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懷孕 > 10分鐘就生了,是好事還是壞事?

10分鐘就生了,是好事還是壞事?

◆◆◆◆◆


1


什麼是急產?

從規則陣痛到胎兒完全娩出,在3小時以內發生的狀況,就可稱為急產。在醫學上對急產的定義則為:第一胎初產婦,每小時子宮頸擴張的速度大於5公分;經產婦,每小時子宮頸擴張速度大於10公分。

10分鐘就生了,是好事還是壞事?



為什麼說「急產」不一定是好事?

對準媽咪來說:子宮收縮過強,胎兒通過產道過快,易導致准媽咪會陰、陰道或子宮頸撕裂。急產還可使子宮纖維的縮復能力降低,使胎盤滯留在子宮內不能娩出,增加產後出血的可能性。


對胎寶寶來說:子宮連續不斷地強烈收縮,會使胎盤的血液循環受到極大阻力,甚至會使供應子宮血液的動脈受壓而出現一時性阻斷,胎盤的血液供應會因此減少,胎兒在子宮內缺氧,很容易造成窘迫,胎寶寶的過快出生,還可導致寶寶不能及時適應外界壓力的突然變化,容易造成腦傷。


哪些順媽媽易發生「急產」?


臨床上,急產的發生率並不高,嚴格說來,平均每100個產婦中有3~5人屬於急產狀況,發生率低於5%以下。此外,發生在第一胎的產婦身上更屬罕見,急產的發生與產婦年齡的關聯性不大,但跟懷孕胎次有關,從出現產兆(規律陣痛、破水、落紅)到生產,初產婦平均需要6~18小時,有過生產經驗(特別是前胎經歷過產痛、子宮頸有撐開過的自然產產婦),平均需要4~8小時時間。


不過,生產胎次越多、越密集,產婦運動量高、個子較高大、骨盆腔大但胎兒體重相對較輕者,都是發生急產的高風險群。胎兒好不好生,跟產婦的骨盆腔有極大的關係,若胎頭大但產婦的骨盆腔較窄,則胎頭容易卡住;但若胎頭小但骨盆腔大,胎兒就容易hold不住,若產婦對產痛的反應較低,就很可能生在家中或是在到醫院的路途中生產。

准媽媽要注意及時發現急產徵兆


不論是第一胎或是經產婦,接近預產期,若感覺到落紅量越來越多、子宮收縮越來越強(即使不會有疼痛感)、有強烈的便意、不由自主的想用力,下腹部感覺到有東西要掉出來……有這些感覺時要立即聯絡生產院所,並趕緊到醫院報到。


此外,急產並非只會發生在家中或路上,在醫院待產期間也要留意上述警訊。舉例說,使用藥物催生的待產婦,若子宮收縮藥物的劑量作用過強,子宮頸張開的速度太快,未加註意也可能直接生在待產室。

10分鐘就生了,是好事還是壞事?


如果一旦發生急產,怎麼辦?


1


對準媽媽的處理


1、為了避免胎兒頭沖 出產道太快,使產道和會陰嚴重撕裂裂傷,家人可以嘗試一手拿小毛巾壓住產婦會陰,另一手擋著胎兒,並稍微向上引導,讓他能夠慢慢地擠出陰道口。

2、分娩後幾分鐘通常會有一股血流出來,胎盤 自動娩出並伴隨強烈宮縮,產婦可自行按摩腹部,將子宮推到肚臍以下,這樣就不會再有太多的出血。


2


對胎兒的處理


1、保護胎兒。新生兒的身體表面會有胎脂和羊水,娩出時要避免頭部碰撞或滑落在地上。


2、斷臍。最簡單的方法是將臍帶 對摺,用橡皮筋或繩子綁緊,即可阻斷血流,以免嬰兒血液回到母體。再拿家中消毒過的剪刀,綁緊臍帶兩端後將其剪斷,並用酒精將斷端消毒。


3、保持呼吸順暢。把新生兒臉上的血清擦乾淨後,抓住他的兩腳倒提過來,輕拍腳底或按摩背脊,有助於排出口鼻內的羊水,刺激他哭出聲音。


4、注意保溫。胎兒一離開母體,立刻要承受溫暖急逐下降的變化,清潔擦乾後儘快用大毛巾覆蓋並抱在懷中保溫。


來源


內容來源於辣媽幫整 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


如果你有好的備孕、孕期、產後故事,歡迎投稿


――――― End ―――――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搜狐母嬰 的精彩文章:

艾麗一家-黑豆辦學
RH血型不合一定會生下溶血的寶寶嗎?
兒童家居用藥有六原則
寶媽小經驗:滿月後第一次帶寶寶散步
你生孩子疼得死去活來的時候,最心疼你的人是誰?

TAG:搜狐母嬰 |

您可能感興趣

只要活著就有好事發生,這不,你們10.5億個包裹都上路了
10 件最害怕發生的事,努力只是因為怕失望
范爺又瘦了!現在是100斤,她竟然偷偷做這個?
拍照片能把人拍胖10斤?他们做了2个实验,这事儿居然是真的……
看病前一定要知道的10件事,記不住耽誤事兒的是自己!
10月會有好事找上門的3大生肖!有你嗎?
1000種死法:一件事告訴你,女人是多可怕的生物…
产房里会碰到的10件尴尬事儿,男医生接生都不算啥
拍照片能把人拍胖10斤?他們做了2個實驗,這事兒居然是真的……
寶爸做到這10點,優生優育不是事兒
生氣時千萬不要做這10件事?
大腦最喜歡做的10件事是什麼?
你半年開過102次房這種事就沒必要炫耀了
老漢發現102公斤重的硬幣,事後又驚喜又犯愁!
做完哪10件事後必須多喝水?
女人生孩子有多痛?就好像死了10回!
只要這幾個動作,讓你輕鬆在家也能瘦10斤!
今年最有影響力的 100 個人,你會好奇他們都是誰嗎?
10個人就有一個人得這個病!遠離它,就得這麼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