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我們是忙碌的凡人,同時嚮往詩意的自由

我們是忙碌的凡人,同時嚮往詩意的自由

編輯的話


劉軒先生為你讀詩


The Poem For You

我們是忙碌的凡人,同時嚮往詩意的自由



(點擊圖片,即可收聽哦~)


今年4月份,劉軒先生在「為你讀詩」讀了愛爾蘭詩人謝默斯·希尼的作品《遠方》,以上為讀詩音頻。

劉軒的聲音同他的形象一樣,給人一種沉穩儒雅之感。他用中英文輕輕誦讀:「我曾一直生活又選擇離開的所在——仍有很遠的路要走。」這句話儼然是他生活的寫照。


從小生活在美國,29歲卻毅然回到台灣開始事業。現在,他已經有了多重跨界身份,是作家、譯者、音樂人、主持人、演說家……同時,一種奇妙隱秘的衝突感也和諧地存在於他的身上——既有西方教育下的熱情、自信、有衝勁,又有東方君子的謙遜可親。


這樣的劉軒,是一個足夠「正能量」的存在。他不僅能夠在眾多領域和身份中轉換自如,還難得地擁有平和詩意的內心。這也正是我們希望通過他的聲音所傳遞的力量。


從劉軒身上也可以看出,詩意與忙碌的生活並不相悖,甚至詩意就存在於奔忙的空隙之中。如何平衡工作與生活,如何擁有一顆平靜強大的心臟,是我們需要學習的事。


現在,心理學哈佛博士劉軒與「十點讀書會」共同推出了一個課程,以下是課程介紹。如劉軒所說,希望「一起實現每個人心中那自由而快樂的生活」。

以下內容來自「十點讀書會」,有刪節。


他的人生,簡直開了掛


他叫劉軒,畢業於哈佛大學心理系,本來有機會留任哈佛的他,卻在29歲轉身回到了台灣,開啟了誰也想不到的「斜杠人生」。


剛回台灣時,他總是被大家稱為「劉墉之子」,而現在,他是睿智的新銳作家和譯者;是充滿激情的專業音樂DJ和音樂製作人;是時尚和創意達人、品牌專家、主持人和演講家。


以上這些看起來八竿子打不著的職業,劉軒做起來卻都得心應手。他說:「因為每個職業,都有可以用我最了解的心理學去研習的部分。」

讓我們聽聽他身邊的人是怎麼說的


~~~~~~~~~~~~~


· 父親劉墉(著名華人作家)


· 台灣綜藝教父王偉忠(不要說你沒看過《康熙來了》!)

近幾年,已逾不惑的劉軒更加註意到年輕人的生活、工作。他發現他們都很努力,但常常因為不適當地發力而讓自己的生活卡住。他越來越發現,這不是缺乏「努力」的時代,而是缺乏「有效方法」的時代


而作為心理學家的劉軒更知道,只有當一個人擁有好的心理狀態、處事方法、人脈積累,才能大大提高努力的效率,建立人格魅力。他始終相信——不斷積累「小改變」,就一定會有「大幸運」。


正在努力卻不得方法的人那麼多,他想,或許他能幫點忙。


所以現在,在十點課堂里


劉軒將用一年的時間與你分享


那些可以隨心應用的有用心理學


讓你有效率,更有魅力地去努力


現在只要


69


即可預購全年課程


識別下圖二維碼,即可購買課程


這12個月的課程,你能得到什麼?


在與我們聊到製作這個課程的初衷時,劉軒說:


「我希望在如此忙碌而快速的現代生活中


透過心理學的方法


幫助大家精簡人生中的冗餘


避開努力的彎路


優化人生奮鬥的效率


最重要的是


一起實現每個人心中那自由而快樂的生活


期待與大家在課程中相遇」

我們是忙碌的凡人,同時嚮往詩意的自由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為你讀詩 的精彩文章:

2016-2017年度培訓生招募
「為你讀詩」FM·第30期
四十年後,我們還像現在一樣
為你讀詩APP2.0版功能說明書
謝謝你選擇我成為家人 「為你讀詩」聲音禮物

TAG:為你讀詩 |

您可能感興趣

看低我們的永遠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
我們結婚了,但我們都是自由的
當我們還是懵懂的小孩時,我們都是聽他們的聲音長大的
有時候我們會非常在意,自己在別人眼中是個什麼樣的人
可惜,我們都不是對的人!
很多時候,我們都在,尋找可以傾訴的人
某種程度上說,我們是為人生的意義而活著
有的時候是我們自己在拒絕真正的愛,我們害怕
我們活著,忙著,我們沒有時間去多愁善感
永遠忘不了的玩具,小時候的我們是他們陪著我們!一起緬懷吧
當我們認為我們自己是對的時,委屈就開始了
我們愛上的,都是和我們相似的
年輕人真的更願意接受開放式關係,還是說我們就是喜歡出軌?
許多時候堵死我們的不是路,而是我們自己狹隘的心態
它們不僅是一隻寵物,也是我們的家人!
生活里,很多時候都是我們自己庸人自擾
他曾炸死自己的親人,如今我們卻在景仰他
不同的人在我們的生命里來來去去,我們都會有著不一樣的感受
想你是真的,如果你是有錢的,我們還是有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