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沈雷:談女排精神的人,你們根本不懂郎平

沈雷:談女排精神的人,你們根本不懂郎平

沈雷:談女排精神的人,你們根本不懂郎平



文 |沈雷

這屆奧運會的中國看客,品味有了突變。


射擊首金了,網上流傳最廣的是張夢雪的冷漠臉表情包;乒乓包圓了,大家感興趣的是馬龍、張繼科的高顏值以及他們身後的胖子和迷妹;跳水落金了,沒事,有了秦凱何姿全球直播公然虐狗的求婚戲就夠了;當然,更不用提傅園慧,她游什麼項目拿什麼名次統統不必在意,「洪荒之力少女」已經成為中國體育有史以來的首位網紅。哪怕在倫敦,一位本國明星的因傷退賽仍會引髮針鋒相對的軒然大波,短短四年後,大部分看客的勝負觀已然進化到另一個維度。


這個局面怕是中國體育人有些始料未及的。無論於內於外,成績指標一直是勒在中國體育人脖頸的一道繩索;唯成績論,是國內輿論對中國體育最猛烈的攻擊方向——但現下,怎麼人們不再關注勝負的事實?甚至不少體育人或媒體人不得不公開呼籲,唯成績論當然是錯誤的,但這不代表不追求成績,成績終究是競技體育的一個重要衡量標準。可民眾依然更熱衷於遠離競技本身的話題,至於輸或贏的事實本身,始終難以調動他們的關注度。


或許中國女排是一個例外。在里約,女排是不多的甚至莫如說是僅有的用勝利來喚起民間輿論關注的中國代表。小組賽連折荷蘭、塞爾維亞、美國三陣後勉強出線的中國女排曾經是「隱身人」,只有最傳統的那些評論員們早早準備好了炮彈,「棄老將帶新人有疑問」「走高大化路線是錯誤」之類的陳年話題也已流出些許,只是沒人願意幫著大肆傳播。

沈雷:談女排精神的人,你們根本不懂郎平



在小馬拉卡納體育館的漫天噓聲中擊敗東道主巴西,這是中國女排第一次刷屏,儘管輿論聲勢最終不敵更浩大的王寶強聲明事件。隨後半決賽戰勝荷蘭,她們終於得到了應有的掌聲和呼應。就在女排剛剛贏下那場比賽,我的一位朋友在朋友圈寫道:「女排拿下第三局,聽到了一聲歡呼。講真,這種歡樂真是太難得了,尤其當朋友們不是左棍就是右狗,不是緩則就是小將的時候。」


這確實正是競技體育所製造的乾淨的歡樂,卻各有不同意喻。在作為現今民間輿論主流的90後乃至更年幼的少年們看來,女排的勝利充滿了經典體育比賽所需要的大多數戲分:不可一世或是曾經戰勝自己的強大對手,跌宕起伏的比分,先抑後揚的結局,以及一位聽說很有來頭的教練——郎平。


和八年前一樣,她依然是女排賽場上唯一一位女性主帥。她有夠男人的強悍一面,破釜沉舟的換人,果斷且結果完美的戰術調整,以及足夠冷冰冰的訓誡,「我們沒有想像的那麼強大」「我沒人換你了,只能看你自己了」;她也有很女人的細膩一面,把隊員們視作自己的孩子,像媽媽那樣時刻注意著自己的反應以避免影響女孩們的心境,「我特生氣,但又不能表現出來……我只能一直鼓勵她們,讓她們放鬆,因為人一緊張,肌肉動作的反應都不一樣」,流著淚擁抱隊員時,也不忘輕聲在耳邊囑託:「你今天表現得很好,很勇敢。要記住今天的心情。」少年們大致能明白為什麼自己的父母曾經如此迷戀過郎平,但應該不是全部理由。

郎平,以及她所在的中國女排的勝利,喚起的則是年長者埋沒的記憶。在那個沒有微信微博推特臉書,沒有互聯網和個人電腦,可謂信息閉塞的遠古時代,郎平以及中國女排是整個國家的英雄。


成長在當下這個物質豐富、選擇多元的年代的孩子們,與那個時代隔著一道厚重而難以翻越的牆。他們無法理解,當中國男排「不過」是獲得了一項世界比賽的出線權,就會有成百上千名與自己差不多同齡的大學生們齊呼「團結起來,振興中華!」(是的,並非女排首先帶來的口號)

沈雷:談女排精神的人,你們根本不懂郎平



他們未曾見過一個國家因為奪得女排世界賽事的冠軍而自認「把世界高峰踩在自己腳下」,今日之排球,恐怕連第三集體球類項目的這個「第三」頭銜都未必得到公認;他們更沒見過一支運動隊的勝利可以激發全社會向其學習的熱情,當年從全中國向中國女排(甚至是當地報社)匯去的以麻袋計的賀信、致敬信、學習信,或許其中的寄信者正有他們的父輩與祖輩。

今日的少年們眼中之魔幻劇,恰恰是另一群人心中最初的記憶,那部分永遠真切而溫暖地躲藏在他們內心深處的某個角落,儘管大部分的片斷已經模糊,但只需一聲號角,凡此種種,便會像幻燈片一樣在腦海中穿過。


這都是真實的存在,只是相隔著時光的溝壑。眼下的這個社會,離不開更多元的選擇以及更多彩的生活,當今這個國家,已經不需要用奧運的金牌數來證明自己正在強大,更遑論一支球隊的勝負足以帶動整個民族的心跳。


中國女排,以及郎平,是那個時代留存下來的罕有的展現於面前的符號。從某種意義而言,這個遠古的圖騰依然被賦予著超出其現世價值的意義。譬如,總會在一些時候被人提起的「女排精神」。


究竟什麼是「女排精神」?即便是讓那個時代和這個時代的兩個群體一同討論,也說不出個所以然。是長久穩定在世界高水準的精神?這並非是對一種精神的詮釋,而僅僅只是對於結果的描述,你可曾聽說過「常勝將軍精神」?是團結一致的拼搏精神?恐怕也絕非是對女排特有屬性的解釋,團隊協作、絕不放棄,這恰恰是競技體育里的普世價值。「女排精神」或許只能說是中國女排最早最廣泛地將這樣的價值觀展現於國人面前,這是一種時間屬性,而非與眾不同的內質區別。

對於這個時代的中國女排,「女排精神」是一種榮譽的傳承,也可能是一副內心的枷鎖——贏球了,「女排精神」又回來了;輸球了,「女排精神」哪兒去了。


在一份1981年關於中國女排首奪世界冠軍的陳年相關報道中,我讀到以下這段:「中國女排教練員袁偉民在會上介紹了她們參加這次國際比賽的情況。他說,這次比賽,不僅是技術方面的較量,更重要的是思想、品德和風格的較量。」不僅,更,其間表述的遞進關係如此明晰。

沈雷:談女排精神的人,你們根本不懂郎平



1981年郎平(左二)和隊友站在世界盃領獎台上


而在里約,一位中國國家體育總局的高級官員在觀看女排賽後留下如是評論:「女排贏球靠的是團隊以及不屈不撓的精神,但我認為,更重要的是郎平的用人。她真正做到了有勇有謀,將每一個隊員的特點都發揮了出來。」


這一前一後的表述,看似對立,卻並非對錯問題。時代變遷而已。在那個物質貧瘠、與世界彼此陌生的往昔,精神的感召擁有無比強大的動員力;而當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亦是世界奧運金牌第二多國家),中國的前行又不能只是靠精神的意志力。


高官頗有些將皮球拋給郎平的感覺。她是當年「女排精神」的締造者之一,也是仍在這片專業領域工作僅有的一位彼時元老;中國女排神化,她體味過,祛魅中國女排,亦唯她不可。


「不要因為我們贏了一場就談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們努力的過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單靠精神不能贏球,還必須技術過硬。」這颯颯生風的話正出於郎平之口,就在擊敗巴西隊之後。無論中國女排在里約最終是笑是淚,郎平走出了最重要的一步。


祛魅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總要有人踏出實質性的第一步。現在的、未來的中國女排,或者說中國體育,不應活在「女排精神」之中,取而代之的是專業主義,是匠人文化,是創新慾望。對於這個國家又何嘗不是如此?


若讀過郎平自傳《激情歲月》,或許你會對這句話印象至深:這段八年的海外生活經歷,歷練了我的心智,我已經把自己這個「世界冠軍」一腳一腳地踩在地上了,踩得很踏實。


讓時代的歸於時代,讓體育的歸於體育。


(本文原標題《祛魅女排,始於郎平》)


【作者簡介】


沈雷| 騰訊·大家專欄作者,上海文匯報體育版主編。


【精華推薦】


·END·


大家∣思想流經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見 · 價值 · 美感


※本微信號內容均為騰訊《大家》獨家稿件,未經授權轉載將追究法律責任,版權合作請聯繫ipress@foxmail.com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王寶強離婚案引出的中產階級恐慌
張豐:體操衰落、游泳崛起與中產階級的身體觀
鞠白玉:王寶強不是太相信愛情,而是太相信婚姻制度
顏純鉤:不能隨便給一段婚外情下結論

TAG:騰訊·大家 |

您可能感興趣

除了郎平,你還知道這些締造女排精神的偉大人物嗎?
他們說劉胡蘭的故事會讓孩子精神扭曲,該撤出課本,你認同嗎?
真正的精神貴族:她的美曾傾倒無數人,她的痛卻不為人知
刺客列:不可言說的「士為知己者死」的剛烈精神!
山治的騎士道精神!能原諒女人說謊的才是男人
曾經說以跟孫楊比賽為恥的哈克特,如今被國人排斥,自己也精神失常!
比男生還好強的星座女,不服輸的精神讓男人都感覺害怕!
簡直了,精神病人當師長,蘇軍:不接受你們的投降
什麼是女排精神?
晚上想戲想的睡不著,趙麗穎說:英雄不問出處,楚喬的精神不是身份
女人最大的底气从来不是男人,而是精神独立
信仰是尼泊爾女人內心的精神支柱,女人的苦難是因為她們美麗
匠人精神,不能丟啊。
去看精神科,醫生說:你不是抑鬱症,你是真的慘
你們是我們心裡永遠的英雄,你們的精神會傳承下去
掐女排信號的央視,就這樣弘揚女排精神嗎?小心觀眾掐你的信號!
梅威瑟和泰森開派對沒精神,身體被榨乾?看看他的女人們就知道了
王近山將軍的「瘋子」精神,他解釋道:人變成了瘋子,連閻王爺也不願意收
得了精神病一輩子都不會好?關於精神健康,你需要知道的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