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科學家在火星發現「河床化石」說明那裡氣候曾經溫暖潮濕

科學家在火星發現「河床化石」說明那裡氣候曾經溫暖潮濕


科學家在火星發現「河床化石」說明那裡氣候曾經溫暖潮濕


自1970年代以來,科學家在火星表面上發現了許多山谷和溝道,他們認為這些地理現象是由降雨和地表流失所造成的,就像地球一樣


騰訊太空訊 據國外媒體報道,由倫敦大學學院帶領的一項研究發現,在火星表面一塊古老的區域發現了大量河床化石,表明如今這個寒冷乾燥的星球在40億年前很可能是溫暖潮濕的。近日發表的研究報告確認了在火星北部的「阿拉伯高地」存在超過17,000千米長的河道,進一步證明火星表面曾經存在流動的水。倫敦大學學院地球學家Joel Davis表示,早期火星的氣候模型推測在阿拉伯高地曾有降雨,但一直都沒有地理證據證明該理論。這使一些人認為火星一直以來都是一顆巨大的冰凍星球,覆蓋著冰床和冰川。


如今,我們在這塊區域發現了大量的河流系統,表明火星也曾溫暖潮濕過,曾具有對生命有利的環境,而不是一直是顆冰冷乾燥的星球。自1970年代以來,科學家在火星表面上發現了許多山谷和溝道,他們認為這些地理現象是由降雨和地表流失所造成的,就像地球一樣。但在阿拉伯高地卻一直沒有發現類似的結構,直到研究團隊分析了由NASA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MRO)拍攝的高清圖像後才有了新的發現。


新調查研究了一塊大小約為巴西面積的區域,解析度比以往的高得多。除了確認了一些山谷外,研究團隊還在阿拉伯高地發現了分布著大量已經變成化石的河床系統。這些轉化的溝道與地球上和火星上其他地方的溝道類似,當河流開始乾涸時,由河裡的沙粒和碎石沉澱物形成的,由於周圍物質的侵蝕,這些溝道都是直立的。地球上,這些轉化的溝道通常出現在乾燥的沙漠環境中,例如阿曼、埃及和猶他州,這些地方的侵蝕率很低,在其他環境下,這些溝道在轉化前就被侵蝕殆盡了。


Joel Davis表示,阿拉伯高地的轉化溝道網路大約高30米,寬1至2米,我們認為它們可能是數十億年前流動著的巨大河流所遺留下來的。阿拉伯高低本質上是一大片沖積平原,與高地和低地接壤。我們認為,河流在大約37億至39億年前是流動著的,然後逐漸乾涸,被迅速掩埋,數十億年來都變好好保存著,同時也保留了曾經存在著的古老生物物質。

開放大學高級講師Matthew Balme表示,這些古老的火星沖積平原是我們探索火星曾經可能存在的生命的極佳選擇。事實上,這些轉化溝道中一個名為阿蘭姆環形山的地方是歐洲航天局將在2020年發射的ExoMars火星車的候選著陸點之一。研究者們計劃使用由MRO上的高解析度成像科學實驗照相機(HiRISE)拍攝到的高清圖像進一步研究這些溝道。(羅輯/編譯)



科學家在火星發現「河床化石」說明那裡氣候曾經溫暖潮濕



結語地球無聊!想關注一下太空嗎?微信搜索公眾號qqtaikong,即刻感受星辰的召喚。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太空 的精彩文章:

近期最佳太空圖片:神秘的超新星殘骸形成美麗星雲
英國海灘出現神秘球體 沒人知道是什麼
盤點飛得最快的十大人造物體
50年前人類在地球外給月球造了個衛星
組圖:盤點一年裡出現的壯麗流星雨

TAG:騰訊太空 |

您可能感興趣

火星發現史前動物化石
火星上發現魚化石,火星已經被玩壞
火星上發現樹木化石?看看科學家和外星人獵手怎麼說
科學家發現神龍翼龍化石
墨西哥發現大量猛獁象牙化石 現場曝光
科學家聲稱在隕石碎片中發現外星生物化石
在大漠深處發現鯨魚化石,曾經的沙漠原本是一片汪洋
火星發現恐龍頭骨化石,是火星侏羅紀生物?
科學家發現恐龍肋骨化石中保存完好的蛋白質
那些被發現的巨大恐龍化石
古生物學家發現詭異恐龍琥珀化石 竟長滿羽毛?
好奇號可能發現了火星淤泥「化石」
科學家發現一具迄今為止「最大」的成年雌性魚龍化石
考古學家在鳥類羽毛化石中發現橙紅色素
上山放牛發現神秘奇石,來源久遠或許是古代活化石
科學家在贛州地區發現新竊蛋龍類化石
廣西首次發現 螞蟻界的「活化石」 雄王聲猛蟻
網傳昆明嵩明疑發現恐龍化石
好奇號可能發現了火星淤泥的「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