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后赵篇石勒发迹

后赵篇石勒发迹

谈及五胡十六国的历史,就不得不谈到石勒这个人物。不管后世对于十六国史的资料有多么的精简,石勒总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这一篇,笔者就将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个传奇人物以及他所建立的政权。


石勒字世龙,羯族,上党武乡(今山西省长治市)人,是匈奴别部·羌渠(南匈奴单于之一)之后。匈奴以部落为种类,入居塞内者有十九种,其中一种名为「力羯」。石勒应属这一支。


石勒原本名叫?,「?」读作「备」(《魏书·羯胡石勒》记载石勒小名「匐勒」,《晋书·石勒载记》中记载石勒原名「?」)。石勒本不姓「石」,「石」这个姓是汲桑给他取的。这是后话。

石勒的祖父名叫耶奕于,父亲名叫周曷朱,他们在世时皆为部落小头目。据说石勒出生时「赤光满室,白气自天属于中庭,见者咸异之。」「长而壮健有胆力,雄武好骑射。」(《晋书·石勒载记》)石勒在少年时期就深得众心,史载其父「曷朱性凶粗,不为群胡所附,每使(石)勒代己督摄,部胡爱信之」,「父老及相者皆曰:‘此胡状貌奇异,志度非常,其终不可量也。’劝邑人厚遇之。时多嗤笑,唯邬人·郭敬、阳曲·宁驱以为信然,并加资赡。」(《晋书·石勒载记》)


太安年间(公元302末至303年之间),并州饥乱,石勒与其部众深受冲击,因而「亡散」。当时晋廷的建威将军·阎粹向东赢公·司马腾献策,劝他「执诸胡于山东卖充军实」。司马腾让部将郭阳、张隆带领那些被掳掠来的胡人前往冀州。这一场艰苦行军的画面是这样的:每两个胡人被一副大枷枷住,时不时还会受到晋廷将领的辱骂和殴打。石勒那时二十多岁,也在这群胡人当中。


而后,石勒被卖于茌平人·师懽为奴。石勒与附近的马牧帅·汲桑常来往,彼此间建立了一定的情谊。在此期间,石勒与招集到的、以及前来投奔的十八人乘马劫略,当了一段时间的盗贼。


公元四世纪之初,东方大地的历史正朝着混乱和黑暗的方向大步前进。时代迎来最腥风血雨的时刻。

当时,晋廷陷入空前的内乱,宗室间动辄兵戎相见,战乱不止。新兴的匈奴人·刘渊于此时在左国城称王。晋廷成都王·司马颖的旧将·公师藩等人自称将军,起兵于赵、魏一带,众至数万。石勒同汲桑率数百骑前往投奔。此时,汲桑方为石勒取名为「石勒」。(也就是说,在石勒投奔公师藩之前,他用的一直都是旧名)

后赵篇石勒发迹



公师藩在之后的战斗中为晋廷的濮阳太守·苟晞所杀。石勒、汲桑失其魁首,为了重整旗鼓,只得招集各方力量来扩充自己的实力(其内部主要组成部分为囚犯和亡命之徒)。而后,汲桑自称大将军,扬言要为成都王·司马颖诛杀东海王·司马越和东赢公·司马腾。石勒在汲桑麾下表现活跃。不久后便攻入邺城,司马腾在逃跑时被汲桑的部将李丰所杀。时值永嘉元年(即公元307年)五月。


汲桑同石勒的一系列军事行动使东海王·司马越深为震恐。于是,司马越命苟晞等人讨伐汲桑、石勒。两军相持于平原、阳平一带有数月之久,大小三十余战,互有胜负。司马越惧,军于官渡,为苟晞声援。在之后的一次交战中,苟晞大破汲桑、石勒,死者万余人,并收其余众。汲桑、石勒元气大伤,打算投奔刘渊。在半道上又被晋廷的冀州刺史·丁绍截击,又败一阵。汲桑逃亡马牧,在平原为晋军所杀。石勒逃往乐平。

石勒从最初的部落小帅之子沦为奴隶,又趁着乱世的狼烟从奴隶摇身一变为战场上的武将,时代的变迁深深影响着一个人的命运。反过来,一个人的作为同时也会影响着历史的发展。石勒纵横东方的时代即将带来。


汲桑死后,石勒便投奔了刘渊。刘渊作为当时的一大势力,深得当地胡、汉之心。石勒势单力薄,前往归顺可谓上策。


石勒自小就有招揽人心的本领,这项本领在此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时在上党有张?督、冯莫突的势力,拥众数千;乐平有乌丸·张伏利度的势力,有众二千。石勒前往说之,使这两股势力加入到了刘渊的阵营。


之后石勒便在刘氏政权帐下效力,东征西讨,表现十分活跃。


吕思勉先生在其著作《中国大历史》中曾提到:当时的「北方已经糜烂得不堪」(《中国大历史·第二篇·第十章·第四节》)。主要原因便是胡、汉之间的战争。匈奴的崛起在一时间动摇了晋廷对于北方的统治。刘渊的汉政权不断在北方用兵(刘聪攻河内、刘粲寇洛阳、石勒寇常山等等),所以说此时的北方已经被战争搞得糜烂不堪了。

石勒在这段时间的作战中,不断吸纳各方人才,培植自己的势力。史书记载,永嘉三年(公元309年),「汉安东大将军石勒寇巨鹿、常山,众至十馀万,集衣冠人物,别为君子营。以赵郡张宾为谋主,刁膺为股肱,夔安、孔苌、支雄、桃豹、逯明为爪牙,并州诸胡羯多从之。」(《资治通鉴·晋纪九》)


这里,笔者想对张宾这个人物做一个简单的介绍,特摘史料于下。


《资治通鉴·晋纪九》中关于张宾的记载:


初,张宾好读书,阔达有大志,常自比张子房。及石勒徇山东,宾谓所亲曰:「吾历观诸将,无如此胡将军者,可与共成大业!」乃提剑诣军门,大呼请见,勒亦未之奇也。宾数以策干勒,已而皆如所言。勒由是奇之,署为军功曹,动静咨之。

《晋书·石勒载记》中关于张宾的记载:


张宾,字孟孙,赵郡中丘人也。父瑶,中山太守。宾少好学,博涉经史,不为章句,阔达有大节,常谓昆弟曰:「吾自言智算鉴识不后子房,但不遇高祖耳。」为中丘王帐下都督,非其好也,病免。及永嘉大乱,石勒为刘元海辅汉将军,与诸将下山东,宾谓所亲曰:「吾历观诸将多矣,独胡将军可与共成大事。」乃提剑军门,大呼请见,勒亦未之奇也。后渐进规谟,乃异之,引为谋主。机不虚发,算无遗策,成勒之基业,皆宾之勋也。


可以说,张宾是石勒身边一位极为重要的谋士,颇似刘邦身边的张良,曹操身边的郭嘉。石勒对张宾极为尊重,呼其曰「右侯」而不名之,众莫与为比也。


石勒在随后的几年中与北方的几股军事力量相角逐,最终将其全部消灭(或吞并)。这些势力中既有晋廷的将领(苟晞、刘琨、王浚),也有地方上的割据势力(曹嶷),更有同势力内部的竞争对手(王弥)。


这些人物的事迹无不与石勒相交涉,他们是石勒戎马生涯中所遇到的强劲对手。那么,这些人都有怎样的故事呢?他们和石勒的战争又是怎样展开的呢?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历史百家争鸣 的精彩文章:

聪明的傻子 破解「旅行者困境」
易经破译21:第四卦 愚蒙纣王的蒙卦
易经破译20:第三卦 屯积待机的屯卦
天庭政治水很深——太白金星眼中的第二次围剿花果山
两个开国皇帝对首富的不同态度:一个二世而乱,一个传十二世!

TAG:历史百家争鸣 |

您可能感興趣

後趙篇石勒發跡
五代石敬瑭的「石」和十六國石勒的「石」是不是同一個「石」?
十六國風雲 | 後趙篇·第二章——石勒與劉曜的戰爭
私家珍藏明代佛畫 絹本設色 石勒聽講圖手卷 欣賞
石勒這傢伙吼個毛!說是大嘯三聲就滅了西晉,明太祖評為匹夫之勇
「連百萬之眾橫行天下」的石勒
亂世英雄:後趙石勒為啥瞧不起曹氏與司馬氏父子?
西晉與前後趙,司馬穎、劉淵、石勒、石虎與冉閔都什麼關係?
唯一的奴隸皇帝石勒是如何一步步問鼎天下的?
五胡十六國的草根皇帝石勒:不光從奴隸逆襲,更會擺鴻門宴
5「鹿死誰手」語出石勒 與「問鼎中原」意近
石勒逆襲成了皇帝,還改變了女人們喜歡吃的黃瓜的名字影響深遠
石勒真的是個熱衷種族屠殺的軍閥嗎|真問真答
連布衣都不如的石勒,竟然是漢人的劊子手
自比五胡石勒,狄仁杰差点死在他手里,终被武则天卸磨杀驴
毛主席說石勒是個好同志,但他卻因一時仁慈遺禍百姓
石勒:我的本事,在劉邦之下,劉秀之上
自比五胡石勒,狄仁傑差點死在他手裡,終被武則天卸磨殺驢
胡人石勒能從奴隸到皇帝,多賴這位漢人謀士屢出奇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