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它是我們在中國關係最近的「親戚」,比熊貓數量還少

它是我們在中國關係最近的「親戚」,比熊貓數量還少

主講人介紹

它是我們在中國關係最近的「親戚」,比熊貓數量還少


特邀主持人


《博物》雜誌


內容總監


劉瑩老師

趙超老師是我的老朋友,也是《博物》雜誌的老朋友,今年2月,趙老師在《博物》雜誌發表過一篇文章,叫做《「新猴」發現記》,講的是他和同伴發現並命名了一種新的靈長類動物的故事。今天趙老師要給我們講的不是這種猴子,而是中國的猿類,我以前聽過他的講座,故事非常有意思,不但有漂亮的照片,趙老師還錄過很多長臂猿的鳴聲。

它是我們在中國關係最近的「親戚」,比熊貓數量還少



李白在《早發白帝城》中寫道:「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而現代人已經很難有李白的這種經歷了。


我第一次在野外看到的是東黑冠長臂猿,它曾經被認為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已經滅絕,然而在2002年,越南北部發現了這種長臂猿,之後在2006年,中國境內也發現了它的分布。於是在2007年,我參與了一次由FFI(野生動植物保護國際)組織的中越聯合調查,目標是評估該長臂猿的全球種群數量。

它是我們在中國關係最近的「親戚」,比熊貓數量還少



廣西越南交接的地方是喀斯特地貌,與桂林山水類似,平地都被人類利用變成耕地,幾乎沒有森林,石山上的森林狀況也很差。

它是我們在中國關係最近的「親戚」,比熊貓數量還少


儘管如此,中越邊境還是有一片殘存的原始森林供東黑冠長臂猿生存,這片森林相對比較封閉,需要爬上陡峭的崖壁,道路非常難走,而且比較危險,石灰岩受到雨水侵蝕會變得極為鋒利卻容易鬆動,極易受傷。

它是我們在中國關係最近的「親戚」,比熊貓數量還少


它是我們在中國關係最近的「親戚」,比熊貓數量還少


有一次我為了拍攝長臂猿,踩到了崖壁邊緣一塊鬆動的石頭,石頭整個從岩體脫落,我從岩體上摔下了5米左右,抬頭一看,被我踩掉的石頭卡在了頭頂上一點的位置,如果它繼續掉下來,我今天也就不會在這裡和大家分享故事了。

它是我們在中國關係最近的「親戚」,比熊貓數量還少


它是我們在中國關係最近的「親戚」,比熊貓數量還少



第一次去調查長臂猿時,條件非常艱苦,很難找到平地用來搭帳篷,而且由於喀斯特地貌的雨水都滲到石縫裡,地表幾乎沒有水。後來為了長期研究這種長臂猿,范朋飛教授的團隊在山洞裡建立了一個簡陋的營地。

它是我們在中國關係最近的「親戚」,比熊貓數量還少



雖然喀斯特地貌幾乎都是石頭,但這個地區的動物還是很豐富的,石山上有螃蟹、蜥蜴、皮氏菊頭蝠、百花錦蛇,這些都是在我們的山洞營地周圍發現的,甚至在帳篷里還會發現巨大的蜈蚣!

它是我們在中國關係最近的「親戚」,比熊貓數量還少


它是我們在中國關係最近的「親戚」,比熊貓數量還少


它是我們在中國關係最近的「親戚」,比熊貓數量還少


它是我們在中國關係最近的「親戚」,比熊貓數量還少



不僅是動物,喀斯特地區的植物多樣性也十分豐富。

它是我們在中國關係最近的「親戚」,比熊貓數量還少



流蘇石斛

它是我們在中國關係最近的「親戚」,比熊貓數量還少



毛球蘭

它是我們在中國關係最近的「親戚」,比熊貓數量還少



帶葉兜蘭

它是我們在中國關係最近的「親戚」,比熊貓數量還少



梳帽卷瓣蘭

它是我們在中國關係最近的「親戚」,比熊貓數量還少



大果榕


正是因為有這樣完整的生態系統,特別是各種果樹,長臂猿才有在這裡生存下去的條件。

它是我們在中國關係最近的「親戚」,比熊貓數量還少



這是一隻雄性的東黑冠長臂猿,它的手上拿著大青樹的果實。長臂猿作為類人猿,與猴子相比,更傾向於利用能量比較高的果實,已知的長臂猿全部生活在有榕屬植物分布的地區,比較依賴於原始森林裡各個季節成熟的不同果實。

它是我們在中國關係最近的「親戚」,比熊貓數量還少



雌性東黑冠長臂猿長得非常漂亮,完全不同於黑不溜秋的雄性。臉旁的一圈白毛和全身金黃色的毛髮給人一種精靈般的感覺。左側是一隻小猿,大概一兩歲,剛剛能夠自由活動,雌性小長臂猿在性成熟之後會變成黃色。

它是我們在中國關係最近的「親戚」,比熊貓數量還少



上圖中兩隻黑色的長臂猿是父親和孩子,孩子的個頭已經很大了,但仍可看出左側的父親毛更長、更魁梧。


長臂猿和猴子有什麼區別?長臂猿屬於類人猿,與猩猩、黑猩猩、倭黑猩猩、大猩猩一樣,都是與人類親緣關係最近的動物,而且這些類人猿都是沒有尾巴的。


長臂猿的前肢明顯長於後肢,一般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的原始森林裡,一般不會下到地面上,在森林裡移動都是靠手臂擺盪,也就是「臂行性」。而它們在地面活動時,永遠都是直立行走的,不會像猴子一樣四條腿跑。


長臂猿有鳴唱的習性,以家庭為單位,每個家庭在森林中有一定領域,家庭由一夫一妻或一夫二妻以及他們的孩子組成。根據不同的環境資源,某些長臂猿的物種在有些地方是一夫一妻,在有些地方是一夫二妻,但從來沒有觀察到一夫三妻或更多的婚配製度。


每一隻雌性長臂猿可能帶領3個未成年個體,每隔2-3年生一胎,孩子到9歲以上一般會離開家庭。也就是說,一夫二妻的長臂猿家庭一般最多能有9口猿。

它是我們在中國關係最近的「親戚」,比熊貓數量還少



這張圖是東黑冠長臂猿的分布,它們只生活在中越邊境的一小片雨林里,大概只有幾公里乘幾公里的範圍,如果有重大地理災害或火災之類,它們的生存就會受到很大威脅。


在中國這一側基本只有3群活動,而且它們的活動都是跨邊境的,隨著中國保護狀況的改善,在中國這一側又形成了新的一群。


總體來說東黑冠長臂猿只有18群110多隻,是非常瀕危的哺乳動物,是最瀕危的15種靈長類之一。

它是我們在中國關係最近的「親戚」,比熊貓數量還少



上圖是長臂猿在世界上的分布,它其實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圖中不同的色塊代表了長臂猿的4個屬。很幸運的是,4個屬里有3個屬都在中國有分布,中國曾是世界上有最多不同屬長臂猿的國家。從西往東,紫色是白眉長臂猿屬,橙色是長臂猿屬,黃色是冠長臂猿屬,綠色是合趾猿屬,可惜的是,隨著白掌長臂猿在中國的滅絕,中國已經沒有了長臂猿屬的物種。

它是我們在中國關係最近的「親戚」,比熊貓數量還少



中國的野外曾經有6種長臂猿分布,但白掌長臂猿和北白頰長臂猿已經基本被證實在野外滅絕了,海南長臂猿曾經一度只有十幾個個體,只有三個能夠繁殖的雌性,近一兩年家庭數量有所增加,個體增加到26隻,但仍舊只分布在很小的區域,依然非常瀕危。東黑冠長臂猿在我們國家也只有十幾隻,東白眉長臂猿也只有不到兩百隻,即使是最多的西黑冠長臂猿,數量也不超過1300隻。所有的長臂猿數量加起來也不過一千多隻,還不如野生大熊貓的數量多。

它是我們在中國關係最近的「親戚」,比熊貓數量還少


它是我們在中國關係最近的「親戚」,比熊貓數量還少



海南長臂猿


長臂猿在我們國家消失,主要是因為棲息地的喪失,海南、廣西、雲南大量的原始森林被砍伐,種上了橡膠、香蕉等經濟作物,其中很多物種也隨著原始森林一起消失了。


長臂猿是一種原始森林的指示物種,它們不可能生活在次生林里,因為它需要原始森林裡不同季節成熟的果實。

它是我們在中國關係最近的「親戚」,比熊貓數量還少



上圖和下圖是我國現在相對比較多的西黑冠長臂猿,該物種主要分布在雲南的無量山和哀牢山,在國外數量很少。

它是我們在中國關係最近的「親戚」,比熊貓數量還少


它是我們在中國關係最近的「親戚」,比熊貓數量還少



我為什麼總是能拍到清楚的長臂猿照片呢?比如上圖西黑冠長臂猿的父親和孩子在樹上睡覺的照片,就說明它們完全不怕我。能拍到這樣的照片,是因為靈長類學家范朋飛教授在他讀博士的時候,曾經「習慣化」了我拍攝的這一群西黑冠長臂猿。「習慣化」指的是讓這一群長臂猿不怕人,這樣才能進行行為生態學的研究。長臂猿因為受到偷獵等因素的影響,本身是非常怕人的,往往在我們看到它之前就像風一樣跑了,因此當地居民也管它叫「風猴」。


范教授在讀博士的時候,花了一年半時間把無量山的一群長臂猿習慣化,這群長臂猿不怕他和他的嚮導,但其他村民上山依舊看不到長臂猿。後來因為這個地方研究做得比較好,附近的長臂猿都被習慣化了,也會有不同的研究者、觀察者上山,因此這裡的長臂猿漸漸地完全不怕人了,這樣我們才能拍到特別好的照片。


長臂猿只吃果子嗎?其實也不是,他們還吃花和嫩葉,尤其是在冬天果實比較匱乏的時候,會採食樹葉,甚至還可能掏鳥蛋、捉一些雛鳥。

它是我們在中國關係最近的「親戚」,比熊貓數量還少



這就是年輕的靈長類學家范朋飛教授,他正在給一隻白眉長臂猿的小猿理毛,范教授和我正在開展一項白眉長臂猿分類的研究。這隻小猿其實是緬甸人抓到後賣到我國的。

它是我們在中國關係最近的「親戚」,比熊貓數量還少



上圖是白眉長臂猿的生境,我們國家的東白眉長臂猿生活在高黎貢山以及盈江縣北部的區域,當地森林保存得非常好,可以看到圖中的樹很粗,非常壯觀。

它是我們在中國關係最近的「親戚」,比熊貓數量還少



上圖可以看出長臂猿的習性,它們用手臂在樹上盪來移動,照片中馬上要從一棵樹盪到另一棵樹了,移動距離可以很遠。

它是我們在中國關係最近的「親戚」,比熊貓數量還少



上圖是雄性白眉長臂猿在給雌性理毛。

它是我們在中國關係最近的「親戚」,比熊貓數量還少



小長臂猿在比較粗的樹榦上舉起雙手直立行走,它的父母可以用手臂盪過去,但對於它來說樹榦太粗了。

它是我們在中國關係最近的「親戚」,比熊貓數量還少



范教授長期在高黎貢山上研究白眉長臂猿,對它們形態非常了解,我們發現一個現象:中國的白眉長臂猿和從緬甸抓過來在中國非法貿易、出現在救助站和動物園裡的白眉長臂猿,長得其實不一樣。白眉長臂猿屬中,東白眉長臂猿和西白眉長臂猿的分界線在緬甸的欽敦江。而我們發現,中國高黎貢山上的長臂猿和緬甸的東白眉長臂猿在形態上有很大差異,如圖中所示,右下是我們國家的白眉長臂猿,無論是成年還是幼年,都沒有白色的鬍子,左上是緬甸的東白眉長臂猿,都有白色的鬍子。


通過在野外採集的長臂猿糞便以及其他途徑獲得的樣本,經過分子生物學研究發現中國的白眉長臂猿與緬甸的東白眉長臂猿已經分離了大概50萬年,基本可以認為是不同的物種。范朋飛教授的這一研究已經投稿,如果被接受,就說明我國的白眉長臂猿是不同於東白眉長臂猿的新物種,同時也是一種非常瀕危的長臂猿。

它是我們在中國關係最近的「親戚」,比熊貓數量還少



在我們國家,長臂猿主要面臨著兩種威脅,一種是偷獵,比如上圖就是我在市場上拍到的販賣長臂猿頭骨的照片,一個頭骨只賣幾百塊錢。長臂猿的頭骨被認為可以治腦震蕩、癲癇等疾病,因為它們在樹上怎麼盪都不會暈,當然,這肯定是不真實的。

它是我們在中國關係最近的「親戚」,比熊貓數量還少



另一個威脅是棲息地的退化和破碎化,上圖展示了「刀耕火種」的現象,將大量森林砍掉燒光,種一些經濟價值比較低的作物,過兩年等土地養分耗盡後再換一片森林砍掉燒光。

它是我們在中國關係最近的「親戚」,比熊貓數量還少



上圖是大量的森林被燒後變成木炭,居民靠賣木炭獲得收入。



太多的物種,以太多我們尚不知曉的方式相互關聯著…有助於整個生物圈的功能和穩定…我們應當設法拯救老虎、其獵物以及庇護它們的森林,哪怕只是為了確保我們不會失去潛在的可利用的生命形式…為了眼前的蠅頭小利破壞其僅存的棲息地,恰如燒毀一座珍藏有眾多獨一無二手稿的古老圖書館。


——烏勒斯·卡倫斯,印度老虎保護專家


正如上面這段話所說,哪怕是為了人類自己的利益,我們也要保護生物多樣性,尤其是旗艦物種和它們的棲息地。


如果不從自私的角度,而是從倫理的角度思考,我們人類有沒有權利決定經過億萬年演化的物種的命運呢?這確實也有待思考。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物課堂 的精彩文章:

達里諾爾湖畔的植被

TAG:博物課堂 |

您可能感興趣

在中國請珍惜肌肉男,因為他們比熊貓還稀有
為什麼在中國,導盲犬的數量比大熊貓還少?
中國比熊貓還要稀有的十種動物,我們還能見到它們嗎
中國那些比大熊貓還珍貴的動物,現在還活下來多少?
當你還在「雲養」貓狗的時候,她是如何擁有美國第一隻熊貓的?
懂得這幾點的男人比大熊貓還要稀少,生活中基本遇不到
全球只剩下30隻鼠豚,比熊貓還瀕危,卻是被中國間接吃成這樣的!
世界上最珍稀的動物,比大熊貓數量還少,還可能是遠古品種!
「中華名獵」下司犬:幾近滅絕的國產品種,很多比大熊貓還要珍貴
它比國寶大熊貓要稀有不止百倍,待遇卻是天壤之別
為什麼在中國,導盲犬比大熊貓還少?
你可能不知道,我們的國寶大熊貓也是動物中十大懶貨之一!
它比大熊貓還珍貴,時隔三十年再次出現在人們視野中
這些罕見的小萌獸,可是比我們大熊貓還寶貴呢
美國、泰國的中國大熊貓生活對比,一個生活最好,一個簡直太可憐
世上最可愛的兔子,中國特有,有和熊貓媲美的顏值卻沒熊貓的命!
從大熊貓到北極熊,媽媽的擁抱是最溫暖的,動物王國也一樣
原來外國的大熊貓都是借去的,但待遇簡直肯比各國領導人
有故事的它卻一直很低調,明明比大熊貓更適合作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