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風」——秦咢生、周樹堅門下《爨寶子碑》專題展

「秦風」——秦咢生、周樹堅門下《爨寶子碑》專題展

「秦風」——秦咢生、周樹堅門下《爨寶子碑》專題展



秦咢生先生、周樹堅先生師徒合影

「秦風」——秦咢生、周樹堅門下《爨寶子碑》專題展,將於8月18日至28日在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隆重舉行。展覽將展出秦咢生和周樹堅兩位書法名家及其門下弟子的《爨寶子碑》書風的書法及篆刻、壺刻等100多件作品。

「秦風」——秦咢生、周樹堅門下《爨寶子碑》專題展



《爨寶子碑》以方為主,亦隸亦楷,剛健雄強,素有「南碑瑰寶」、「真書鼻祖」、 「隸楷極則」之譽。秦咢生、周樹堅師徒二人均以「爨體」名世。

秦咢生(1900—1990),字古循。歷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廣東分會主席等。


周樹堅,號嘉木堂。師從秦咢生。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國際交流委員會委員,廣東省書法家協會顧問兼篆刻委員會主任。爨寶子作品《毛主席贈柳亞子七律》收藏在人民大會堂。


其它參展人員包括有秦咢生後人及周樹堅門下弟子。作品中的《秦咢生》組詩、《秦門篆刻十屏》、磚刻、壺刻、匾刻等皆是本次展覽中的精品。周樹堅先生近年把爨寶子體再推陳出新,以《爨寶子碑》的筆畫形態為基礎,借用《嵩高靈廟碑》結構的大膽跳躍參差,再結合《好大王碑》的強烈大小對比,追求跌宕生姿、氣韻生動的藝術效果。本展覽也是周樹堅先生近年探索成果的一次全新亮相,具有極高的欣賞學習價值。

「秦風」——秦咢生、周樹堅門下《爨寶子碑》專題展


廣東素有重視碑學的傳統。王昶在嘉慶十年(1805年)編成《金石萃編》,著錄金石品目為當時之最,但未見收錄小爨。直到道光十五年(1835年)的《雲南通志》才有收錄。學界公認,康有為在其《廣藝舟雙楫》中首先闡發對「二爨」的論述:「晉碑如《郛休》《爨寶子》二碑,樸厚古茂,奇姿百出,與魏碑之《靈廟》《鞠彥雲》皆在隸、楷之間,可以考見變體源流」。「宋碑則有《爨龍顏碑》,下畫如昆刀刻玉,但見渾美,布勢如精工畫人,各有意度,當為隸、楷極則」。也就是在「二爨」出土後,是南海先生第一個發現「二爨」在書法史上的價值。因有南海先生大力倡導碑學,廣東書壇興起臨習「二爨」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但是當下對「二爨」在美學價值和書法史上的價值認識存在分歧,有的認為爨寶子是「東晉的方筆隸書」。認為它「並非新奇的匠心獨運」,「東漢的《鮮於璜碑》已開先例」。甚至認為是20世紀60年代在南京發掘的東晉琅琊王氏家族墓誌的隸式漫畫。而以秦公、周老師為代表的嶺南書法家卻認為「該碑是隸書演變楷書的過渡字,它是用篆、隸的筆法寫楷書的雛形。」「爨寶子碑結體,用筆變化多樣,聚散有致,體勢飛揚,不拘一格,瀟洒縱橫,剛勁凝重,古樸奇巧,發自天然。」的高度。秦公的評價則是:「爨寶子碑字之美,在造型異於歷代楷法」。


周樹堅先生及秦門弟子多年來致推廣以爨體為主要特色的秦派書風,取得不少成果。周樹堅先生更開設了「爨體特色成人班」,經一年從零起步,學員競相學習,己成功在佛山三水博物館舉辦爨體展展覽,並收到多地舉辦巡展的邀請。少兒篆刻班的成員,功底紮實,雛鳳清音,亦堪玩賞。此次的師徒三代同台獻技,是秦氏書派自身不斷傳承、壯大的見證,也是嶺南書家會努力保持發揚具有本土特色書風的見證。藝術的發展不是合流和趨同,而是要在保持自我個性的道路上百花齊放。

「秦風」——秦咢生、周樹堅門下《爨寶子碑》專題展


周樹堅先生在主編《嶺南書藝》期間,有幸得到《爨寶子碑》初拓本。該拓本被周樹堅稱為「玉」字本,因該拓本最末端「威儀王」後還有一「玉」字。而其餘拓本皆沒有「玉」字。此外,其餘拓本有若干字因原碑被捶拓日久,字口漫漶,如「道謙行葦」的「謙」字。更有說服力的是,因該拓本是原雲南航校校長劉毅夫先生舊藏,後由廣東省主席陳銘樞饋贈李濟深先生作其60大壽的壽禮,李濟深先生得此拓本後題跋:「余所見爨寶子碑不下百數十本,都無出此右者,定為初拓,信不謬也。」遂於1992年7月的《嶺南書藝》付梓刊行,嘉惠學林。

「秦風」——秦咢生、周樹堅門下《爨寶子碑》專題展



周樹堅的三叩頭

秦咢生是擅長爨體的書壇耆宿,遺憾的是秦公生前未能一睹爨寶子碑的真容。周樹堅先生先後三次遠赴雲南,為的是了卻一個心愿。由於爨寶子碑在1961年即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有關方面對該碑安保極嚴。前兩次,周樹堅來到曲靖一中,只能透過門縫,遠看爨寶子碑。第三次來到曲靖,據說當晚周樹堅先生夢見秦公,與秦公坐談書藝。第二天,在當地有關部門的陪同下,來到曲靖一中,當時天氣不好,下著雨。爨寶子碑存放在該校爨園碑亭裡面,校長和當地的村民代表各執一把鑰匙,兩個人同時開鎖,打開門,並且把保護該碑的玻璃罩也撤開。周樹堅一見原碑,立即熱淚盈眶、雙腿發軟,上前撫摸擁抱原碑,並對原碑叩了三個頭。


周樹堅說:第一個頭,是代秦公叩的,沒有秦公,就沒有我;第二個頭是代我的子孫和學生叩的,他們都在臨寫爨寶子碑;第三個頭是代自己叩的,沒有爨寶子碑,就沒有我。周樹堅拜謁爨寶子碑的雲南當地朋友,他們無法理解一個廣東人為何見到爨寶子碑會那麼動情。周樹堅還賦詩一首:一攬豐碑淚滿巾,神交半紀得相親。此身願化如椽筆,前繼秦風后育人。

「秦風」——秦咢生、周樹堅門下《爨寶子碑》專題展


「秦風」——秦咢生、周樹堅門下《爨寶子碑》專題展


「秦風」——秦咢生、周樹堅門下《爨寶子碑》專題展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企聯盟 的精彩文章:

TAG:藝企聯盟 |
您可能感興趣

秦風‖關中子:隨筆《玉山藍水慧雨後》
劍俠情緣網路版叄 秦風炮姐
劍俠情緣網路版叄 秦風花姐
劍俠情緣網路版叄 秦風秀
劍俠情緣網路版叄 秦風喵哥
秦風與歐洲文藝復興對話展
秦風‖自在飛花:散文《我本布衣》
秦風唐韻‖小小說:《網戀》輕盈
劍俠情緣網路版叄 秦風丐姐
《說中華史》第一章:先秦風雲 3:壞蛋登場(商朝)
白露·讀《詩經·國風·秦風·蒹葭》
劍網三秦風七秀cos美如畫,秀婉靈動清麗絕俗!
閱讀與欣賞《詩經》之《秦風·無衣》
民間藝術家送精美作品 色粉筆畫展三秦風采
秦風漢韻何處尋?廣東長樂宮下存遺迹
cos正片——秦風秀姐浩氣藍
秦風咩蘿劍網三cos匠心獨具,純陽秘話—命中異數精美絕倫
劍網三秦風秀娘cosplay-《聞說》
cos正片——劍網三秦風萬花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