即俗所謂擔閣也。陰境者,中陰身境。即臨命終時,現生及歷 劫,善惡業力所現之境。此境一現,眨眼之間,隨其最猛烈之善惡業力,便去受生於善惡道中,一毫不能自作主宰。如人負債,強者先牽。心緒多端,重處偏墜。五 祖戒再為東坡,草堂清復作魯公,此猶其上焉者。故曰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也。陰,音義與蔭同,蓋覆也。謂由此業力,蓋覆真性,不能顯現也。瞥,音撇,眨 眼也。有以蹉為錯,以陰境為五陰魔境者,總因不識禪及有字,故致有此胡說巴道也。豈有大徹大悟者,十有九人,錯走路頭,即隨五陰魔境而去,著魔發狂也。夫 著魔發狂,乃不知教理,不明自心,盲修瞎練之增上慢種耳。何不識好歹以加於大徹大悟之人乎。所關甚大,不可不辯。


無禪無凈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者。有謂無禪無凈,即埋頭造 業,不修善法者,大錯大錯。夫法門無量,唯禪與凈,最為當機。其人既未徹悟,又不求生。悠悠泛泛,修余法門。既不能定慧均等,斷惑證真。又無從仗佛慈力, 帶業往生。以畢生修持功德,感來生人天福報。現生既無正智,來生即隨福轉,耽著五欲,廣造惡業。既造惡業,難逃惡報。一氣不來,即墮地獄。以洞然之鐵床銅 柱,久經長劫,寢卧抱持,以償彼貪聲色,殺生命等,種種惡業。諸佛菩薩,雖垂慈愍,惡業障故,不能得益。昔人謂修行之人,若無正信求生西方,泛修諸善,名 為第三世怨者,此之謂也。蓋以今生修行,來生享福,倚福作惡,即獲墮落。樂暫得於來生,苦永貽於長劫。縱令地獄業消,又復轉生鬼畜。欲復人身,難之難矣。 所以佛以手拈土,問阿難曰,我手土多,大地土多。阿難對佛,大地土多。佛言,得人身者,如手中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猶局於偈 語,而淺近言之也。


夫一切法門,專仗自力。凈土法門,專仗佛力。一切法門,惑業凈盡,方了生死。凈土法門,帶業往生,即預聖流。永明大師,恐世不知,故特料簡,以示將來。可謂迷津寶筏,險道導師。惜舉世之人,顢頇讀過,不加研窮。其眾生同分惡業之所感者歟。

(增廣文鈔卷二凈土決疑論)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印光大師問答-如何都攝六根,凈念相繼?
印光大師問答-什麼是仗佛慈力?
印光大師問答-佛為什麼要說凈土法門?
爐石設計師問答大爆料,青玉德還在觀察?
印光大師問答-念佛求生西方可兼念觀音、藥師佛嗎?
老師問小明十二生肖有哪些,小明的回答亮了
逗趣笑話:老師問小明:小明請用不但和而且造句
大師問答第一期:你的命算得准嗎?
印光大師問答-在家人是不是念佛最方便?
為什麼問老師問題要有「厚臉皮」精神?
老師問小明,有錢任性的下聯是什麼,爆笑回答!
於曉光買了酒,秋瓷炫向姐姐告狀興師問罪,於曉光這麼做,韓國女嘉賓都覺得不好意思
印光大師問答-念佛可以求來生出家為僧住持佛法嗎?
幼兒園裡老師問小明,你的乳名是什麼,答案讓老師尷尬
印光大師問答-現生想了生死應修哪個法門?
司馬師問:小皇帝咋樣?大臣:才同陳思,武類太祖!殺心頓起
黃曉明去哪都不忘秀恩愛,何老師問他的這個問題道出了網友的心聲
搞笑十分:老師問小明:「你是不是偷吃了那隻用來做道具的香蕉?
上師問答:如何保持當初學佛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