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什麼是古籍的「章句」

什麼是古籍的「章句」

研讀古籍的人,經常看到一些古籍叫做「章句」,如《四書章句》、《楚辭章句》等。那麼,這書名最後的「章句」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什麼是古籍的「章句」


原來章句是古籍注釋的一種方法,源於漢代。章句,即"離章辨句"。漢代學者解釋經書,往往在訓釋詞義以外,另外再串講一下經文的大意,他們把這種「分章析句」解說大意的方法叫作章句。近人劉師培在《國學發微》中說:"故、傳二體,乃疏通經文之字句者也;章句之體乃分析經文之章句者也。"這說明了 "傳注"和"章句"的區別。 《漢書?藝文志?六藝略》所載章句不少,但流傳至今的只有東漢趙歧的《孟子章句》和東漢王逸的《楚辭章句》。


下面摘錄趙歧《孟子章句》中的一小段,讓大家了解一下章句的體例。



什麼是古籍的「章句」


《孟子?梁惠王篇》中原文有一段是"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將以利吾國乎?"其後趙歧的《章句》時如此注釋的:"曰,辭也。叟,長老之稱也,猶父也。孟子去齊,老而至魏,故王尊禮之。曰:父不遠於千里之路而來至此,爾將有可以為寡人興利除害者乎?"上面一段中從"曰,辭也"到"猶父也"是對重點字、詞進行釋義;而從"孟子去齊"往後是用當時的語言串講整個句義。


章句本來是古籍注釋的一種很好的方式,不僅注釋詞義,而且還說明句意,分析句法甚至辨明文章結構等。但是,後來有的章句連篇累贖,不能說明問題,以至於造成 "通人惡煩,羞為章句"(見《文心雕龍?論說篇》)的不良影響,被斥為「章句小儒」。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燈國學 的精彩文章:

「合同」的起源和由來
為什麼兄弟不和被稱為「參商」
現存規模最大的類書《古今圖書集成》
從英布被稱為「黥布」說到宋朝的刺配
人家請教你「台甫」你知道是啥意思嘛

TAG:華燈國學 |

您可能感興趣

《河上公章句》的「太和」「精氣」之說
兩漢的屈原批評及《楚辭章句》的解釋取向
修道必讀之《老子河上公章句》
海昏侯墓《齊論·問王》章句蠡測
地藏菩薩宣說具足水火吉祥光明大記明咒總持章句十輪經講記79
具足水火吉祥光明大記明咒總持章句
天垂象釋《孟子》——公孫丑章句上(二)9
天垂象釋《孟子》——公孫丑章句上(二)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