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快看,太空中又多了一顆以中國科學家命名的小行星

快看,太空中又多了一顆以中國科學家命名的小行星

快看,太空中又多了一顆以中國科學家命名的小行星



為獎勵著名科學家的傑出成就,經中科院國家天文台提議和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我國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和近年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謝家麟、吳良鏞、鄭哲敏、張存浩獲得永久性小行星命名。命名儀式於1月4日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出席。這是劉延東與科學家謝家麟(右二)、吳良鏞(左二)、鄭哲敏(右一)、張存浩(左一)合影。新華社記者龐興雷攝

為獎勵著名科學家的傑出成就,經中科院國家天文台提議和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我國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和近年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謝家麟、吳良鏞、鄭哲敏、張存浩獲得永久性小行星命名。命名儀式於1月4日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出席,並向五位科學家分別頒發了小行星命名證書和運行軌道銅牌。


劉延東說,屠呦呦等科學家作為我國老一輩科技工作者的傑出代表,矢志創新、求真務實,在各自領域作出了重要貢獻,贏得了科技界乃至全社會的認可與讚譽。希望全國廣大科技工作者以老一輩科學家為楷模,深入學習他們忠於祖國和人民的愛國情懷、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積極投身現代化建設,在邁向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的偉大征程中作出貢獻。劉延東強調,科學家是科學知識和科學精神的重要承載者,也是國家科技進步的寶貴財富,要為他們創造更好科研條件,大力宣傳先進事迹,努力在全社會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環境。

快看,太空中又多了一顆以中國科學家命名的小行星


為獎勵著名科學家的傑出成就,經中科院國家天文台提議和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我國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和近年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謝家麟、吳良鏞、鄭哲敏、張存浩獲得永久性小行星命名。命名儀式於1月4日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出席。新華社記者龐興雷攝


據悉,小行星是各類天體中唯一可以根據發現者意願進行提名並得到國際命名的天體。其命名是世界公認的記載褒獎傑出人士的一種方式,目前我國已有包括最高科技獎獲得者在內的80餘位科學家獲此殊榮。


本文來源:「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一下 的精彩文章:

TAG:科普一下 |
您可能感興趣

曆數以中國人命名的小行星都有哪些?
盤點以我國知名科學家命名的小行星
國際小行星日——盤點以我國知名科學家命名的小行星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逆行小行星 命名亮了
最新消息:一顆小行星和地球擦肩而過,科學家三天後才發現
巨大的小行星今日「造訪」地球,科學家說還好只是擦肩而過
這顆神秘的小行星帶著兩道環,科學家又有新發現!
真是隨意:天文學家將一顆逆向小行星命名為星行小
科學家稱小行星晚一點撞地球,恐龍就不會滅絕了
科學家稱有四顆小行星近距離掠過地球
太陽在漫長的時間中,曾經吞噬過一顆小行星
科學家最新觀測一顆直徑兩米近地小行星的詳細特徵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逆行小行星 將其命名為「星行小」
一顆小行星以我國石油專家王德民命名
天文學家在一個雙恆星系統中發現小行星帶,可能是來自行星的殘骸
垂涎三億尺 小行星帶里的小行星很多都是數萬億美元起步
天文學家上周鬆了一口氣 一顆小行星差點撞地球
全球三大洲際導彈最新排名,第二名能輕易打到美國本土,而它可摧毀威脅地球的小行星
一個跟我們一樣擁有小行星帶的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