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元節:七夕星妃退,中元又復還

中元節:七夕星妃退,中元又復還

《長安雜興效竹枝體》


清·龐塏


萬樹涼生霜氣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兒競把青荷葉,萬點銀花散火城。


上詩是對古都長安中元節景象的動人描繪。農曆七月半,酷暑未盡,初秋方至,日間或許仍然揮汗如雨,但夜間則會迎來久違的清涼。此時明月朗朗,清風徐徐,人們紛紛從暑熱的室內走進月皎風清的清涼世界,拜祭先祖,超度亡靈,燃放河燈,觀賞美景……


在中國豐富多彩的傳統節日中,中元節恰處在七夕節與中秋節之間。從大自然時序節氣的演變來看,中元節既像是七夕的延續,又像是中秋的預演。宋代沈遘曾作詩云「七夕星妃退,中元又復還」、「中秋在後圓,呈樣始中元」,這兩句詩道出了中元節與七夕和中秋在時間上的承續關係。然而,中元節的形成過程、節俗活動以及文化內涵卻與這兩個節日大相徑庭。


中元節,每年農曆的七月十五日,是中國傳統社會中一個相當重要的節日。這個節日還有其他一些名稱,如「七月半」、「盂蘭盆會」、「鬼節」、「瓜節」、「施孤」、「亡人節」等等。中元節源遠流長,文化意蘊十分豐厚,它將道教的中元節、佛教的盂蘭盆節和民間的鬼月鬼節習俗集於一身,綿延1500餘年,傳播至東亞很多國家,承載著人們的情感與寄託,豐富著人們的精神與生活。


中元節:七夕星妃退,中元又復還



三節合一 ,源遠流長


1、中元之日 地官赦罪


人們將農曆七月十五稱為中元節,源自中國本土宗教道教的傳統。道教將每年農曆正月十五稱作「上元節」,即今日的元宵節;七月十五稱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稱為「下元節」。上元、中元、下元「三元」節日,產生於道教的「三官」崇拜。早在東漢時期,中國早期道教便開始奉祀「三官」之神。所謂「三官」,即天官、地官與水官。到北魏時期,「三官」已被稱為「三元」,並與農曆的固定日期聯繫起來。《魏書?釋老志》說:「道有三元九府,天、地、水三官。三元者,正月十五日為上元,即天官儉勾;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地官檢勾;十月十五日為下元,水官儉勾。一切眾生,皆是天地水三官所統攝。」在此後的演變中,逐漸形成了正月十五上元節天官賜福、七月十五中元節地官赦罪、十月十五下元節水官解厄的解釋體系。

人們重視中元節,是希望獲得地官對人們所犯罪惡、過錯予以寬宥赦免,從而擺脫精神上的負累,更輕鬆快樂地投入新的生活。實際上,雖然在道教教義中對於天官、地官、水官諸神的職司有明確的分工,但對於普通民眾而言,他們對於三官的職司的區別卻並不一定那麼清楚,他們在中元節奉祀地官時,並不僅僅祈盼地官赦罪,而且同時期望地官也能夠賜福納祥、消災解厄,正像他們在上元節奉祀天官、下元節奉祀水官時祈盼的一樣。



中元節:七夕星妃退,中元又復還



2、僧自恣日 盂蘭盆節


道教的中元節,在日期上恰與佛教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日即盂蘭盆節相重合。佛家的盂蘭盆節所在的七月十五日,在佛教傳統中又被稱為僧自恣日、佛歡喜日和佛臘日,在佛教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根據佛教教規,佛教僧人到了夏天要度過一個安居期(漢傳佛教中,一般始於農曆四月十六日),七月十五是安居期滿的特殊日子。在這一天,僧人應聚集在一起,請他人任意、盡情地(恣)檢舉揭發自己的過失與罪過,自己則要進行誠摯懺悔。這就叫「僧自恣日」。由於這種「自恣」的檢舉、懺悔活動會令佛大為歡喜,所以此日又被稱為「佛歡喜日」。這一天在佛教中還被稱為「佛臘日」或「夏臘」、「臘除」,也就是佛家的年終歲末之日,類似於俗家一年一度的大年三十即除夕。宋代僧人贊寧《僧史略?賜夏臘》:「所言臘者,經律中以七月十六日是比丘五分法身生來之歲首,則七月十五日是臘除也。」佛臘日一過,就意味著佛家新歲開始,眾僧人喜添新歲,因此,七月十五在佛教中也被稱為「僧受歲日」。

不過,七月十五作為佛教的節日人們更容易想到的還是盂蘭盆節。盂蘭盆節也叫盂蘭盆會。根據歷史文獻的記載,我國最早舉行盂蘭盆會,開始於南北朝時期的梁武帝蕭衍(464年——549年)。他於大同四年(538年)來到同泰寺,在這裡舉辦歷史上第一次「盂蘭盆齋」。此後,這一儀式成為佛教的傳統,並在民間廣泛傳播,形成了具有濃郁佛教色彩的「盂蘭盆節」。



中元節:七夕星妃退,中元又復還



3、鬼月鬼節 普渡眾生

中元節與民間社會由來已久的鬼月鬼節習俗密不可分。


在傳統的民間信仰中,人們將整個農曆七月視為「鬼月」。這與先秦時代即已形成的陰陽五行觀念以及四時祭祀先祖尤其是迎秋、秋嘗、秋祭等風俗密切相關。


古人有秋天之神為白帝、主殺伐、為死神的觀念。因此形成了在秋天到來的七月份迎白帝、祭秋神的習俗。用來祭祀秋神的東西,往往就是秋天剛收穫的穀物瓜果等食品,這樣,秋祭自然也就包含了秋嘗的意味在內。後來,這種習俗逐漸演化為視整個七月為鬼月的觀念。人們相信,到了七月初一,閻王便將鬼門關洞開,將那些孤魂野鬼放出來,而七月十五日(有的地方認為是七月三十日),是閻王重新將鬼門關上的日子,也就是民間送鬼的日子。這便是七月十五為鬼節的由來。在鬼月里,人們要把祖先的亡靈接回家,以豐富的貢品獻供祭奠,還要以點火堆、放河燈、扔鞋子等辦法去照料那些沒有歸宿的鬼魂,滿足其出行、轉世的要求。到了七月十五,舉行各種儀式,如放河燈、燒法船、拜懺、放焰口,等等,恭送先祖亡靈及各式鬼魂打道回府。


就這樣,民間的鬼月鬼節習俗,道家的中元節習俗與佛教的盂蘭盆會儀式這三大節俗,在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中相互影響,相互融合,以至於到後來呈現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難以截然區分的局面,最終形成了中華傳統節日中的一個重要節日——中元節。



中元節:七夕星妃退,中元又復還



華燈浮白水 ,中元夜氣清


1、河燈璀璨 照冥拯孤


中元節最主要的節俗,無疑是燃放河燈。古時,河燈也叫「荷燈」、「荷花燈」,因為這種燈的底座大都是用紙板或木板做成蓮花形狀,或者乾脆用蓮花葉作底座。人們在燈底座上安放燈盞或蠟燭,在七月十五日夜明風清之際來到江河之畔、湖水之濱,點燃起無數的荷花燈放入水中,任其明滅閃爍,自在漂流。有時,在黃河、長江以及其他大小河流中,人們燃放的河燈順流而下、愈聚愈眾,甚至會形成綿延數里的燈海奇景,好不壯觀!清代詩人文昭《京師竹枝詞》這樣描寫舊京中元放燈的盛況:


坊巷遊人入夜喧,左連哈德右前門。


繞城秋水河燈滿,今夜中元似上元。


在傳統社會每年的七月半,酷暑尚未離開,初秋剛剛來臨,人們舉著形狀各異、燈光閃爍的荷花燈紛紛來到清涼如許的河畔湖邊,放燈賞月,避暑乘涼,這不僅具有照冥拯孤、超度亡靈的意義,同時也是人們呼應季候的變化、與自然和諧相處、享受自然、享受生活的體現。


北宋著名詩人范仲淹曾作《中元夜百花洲作》,充分寫出了人們在中元之夜賞月乘涼、宴會賓客、盡情歌舞、歡度佳夕的情景:


南陽太守清狂發,未到中秋先賞月。


百花洲里夜忘歸,綠梧無聲露光滑。


天學碧海吐明珠,寒輝射寶星斗疏。


西樓下看人間世,瑩然都在清玉壺。


從來酷暑不可避,今夕涼生豈天意。


一笛吹銷萬里雲,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歌弗舞如老何?



中元節:七夕星妃退,中元又復還



2、目連傳說 慈孝寬仁


佛教的盂蘭盆節(「盂蘭盆」是「解救倒懸之苦」的意思),源自佛教典籍《佛說盂蘭盆經》所記載的「目連救母」故事。


目連是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他經過艱苦修行,獲得六通(即六種智慧),想超度父母,以回報父母哺乳養育之恩,「即以道眼觀視世間,見其亡母生餓鬼中,不見飲食,皮骨連立」。目連傷心不已,便以缽盛飯,前去送給母親食用。母親手拿飯缽,急欲使用,可是,「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連飛速返回,稟告佛祖,請求佛祖解救苦海無邊、飢餓難耐的母親。佛祖說:你母親罪孽深重,非你一人所能解救,「須十方眾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脫」,遂告訴目連「救濟之法」。佛祖說:十方眾生,於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當為七世父母及現在父母厄難中者,具飯、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錠燭、床敷卧具、盡世甘美以著盆中,供養十方大德眾僧。」十方眾僧道力無邊,品德如汪洋大海,定能救出你的母親。佛祖還說,如有人供養這些自恣僧,則「現世父母、六親眷屬,得出三塗之苦應時解脫,衣食自然;若父母現在者,福樂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華光。」目連依照佛祖所說的方法去做盂蘭盆供,其母親當日便解脫了餓鬼之苦。


目連救母故事對於我國古代許多民間藝術樣式產生深遠影響,早在宋代就有題為《目連救母》的雜劇,明代鄭之珍的《目連救母勸善戲文》,萬曆年間的《目連記》等,更是廣為傳播。到近現代,幾乎所有地方劇種都搬演過「目連戲」,普通百姓爭相觀看目連救母的感人故事,已成為以往每年中元節、盂蘭盆會期間不少地方的一道獨特的文化景觀。



中元節:七夕星妃退,中元又復還



3鬼神信仰 彼岸想像


在廣大的民間世界,普遍活躍著一種來自原始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的民間信仰,普遍相信鬼神的存在。《禮記?祭義》就曾解釋鬼為何物:「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之為鬼。」尤其是漢魏時期受到來自西方天竺佛教教義以及產自本土道教教義的影響,民間的鬼信仰、鬼文化愈益繁複紛雜,想像構造了一個有閻王、鬼帝、鬼吏、鬼卒及眾鬼魂等組成的陰森恐怖的陰間世界。這種鬼信仰、鬼文化,在每年的鬼月鬼節中更是表現得淋漓盡致。


民間的鬼神信仰,以及在此土壤上形成的極具中國特色的「鬼」文化,成為中國古代形形色色的藝術表現形式主題和素材的一個重要來源。例如,在許多地方廣為流行、深受民眾喜愛的「鍾馗畫」,表現的就是被民間視為守護神的鐘馗打鬼的題材,表達了人們對平安生活的企盼與心愿。其中,蜚聲海內外的安徽靈璧鍾馗畫作為一種形式獨特的民俗畫,有別於我國其他地域的木版年畫,以純手工繪製,工筆細描,色彩鮮艷,蘊雅於拙,寓美於丑,土而不陋,俗不傷雅,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民俗價值。它肇始於唐,歷宋、元、明、清迄於民國,經久不衰,是這種題材藝術創作的優秀代表。這些神鬼題材的藝術創作是表達民眾情感願望、善惡判斷的重要途徑,也是表現中國民間豐富瑰奇的想像力、創造力的重要領域。



中元節:七夕星妃退,中元又復還



風俗多樣 意蘊綿長


今日的中元節習俗,因其有佛、道、民間多種來源,有1500年以上的演變過程,加上我國地域遼闊,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形成了各地千姿百態的中元節習俗。如山西、陝西、河北等地,有在中元節「送羊」或「送面羊」給外孫或外甥的習俗。在我國台灣地區,中元節又稱為「中元普渡」或「拜好兄弟」,是一個相當盛大的節日,至今仍受到一般民眾的高度重視和廣泛參與,這一天,台灣民眾家家戶戶都要殺豬宰羊,準備好豐盛的酒肉祭品,祭拜祖先以及陰間的鬼魂。


中元節豐富多元的節日儀式與風俗,之所以受到民間的傳承發揚和由衷熱愛,是由於它的道德教化、情感寄託、審美娛樂等寶貴的精神文化價值。其中最重要的是緬懷先祖、孝敬父母的「孝」觀念和照冥拯孤、樂善好施、慈航普渡、慈愛無邊的博愛精神。而與之相伴的那種敏銳感應節令氣候變化、親近自然、融入自然,享受自然的天人合一的自然意識,以及將生活本身加以詩化的升華、審美的提升從而創造富有詩情畫意生活形式的積極人生態度等等,都使這個節日充滿了溫情與詩意。


由於中元節集中體現了中國人對陰間、冥界、地獄之類的彼岸世界的信仰與想像,更使這個節日帶有某種敬畏與神秘的色彩。這種信仰與想像,既在歷史上起到了一定的勸善懲惡、道德約束與道德自律的作用,又是中國人表達自己的瑰奇想像力、驚人創造力的重要渠道,並對中華民族的文化藝術創造做出了寶貴的貢獻。中元節所體現的豐富高遠的精神文化價值,它所曾發揮過的調節人與社會、人際間、人的內心世界以及人與自然的關係等豐富的調諧功能,在今天的社會與文化的建設中,仍有其可資借鑒的意義。其中有關鬼神、彼岸世界的信仰、想像及相關的儀式,如果揚棄其中所包含的某些迷信、愚昧的成分,把它看作一種想像力的表達和創造力的體現,進一步地給以藝術化、審美化的再創造,那麼,它在今天就不僅值得認真傳承、研究,而且值得進一步發揚光大。


本文由微信訂閱號【大道知行】(dadapzhixing)編輯整理,轉載請註明。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做人處世大智慧:大巧若拙,大智若愚
《史記》精選30句,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中國吉祥文化之「如意」
驚艷華夏:漢服與中國傳統文化

TAG:大道知行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元節。
中元節
七月十五,中元節
又逢一年中元節
中元節,祭祖人
中元節:七月半,鬼亂躥
七月十五,中元普度——中元節由來
今日七月十五,恭祝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靈青虛大帝聖誕,中元節的禁忌及祈福!
暈菜!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都是啥?
中元節詩欣賞:今朝道是中元節,年年人月喜團圓
今日中元節,你知道何謂「三元」嗎?
今日中元節,恭祝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靈青虛大帝聖誕!
七月十五·中元節
七月十五中元節,中元節的禁忌:你一定不要做這些事
中元節丨天地有中氣,第一是中元
中元節的餃子
中元節詩詞丨萬樹涼生霜氣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九月五日中元節
農曆七月十五,恭祝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靈青虛大帝聖誕,中元節的禁忌及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