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正說帝王真的縱慾無為嗎

正說帝王真的縱慾無為嗎

(郎世寧《乾隆閱八旗馬術圖》前日《頭條問答》「歷史上有哪些皇帝死於縱慾過度」,儘管很簡略仍然引起數十萬朋友的關注,並提出一些新的疑問。由於時間的原因,不能一一作答,現利用周末的時間,對朋友們提出的問題補充三個方面:皇帝一般能活多大,有沒有縱慾而死的皇帝,皇帝為什麼會縱慾?(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圖》局部)一、皇帝一般能活多大?中國歷史上,進入「負面清單」的古代帝王,「縱淫」都是這位帝王的必備條款,尤其是治下朝政混亂的帝王,或末代帝王,史家總結起來,「縱淫」則成了必不可少的一條。這是一種史學現象,但正史中不多,主要出現在野史,或文人筆記、小說中人的壽命都是有限的,皇帝當然也會死亡。根據史料統計,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是清乾隆帝——89歲,最小的皇帝約等於「零」,所有皇帝的平均年齡為39歲。這個平均數據,會因為樣本的差異略有不同。(《塞宴四事圖》局部,乾隆嬪妃)皇帝平均年齡39歲,這已是一個相當可觀的數值。根據文獻與考古發現,中國各歷史時期人的平均壽命是:東漢,22歲;唐朝,27歲;宋代,30歲;清代33歲。皇帝的平均年齡,明顯高於這個平均值,所以歷朝歷代的皇帝,整體上都是「長壽」的。皇帝的長壽,與其生活條件有關。但在科學、技術比較落後的前提下,尤其是醫療水平的限制,優裕的生活條件並不能皇帝的壽命產生太大的影響,如果患上當時無法有效治療的疾病,皇帝同樣會因病死亡,無論年老、年輕,這就是民間所說的「只能治病,不能治命」。(隋文帝像)除了疾病,影響皇帝壽命的直接原因是「非正常死亡」。據文史學者統計:中國歷代王朝(含割據一方)共有帝王611人,其中正常死亡(病、老)的339人,非正常死亡的272人。皇帝非正常死亡率高達44%,多數死於因權力爭鬥而引發的各種謀殺等。五代十國時期,西燕7個帝王、梁朝8個帝王全部被殺身亡。隋朝的5個帝王,也無一善終。所以,封建帝王多死於「非正常死亡」,頭號原因是謀殺、自殺或其他殺害方式,不是因為荒淫無度,縱慾而死。二、有沒有縱慾而死的皇帝?皇帝縱慾而死,屬於文學作品的觀點。主要原因是皇帝後宮龐大,容易引起這種藝術想像。據《新唐書》記載,唐開元天寶年間皇宮及各地行宮,唐玄宗擁有妃妾高達達四萬!其他王朝,後宮人數雖未達這個歷史記錄,但人數同樣驚人。這種情形下,皇帝「縱淫」是不可避免的。皇帝之死,與「縱慾」有關的歷朝都有,但多死於「酒色」,前者應該多於後者。有確鑿史料記載,歷史上第一位死於「縱慾」的皇帝是漢成帝。《漢書·外戚傳》:漢成帝「陰緩弱不能壯發,每持昭儀足,不勝至欲,輒暴起。」漢成帝死於趙飛燕、趙合德床上。(宋度宗)非正史記載的,有宋度宗趙禥。畢沅編著《續資治通鑒·宋紀一百八十》:「帝自為太子,以好內聞;既立,耽於酒色。故事,嬪妾進御,晨詣閤門謝恩,主者書其月日。及帝之初,一日謝恩者三十餘人。」宋度宗一夜臨幸宮妃30人,這是歷代皇帝縱慾的最高記錄。趙禥駕崩時僅年35歲,主要原因是體質不好,加上酒色過度。趙禥本是南宋理宗趙昀之侄,理宗因為無子,他才成為南宋第六位皇帝。趙禥的父親是榮王趙與芮,母親出身微賤,身份也很低下,僅是榮王的一名小妾。在榮王府,她老受榮王謫妻的欺負,懷孕後竟被逼墮胎。但在當時,藥物的科技含量過低,胎兒沒打下來,孩子還是生下來了,這便是趙禥。當胎兒時九死一生,趙禥出生時即發育不良,很晚才會走路,七歲時才會說話,智力比正常孩子少了一大截。宋度宗趙禥死時低於皇帝的平均年齡,關鍵是他先天體質不好,後天又酒色齊全。較之色,酒對宋度宗的身體損害更直接。根據正史或文人筆記,因酒色而死的皇帝,比較典型的還有這些:北齊文宣帝高洋,酗酒、荒淫、亂倫,最後死在昏醉之中;劉宋前廢帝劉子業,後宮嬪妃萬人。劉子業荒淫好殺,後被謀殺,死於非命;(明武宗像)明武宗朱厚照,酒色俱全,早死;清同治帝載淳,荒淫之帝,因嫖娼而染花柳病而死,但正史未載,屬後人推測……歷史上荒淫的皇帝,能找到史料證據屬於死於縱慾的,其實非常少。隋煬帝楊廣生活荒淫糜爛,後宮美女五千,再加上各地行宮的宮女人數,楊廣是與過萬的美女醉生夢死,但他其實是被人直接殺害的,並不是「花下鬼」。三、皇帝為什麼會縱慾?皇帝縱慾,真相說出來很多人難以接受:「縱慾」,是檢驗古代帝王「稱職」如否的重要標準!唐朝有「盛世」之譽,皇帝當中應該是「好皇帝」多,至少不會似前朝隋煬帝那樣荒淫昏亂。而唐朝皇帝私生活的情形,又是怎樣的呢?唐朝的大明宮,幾乎是空前絕後,其規模差不多是「腐敗清王朝」紫禁城的三倍。建築群龐大,裡面當然不是空的,住的主要是後宮佳麗。「佳麗三千」屬於腐朽王朝的寫照,唐朝則也正好是這種王朝的三倍——唐朝的後宮人數,通常是萬人。唐朝之盛,後世稱譽有加,見於它後宮管理的規範化。唐朝的後宮,制度化的色彩相當深厚,制度建設也相當成熟。萬人之巨的大唐後宮佳麗,皆置於嚴格的管理制度之下,與治理天下的文、武官制度一樣健全,同樣實行品級制。「國母」皇后至高無上,不定品級,實際上是與皇帝一樣,屬於「正國級」。除此之外,最高等級的嬪妃與宰相同級,為正一品,相當於「副國級」。分述如下:正一品夫人:貴妃,淑妃,德妃,賢妃;正二品九嬪: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正三品婕妤9人,正四品美人9人,正五品才人9人,合稱27世婦;正六品寶林27人,正七品御女27人,正八品彩女27人,合稱81御妻。海量的佳麗,並不是用來觀賞的,而是要用於「侍寢」。「清宮戲」中的場景,是敬事房太監端著盤子,裡面是嬪妃的名牌,皇帝看中了就翻牌。但這是清朝的規矩,唐朝實行的是輪流侍寢制,所有的嬪妃編排次序,不管皇帝願意不願意,依次給送過來,必須把她給睡了。對後宮佳麗來說,畢竟這種機會非常難得。侍寢次序,是根據月亮的盈虧(圓缺)情況決定的。十五、十六是滿月,在古人的眼裡,這時皇帝的精力最為旺盛,所以統歸皇后享用。至於這兩天皇帝是否真的精力好,那是傳統理論問題。「滿月」是峰頂,圍繞這個來安排侍寢的嬪妃:初一至十五,由低等級的嬪妃一直輪到皇后;十六到月底,再由皇后一直輪到低等級的嬪妃。循環往複,以至無窮,皇帝要是受不了,就屬於「工作能力」有限,那就談不上「稱職」,更別提「優秀」了。皇帝最受不了的,是每月二十二至三十這九天。皇帝的「御妻」是八十一個,要在九天里輪流侍寢,每夜都是九個人。讓皇帝清心寡欲,絕對是天方夜譚!唐朝輪流侍寢的制度設計,對為數眾多的皇宮佳麗來說,顯然有著公平的一面,但也有把好皇帝逼壞或逼瘋的一面。並且,大唐王朝這個成熟的制度,很快遭遇了新的課題。(武則天撰書《 升仙太子碑 》拓本局部一)同是唐朝,武則天完成了由嬪妃到皇帝的跨越,國號曰「周」。她這一跨越不要緊,既有的制度都成了一張廢紙——過去的皇帝全是男的,現在性別一下子變了。所以,武則天不得不進行制度創新,設立了「控鶴府」。「控鶴府」,就是武則天的「後宮」。武則天的男寵張易之、張昌宗兄弟,是典型的「小白臉」。《舊唐書》稱張氏兄弟「傅粉施朱,衣錦繡服」,張昌宗是「面似桃花」,更是性愛高手,武則天格外喜歡。「控鶴府」中還有眾多有學問的文人,女皇帝的品位一下子比男皇帝勝出一籌。武則天挑選陪侍美少男的標準,是「潔白美鬚眉」,控鶴府里便多了少年「人妖」,這嗜好顯得格外豐富。過去男人想進宮當差,必須挨上自宮這一刀。現在情形大變,躍躍欲試的男人自然多了起來。有個青年人叫魏厚祥,給朝廷上了一個奏摺,聲稱自己的私處極美,要求入控鶴府充當供奉。大臣朱敬則見到如此穢言,勃然大怒,上奏武則天要撤銷控鶴府。控鶴府當然不可能撤,武則天想出的辦法是換塊牌子:「控鶴府」更名「奉宸府」,職能還是差不多。女皇帝的「皇宮」如此豐富多彩,武則天有一半時間要消磨在床上。男人當皇帝累,女人當皇帝看來更累。武則天的趣聞甚多,其實是件挺正常的事!(武則天撰書《 升仙太子碑 》拓本局部二)——有什麼樣的制度,就會有什麼樣奇蹟。而趣聞或故事,往往是後人編的……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熱血 的精彩文章:

TAG:熱血 |
您可能感興趣

吳思:怎樣才能真正說透中國歷史
正說昭烈帝四四:既然戰爭不可避免,孫權也不是好惹的
正說為什麼要讓美猴王去當「弼馬溫」?
田亮不小心把水濺到尹正,尹正當場翻臉,不過網友卻替尹正說話!
正說昭烈帝四三:劉備與死對頭暗中聯絡,為的就是復仇
正說昭烈帝八:願望很美好,現實往往卻並非如此
十四阿哥不懂軍事,康熙臨死卻封他做大將軍,雍正說出幕後真實原因
正說昭烈帝五一:劉備能崛起,用的是草根最佳方式
正說昭烈帝三一:佔領不等於征服,要做的事還多著呢
正說昭烈帝四七:慘敗之後穩局勢,劉備做得很漂亮
「我們是誰」孩兒媽版,真正說出了媽媽們的心聲啊!
正說昭烈帝三六:只要有實力,又何懼對手是誰
正說昭烈帝十二:做有理想的打工仔,首先要能沉住氣
正說昭烈帝十五:都說老闆好當,其實比打工仔更艱辛
雍正有沒有篡位?正說歷史,剖析個中是非曲直,用證據說話!
正說昭烈帝十:卑躬屈膝雖屈辱,為了生存亦無奈
正說昭烈帝四六:劉備東征是對是錯,為什麼會失敗
雍正登基後,生母德妃就做一過分行為,氣的雍正說:那我去死吧!
正說昭烈帝四八:劉備永安託孤是何用意,兩字可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