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今夜應有雞

今夜應有雞

今天是個好日子,


心想的事兒都能成。


因為今天鬼鬼們過節呀。

1


七月半是鬼節,春節也是啊喂


七月半是鬼節,古時正月初一也是鬼節。正月初一,古人祭鬼、驅鬼,至民國才有「春節」的叫法。


從研發「春節」開始,祖宗就沒考慮過人,完全是給鬼預備的。

今夜應有雞



(1)正月初一要敬鬼,敬鬼就是敬祖宗


鬼節得給鬼鬼正名,如今一提到「鬼」就是日本電影里那些「黑長直+白大褂」。


非也。其實中國人對「鬼」很友好,很尊敬。

說文解字》:


「人所歸為鬼。」


禮記 · 祭義》:


「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謂之鬼。」


祖宗認為:

鬼,就是人死後的一種正常生存狀態,


和「恐怖」「害人」「尋仇」不存在任何等價關係。


那我們每年祭祖先,


不就等於是在祭拜……

對啊,就是醬紫啊。


《論語》:「孝,致鬼神」,「孝」最早不是指品德,而是一種要敬獻給鬼神的祭品。

今夜應有雞



古人認為,鬼就是「歸」,可怎麼讓鬼歸呢?


人死之後,魂與魄分離,魂升天,魄入地,只要讓魂魄再次相合,鬼就能歸了,我們的祖先也就歸了,可到底怎麼歸?


首先,要保證死後肉身不可破損、毀滅,中國人講究「土葬」「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肉身毀了,鬼就「歸」不回來了。

今夜應有雞



《本草綱目》講,魍魎害怕,百姓在墓旁栽種柏樹,立石虎,保護祖先肉身不被侵害。很多古墓壁畫中都有「龍虎圖」,龍可讓魂升天,虎可在地上護魄。


燒香以敬天上之魂,灑酒以祭地下之體,此為「招魂」,待魂魄溝通、合體,祖先就可以「歸來」了。


一個家族祭奠祖先的儀式必須要由嫡長子完成,所以「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這樣一個重要的日子,自然要選在一年的第一天去完成。


所以同學們,哪有那麼多鬼好怕啊,不過是離開我們的祖先和前輩而已,要好好對待他們喲。


(2)正月初一要除鬼,惡鬼該除就得除


如果人分善惡,鬼自然也要分。


正月初一,


好鬼要敬,壞鬼要除。


荊楚歲時記》


「正月一日……


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惡鬼。」


可別以為古人大年初一驅鬼是封建迷信,這是有紮實的科學依據為依託的。


正月初一正是「早春」,早春乃一年青黃不接之時且氣候陰冷,老話說:「春寒凍死牛」。


其實「春」對古人而言並非想像中那般美好。

今夜應有雞



相傳古時有位叫「青帝」的大神愛在春分那天放出一種很牛逼的東西叫「青氣」,「氣出右,物半死;氣出左,蛟龍出」。


於是春分那天古人就集體穿綠衣戴綠帽,把自己弄得綠了吧唧的去拜「青帝」,讓他不要亂放毒氣。


青帝是大神,拜拜就好了,可壞鬼就沒那麼好說話了,古人便專門研發了一套生物「武器」專門打鬼,就是傳說中的……吃的。


·餃 子·


除夕吃餃子是取諧音,新年舊年「交」在此時。殊不知餃子還背負著更加艱巨的使命:抓鬼!


吃餃子也叫「攝鬼眼」。攝:捕捉、震懾、威脅意。


很好奇吃個餃子怎麼就抓鬼了呢?從餃子餡兒里吃出個鬼來?


·屠 蘇 酒·


這個很好理解,相傳屠蘇酒的秘方是軒轅黃帝所創:「大黃、蜀椒、桔梗、桂心、防風各半兩,白朮、虎杖各一分,烏頭半分,咬咀以絳囊貯之。」


孫思邈說:「屠,絕鬼;蘇,省人魂」又能殺鬼又能救人,牛氣!


李時珍說:「蘇,鬼名。此葯屠割鬼爽,故名」整二兩就沒鍾馗啥事兒了。


歲時廣記》:


「一人飲之,一家無疾;


一家飲之,一里無疾」


喝一壺能管一村,


節約成本,當真神器。


難怪為了震懾「焚寂」要把孩子改名叫「百里屠蘇」。


·雞 蛋·


這個就有趣了,古人認為吃雞蛋可以辟邪。


練化篇》:


「正月旦吞雞子(雞蛋)、赤豆七枚,


辟瘟氣。」

今夜應有雞



雞被認為是人界與陰間的使者。公雞一打鳴,天就要亮了,妖魔鬼怪都要退散。


有說法認為,公雞是除了男人(咳咳,最好還是處男)以外,天地間陽氣最盛之物。


我們常說「殺雞儆猴」,可為什麼想嚇唬猴子卻要殺一隻雞呢?殺猴不是效果更好?


公雞陽氣重,陽氣就是「生」氣,殺死一隻公雞會讓附近的陽氣驟減,死亡之氣大增,動物對「氣」十分敏感,殺雞儆猴比殺猴儆猴更可怕。


那就應該吃公雞辟邪才對啊,為什麼要吃雞蛋呢?你怎麼知道你吃的這個雞蛋會孵出公雞還是母雞?(︽⊙_⊙︽)


總之,正月初一這天又敬鬼,又驅鬼,人民群眾十分忙碌。到了民國,正月初一有了一個喜氣的名字:春節。


所以,春節咱過節,鬼也過節,往後除夕看春晚別只顧自己看,記得……咳咳……


2


為何「七月半」還要有個鬼節

今夜應有雞



正月一是鬼節,七月半幹嘛還要是鬼節?


因為鬼多啊,鬼比人多多了哇,人過那麼多節,鬼就過一個?


鬼過幾個節不重要,重要的是為什麼要選在七月半。


古人認為四季中,夏季陽氣最盛(太陽),冬季陰氣最盛(太陰)。


五行的發展都要經過一個:「產生——高潮——衰落的過程,正好對應農曆三月、七月、十一月三個節點。

今夜應有雞



農曆七月半,夏天結束秋天開始,陰氣萌生,鬼要出來兒了,到11月陰氣達到頂峰;從11月再到第二年3月,陰氣減弱,鬼要回家睡覺了,3月到達最低點。


於是三月和七月各誕生了一個和鬼有關的古老節日:清明、中元。


二者的差異也因此體現:


清明,鬼要回去了,


人們要出門去掃墓,


等於是「」鬼;


中元,鬼出來玩兒了,


可以不用去掃墓,


在家中設祭,


等於把鬼「」來。


一接一送,生動可愛,有趣極了。


佛道二家對七月半也各有成文。

今夜應有雞



佛教的七月半為「盂蘭盆節」,源自《佛說盂蘭盆經》中的目連救母的故事,梵文音譯,原意為「救倒懸」,即解救在地獄受苦的鬼魂。


道教和七月半也有淵源,「中元節」就是道教的叫法。七月十五為道教地官「清虛大帝」誕辰,清虛大帝主赦罪,這一日會下界考察,核定人間善惡,此日宜講誦經文,超度眾鬼。

今夜應有雞



如果說佛家的「目連救母」安慰了中國百姓的孝善之心,道家誦經則是對祭祖、安魂民俗的強化。


總之,都是極好的。


不論是俗家、儒家還是佛家、道家,七月半,都是一個重要、偉大、神聖同時溫暖、喜慶、吉祥的好日子。


「七月半,鬼亂竄」,


人家只是過節了開心才忍不住竄幾下,


又不是出來害人的。


今天應該人、鬼同樂才對。


所以如果大家今晚不忙不妨多出去走走,盡量去那些人少、黑暗又安靜的角落,說不定就能遇上「舊相識」了,該好好敘敘舊。


祝大家今晚愉快!


也祝出來玩兒的鬼鬼們愉快!


?END?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文化 的精彩文章:

魏晉祖宗:恕我直言,現代Party都是辣雞
午夜夢回 情迷意亂
像風走了八千里,不問歸期
本寶寶才是王寶強事件最大的受害者
永遠都有美,讓你合不攏腿

TAG:拾文化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古代春節有哪些習俗,這裡應有盡有
港劇不死,報應有時
中秋家宴食譜應有哪些
潛艇兵海上能有什麼加餐?北極熊鯊魚應有盡有!
想要營養又健康,每天飯桌應有它!
假期應有的樣子
夏季養生,應有「五怕」
為佛弟子,應有「鸚鵡滅火」的擔當
牛人給烏龜搭五平米別墅,假山池塘應有盡有,我家龜看後憂鬱了
人應有鋼骨 但不可有傲氣
生活應有詩,如此才有調
這家在包頭開了20年的老店,在中午你能吃到羊雜、燉羊肉,晚上更是是應有盡有,你還在等什麼!
這才是秋冬大衣應有的樣子,夠驚艷!
他幾十年前來到沙漠,親手打造一座小鎮,設施應有盡有
感受一下日本這個為遊客設計的網吧,應有盡有堪比酒店!
對於這樣一個偉大的「東方文明」在今天得不到應有的完整繼續
中國特種部隊都有啥綽號?龍虎豹應有盡有,有的一聽就霸氣側漏!
開啟元氣滿滿的一天,這才早餐應有的樣子!
愛無罪,但應有「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