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憂鬱症是認知生命的機會

憂鬱症是認知生命的機會

憂鬱症是認知生命的機會



「童子投石」的故事

一天,禪修者在房間里打坐,門外有一個童子經過。童子不知道裡面有人在禪修,無意間從窗戶往裡看了一眼,看見房間里有一潭清水,晶瑩透澈,紋絲不動。他十分好奇,心想:沒聽說這裡有一潭水呀。於是,拿起一塊石頭,通過窗戶扔了進去。之後,覺得無趣就走了。


禪修者到時間就出定了,但覺得身體好像和原來不一樣,有一個地方不自在,很疼,也不知道什麼原因。後來,他碰到這個童子,就問:「你們今天有沒有碰到什麼事情?」那童子說:「我路過那個房間時,看到一潭清水。」「那你做了什麼?」「我往裡面扔了一塊石頭。」


禪修者就請童子幫個忙:第二天再去看看那潭清水,並把那塊石頭撿出來。第二天,禪修者早早就在那裡入定了,做水觀。童子又過去,看到與昨天同樣的景象,也看到了他昨天扔的石塊,就把石塊取走。禪修者出定以後,就覺得身體好了。


對這個故事中蘊含的密意或比喻,每個人會有不同的解讀。我認為這個公案提示了一種生命的真相。這位禪修者的心,他所入的定,我們叫做「唯物定」。現在不是有唯物論嗎?在佛教中,這個定並不是禪修者所要追求的,它只是一種手段,通過「定」我們能夠了解生命的真相。而童子預示著什麼呢?他預示我們生命真正的靈性或者主人。

實際上,在我們日常的生活當中,我們生命的物質——這個肉體時時刻刻都在接受很多東西。換一句話來講,我們的心——這位「童子」,不斷地向我們生命的水裡扔石子,只是我們沒有覺察的能力。我們只往裡面扔,卻從來沒有想過把它取出來。所以,你就會不舒服,甚至憂鬱。因為你不知道它是什麼時候扔的,也不知道怎麼取出來。這是我的理解與解讀。

憂鬱症是認知生命的機會



憂鬱症是認知生命的機會


我認為如果以對待病症的態度對治憂鬱症,這個病也許會被治癒,但是你錯過了一次認知生命的機會。如果你把這個病當做一個生命話題,雖然苦,可是你有可能從根本上取出你生命中的「雜質」,管理好你生命的「童子」。「童子」不能老犯錯,他今天高興了,扔一個石子;明天不高興,把水給倒了,人不就完了嗎?我們的生命就是這樣,會闖禍的。

人類不僅有憂鬱症在阻擋真理,還有生、老、病、死,種種的執取。我們應該借著這個話題樂觀地對待憂鬱症,因為我們人生所有的經歷都會讓我們有所收穫。但是我們平常的態度,要麼對抗,要麼逃避,無法接受這個病。有些葯雖然能治療憂鬱症,但不是所有的憂鬱症都能治,因為不知道憂鬱症來源於哪裡。


我們中國人很厲害,發明了一種生命密碼解讀器——「四柱算命法」。它大概能夠算出來一個人的性格、遭遇、思想等趨勢。有些人的憂鬱不是今生的,是前生的,「四柱算命法」能夠算出來。如果是今生的,我們通過佛法中的「戒定慧」,就能很好地對治。「戒」就是不做不該做的;「定」,定住這顆心就能看清楚真相;「慧」就是通過揀擇、智慧的正見,可以保護身心不受侵損,就猶如免疫力一樣。


你與什麼相應


在我們漫長的一生當中,每天都有即興的表演、即興的投入,我們會看到無量的人、事、物。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見到的色、身、香、味、觸及概念的時候,要麼對抗,要麼逃避,要麼投入。我們見到這些境界,無非在內心生起三種感受:快樂的感受,痛苦的感受,以及不快樂也不痛苦的感受。這三種感受讓我們產生了對抗、逃避或者投入。


誰在主導?不是物質,是這顆心。心有所取,它取的是所有外境帶給他的感受。沒有人執著外境,因為夠不著。路邊的一朵花很漂亮,你可以把它摘下來,但是你心裡的花,你向何處摘呢?摘不到的。可是,外面的一朵花,就算你覺得它很漂亮,也不會把它拿在手裡一輩子,而心裡的那朵花,你會把它放在心裡一輩子。

憂鬱症是認知生命的機會



就像那位童子,如果把生命的石子真正丟向生命的清凈之水當中,它是永遠出不來的。所謂的「永遠」只是一個時間的概念,投入的那個當下已經過去,它的存在已經是現在,它的影響已經是未來。當生命這樣解讀的時候,才比較符合真相。我們不僅僅能夠解讀憂鬱症,也能夠解讀一切。在我們所有行為的背後都有一個感受在支配;在所有的感受背後都會產生一個想法,這種想法主宰著行為,而在所有感受之前一定有相應,或者一種瑜伽。


如果你看到這一朵花,它並不漂亮,你怎麼會產生行為呢?或者你看到這朵花,心不在焉,又怎麼會產生感受呢?這可以解釋我們生命中,每天所有的信息交流以及產生的結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如毛毛細雨變成了黃河、長江一樣,產生了生命的河流。就猶如一個鐵匠打造出一把刀,最後用這把刀自殘一樣。

由此,我們知道眼、耳、鼻、舌、身、意,向外連接到色、身、香、味、觸、法,產生強烈的感受。因為這種感受想要擁有外在的境界,我們就產生了行為,然後留下一個深刻的記憶,成為進入我們生命清凈的自性當中的一粒石子,永遠留在我們的生命中。我們與這粒石子相應,相應於輪迴,就產生了輪迴;相應於解脫,我們就會想辦法取出石子,就產生了解脫。我們的身和心,它們永遠互不知道,各干各的。


這則佛教的公案帶給我們的啟示是,禪修者在心與身溝通的剎那,能夠對事物如實地觀察。他知道自己有病,會去尋找病因。身會問自己的心,心才會照顧身。如果只是物質性的生命,就永遠不會迴光返照,不會去和童子交流。我們有足夠的理由讓自己傲慢。


很多不可思議的、見到法性的人,正如公案中這位禪修者,他雖然見到了法性,他的心有自我控制、駕馭的能力,可是仍在生命的現象中,沒有辦法知道生命的真相。這也代表了我們修行人,在某個階段還會有需要突破的瓶頸。

憂鬱症是認知生命的機會



離苦得樂,從訂閱開始


如孝法師談憂鬱症連載


憂鬱症不是一個疾病的問題,而是一個生命的話題


憂鬱症是認知生命的機會


找到生命的立足點


佛陀的十種美德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如孝法師 的精彩文章:

無明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星雲法師:佛教對「中元節「的看法
憂鬱症不是一個疾病的問題,而是一個生命的話題
如孝法師:我是誰?誰是我?
學佛並非要我們放棄當下的生活

TAG:如孝法師 |

您可能感興趣

該更新認知了,科學家發現跟已知的任何生命形式不同的生物
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冷知識,肯定會顛覆你的認知
學:認知生命的真相
這些冷知識,可能會顛覆你長期形成的認知!
你的大腦是如何認知信息的?
新認知:宇宙是一種未知生物 人類是寄生體內的細菌
你了解的認知,可能是心靈雞湯
這些食物損害認知功能
宇宙是死寂的還是具有意識的生命?這些猜想顛覆認知!
局限我們成長的不是財富而是認知
技術改變我們的認知
認知行為療法真的能治好抑鬱症和焦慮症嗎?全面了解認知療法!
科學是生命感應能力的升級,科學認知就是感應信息
關於心智、認知,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生男孩幸福還是生女孩幸福?專家的研究數據可能會顛覆你的認知
談抑鬱症的認知治療
顛覆和超越認知,是人生的一個命題
「我生養了你,你屬於我」,這是最悲哀的認知
可怕而無知的離婚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