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薦讀:中醫不傳之秘在於量?其中奧秘在何方?

薦讀:中醫不傳之秘在於量?其中奧秘在何方?

薦讀:中醫不傳之秘在於量?其中奧秘在何方?



小編導讀

中醫的博大精深,不僅在於幾千年的理論積澱與臨床實踐,很多細微之處,都暗藏玄機奧秘。比如中藥的用量,一直是一個很費腦筋的問題,業界盛傳的「中醫不傳之秘在於量」,也並非空穴來風,關於中藥的用量問題,其中門道也很多。究竟該如何把握藥物的用量?且看本文作者如何說!


有的民間中醫,一輩子就會一個方劑,一輩子就用一個方加減治病,療效卻不錯。有一個中醫,自己創了一個什麼「全息湯」,一生受用,這是為什麼?


其實,這就是中醫的不傳之秘,即藥量的多少。中醫講究君、臣、佐、使的配伍,有單方、復方、大方、小方、奇方、偶方之分,其中的講究很多,藥味的味數、劑量都與療效有關,其中藥量更是重要。這個藥量與中醫數術的關係密切,《傷寒論》中的諸方都是法於《湯液經法》中的諸方,而這些《湯液經方》不是隨意用量和配伍的,這就涉及度量單位數字的來源。


上古中醫之數字為了度量輕重,皆源於天道。黃鐘之律管長九寸,物以三生,三九二十七,故幅寬二尺七寸。音以八相生,故人高八尺,尋自倍,故八尺而為尋。有形則有聲,音之數五,以五乘八,五八四十,故四丈而為匹。匹者,中人之度也。一匹而為制。秋分蔈定,蔈定而禾熟。律之數十二,故十二蔈而當一粟,十二粟而當一寸。律以當辰,音以當日,日之數十,故十寸而為尺,十尺而為丈。其以為量,十二粟而當一分天地之氣,十二分而當一銖天地之氣,十二銖而當半兩天地之氣。衡有左右,因倍之,故二十四銖為一兩天地之氣。天有四時,以成一歲,因而四之,四四十六,故十六兩而為一觔天地之氣。三月而為一時,三十日為一月,故三十觔為一鈞天地之氣。四時而為一歲,故四鈞為一石天地之氣。其以為音也,一律而生五音,十二律而為六十音,因而六之,六六三十六,故三百六十音以當一歲之日。故律歷之數,天地之道也。

可見,古中醫藥物用量不只是藥物本身的輕重而已,更是這種藥物的天地之氣的度量,即葯氣的輕重度量。葯氣與病機的陰陽五行生剋制化機制,即是古中醫治病的原理所在,也是古中醫太乙運氣數術原理所在。


新媒體編輯:王丹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中醫 的精彩文章:

調理脾胃,八大方法需謹記!
人體有個痛經穴,女人隨身的「護花使者」!
治療嘔吐,3個妙方要知道!
一件濕衣服,道出驚天玄機!

TAG:悅讀中醫 |

您可能感興趣

薦讀 神秘與坦蕩
如何化古?董其昌臨習傳奇(深度薦讀)
薦讀|中醫對中風的定義和辨證施治方
健康的秘密薦讀
雅里:愚比王 未來薦讀
好文薦讀:沉迷於「甄嬛傳」「武媚娘」,中國將無法對接現代世界
【薦讀】宋朝,就是最早的極簡
【薦讀】火了!今天,全國都在傳這張圖,你敢看嗎?
『薦讀』鬼節的傳說
中秋薦讀︱那些灑落在美文中的月光!
好文薦讀:「中國人思維的五大邏輯缺陷」,越讀越驚心!
【薦讀】原諒
美文薦讀:叔本華說,在一切幸福中,人的健康勝過任何其他幸福!
薦讀 文字之美
薦讀 原諒父母的不完美
【薦讀】家族記憶
薦讀!抗戰烽火中的中華文脈
薦讀|家裡的育兒理念不一致怎麼辦?
【薦讀】教子七不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