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寺廟山門與哼哈二將 有什麼意義

寺廟山門與哼哈二將 有什麼意義


寺廟山門與哼哈二將 有什麼意義



漢傳佛教寺廟一般坐南朝北,呈中軸線式對稱分布,從前至後依次建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等,兩側建築稱為伽藍[qiélán]配殿。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是供奉尊神的主要場所,法堂一般只用於寺廟藏經和僧侶誦經。出家的男眾叫比丘,女眾叫比丘尼。在家的男眾叫優婆塞,女眾叫優婆夷。俗稱男女居士,合稱四眾弟子。

山門,為寺廟中的第一道大殿。過去寺廟為避開市井塵俗而建於山林,因此稱寺廟正面的第一道樓門為山門。一般有三個門,中間為空門,右邊為無作門,左邊為無相門,分別代表佛教中的三種學說思想,也叫「三法門」或「三門」,含有智慧、慈悲、方便的意思,象徵「三解脫門」。


空門在中間,也就是所謂的「四大皆空」之意,這種哲學思想是一門大智慧,所以說了悟空門之意,就是掌握了智慧法門。


無作門在右邊,最簡單的含意是不造惡業。代表的是努力行善,種植善因,修成善果,這是一道慈悲法門。


無相門在左邊,主要是告誡人們不要固執己見,以不同物質的「相」貌、形體簡單浮淺地認識事物,特別是不要以自我為中心,要尊重眾生萬物,處處順其自然,所以說懂得了無相門,就是邁進了真正的方便之門。

山門兩側供奉的通常是哼哈二將,面相兇猛嚇人,閉嘴者為「哼將」,張嘴者為「哈將」。他們是夜叉神的總頭目,又名葯叉。手持金剛杵,威風凜凜,擔任佛祖的警衛任務,雖然在佛界中地位不高,但與佛祖朝夕相伴,屬於最親近的人,受領秘密事項和機要任務,因此有不少經書又稱他們為「金剛密跡」或「密跡金剛」。密跡金剛原本僅是一人,他是出身顯赫的法意太子,發誓皈依佛門後,自願擔任佛祖警衛,受領秘密工作,身份比較低,僅是夜叉護法神。


有不少經書將「密跡金剛」與「密聚金剛」混為一談,儘管二者僅是一字之差,但是含義大不一樣。「密跡」是指行蹤軌跡保密、不讓別人知曉。「密聚」是指全面掌握了別人無法獲取的秘密佛法,獨門秘訣集於一身。普賢菩薩的化身被稱為金剛薩埵[duǒ]、大持金剛、金剛持或金剛密聚。因為賢德至高,被喻為大日如來的報身佛,地位僅次於如來。佛經說大日如來所有密修大法,全部親授給了普賢菩薩,所以普賢菩薩及其化身才被叫做密聚金剛。


哼哈二將這種叫法,其實來源於明代神魔小說《封神演義》,書中有鄭倫、陳奇二將,均是商朝督糧官,各有奇術,一個能以「哼」聲降敵,一個能「哈」毒氣取勝,均在戰爭中被殺。周滅商後,姜太公歸國封神,敕封二人為鎮守山門的專職神仙。後被佛教吸納,成為佛教守護神,因此這種稱謂,完全是中國佛教自明代以後的文學附會。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心禪意 的精彩文章:

你知道佛像這7種手勢的深刻含義嗎?
佛教對於中國的貢獻是什麼
龍樹菩薩的故事,讓我們得到的啟示
「西藏最帥活佛」似黃曉明 已查證為假活佛
五體投地與合掌的佛教文化

TAG:佛心禪意 |

您可能感興趣

寺廟山門與哼哈二將
「山門」為什麼又叫「三門」?
為何寺院大門叫「山門」或「三門」?佛學知識
寺院的「山門」指的是什麼?
為何寺院大門叫「山門」或「三門」?
佛教的山門竟然有這些寓意
為何寺院大門叫「山門」或「三門」
佛學基礎:為何寺院大門叫「山門」
為何寺院大門叫山門或三門
武當山朝聖的第一道山門——治世玄岳牌坊,你竟然沒來過?
毗藍婆菩薩為何要救蜈蚣精?只是為了看山門?
北海東門陟山門街老北京集市要關了
想當年那菩提老祖,為何非要將孫悟空逐出山門,一刀兩斷?
親手搭的茅草山門,一定是美的
這裡是神州第一古兵寨,高聳的山門竟是一尊栩栩如生觀音像
「衛城山門」是進入衛城的第一道門,高大挺拔、佇立在衛城山丘上
「道場以無事為興盛,山門以清凈為莊嚴」
孫悟空為何被祖師逐出山門,而不是廢去所學
國內僅存的明教寺廟,藏匿深山門票0元