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蔣碧微: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蔣碧微: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蔣碧微: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點擊播放 GIF/140K



【 半 城 大 話 】「多少人真情假意/愛過你的美麗/愛過你歡樂而迷人的青春/唯獨一人愛過你朝聖者的心/愛你日益凋謝的臉上的哀戚......」

有這樣一批女性,經歷過如霜歲月、家國戰亂、人性的惡和命運的苦,走進耄耋之年,白髮如雪、笑靨溫潤,猶如蚌病生珠,愈發驚艷。而這種驚艷,就像歷史天空中那一抹璀璨晚霞。半城以此欄目,向她們致敬!那一低頭的溫柔,照亮了整座城。


蔣碧微: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半城編輯部


1944年2月9日,徐悲鴻在《貴陽日報》上刊登了一則聲明:「徐悲鴻與蔣碧薇女士因意志不合,斷絕同居關係,已歷八年。中經親友調解,蔣女士堅持己見,破鏡已難重圓。此後徐悲鴻一切,與蔣女士毫不相涉。茲恐社會未盡深知,特此聲明。」

這不是徐悲鴻第一次刊登這樣的聲明。1938年7月31日,他在《廣西日報》上也刊登過一則:「鄙人與蔣碧薇女士久已脫離同居關係,彼在社會上的一切事業概由其個人負責。」


兩份聲明簡直如出一轍,目的卻各不相同。


1938年,徐悲鴻正與學生孫多慈熱戀;1944年,徐悲鴻急急刊登聲明,乃是為了三天後和廖靜文結婚。


無怪乎女兒徐靜斐寫信控訴:「爸爸,為什麼您每次追求一個女人,就要登報跟媽媽脫離一次關係?假如您要追求十個女人,您是不是要登十次報呢?」


蔣碧微從沒想到,自己18歲起便和徐悲鴻浪跡天涯,生兒育女,相濡以沫20年,原來竟只算同居關係!

蔣碧微: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蔣碧微(徐悲鴻畫作)


蔣碧微,本名蔣堂珍,字書楣,宜興望族,家教良好。父親蔣梅笙醉心詩書,設立了女子學校,蔣碧微是學校的第一屆學生。


她聰慧機敏,才藝俱佳,不冶艷,不做作,清清爽爽又亭亭玉立。

蔣碧微: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17歲那年,父親蔣梅笙受聘前往復旦大學教書,舉家遷滬。不久,家中總是出現一位衣著樸素笑容儒雅的青年——徐悲鴻,早年曾與蔣堂珍的伯父蔣兆蘭、姐夫程伯威同在宜興女子學校教書,後為深造美術在復旦大學半工半讀,幽默風趣,常與蔣父談論詩詞。碧薇的父母在欣賞之餘,還不知自己的女兒早已「一見悲鴻誤終生」,而徐悲鴻更是在第一次登門拜訪時便對少女蔣堂珍一見鍾情,全然忘了鄉下的妻兒。


當徐悲鴻託人問她,假如現在有一個人想帶她去日本,她去不去時,她毫不猶豫便答應了。

私奔前,徐悲鴻在一對水晶戒指上分別刻「悲鴻」、「碧微」,並每日戴著刻「碧微」的那枚。有人問起時,他很得意,「碧微」是他未來太太的名字。


從此,「蔣堂珍」從世上消失了,而在宜興開往東京的客船上多了一位明眸善睞的「蔣碧微」。

蔣碧微: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徐悲鴻畫作中的蔣碧微


日本的藝術書籍相當豐富,還有許多仿印原畫,無一不優美精良,被徐悲鴻視為至寶、愛同拱璧。他每日流連各書畫店鋪,遇上喜歡的作品總要買回家,很快便把僅有的兩千元花完。


半年後,他們迫於生計,回到上海。兩年後,在康有為的幫助下,徐悲鴻得到了去法國最高國立藝術學校留學的官費名額。20歲的蔣碧微陪同前往,在巴黎學習法語和音樂。

蔣碧微: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蔣碧微與徐悲鴻

蔣碧微: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畫作中的蔣碧微與徐悲鴻(徐悲鴻作)


一個人的官費,供兩人使用,遠遠不夠。蔣碧微甚至做女工貼補家用,省下幾個月的飯錢只為給徐悲鴻買一塊懷錶。她經過商場櫥窗時,被一件風衣驚艷到,但只敢每天隔著馬路遠遠看上一眼。徐悲鴻知曉此事後,用賣畫的錢為她買回,和身姿窈窕的她極為相配。最清苦時,他們只能喝水飽腹,相擁取暖。


請不起模特,她便是徐悲鴻作畫的模特。《簫聲》、《憑桌》、《琴課》、《慵》、《靜》等等畫作,傾倒眾人。

蔣碧微: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簫聲》

蔣碧微: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憑桌》


22歲,她和徐悲鴻在中國駐德國公使館的一次酒會上,結識了英俊瀟洒的青年畫家張道藩。


張道藩也是世家子弟,1918年考入倫敦大學美術部,成為該院有史以來第一位中國學生。


1921年,他在德國旅行時匆匆拜會了同道徐悲鴻。誰知就在這次會面,他深深迷戀上了秀麗清雅、風姿卓越的蔣碧微。


當年在歐洲的中國留學生中,各種政治色彩的人物都有。一些人因看不慣國內腐朽,又對「幫閑文人」拍馬屁的舉動深惡痛絕,便在笑鬧中成立了「天狗會」,藉此經常聚首,聯絡感情。徐悲鴻、蔣碧薇、張道藩都在其中,這使張道藩有更多的機會接近蔣碧薇。


1926年2月,張道藩鼓足勇氣,從義大利給碧薇寄去一封長信,傾訴衷腸。儘管視藝術為第一生命的徐悲鴻此時對碧薇日趨淡漠,她在迷茫、猶豫之中,卻沒接受張道藩的這份感情。28歲時,碧薇因盲腸炎暈在家中,被鄰居送至醫院才檢查出有孕。而此時的徐悲鴻,遠在新加坡通過畫畫籌款。其實,早在兩年前,他便籌集了7萬多元,可維持幾年生活,卻都被用來採購金石字畫,以致於不得不再下南洋。


他們約好在新加坡匯合,可徐悲鴻竟不聲不響先回上海了,她只能拖著大箱小箱的書畫自行回國。


十年漂泊,至此結束。

蔣碧微: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1928年,悲鴻受聘為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舉家遷居南京丹鳳街。


那時的徐悲鴻,已經是一位聲名鵲起的大畫家,身體健康,精力充沛,就像一位精神抖擻的鬥士,站在康庄大道的起點,用如椽畫筆,辟出遠大前程。


蔣碧微先後生下兒子徐伯陽、女兒徐靜斐,一心照料兩個嬰孩,偶爾也仿照法國沙龍舉辦舞會。可徐悲鴻不喜家中喧鬧,每每陰沉著臉,躲在書房作畫。


31歲,她在宜興老家為先後離世的弟弟和姑媽料理後事,卻收到徐悲鴻的信件催促,再不回南京,他會愛上別人的。之後,徐悲鴻向她坦言,最近感情有所波動,很喜歡女弟子孫韻君。


他給孫韻君改名為孫多慈,刻一枚「大慈大悲」印章,許多畫作上可見。他甚至在孫韻君贈與的兩顆紅豆上,分別刻「大慈」、「大悲」,並鑲進兩枚黃金戒指,一人一枚戴著,他為孫多慈畫肖像,與孫多慈一起登山賞月,畫下《台城夜月》……多麼相似的愛情橋段!

蔣碧微: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孫多慈(徐悲鴻作)

蔣碧微: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台城月夜》徐悲鴻作


蔣碧微黯然,氣悶,囑傭人將孫多慈恭賀徐公館落成的百株楓苗盡折之,做炊火之薪;她告誡孫多慈遠離徐悲鴻,並寫信要求其父母管教好女兒;阻止徐悲鴻大肆甩賣畫作給孫多慈湊畢業出國的路費……


孫韻君離開了,徐悲鴻惱怒不已,名其室為「無楓堂」,並刻「無楓堂」印章,常畫楓樹,每畫必蓋此印章。隱痛中,他寫下:「急雨狂風勢不禁,放舟棄棹遷亭陰。剝蓮認識心中苦,獨自沉沉味苦心。」


然而,他念念不忘孫多慈,時常消失,杳無音信。蔣碧微得知他與孫多慈廝守在桂林,慮及廣西戰事緊張,南下勸說他回家,卻被告知:「吾人之結合,全憑於愛。今愛已無存,相處亦不可能。」


她心灰意冷,孤身一人回了南京,那裡還有她的兩個幼子。


自此,徐悲鴻為追孫多慈和廖靜文,先後在報紙上刊登聲明同她決裂關係,婦孺皆知,滿城風雨。


她撕毀豪門婚誓,割捨父母親友,假死,更名,由昔日錦衣玉食的大小姐,淪為異國顛沛流離的灶下婢。她以為十年煎熬後能苦盡甘來,沒想到徐悲鴻一次次將她的真心揉碎於市井閑談,狼狽不堪。


她不是抱殘守舊的封建女人,她逃婚,留洋,學外語,打扮入時,社交得體,燃盡生命愛一個男人,怎地就成下堂婦了呢?

蔣碧微: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蔣碧微(徐悲鴻作)


1945年12月31日,他們簽字離婚,蔣碧微撫養子女,徐悲鴻向她支付一百萬,以及由她親自挑選的一百幅徐悲鴻畫作和四十幅古畫。不久,徐悲鴻就和廖靜文結婚了。


糾纏二十多年的兩人,再無瓜葛。


七七事變後,為躲避日軍的空襲,蔣碧微攜子受邀住進張道藩有地下室的府邸,恰逢張道藩妻子蘇珊帶著女兒在廬山避暑。


張道藩與蘇珊,因東西方文化習俗差異,感情並不融洽,相敬如賓,落落寡歡。他倒是對蔣碧微痴心不改,此前就一直寄情書,字字纏綿。調任教育部次長後,張道藩也隨國民政府遷到重慶,與她的往來更加頻繁,甚至藉機邀她共居一樓。


「親愛的雪(蔣碧薇),我本來不願意你用這個名字,因為雪雖然很潔白,但是太容易融化了;可是我現在叫你雪了,就讓你自己所選的這一個字,永久留在我的心坎上吧……我的雪本來是人家的一件至寶,我雖然心裡秘密地崇拜她,愛著她,然而十多年來,我從不敢有任何企求,一直到人家侮辱了她,虐待了她,幾乎要拋棄了她的時候,我才向她坦承了十多年來深愛她的秘密,幸而兩心相印……」


1946年回寧,她為女性權益與事業奔走,得張道藩助選為國大代表,由蔣介石頒發勳章。

蔣碧微: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1946年,蔣介石召開「國民大會」,經張道藩舉薦,蔣碧薇以「社會賢達」身份當上國大代表。


1949年,張道藩的妻子蘇珊與母親、姐姐和女兒,前往澳洲躲避戰火。而她攜子隨張道藩去了台灣,公開做了他十年的情婦,細心照顧他的起居。她不忍蘇珊同她一樣,身為妻子卻被情人逼至孤苦境地,便以張道藩的名義每月給蘇珊寄錢。


1958年,因蘇珊強硬幹涉,而張道藩軟弱逃避,她再一次死心,平靜退出。


她27歲收到張道藩的第一封情書,38歲後的二十多年裡,不間斷收到張道藩的兩千餘封情書,筆墨情深。她若想再婚,40年代時便可和張道藩喜結連理,但她沒有,而是和張道藩相約60歲結婚,最終沒有等到。

蔣碧微: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往事過眼雲煙,所有情緣也已結束。


她寫了一本回憶錄,也是中國第一部女性自傳。


上冊是《我與悲鴻》,字裡行間戾氣太重,終是斷不了嗔痴苦毒。那些傷害,她只是一介凡人,或許可以忘卻,但無法原諒。


下冊是《我與道藩》,極盡讚美和依戀。她萬念俱灰時,借著張道藩的疼寵憐惜,借著那半星溫暖,才得以涉過歲月的無邊深寒。


1966年,此書在《皇冠》雜誌連載,轟動一時。


寡居終老,這個為愛痴狂一生的女人,於1978年,安詳離開塵世。


去世前,她將保存完好的徐悲鴻畫作,全數捐出,獨獨留下一幅《琴課》掛在卧室:她微微偏著頭,專註地拉著提琴。

蔣碧微: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蔣碧微(徐悲鴻作《琴課》)


在她的書房裡,有一幅張道藩為她畫的肖像:面容憔悴、神色慘淡,髮髻挽成繁花。

蔣碧微: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蔣碧微(張道藩作)


兩幅畫作中最為相似的,還是她的眼睛,明亮深情。


感謝南京大學陸遠博士對本文的指點與修改,特此鳴謝!


文編:張鑫


美編: 陳茜茜 張鑫


音樂:范麗甍


半城編輯部


轉載請聯繫平台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城 的精彩文章:

你期待的暑假是怎樣的?
潘玉良:從妓妾、教授到 「一代畫魂」
細嗅書香,在巨變時代相依前行

TAG:半城 |

您可能感興趣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人間自是有情痴,此事不關風與月
金岳霖:人間自是有情痴,此事無關風與月
50個大眾姓氏古風手機壁紙: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人生自是有情痴,行走在詩意里的愛情語錄
人間自是有情痴
歐陽修:人生自是有情痴
自古情痴有幾人,梅花使者陳亮
民國情痴金岳霖——女子當如林徽因,情人當若金岳霖 他是一個傳奇,居然為自己痴迷的女人終生不娶
此人因殘疾無緣皇位,一生情痴,是乾隆最長壽的兒子
美女攝影: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間無地著相思
不要說我情痴,不要怪我纏綿
俠情痴迷:誰曾經是金大俠的夢中情人?
「美文悅讀」:紅塵自是有情痴,天涯望斷不言悔
這六種女人爭強好勝,愛情上比較強勢,易深陷情痴中!
三國演義里被黃忠生擒不堪一擊的夏侯尚,不僅智勇雙全還是個情痴
一個人的愛恨情痴
一代情痴金岳霖:林徽因之後,還是愛上了別的女人
人生自是有情痴:中國古代最經典的十首情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