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整點兒奧運 · 女排精神一直都在

整點兒奧運 · 女排精神一直都在

題圖來源:Yestone.com 版權圖片庫

Hello! 這裡是日報的新欄目 ——「整點兒奧運新聞」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這裡會集合知乎上有趣有料的問答,帶你和日報一起發現奧運比賽里的知識、趣聞和專業討論。

如果你和我們一樣熱愛躺在沙發上觀看體育運動的話,歡迎來到 知乎圓桌 - 里約奧運 加入我們一起分享 ~



  • 「其實女排精神一直都在,不要因為勝利就談女排精神 」

八年之前的北京奧運會,中國女排在半決賽中,以 0-3 輸給了巴西隊,前兩局加起來輸了 5 分,第三局輸了 11 分,最終獲得季軍。而獲得亞軍的美國隊,當時正是由郎平擔任主教練。

八年之後的里約奧運會,女排四分之一決賽,中國女排在滿場的噓聲中頂住了壓力,最終 3:2 淘汰了連續兩屆奧運冠軍,東道主巴西隊。

什麼是女排精神呢?大概這就是吧。有過低谷,卻也從來也不害怕任何一個對手。

在戰勝巴西隊的賽後採訪中,郎平說;「其實女排精神一直都在。不要因為勝利就談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們努力的過程。單靠精神不能贏球,還必須技術過硬。」

時光倒流回 1981 年,第三屆排球世界盃,中國女排在袁偉民的帶領下,為中國贏得了首個「三大球」運動的世界冠軍。

三十多年過去了,無論低迷與波折,中國女排現在依然在「三大球」項目中為屬於世界冠軍的金牌而戰鬥著。

而現在女排當中最讓我們所敬佩的,還是幾十年前帶給女排輝煌的他們,只不過,那時的球員,現在是站在場邊的教練。


相比中國女足,中國女排為什麼能夠保持在世界巔峰水平?

知友|智勇雙無王醬油

中國女排長期處於世界巔峰水平,關鍵是始終有教練站出來拯救。

大松博文是中國女排的貴人。

在 60、70 年代,是中國亟需與世界交流,重塑中國形象,打破冷戰隔離的時代。

在外交上,隨著乒乓球開拓了體育外交的新典範,國人意識到,參與世界體育運動,不僅能夠展示國家風采,還能起到和其他國家交流的目的。

在這一背景下,國家組建了各項體育隊。

上世紀 60、70 年代,日本女排崛起,他們不同於歐美力量型打法,而是根據自身條件開創了小快靈的亞洲體系。在 1960 年代創下了 118 場國際賽場連勝的神話,被譽為「東洋魔女」。

為了學習日本女排,在周恩來總理的批示下,時任日本女排教練的大松博文來到中國,傳授日本經驗。

日本人做事有自己的邏輯和態度。

一個是細,就是揉碎事情的所有規律和機制,然後各個專研突破,根據自身特點尋求解決辦法。

第二個是狠,日本二戰後經濟的崛起離不開國民忘我的精神。

細和狠,保證了他們做事能夠達到極致。這一點也體現在大松博文的排球理念上。

排球運動,說簡單一點,無非是怎麼發球,怎麼接球,怎麼扣球,怎麼攔網,怎麼防守。

大松博文根據日本女排身材矮小,但移動靈活的特點,在防守上,獨創了滾翻防守。

歐美選手身材高大,下蹲速度慢,矮小的亞洲球員可以通過翻滾,根據來球方向,快速將手臂插進球下。

勾手漂球,通過改變拳頭和球面的接接觸量,改變球的飄動速度和方向的不確定性,增加對方的接球難度。等等。

同時,大松博文要求嚴格,堅持「魔鬼訓練」,才塑造了東洋魔女的神話。來到中國的大松博文只指導了 1 個月左右,但是對於中國排壇的震撼是巨大的。


震撼不僅來自前所未聞的技術動作。更是來自大松博文的高強度訓練。我覺得大松博文真正的意義在於,他給中國女排上了一堂什麼是競技體育的啟蒙課。




作為最想崛起的女排,也隨後成為其他體育項目的學習對象,在某種程度上,大松博文的這堂啟蒙課,影響了中國體育界。


袁偉民是中國女排的教父。

1974 年,袁偉民擔任中國女排的總教練。可以說,袁偉民很好地沿襲了大松博文的排球理念。根據中國人的特點組建隊伍。

同時創新了不少技術動作。為了更好地發揮副攻在 2 號位的牽扯作用,增加戰術變化,創新了背飛戰術,這一技術成為排壇的主流技術,經久不衰。訓練量也是巨大的。這在當時各種通訊報道中都有體現。隨後袁偉民帶領中國女排橫掃國際大賽金牌的光榮事迹大家都知道了。

郎平和張榮芳是中國女排的教母。

說起中國女排,婦孺皆知的一個標籤就是「五連冠」。

其實袁偉民作為總教練取得了 1981 年世界盃、1982 年世錦賽、1984 年奧運會和 1985 年世界盃的冠軍。其中 1986 年的世錦賽的冠軍是張蓉芳和郎平兩人作為教練,帶領運動員獲得的。

當時張蓉芳是總教練,郎平是助理教練。這樣的安排也合理合理。一方面張蓉芳的年紀比郎平大,在國家隊的時候就是隊長,經驗豐富,有威信;二是,張蓉芳雖然沒有「鐵榔頭」的名號那麼大,但是技術實力一點也不差,身高 174 的她充分發揮了川妹子潑辣的特點,揮臂速度快,移動靈活,戰術多樣,防守好。

我看了不下 10 遍 1984 年洛杉磯奧運會,中國和日本的半決賽,可以說張蓉芳是全隊的攻防核心。

說這二人是中國女排隊的教母,絕不是因為僅僅帶領中國女排獲得世界冠軍。而是在以後的 20 年中,兩人以不同的方式影響了中國女排。

先說郎平。

退役後本來被分配當局級幹部。但是郎阿姨毅然決然地走了一條不同的人生道路。先是去美國留學。1990 年還短暫復出幫助中國隊拿到 1990 年世錦賽的亞軍。1995 年,中國女排可以說跌倒了谷底。

郎阿姨毅然決然回國,接過了教鞭。阿姨一方面大膽啟用新人,主攻孫玥、副攻王怡、二傳何其,組建了一隻攻守平衡的隊伍。

另一方面,郎阿姨沿襲恩師袁偉民的執教理念。啟動了高強度、高密度的訓練方法。

效果十分顯著,1995 年世界盃銅牌、1996 年奧運會銀牌和 1998 年世錦賽銀牌。其中 96、98 兩次在半決賽中戰勝強大的俄羅斯,成為了郎阿姨的經典戰役。

1999 年,阿姨以身體為由辭去了中國女排教練,轉由張蓉芳的丈夫胡進擔任。隨後女排再次陷入低潮。

同樣帶著五連冠輝煌的張蓉芳退役後,走上了仕途的道路,從四川省體委一路攀升到國家體育總局。作為女排的直接管理者,郎阿姨的出山和張蓉芳都有很大的關係。

從 1995 年開始,張蓉芳和郎平以兩種不同的方式影響著中國女排的命運。張蓉芳是長官中國女排的最高行政長官之一,郎平是執教女排的教練。

時間回到 2013 年,也是郎平再次執掌中國女排的時候。經歷了 08 - 12 周期的混亂,以及倫敦奧運會的慘敗。誰能再次站出來拯救中國女排呢?

當時郎平的呼聲很大。但是郎平明確表示不參加女排教練的競選。一是年紀大了,身體不允許;二是,自己還指教恆大俱樂部。

但這時,作為女排五連冠成員之一的陳招娣去世,老女排們重新聚到了一起。郎平隨後突然從廣州飛到了北京參加了當天的女排教練公開應聘。

其中究竟是何種因素改變了郎平的決定,我覺得隊友的離世、對女排的不舍,以及張蓉芳的勸說應該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2014 年的世錦賽銀牌和 15 年的世界盃金牌,是郎平第二次擔任主教練交出的答卷。其中 15 年世界盃的時候,張蓉芳親自擔任隨行。在電視畫面中,甚至看到了張蓉芳還在場上傳球指導。

這一幕難免讓你想起 1986 年兩人一起帶領中國隊獲得世錦賽冠軍的畫面。歷史重演,兩人再次將中國隊帶上了冠軍領獎台。

陳忠和是中國女排的救星。

2001 年,同樣是在低谷期接管中國女排的陳忠和,大膽推陳出新,啟用新人。並發掘了一批天才級球員,連奪 03 世界盃和 04 奧運會的金牌。

陳忠和是當年五連冠時期的陪練員,後來長期在中國女排擔任領隊。經歷起起伏伏,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執教理念。

以上是按照部分教練梳理女排的歷程。如果按照時間順序梳理的。女排大概經歷這幾個時期:

1. 1980 - 1986 年的五連冠時期;教練:袁偉民、郎平、張蓉芳
2. 1987 - 1988 年,衰退期,教練:李耀先
3. 1989 - 1992 年,低迷期,教練:胡進
4. 1993 - 1995 年,低谷期,教練:栗曉峰
5. 1995 - 1999 年,白銀一代,教練:郎平
6. 1999 - 2000 年,衰退期,教練:胡進
7. 2001 - 2008 年,黃金一代以衰退期:陳忠和
8. 2009 - 2010 年,混亂期,低迷期,教練:蔡斌、王寶泉
9. 2010 - 2012 年,恢復期:教練:俞覺敏
10.2013 - 目前,成長期,教練:郎平

可見,在每次把女排從谷地拉出了的,不是郎平、張蓉芳就是當年五連冠的陪練,在郎平身邊呆了多年的陳忠和。

所以,女排能在世界處於領先水平,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們有世界級的教練,是我們的執教水平高。

而我們執教水平高的重要原因,就是我們曾經有最成功的運動員,我們有冠軍底蘊的積累。




  • 為什麼在世界比賽之外卻看不到女排的比賽呢?

然而,卻也不得不承認,中國女排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比如聯賽的職業化發展。

在世界大賽以外,每個人接觸排球運動的機會並不多,電視轉播也有些少得可憐,在感謝那些教練球員拼搏的同時,看到女排發展中的不足,是一件同樣重要,甚至更重要的事情。

編輯部小李邀請到的這位排球愛好者,直言不諱地講出了女排發展中的一些不足。

因為對於女排來說,要贏得的不是眼下的這一個冠軍而已,還要下一個,下下一個,和下下下一個……


中國男、女排球聯賽目前有哪些問題和不足?

知友|伊漠瞳

根本問題:我們現在的聯賽是體制內的聯賽,不是職業化的聯賽。

各隊的隊員來源依託於各省的體工隊,好苗子的爭奪非常激烈,因為成績是跟各省體育局的政績掛鉤的。
從根本問題上衍生出來很多跟國外職業聯賽不一樣的地方。

一、國內球員流動

當年郎導組建恆大女排的時候,國內球員是從哪裡來的。都是各省隊接近退役邊緣的球員,像馮坤是退役再復出,場上的平均年齡大到沒話說,普遍都是一身傷病在場上跟小姑娘們比賽。

其實作為球員,如果能在現役年齡跟郎導這樣一個閱歷豐富的世界級教練一個賽季鍛煉鍛煉應該不會有人會拒絕的。

但是省隊不肯放人,沒辦法轉會辦理註冊登記有什麼用呢?空想罷了。這是國內的體制問題。

二、國外球員引進

引進國外球員,高水平的肯定要花費很大一筆費用才能請到。這錢是體工隊和隊伍的贊助商來承擔的,最終的決定權在體工隊而不是贊助商。

為什麼?因為不是贊助商來承擔所有費用。

其次是臨場指揮問題。外籍球員能不能理解並領會教練的指導思想和執行戰術布置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翻譯。

目前國內來說,專業的排球翻譯鳳毛麟角,而且有的隊即使請了外援也不見得會配翻譯(這點也真是奇葩的)。這點做不到,引進高水平外援也是白搭,在排球這樣一個集體項目來說。

國外球員的引進,還有一個問題是擠占上場名額。現在國內教練的普通思想還是一批固定隊員打天下,如果請了外援勢必會擠掉一個場上名額,那麼自己的球員就會少了鍛煉的機會。

外援可能只打一個賽季就走了,歸根結底我還是要靠自己隊里的球員的。這又是何必呢?早些年這種思想還是相當普遍的,所以不願意引進外援。

但是在各隊看到郎導靠著一批傷兵和兩個外援打進甲級聯賽,第一年就拿了亞軍,有點放開了。現在引援也多起來了。

三、電視、網路直播問題

很多國內聯賽的比賽我們是看不到的,因為電視直播太少,男排的更少。

對於贊助商來說,比賽的電視或者網路直播少意味著他的曝光度就少,沒有曝光就沒有品牌宣傳和傳播,拿錢打水漂,誰會願意玩?

排球市場一直打不開,跟這個也是有很大關係的。贊助商不肯投入,球員的收入就少。

對於職業球員來說,沒有收入無法保障生活,所以很多人會選擇不走職業化道路,轉而高校任教等等。

四、層級問題

目前中國的排球聯賽,層級也不完善。我們能看到的只是甲級聯賽(頂級水平的),其他層級的比賽少轉播也少。所以就造成一種假象,排球離我們很遙遠。

各個層級的比賽構建和完善也是為了梯隊建設的考慮。像日本女排,國家隊里有不少是出身全國高中生排球聯賽的。梯隊的塔行構建好也不怕沒人打球。


「閱讀原文」
下載「知乎日報 App」
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乎日報 的精彩文章:

朋友圈裡花式自拍都看膩了,你需要看點不一樣的
華北華南雨不停,中部朋友嫌太熱,罪魁禍首是同一個
小事|飲食男女
普法|王寶強侵犯馬蓉名譽權?
整點兒奧運 · 女子體操界出現了一個菲爾普斯

TAG:知乎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一席 | 守藝精神
Supreme這個屬於潮人的精神鴉片要一直嗑下去
PLoS Biol:腦袋大的人更容易患精神疾病嗎?
一個神奇的數字 奧迪精神領袖quattro
不可磨滅的時裝精神 l Yves Saint Laurent與逝去愛人的傳奇一生
懷念!讓Greg Plitt的精神一直傳下去!
《中國有嘻哈》這場diss大戰,早就脫離rapper的精神了
Spandana Meka Rao&Niveditha Adagiri 探討服裝的雙性精神 | 亞歐時裝周
設計精神的延續,Astell&Kern 新品正式亮相
#ShopMyCloset新春上新? | 纽约是一条「充满摇滚精神」的灵魂
E. Charlton Fortune的五顏六色精神
《Spirit of Reiki》,給精神添點靈氣
瑜伽音樂丨《Spirit of Reiki》,給精神添點靈氣
精品|Wilson Associates:精神宅邸
Saint Laurent 致意Disco少年、Maison Margiela實驗精神依舊、Lanvin打造華麗女裝騎士
少女有多重人格,精神分裂,簡直是現實版的kill me heal me
每日機車 本田越野小踏板dio xr baja,小車身也有 大baja精神
晨起搭配cellfood喝對水,精神健康一輩子
Fashion Icon | Giancarlo Mossi Borella:在一針一線中領略義大利的匠心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