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釉面顯微觀察法在古瓷鑒定上的應用

釉面顯微觀察法在古瓷鑒定上的應用

VX "" 158 01937  190


古陶瓷鑒定以傳統的眼學法為基本的鑒定手段,在文博、古玩、拍賣等方面佔據主導地位。前輩們憑肉眼、憑經驗來為器物斷代以及判定器物的真偽,是卓有成效的。而隨著科技的進步,造假技術也日新月異,許多的時候屏肉眼是很難鑒定的。而且「偽專家」「偽鑒定機構」等,引發收藏界的誠信危機,因而採用高科技手段鑒定的呼聲日趨強烈。


懂瓷的人都知道,古瓷的精髓就在釉面上。瓷胎的優劣,極少主宰器物的知名度,如五大名窯之一汝瓷的胎,就被公認為不好,至少其瓷化度不高。但是,瓷釉的好壞對器物的身價是密切相關的,如宋代各大名窯均以釉面精美而取勝。大梵谷仿古器,很多工藝可以做到亂真,而釉面要仿到古瓷那樣溫潤如玉,可就要望洋興嘆了。歷來各路高手一直在研究古瓷釉面的奧秘,做了大量的努力,卻始終不得要領。甚至有為利益而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消除新器釉面的「賊光」上,採取不正當的手段,以葯滑、漿沱、茶煮、打磨、土埋、酸咬等手法作偽,在日本還有一種叫「加速氧化法」,讓釉面不顯 「賊光」,在此都不足一論。

釉下氣泡或許對光線的反射有一定的關係,密集的氣泡比起稀疏氣泡乃至無氣泡的場合,透明度減弱,光線的通透率自然差,但是,這種通透率的減弱對光線的反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倘若對本身柔和與否的釉面有什麼影響的話,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計的。通過仔細地觀察了各朝代的呈「玻璃相」釉面的實物,發現從唐宋經元、明、清直到現代,釉下氣泡一代比一代密集,而釉面所表現的柔和度卻是一代不如一代。尤其以現代瓷與唐、宋越窯青瓷相比,現代瓷密集的氣泡猶如「聚沫」,理應透光相對差,而唐宋越窯青瓷的「寥如星辰」,透光性應當好。


為何要用唐宋越窯青瓷來作對比樣本呢?一,是因為唐宋越窯青瓷具有典型性(大致劃分為中晚唐至北宋初,為一個越窯段)。唐宋越窯青瓷是中華瓷史上劃時代的產物,從東漢到唐宋,作為青瓷的鼻祖,越窯完成了由粗瓷到精瓷的蛻變,把在「南青北白」格局中領軍「南青」的地位,再次推向一個新的高度。其產品很大一部分作「貢瓷」貢奉給當時的中原強國。唐宋越窯的制瓷技藝,影響了整個中國,並延伸到海外。二,是因為越窯器的釉面有其鮮明的時代烙印。迄今為止,還未見有誰解讀過有關古瓷釉面上留下的時代烙印,更未見有誰來剖析溫潤柔和的古瓷釉面同該種烙印的因果關係。三,是因為唐宋越窯是歷代各窯的軸心窯,對其了解得越深入,就越容易解讀整部中華瓷史。往上可以追溯古瓷文化的源頭,往下可以對遼、金、南宋、元、明、清等各個朝代的燒造特徵更好地把握。也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越窯對其他窯口的影響。四,是因為自宋代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吳越國滅國以後,越窯便也很快消亡,而此後的歷代,只重視對官、哥、汝、鈞、定的追崇,越窯沒受到應有的重視。


前面講到的有關氣泡的內容,雖然氣泡不會使釉面溫潤柔和,但作為一個重要特徵,要記住,貯存好備用。那麼,究竟是什麼會對釉面的光澤變化起作用呢?答案是一個新名詞——釉面皺皮紋。



釉面顯微觀察法在古瓷鑒定上的應用


結合傳統眼學法積累的經驗和文獻資料,再經過自己對實物的比較觀察,可以認為,釉面皺皮紋的出現,大致可定中唐至宋為一個皺皮紋特徵極致階段,以後各代為一個皺皮紋特徵遞減階段。五代時期的表現為最佳。呈「玻璃相」的釉面表現為最突出。肉眼觀察時,釉面似有一層極薄的蠟狀物,泛出如同古玉般的光澤,手撫有一種特別的糯滑感,是其他品種的古瓷所沒有的



釉面顯微觀察法在古瓷鑒定上的應用



。在攜帶型高倍顯微鏡下才顯現出各種形態各異,但又是風格一致的美麗花紋。用高像素的數碼相機或CCD采像。這種皺皮紋的形態無固定,有如行雲流水,又如幾何圖案。沒有合適的顯微鏡是不能看到這些精妙絕倫的紋樣的。顯微鏡下對實物的欣賞比看照片更加令人嘆為觀止。

當然,用便攜顯微鏡同時還能看到具有不同時代不同特徵的釉下氣泡。這種顯微釉面觀察法在眼學法的基礎上演變而來。比起高科技鑒定法,少了些神秘,比起傳統眼學法,則又多了一份具有說服力的真憑實據。相對的低成本,加上容易推廣之兩點,應該有其立足之地。那麼,釉面皺皮紋對釉面的溫潤柔和究竟有什麼意義?這裡,就得借用光學的原理來說明了。當光源發射時,一種現象為直線傳播,另一種現象為遇阻反射。在光反射的情況下,又分為全反射(或叫鏡面反射)和漫反射。對鏡面反射不難理解,那種反射一定是刺眼的。漫反射是對光線的吸收或是對光線無規律的反射,漫反射的條件是阻光物表面是不平整的。釉面皺皮紋就是一個不平整的表面,就是一個形成光線漫反射的條件。古瓷之所以能有溫潤如玉的光澤,很大程度上正是一種漫反射的現象。而不是別的。唐宋越窯器釉面留下的時代烙印,就是釉面皺皮紋,就是產生光線漫反射的條件,就是同釉面柔和光澤有著因果關係的。


回頭再看「透光性的強弱決定釉面的光澤柔和與否」之論,就明白那是站不住腳的。舉例一,一面拋光的不鏽鋼片,透光性為零,但其光澤一定是賊亮的,不會是柔和的。說明器物的光澤柔和與光的通透率不是因果關係。舉例二,一塊單面布紋玻璃,其光面對光的反射一定是刺眼的,而其布紋面對光的反射一定是柔和的,儘管玻璃比不鏽鋼的透光率要高得多。但有布紋的凹凸不平,對光線形成了漫反射。說明同樣的一種材料,能否形成漫反射是取決於表面狀況(或者光滑,或者凹凸不平),進一步說明光澤柔和與光的漫反射是一種因果關係。舉例三,一塊手工打磨的古玉,在顯微鏡下可見表面不平,所以會有柔和的光澤,一旦用機器高速拋光後,便會賊光四射了。同樣一種材料能對光線產生不同的結果,說明形成漫反射的條件不在於何種材料,而在於其表面平整度的狀況。明白了這些個道理,對用眼學法鑒定的工作會大有輔助。此外,各個時代不同特徵的釉下氣泡的顯微觀察,也是對眼學法的一種輔助。利用顯微鏡得到的客觀公正的結果,可以解決一些無端的爭議。


需要注意的是,燒造過程中自然形成的釉面皺皮紋是不同於任何做假的毛糙表面的。顯微鏡下,自然形成的表面是有光澤的,無傷痕的。做假形成的表面是無光澤的,傷痕纍纍的。真正的釉面皺皮紋對光的吸收損失小,未等光的透入便反射出來,形成其柔和的光澤。做假的毛糙面對光的吸收損失大,也就無光澤而言了。如何區別,顯微鏡下一目了然。顯微鏡的威力非同小可,在釉面的一切做假,都過不了顯微鏡這一關。


實際上,就像人類的指紋不會相同那樣,每件器物的釉面皺皮紋也不盡相同。也像物種的進化會改變自身的一些特徵那樣,古今瓷器燒造的進化演變同樣顯示了不同的時代特徵。釉面皺皮紋也好,釉下氣泡的狀態也好,都有其自身的特徵,只要具備辨別能力,掌握其中規律,不同的特徵是可以捕捉到並加以利用的。


把一個新方法提出來,讓大家共同探討,進而使之完善。在假物泛濫的年代,提倡使用顯微鏡,不是太難的事。以工具而言,普通的低倍放大鏡已經難以勝任了。以前的年代由於條件所限,不足怪。而現在,利用現代工具的釉面顯微觀察法是具有實在的可操作性的,更重要的是,這種方法不會是一把兩刃的劍。可作為眼學法的配套,使眼學法更具生命力。在此,希望顯微鏡鑒定能對弘揚中華瓷文化有所貢獻。希望高科技鑒定法能在特定的條件下,配合眼學法發揮其優勢。共同追求更高境界的客觀與真實。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李老李 的精彩文章:

攜帶型顯微鏡 植物昆蟲野外研究新工具
單憑照片鑒定就違反了微觀斷代?
琺琅彩瓷器的兩大特點與鑒定要領
瓷器斷代,淺談瓷器氣泡微觀
古代神話中的刑天是誰 刑天和炎帝的關係是什麼

TAG:老李老李 |

您可能感興趣

釉面顯微觀察法在古瓷鑒定
古玩鑒定 釉面單雙彩瓷
怎麼從釉面鑒定古代瓷器的真偽?
古陶瓷鑒定研究|高古瓷中的「特立獨行」的釉面
古陶瓷鑒定研究|通過釉面的光感來鑒別新老瓷器
古陶瓷鑒定研究|如何通過對釉面的判斷來區分新老瓷器
高古瓷的釉面特徵是什麼
「古瓷鑒別常識」解答古瓷釉面常見瑕疵十三種
玩瓷器該知道:古瓷釉面常見十三種瑕疵!
古瓷釉面常見瑕疵十三種
如何通過對釉面的判斷來區分新老瓷器
如何通過對釉面的判斷來區分新老瓷器!
對釉面的判斷來區分新老瓷器!
釉面磚和拋光磚的區別 釉面磚品牌推薦
元代瓷釉成分的變化與釉面顯色
釉面比較粗燥,有看懂的朋友嗎?
健身食譜,每周一餐定時推送——義大利釉面鮭魚
釉面開裂、收縮,邊緣會向外翹起?
吹紅作品的釉面與發色——英倫學者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